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交流
時間:2022-12-09 11:28:00
導語:共建共享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這揭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的、途徑和價值原則。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使共建與共享相輔相成、有機統一,體現了社會和諧的本質。實現共建與共享的有機統一,有以下幾層涵義。
創造與享有的統一。社會要和諧發展,離不開全社會共同建設,需要全體人民不斷地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沒有勞動者的勞動創造,就沒有可供分享的財富。只有一切有能力創造財富的勞動者都能在創造活動中盡職盡責,才能使共享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社會要和諧發展,還必須堅持公平正義原則,保證全體勞動者合理分享發展成果,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勞動創造的積極性。這種創造與享有統一的實現,需要通過公平正義的政策和制度設計,使人們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特別是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真正讓人民群眾既成為創造者又成為享有者,積極投身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
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和諧社會共建共享,意味著全體社會成員既有享受建設成果的權利,也有建設的責任和義務。如果片面強調權利而不講責任和義務,或者不顧權利而一味強調責任和義務,那么,社會是無法實現發展與和諧的。只有對社會發展與和諧盡職盡責,才有權享有社會發展與和諧的成果。因此,每一個公民都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和諧的過程中有所作為、作出貢獻。同時,社會也要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統一的保障機制,使全體人民既能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自覺促進社會和諧。
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和諧社會共建共享,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彰顯了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根本目的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強調“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彰顯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社會建設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只有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每一個公民也都應當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責出力。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曾經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這就從本質上指明了每個社會成員作為現實的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一切需要都離不開社會,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有機統一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每一個公民也都有“使命”和“任務”。努力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和“任務”,既是個人生存的手段,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又是維系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