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實踐科學觀講話
時間:2022-10-09 08:25:00
導語:樹立實踐科學觀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根據區委的統一部署安排,我與大家一起探討政績觀問題,我講的題目是“領導干部要樹立和實踐科學的政績觀”,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政績觀的基本內涵;二是樹立科學政績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三是如何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和實踐科學的政績觀。
一、政績觀的基本內涵
所謂政績觀,主要是指怎樣創造政績和如何衡量政績兩個問題。其內涵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價值取向,即其為官一方到底代表誰的利益,用什么作為評判政績的標準。它是區分不同政績觀的基本量標。二是方法論取向,即用什么來取得政績,特別是在主觀需要和客觀基礎之間,決策需作何種取舍。它決定了政績的效果。就我理解,政績觀還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是政績觀具有政治性和階級性。政績觀存在于每個從政人員的思想意識中,統治階級都要求從政人員形成符合自身發展利益的政績觀。列寧曾經說過:“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待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政績觀的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為誰創造政績,就這點來講,不同的統治階級,其政績觀必然有明顯的差異。如在封建社會實行“家天下”,是皇權統治,在不正確的政績觀支配下,更多的官員搞橫征暴斂,以致官逼民反,造成中國歷史上平均每30年左右就有一次戰亂或動亂,這是臺灣著名歷史學者柏楊研究得出的結論。再比如西方資產階級政黨政治,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憲政政治制度,但各級官員作為資產階級代言人的角色、身份一直未曾改變,其衡量政績的標準,大財團的看法是關鍵。從其價值取向來說,資產階級政客之所以要出政績,基于二方面考慮:一是要對扶其上臺的壟斷集團負責。政客競選需要大筆的經費,而經費只能自籌,誰給他大筆的經費,誰就是他的股東。其上臺后自然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種例子是舉不勝舉的。美國就有驢象兩黨說,總統上臺委派官吏原被稱為“政黨分肥制”。有的專家稱:小布什之所以實行單邊主義,就是為了迎合支持他上臺的軍火商的利益。而克林頓夫人希拉里在競選紐約州議員時,為了取得美國猶太富翁的支持,一反過去限制以色列的主張,提出要幫助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后來干脆稱自身就是猶太裔。(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歷屆政府都對以色列采取袒護政策,其根源就在于猶太富翁控制了美國的經濟命脈,決定了其政治生命的存亡續斷)。可見,每一個政客都代表了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二是對選民負責。票數的多少決定了政客的政治生命。政客在競選前后必須盡可能滿足選民的需要。在從政時,盡可能取悅選民。什么方式合適就干什么,如克林頓在朱钅容基訪美時,原決定馬上與中國簽訂WTO協議,但鑒于美國兩個最大的工會組織——勞聯和產聯的巨大壓力(這兩個工會組織掌握著幾百萬鋼鐵行業選民和紡織行業選民),在最后關頭卻退卻了。以至朱幽默地說:煮熟的鴨子飛走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政客在迎合選民需要的時候,確實也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但“選民”并不代表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當然也不能代表整個民族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為了財團和政黨的自身利益,他們也可以不顧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如國會彈劾克林頓案,就是某些國會議員為了所謂“政績”而“小”題大作的典型寫照。這種事在韓國也出現了。盧武炫現在被彈劾,說到底,就是議員們為了政黨利益公報私仇,而導致韓國出現了權力真空,從而損害了整個韓國的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陳水扁不也是做著同樣的事么?馬基雅維里在《君王論》里宣稱:“不要問是否作惡,而要問是否善于作惡”,這正是資產階級在政績方面取向上的座右銘。
二是政績觀具有時代性。不同的歷史時期,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發展階段,以及不同政治經濟環境,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政績觀。如在解放戰爭年代,戰績就是政績。誰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用兵如神,誰就是統帥之才,鄧小平能27歲就走上正軍級領導崗位,也是27歲就當軍長,就是對其戰績的肯定。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曾經有過“多快好省”的建設高漲階段,在“超英趕美”等不正確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下,出現時期的“大煉鋼鐵”,以及后來的“毀林開荒”、“圍湖造田”,在當時,都曾作為值得表揚的“政績”。雖然今天,看到這種政績觀顯然不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在時代,政績觀更是產生了嚴重的扭曲,奉行以階級斗爭為綱,抓革命促生產,直至國民經濟嚴重衰退到崩潰的邊緣。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審時度勢,堅定地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并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倡發展是硬道理,使我國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是有目共睹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的發展觀,要求廣大干部確立科學的政績觀。政績觀的演變過程,實際也是我們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過程。
三是政績觀具有導向性。決定領導干部晉升的因素,最大的標準就政績標準。政績觀就象“高考”指揮棒,考什么內容,學生肯定得學什么內容。一個時期形成的政績觀,容易使各級干部的從政行為目標共性化,價值取向一致化。我們國家有搞運動的傳統觀念基礎,有跟風從眾的心理基礎,有一哄而上的社會風氣,無疑會使政績觀的導向作用更加明顯。上面講要做什么,下面就一行百效、千篇一律,緊跟照辦。一些地方發展某項產業大獲成功,那各地就會快速仿效,遍地開花。如全國有23個省市區發展汽車產業,整車廠比世界其它國家總數還要多。這種盲目發展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比如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些地方把“發展是硬道理”理解為“GDP”增長是硬道理,產生的“GDP”崇拜現象。GDP是一個重要指標,但GDP不是萬能的,1968年,美國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競選總統時說,“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這種東西”。GDP不衡量社會成本,不衡量增長的代價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質量和實際國民財富,不衡量資源配置的效率,正像砍伐森林,“算做了當年的GDP,但對國民財富卻是負積累”。中國的萬元GDP總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呈現高投入、高耗能、高增長,低效益。一位德國學者和兩位美國學者曾這樣描述:“鄉間小路上,兩輛汽車靜靜駛過,一切平安無事,它們對GDP的貢獻幾乎為零。但是,其中一個司機由于疏忽,突然將車開向路的另一側,連同到達的第三輛汽車,造成了一起惡性交通事故。隨之而來的是:救護車、醫生、護士、意外事故服務中心、汽車修理或買新車、法律訴訟、親屬探視傷者、損失賠償、保險、新聞報道、整理行道樹等等,所有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職業行為,都是有償服務。即使任何參與方都沒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還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我們的GDP依然在增長。”他們最后指出:“平心而論,GDP并沒有定義成度量財富或福利的指標,而只是用來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經濟活動的營業額。”城市不斷建路修橋蓋大廈,由于質量原因,沒多久就要拆除翻修,馬路拉鏈每次豁開,挖坑填坑,GDP都要增加一次。為追求GDP的高速增長,各地都普遍擴大開發區建設規模,國土資源的利用呈失控狀態。據統計,全國解放以來,建城區面積有3.1萬平方公里,而近年來開發區的規劃面積達到3.4萬平方公里,面積相當于臺灣省,超過我國50年城市建設用地的總和,這實際上就是追求GDP增長起著導向作用。
四是政績觀的檢驗標準具有實踐性和群眾性。不管是哪個歷史時期,不管是哪個國度,真正的政績應該經得起實踐和群眾的檢驗,實踐和群眾檢驗是判斷是否是政績及政績大小的根本尺度。心中想著群眾,有群眾觀點,即使沒有把功勞記在自己的帳上,老百姓卻會把政績一筆不漏地記在自己的心上。古人白居易、蘇東坡在杭州任職期間,疏浚西湖而用淤泥堆成長堤,千年后還被百姓稱為白堤、蘇堤。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在蘭考治風沙種下的泡桐樹被稱為“焦桐”。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流芳百世。
二、樹立科學的政績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這種新的發展觀呼喚新的政績觀。盡管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科學的政績觀”在實踐中不斷形成并豐富起來,但真正明確提出“政績觀”概念的,卻是最近的事。**年11月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在最近結束的人大會議上,同志又重申了這一觀點。科學的政績觀輪廓逐漸明晰起來。綜合起來看:以人為本,特別是以民為本觀念凸現出來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突出的就是一個“民”字,即解決政績觀中的價值取向問題。而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則要解決求政績的方法取向問題。與此相對應,對干部考核的改革與研究也正在悄然興起。據我所知,有這樣四件事:一是北京市于1月7日起,專門邀請公共政策專家研究、制定群眾評價政府部門工作的有關方案。二是由國家行政學院牽頭《公共管理部門績效評估和領導人員素質評估》課題,以及由中組部研究室開展的同類課題也在積極的進行之中。三是一些地方對干部考核改革也正在進行:如曾轟動全國的南京萬人評議領導干部活動已進行了兩年,據李源潮稱:通過群眾的意見,罷免不稱職的干部獲得了成功,今年還將繼續做下去。四是最近出臺了《紀律處分條例》和《黨內監督條例》。由此可見,政績觀正在逐步成為黨的建設問題的焦點。因此,要充分理解樹立科學的政績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樹立科學政績觀的重大意義。
1、發展理念的轉變,必然要求樹立科學的政績觀。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破除了“兩個凡是”,提出了工作重心要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由此走上了經濟建設的快車道,創造了堪稱“經濟奇跡”的中國現象。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是10.1%,9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則名列世界榜首,為10.7%。在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國家,保持了如此之快和如此之久的增長,在世界經濟史上恐怕只有19世紀后期的美國和20世紀5、60年代的日本可堪媲美。但是,我們又要看到中國也為增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一是資源浪費嚴重。**年中國消耗相當于全球總產量30%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創造的GDP則僅占到世界的4%。如果按1美元生產總值能耗計算,我國比發達國家能耗高4至5倍。第二是城鄉差別大。在經歷了25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成為世界上城鄉差別最大的國家之一。不算財政對城鎮居民的補貼,中國目前的城鄉收入差距是3.11倍,這個數字在1985年是1.72。第三是地區差別加劇。中國是世界上地區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國情專家胡鞍剛稱之為“一個國家,四個世界”,不同的省份如此,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也如此。中國最富的上海與最窮的貴州的人均GDP差距,1978年是9.1倍,2002年12.9倍。實踐證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沒有錯,但經濟建設為中心不等同于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經濟建設也不同于社會全面建設。黨中央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在過去3年里,黨中央先后作出了“西部大開發”(2000)、加入WTO(2001)、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三個代表”寫入黨章等重大決策,分別回應了地區差距、全球化、執政基礎等重大問題。而**年10月14日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第一次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還第一次提出了“五個統籌”的提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應該說,這是中共執政50年來在國家發展觀上的歷史性突破,其意義不亞于十一屆三中全會。而后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個概念,可見,我國這艘巨輪正在進行艱難的調整。從這點看,提出政績觀問題實質上是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
2、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然要求樹立科學的政績觀。黨的執政能力體現在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政績的匯集、積累則是對一個黨執政能力的檢驗。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創造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政績就是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西方有個著名學者提出“政績合法性”概念,指出:“在民主國家,統治者的合法性通常依賴于他們滿足一些關鍵選民(如資產階級財團等)對他們政績的期望。但是這一制度的合法性卻建立在程序之上,建立在其選民通過選舉選擇其統治者的能力之上。那些在職的統治者不可避免會做不出政績。這樣,他們就失去了合法性,也就會在選舉中被擊敗,新的統治者會接替他們。因此,統治者失去統治的合法性導致了這個體制重新肯定其程序的合法性。”這個政績合法概念就是相對執政能力而言的,對我們黨同樣具有借鑒意義。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談話中,毫不含糊地指出:“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是死路一條。”他又說,“為什么六四以后我們國家能夠很穩定?就是因為我們搞了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根據世界發展進程規律,在人均GDP500美元—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意味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關鍵階段,也往往是社會矛盾最為嚴重的時期,是“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會倫理需要調整”的關鍵時期。過去單純地追求GDP的增長并不是真正的發展。比如GDP增長很快,同時,“三無”(土地、崗位、保障)農民大量增加(全國有近4000萬“三無”農民),不注重農民及城市失業人員的收入問題和生活狀況,很可能會落到“拉美陷井”里頭去。“拉美陷井”是以巴西、阿根廷等為代表的拉美國家出現經濟社會發展失調的現象,這些國家都有二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由于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上升,生態惡化等原因,這些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危機,經濟社會發展趨于長期停滯。阿根廷在2001年12月,爆發了南美洲國家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在政治領域,先后有4位總統在半個月時間內走馬上任。在經濟領域,失業率高達20%,1000多億美元的外債無力償還。為預防“拉美陷井”在我國重演,中央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社會和人的發展,是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在20多年改革期間,我國的國民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世界銀行一份研究報告提出,在如此之大的國家之中,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內,收入分配差距如此迅速地擴大,這是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有過的現象。收入分配差距越來越呈擴大之勢,影響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民意基礎,“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老百姓采取極端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如上訪呈愈演愈烈之勢,如何維護社會公正,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對我們黨提高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增強黨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重要基礎,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之一。
3、領導干部存在的追求政績的不良傾向,必然要求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中央領導同志之所以近來反復強調領導干部必須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是針對目前政績觀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而提出來的。一些領導干部對什么是政績、為誰創造政績和如何創造政績等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主要表現為:
一是追求政績的“物化”傾向,表現為重視顯績。專干“顯山露水”,只求表面風光。只重視看得見的“硬環境”,不重視看不見的“軟環境”,只把硬環境當政績,不把軟環境當政績。一些干部認為基礎設施等硬指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熱衷于鋪攤子、上項目,因為這些政績既能讓人一目了然,讓群眾有所感受。這些干部陶醉于“工程政績觀”之中,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前階段被判處死刑的安徽省前副省長王懷忠,1994年到東南亞轉了一圈,回來后腦子一熱,提出要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園,并親自起名為“龍潭虎穴”,要在動物園養千只老虎萬頭巨鱷。王設想,這將使阜陽成為中原地區的一大觀光旅游中心。王懷忠沒有經過規劃和設計,甚至沒有一個成熟的思路,就圈地數百畝,發動數萬干部、教師、學生去挖“龍潭虎穴”的義務勞動,毀了不少良田,最終動物園工程歷時三年,耗資千萬,半途而廢。王懷忠所搞的政績,并非學識不夠,頭腦發昏而決策失誤,其出發點根本就不是為了老百姓,是為了個人仕途的升遷而搞的形象工程。
二是追求政績的“短期”傾向,表現為急于求績。重近期效果,輕長遠利益。從不科學計算投入產出比,不顧社會和人的發展,以為經濟搞上去,其它諸如生態、資源都可以不管,“吃祖宗飯、砸子孫碗”。
三是追求政績的“超前”傾向,表現為政績作秀。不惜民力、借債開發,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一任政績,幾任包袱”、“前任政績后任債”。王懷忠在阜陽任職期間,立志要把阜陽建成中國第一大市,要建設與“大都市”計劃相匹配的“大機場”。機場建設項目共耗資3.2億人民幣,由于客源嚴重不足,勉強營運1年之后,現在只剩下兩條短途航線,每年財政要貼幾百萬元搞維護,飛機場成為野雞、野鴨的樂園,成了“飛雞場”。
四是追求政績的“數字”傾向,表現為謀求假績。把數字指標作為衡量政績的主要依據,以數字論英雄、定優劣,導致“政績不夠數字湊、數字不夠水分湊”。“政績注水”的背后“以數字論英雄”的傾向,引起某些追名逐利者推波助瀾,以至于“層層加水,水到渠成”,“一級騙一級,一直騙到國務院”(朱钅容基視察安徽糧庫成為一個經典的笑談),給國家政策的制訂造成了誤導,如目前階段的“圈地運動”,就與一些地區糧食統計“注水”有某種聯系,使有關決策者誤以為國家糧食儲備很高,減少種植面積,或者改種各類經濟作物不影響大局,去年年底糧食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急劇變化,已經危及國家安全,才知道這個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去年,一些國際組織對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懷疑態度,因為中央和地方的統計機構在數據方面自相矛盾,這個就是受數字虛報的影響。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在追求政績存在的幾種不良傾向以外,還受觀念、體制及官場不良文化的影響,對政績觀的認識還有幾個誤區:
一是“唯名”。搞“面子政績”,對自己任內能看到政績的抓,不能增加政績的不肯抓;對容易出政績就肯抓,對難啃的硬骨頭,對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唯恐避之不及,不肯承擔責任,只做保險事。對本屆明顯利益好處的,就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對當前沒有明顯得益的,工作推動力度明顯缺乏。
二是“唯新”。“一個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月月都有新思路,年年都有新規劃,陷于“浮躁政績觀”,習慣于做表面文章,樹政績脫離實際,抓工作似蜻蜓點水,浮而不深,詳而不入,匯報起來新思路層出不窮,客觀情況卻問題多多。
三是“唯穩”。有的干部守攤子思想嚴重,缺乏開拓進取精神;有的干部面對復雜的工作局面,不善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以拖應變,過分求穩,反而錯失解決問題的良機,使一些問題積重難返,不可收拾。有的干部一事當前,總是計算個人得失,避實就虛,避難就易,能推則推,生怕接手后一著不慎,影響自己的政績,影響自己的形象。
四是“唯上”。已受到查處的王懷忠有這樣的“政績觀”,“只要你能出政績就算你能,能上;但關鍵不是讓百姓看到政績,要讓領導看到政績”。“唯上”,凡事都以上級領導的所好是瞻,“不怕群眾不滿意、只怕領導不注意。”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在樹立科學政績觀方面存在一些情況,這些情況有著深刻而復雜的社會、思想根源。這些不正確看法,不同程度地誤導了施政行為,導致了浮躁作風的蔓延,不但給事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影響了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長。從這種角度講,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導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和實踐科學的政績觀
政績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折射,是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反映。科學的政績觀的基本內涵是為公為民、全面發展、求真務實。根本價值取向要符合整個社會、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就指出:“國家官吏應當是人民的公仆”。則把為人民服務定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鄧小平強調,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條方針的出發點和歸宿。同志則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而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則更加明確地要求我們的干部必須“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要求干部“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盡管言辭不一,但應該說,從其根本觀點來說,是一脈相承的。如何樹立科學政績觀,我想可以從自身的、組織的、社會的三個方面去把握:
(一)要準確理解、把握科學政績觀,在謀求政績時實現價值觀取向和科學性的統一。堅持做到五個統一:第一,要用政治的觀點看政績,堅持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第二,要用群眾的觀點看政績,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統一;第三,要用發展的觀點看政績,堅持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的統一;第四,要用實踐的觀點看政績,堅持開拓進取與按社會發展規律辦事的統一;第五,要用全面的觀點看政績,堅持客觀公正地看成績與實事求是看問題的統一。總之,要用科學的發展觀評判領導干部政績,有利于走出評價政績單純以幾項經濟指標論成敗甚至單純以GDP論英雄的誤區,而是以是否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評價標準,從經濟指標、社會發展指標、人文指標、資源指標、環境指標等多方面對政績進行評價,促使領導干部注重三個文明建設的整體推進。
(二)建立一套科學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為樹立和實踐科學的政績觀提供制度保證。
在我黨歷史上,對干部的培養教育乃至考核歷來受到高度重視,但具體標準和方法卻因時而異,它反映了每個時期黨和政府工作重點的轉移。如戰爭年代對干部的考核標準以戰績為主;“”年代則看誰放的“衛星”最高;“”時期,則把能否積極地投身到階級斗爭中去作為考核干部的最高標準;改革開放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干部的選拔和考核主要強調“德才兼備”。這沒有錯,但關鍵是它僅著眼于干部本身的素質,而在實際工作中,并不是一個干部具備了好的素質就能夠做出成績的。
真正為干部的選拔和考核標準賦予了具體的內容的,是1989年鄧小平提出的“要讓那些堅持改革開放路線并有政績的人進入新的領導機構,要讓人民感到滿意”。這段話為后來選拔和考核干部的標準定下了基調,即今后在選拔和考核干部時要遵循三個標準,第一擁護改革開放路線,第二要讓人民滿意,第三政績突出。我黨注重和強調干部要有政績就是從這時開始的。它使干部選拔有了可操作的尺度,推動了一大批干部作出實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缺點又開始出現,因為對官員政績的衡量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它的困難之處在于,公共管理部門的績效是很難量化,而且公共管理部門的目標往往是多重而不是單一的。1994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給寫了一封信,提出怎樣才能科學地鑒定一個干部的政績,他以省長和部長為例,說現在考核省長的政績主要看他所在省的國內生產總值,但完全看國內生產總值行不行?財政收入很重要,但是不是有了財政收入什么都好?
其后,1994年至1996年,中組部出臺了一個“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辦法及考核標準體系”,并在部分縣市試點。這個考核標準體系共分三大類十八個指標體系。三大類指標包括:經濟發展指標、社會發展指標、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標。1996年,中央正式頒布了這個指標體系,并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它的優點是可操作性強,注意了統籌協調,但也有明顯的缺陷:第一,它太偏重于經濟發展的內容,特別是偏重GDP考核。第二,它是按照全能政府設計的一套指標體系。譬如這套指標體系中設立了企業應減虧多少,這就明顯不是現代有限政府的管轄范圍。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提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五大“綠色”標準,一是原材料消耗強度,即萬元產值的原材料消耗,體現工業增長對原材料的消耗強度,是技術、管理水平、經濟結構調整的綜合體現;二是能源消耗強度,即萬元產值的能源消耗;三是水資源消耗強度,即萬元產值水資源消耗;四是環境污染排放強度,即萬元產值的“三廢”排放總量,體現了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壓力水平和程度;五是全社會勞動出產率,綜合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資源利用水平和勞動素質的高低。
我認為,要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在目前,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從“硬指標”與“軟任務”的成果上檢驗績效。要以“三個成果”來衡量干部的實績,既注重干部在物質文明建設中的成效,又注重干部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成效。在評價標準上,既要重數字,又不能唯數字。防止“數字出干部”的傾向。
二是要從個人實績與集體實績的區分上看待績效。一個班子工作上能夠取得成績,往往是班子集體努力的結果,但又與班子成員的努力密切相關。要根據干部在班子中所處的位置,承擔的責任和應發揮的作用,通過仔細考察,實事求是地看每個成員所起的作用。要在突出對領導班子正職考核的同時,強化對領導干部班子副職的考核,解決好干部在實績上吃大鍋飯的問題。
三是要從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上透視績效。既要看干部局部工作成績,又要看干部對全局利益所持的態度和所做的貢獻。領導干部在局部范圍內所取得的成績對全局利益的影響和作用越大,績效就越大。
四是要從日常工作與重點工作的完成上衡量績效。日常工作體現了崗位職責的基本要求,而重點工作則體現了事物的主要矛盾。考核中既要重視日常工作的完成情況的考核,又要把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足以反映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面貌、工作實績的若干重點工作,作為考核干部實績的重點內容。
五是要從當前和長遠的結合上考核績效。我們在考核干部時,就不能只看干部近期取得了多少成果,還要看這些成果是否有利于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是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是否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六是要從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的程度上把握績效。由于干部的崗位不同,物質條件、工作基礎不盡相同,取得實績的難易程度就有所區別。在考核中既要看干部的主觀努力、工作態度、創新精神等,也要看實績的外因條件,分清哪些是主觀努力得到的,哪些是客觀環境帶來的。
七是要從領導和群眾的統一上評價績效。考察干部實績必須走群眾路線,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要把群眾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決定干部升降去留的主要依據。
八是要從真實績與假政績的辯別上判斷績效。要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工作績效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辯別,剔除那些貪大求洋、短期行為、形式主義等與求真務實和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的所謂“政績”。
九是要從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的結合上考察績效。在重視定性考核的基礎上,要加大定量考核的力度。沒有質的考核,就難以作出基本評價;沒有量的考核,考核工作就難以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完善深化。要建立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在明確領導干部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制訂好領導干部年度工作目標,為實績考核提供依據。對本身有任務指標、能量化考評的工作要堅持做到量化;對沒有具體指標但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也要盡量量化,難以量化的,則應采取群眾民主測評、群眾滿意度等方式,將抽象變為具體。
十是要從成績和失誤的識別上洞察績效。成績總是與失誤相伴產生的。在處理二者關系上要做到一看主流,二看發展,特別要善于把握成績的發展態勢和失誤的發展態勢。善于分析過失的性質、程度、因素及其關系。同時還要觀察干部對過失的態度。
(三)在全社會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破除“官本位”的社會土壤。這是樹立科學政績觀的治本之策。要樹立科學政績觀,必然要求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即要有正確的宗旨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尤其要正確對待權力,進一步解決權力是誰給的,為誰掌權的問題。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干部政績觀之所以出現偏差,說到底是由于幾千年封建傳統思想孕育而成的“官本位”觀念作怪。美國一名學者以自己的親自經歷撰寫了一本書,當他成為州政府部門主管和州內閣成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增加了許多新朋友,他想見面的時候,商業和社團領導人會隨時恭候,經常有上電視、報紙的機會,而當職務終止的時候,不再“重要”,沒有“地位”了,就沒有再受到邀請,也沒有媒體的采訪了。這種突然間得到朋友,又突然間全部失去的現象,他經歷了多次,他經過思考認為與成功相伴而生的榮耀和失落,是一種必然現象。這個學者提出不管在位不在位,你都應善待得意時遇見的人,因為他們和你失意時再次遇到的人是同一群人。作為領導干部,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得失皆坦然,善待自己的職責,切實踐行“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而要破除“官本位”,就是要樹立“民本位”,即人本位。“以人為本”觀念恰恰是從根本上樹立干部科學政績觀的基石。首先,它決定干部在執政時必須平等地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它決定了干部必須在執政中破除“GDP神話”。本來,“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萬物的靈長”,可有段時間,人沒能成為尺度,反倒是GDP成了尺度,人沒能成為萬物的靈長,反倒為GDP所驅使。而現在要把它重新倒過來。再次,它決定了領導干部必須深入貫徹“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所以,如果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能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都能牢記并踐行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的那句名言: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那么,科學的政績觀在每一個干部中的樹立就已經指日可待了。
同志們,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以科學的政績統領各項工作,這并不是抹煞、否定各級干部以往創造的政績。我區作為臺州市主城區,近幾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全面、協調發展是有目共睹,是群眾認同的。大家在各自崗位上積極開拓進取,真抓實干,作出了應有的政績,功不可沒。這一點,歷史不會忘記!群眾也不會忘記!在進一步推進主城區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要以科學的發展觀、政績觀作統領各項工作,求真務實、勇于進取,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社會、無愧于后人的政績。
讓我們永遠記住鄭板橋的兩句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