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關系問題思考
時間:2022-10-13 05:36:00
導語:新農村建設關系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都市區又稱“都市發達經濟圈”,系指主城九區所轄行政區域,作為新興直轄市的“龍頭”和“窗口”,她既承擔著“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的建設重任,同時又還肩負著“大城市帶大農村”的歷史使命。直轄以來,都市區舊城改建與新區拓展同時并舉,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整個主城呈現出“北移、南下、西進、東拓”之勢。正當都市區內“新城區”如火如荼推進之時,今年全國掀起了一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潮。在此背景下,都市區如何處理好“新城區”與“新農村”建設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當前擺在主城各區(除渝中區外)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我通過近段時間的學習和思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針對如何處理好這一關系問題提出了以下三個方面六條建議,概括為“兩個統一、兩個劃分、兩個防止”,講述如下,供參考。
第一個方面:通過“兩個統一”來樹立系統觀念
建議之一:統一認識
統一認識,就是要求我們用“統籌城鄉,統籌區域,促進城鄉一體共繁榮”的系統思維理念來統一認識都市區的“新城區”與“新農村”建設關系,消除當前一些干部群眾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都市區不能只重“新城區”建設而忽視“新農村”建設。在5473平方公里的都市區范圍內,分布了62個街道辦事處和97個建制鎮,規劃至2020年城鎮建設總用地8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1716平方公里以上,所以都市區中照樣有并將長期存在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較之都市區外可能還更加錯綜復雜。正因如此,在市政府確定的“千村推進百村示范”工程名單中,都市區中示范村36個,占全市示范村總數的36%,推進村197個,占全市推進村總數的21.9%。由此可見,都市區不光有“新農村”建設任務,而且任務很重,并且要在全市起到示范推進作用,我們應該盡早重視起來。
第二,都市區的“新城區”與“新農村”建設可以做到共同推進、相互促進,二者并不矛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經超過1000美元,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條件。都市區現狀為超過500萬城鎮人口的特大城市,具備領先我國西部地區并與東部地區基本同步發展的基礎條件,在都市區,我們可以更便捷地實施“以城帶鄉,以工促農”?!靶罗r村”建設好了,也會反過來促進“新城區”建設,事實上,“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新趨勢。
總之,“新城區”與“新農村”都是都市區的有機組成部分。多年的快速發展告訴我們,重城市輕農村,是不能實現全面小康的,“城市象歐洲,農村象非洲”并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類似巴西、印度的城市貧民窟是我們堅決要防止的。我們要將都市區的“新城區”與“新農村”同時建設成為全市的“龍頭”和“窗口”,共同去帶“大農村”,這也是“直轄意識”的一種具體體現!
建議之二:統一規劃
長期以來,“新城區”的建設規劃是比較超前的,推進“新城區”建設的經驗也是比較豐富的?!?*都市區城市總體規劃》將都市區劃分為“主城”和“郊區”兩個空間層次(以規劃外環高速路結合相鄰鎮界進行劃分),其中主城2737平方公里,郊區2736平方公里,基本各占一半,相對來說,規劃中對主城中的“新城區”怎么建著墨較多。在一系列總規、控規、城市設計的指導下,以高新園和經開園為核心的北部新區,以大學城為核心的西部新城,以茶園為核心的東部新城,以及九龍坡的華巖、北碚的蔡家、江北的魚嘴、巴南的南泉新城均已啟動建設,方興未艾……
當“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旋律唱響大江南北之時,人們才真正感受到農村區域的規劃是如此缺乏!以往廣大農村區域在城市規劃上多被描述為“非建設區、禁建區、組團隔離綠帶、生態綠地、農地、林地”等詞語,顯得粗略簡單,缺乏深度和可操作性,以至于農村區域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發展始終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上驳氖?,今年我市已經出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標準和規劃編制技術管理規定等文件。
當前,我們有必要在《**都市區城市總體規劃》的框架指導下,首先對都市區的所有“新農村”區域進行總體規劃,然后再指導各示范村、推進村編制具體的建設規劃,這就是我所說的“統一規劃”!規劃編制的過程,也是我們進一步摸清和認識都市區“三農”基本情況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規劃這個層面來統籌兼顧都市區內的“新城區”與“新農村”,同時處理好各“新農村”之間的關系。我們也許還可以通過“統一規劃”來探討都市區的“新城區”與“新農村”建設互動協調機制,以期從制度上保障二者共同推進、相互促進?!白哌^一村又一村,村村象城鎮;走過一鎮又一鎮,鎮鎮象農村”的老路不能再走。統一規劃又尤其要做到統一規劃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產業布局、統一規劃環境景觀、統一規劃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統籌安排各項建設資金。成都利用城市通風口的非建設區統一規劃建設類似“五朵金花”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非常值得我市西部新城的“都市后花園”學習。
第二個方面:通過“兩個劃分”來實行分類指導
建議之三:劃分區域
實行分類指導首先要合理劃分區域,即從空間上實行分類指導,分別確定“新城區”與“新農村”各自建設的重點地帶、重點領域,避免相互爭奪空間、爭奪資源,造成重復建設和浪費?!爸鞒恰敝械某鞘幸巹澩卣箙^和“郊區”中的小城鎮是“新城區”建設的主戰場,“主城”和“郊區”中的非建設用地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根據《**都市區城市總體規劃》可以得出,規劃從**到2020年,都市區常住人口將由618萬增至930萬,其中城鎮人口將由521萬增至880萬,農村人口將由97萬減至50萬,對應的城鎮建設總用地將由415平方公里增至820平方公里。這就從量的角度,對“新城區”與“新農村”的建設任務進行了界定,有利于我們實行分類指導。
建議之四:劃分階段
由于“新城區”和“新農村”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動態的過程,并且“新城區”建設的用地來源于農村,所以在城鄉結合部存在過渡轉化時期的“新城區”和“新農村”。對這一地區,除了需要從空間上劃分區域實行分類指導之外,還需要從時間上劃分階段進一步實行分類指導,具有適度“彈性”的規劃顯得尤其重要。
對近期即將征用的區域要嚴格控制非農建設,避免增加拆遷成本,其“新農村”建設的任務重在“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重在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強“離土”之后的謀生本領,為農民向市民過渡作準備,同時要完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解除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
對5年或更長時間才征用的區域,我們不能“一控了之”,要在不妨礙“新城區”拓展的前提下,提前考慮為村級經濟二、三產業發展留有適當空間,避免竭澤而漁,除了預留住房安置區外,同時還要預留產業安置區,以確保能長期“生產發展、生活寬?!?。當前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突破和創新很多現行的土地管理、規劃控制和建設規費等相關政策。不過先進發達地區的經驗表明,農民建設的“新農村”也是可以成為“新城區”的有機組成部分的。我們何不積極探索農民“被動城市化”到農民“主動城市化”的新路子呢?城市的活力,正是來源于它的多樣性,我們應該寬容。
第三個方面:通過“兩個防止”來避免顧此失彼
建議之五:防止以新城區新農村建設為名,損害農民利益
當前,推進“新城區”、“新農村”建設,都不能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我們要切實站在失地農民的角度,認真研究如何“多予少取放活”!時下,還有很多人單純地把“新農村”建設理解為修房造屋,想借這股熱潮到農村圈地搞開發。誠然,“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外來資金的投入,但前提是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不然,“新農村”雖然建起來了,但農民自身沒有得到多少實惠,必將成為新一輪發展中的犧牲品,這是我們堅決要防止的。
建議之六:防止以新農村建設為名,阻礙新城區建設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韓國的“新村運動”實則也是城市化運動,“新村運動”之初,農民占80%,至今農民僅占7%,全國1/5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爾地區,最終實現了城鄉統籌,基本消除城鄉差別,值得我們借鑒?!靶鲁菂^”建設是都市發達經濟圈主城各區的主要任務,城市的積聚效應、經濟貢獻度將遠遠超出農村,我們只有把“新城區”建設好了才有能力去“帶大農村”。如果不能認識這一點,當前“新城區”建設中的很多征地拆遷就沒法搞,很多人就會以“新農村”建設為名,阻礙“新城區”建設的步伐。這也是我們堅決要防止的。試想,如果上海沒有浦東新區,**沒有北部新區,那將會是一種什么發展狀況,我們又怎么去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競爭呢?
最后我想說的是:加快“新城區”、“新農村”建設都是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都是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那么,是否妥善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應該以“科學發展觀”來檢驗。如果把“直轄意識”比作“一面旗幟”,那么“新城區”、“新農村”就可以比作我們已經開辟的“兩大戰場”,如何處理好“兩大戰場”之間的關系,既需要我們的睿智,更需要我們去實踐、創新和探索,各界青年朋友們,讓我們激情“參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