后進支部的基本情況
時間:2022-01-22 02:11:00
導語:后進支部的基本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榆林溝村支部基本情況
榆林溝村位于洗馬林鎮西北部山區,距鎮所在地10公里,是原榆林溝鄉鄉政府所在地,96年榆林溝鄉撤消,所轄村并歸洗馬林鎮。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經濟發展較快,群眾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于其他地區相比,特別是川區農村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尤其是近年來,人口大量外遷(96年以后外遷人口達84人,全部為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使得村級經濟的發展受到較大的影響。
2004年全村共計225戶,642人。總面積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86畝,其中水澆地50畝;林地面積828.9畝(退耕還林地828.9畝);草場面積6500畝;村莊面積110畝;沙河、荒山荒坡面積7377畝。該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自然條件惡劣,加之頻繁受西北風、干旱、冰雹等自然災害影響,農民生活水平較低。去年,人均純收入1020(202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0.5萬元(主要為草場承包收入)。
基層組織建設
榆林溝村黨支部有支部辦公室及黨員活動室一處,黨員37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女黨員2名,35歲以下3名,60歲以上的12名(占到黨員總數的34%),黨員平均年齡55歲,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15名(35歲以下、初中文化程度7名),外出務工黨員5名,在村從事農牧業生產的25名,支部成員3名(支部書記:劉廣玉,男,52歲,大專文化),村委成員3名(村主任:劉廣玉)其中交叉任職3名,兩委平均年齡50歲。由于地處山區,干部群眾思想比較落后,黨建制度不健全,致使應有的黨建設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經濟基礎
2004年全村總收入126.34,其中種植業收入35.41萬元,養殖業收入0.8萬元,林果業收入11.07萬元,勞務輸出收入78.71元。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勞務輸出,務工收入占到全村總收入的62.3%。2004年,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共計達到183人,勞務輸出收入戶均達到3498元。
(一)種植業
2004年,該村主要種植農作物有:玉米630畝、山藥210畝、其它46畝,總收入共計35.41萬元。該村條件發展爆粒玉米470畝,已形成一定規模,2004年爆粒玉米收入29.7萬元,占種植業總收入的83.8%。
(二)畜牧業
國家封山育林工程啟動后,榆林溝村的畜牧業發展比較滯后。主要以養殖牛、羊、豬為主,牛養殖戶82戶,133頭,羊養殖戶14戶,88只,豬養殖戶17戶99頭,其中規模較大戶牛養殖3戶,羊養殖戶2戶,豬養殖戶6戶。群眾養殖形不成規模,養殖技術陳舊,動物防疫知識認識度不高,致使畜牧業整體效益不好,近年沒有質的變化。畜種的改良,散戶養殖向集中規模養殖的轉變,動物防疫知識的短缺,資金的運轉成為影響養殖壯大的首要問題。去年10月,該村新建養殖小區一處,面積2500平方米,使該村養殖業向規模化、正規化發展,有了新的突破。今年預計進駐小區養殖戶達到10戶,養殖牛、羊可分別達到50頭、890只。
(三)水利基礎
全村共有潛流2處,防滲渠(管)3000米,可控澆耕地50畝,這些設施基本建于80年代,基礎設施薄弱,年久失修現象嚴重,未能給榆林溝村農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有力支持。
(四)民營經濟
榆林溝村現有個體工商戶10戶,主要從事服務業和運輸業,規模較小,從業人員共有12人,經濟總產值50萬元,實現利稅6萬元。
社會事業
榆林溝村于2004年硬化郭花公路至村內路面4.2公里,使該村交通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2004年底,全村電視用戶216戶,固定電話用戶95戶,入戶率分別達96%、42.6%。
該村自來水入戶計225戶,入戶率達100%。
2000年農網改造,村內225戶均使用上了照明電,現月耗電2300千瓦時,戶均月耗電10千瓦時。
今年,原榆林溝學區撤消,與洗馬林中心學區合并,現榆林溝小學有教師7名,學生56名,校舍25間,占地面積達1.2畝。該村有衛生院一處,醫務人員3名。
年初,該村由于“兩室”建設不規范,黨建制度不健全;農民收入低,創收渠道不寬,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自然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原因,被縣委列為倒排5%的后進農村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