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運動制度反腐思考
時間:2022-09-22 04:03:00
導語:政治運動制度反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制度建黨的新時代。改革開放之初的**年,鄧小平發表了“八·一八”講話,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
在小平同志制度建黨大思路的引領下,改革開放30年來,我黨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不搞政治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黨內制度體系,使黨內生活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根本大法與時俱進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黨的全部活動的基礎和依據。黨章的修改是黨內制度創新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是黨的十二大,這次大會以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的創新精神,承擔起了糾正九大、十大黨章中“左”的錯誤,恢復七大、八大黨章優良傳統,并適應時代要求進行改革創新的歷史重任,制定并通過了一部撥亂反正、內容充實、形態完備的新黨章。自黨的十三大到**大,歷經各次黨代表大會的修改,十二大黨章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得到與時俱進的全面完善,黨的根本大法日益走向成熟。
黨的**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反復告誡全黨要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加強監督,嚴明法紀,在黨章和黨紀面前人人平等。**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充實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重大成果,對黨員權利和義務、黨代表任期制、基層黨組織的選舉制度、黨務公開制度、巡視制度、報告制度、流動黨員教育和管理制度等都作了重大修改和補充,是一部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結合的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黨章,是黨的制度建設最新成果的集大成,是在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根本法規。
思想理論建設走向制度化
30年來,我黨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些成果通過黨的**大、**大和**大,以黨的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指引全黨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行。
30年來,我們黨積極推進干部培訓制度和體系的改革,大幅度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多次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作出決定,建立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為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作出了榜樣。
**大以來,中央提出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戰略任務,制定了《**-**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年-201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和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開始承擔培訓任務。干部隊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0年來,我們黨建立了一整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學習制度,學習型政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基層黨組織通過“”、黨員活動日等形式,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并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黨員自學,黨內的學習風氣日益濃厚。
黨內民主形成制度體系
**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著力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把黨內民主提高到關乎黨的生命的高度來認識,黨內民主逐步形成一整套制度體系。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更加健全。**年《關于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若干具體問題的暫行規定》的出臺,標志著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制度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黨代表大會常任制的試點范圍不斷擴大,黨的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代表提議的處理和回復機制等逐步得到落實。黨的**大又作出實行黨代表任期制的重大決定。黨代表大會已經成為廣大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平臺,在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黨內選舉制度不斷完善。**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差額選舉的范圍應擴大到各級黨代會代表,基層黨組織委員、書記,地方各級黨委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委員。**年和**年中央分別頒布了黨的基層組織和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年黨的**大再次提出,把組織提名與黨員提名結合起來,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直接選舉的范圍。
——黨的集體領導制度更加規范。**年黨的十三大以后,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分別通過了十三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三個“工作規則(試行)”,連同**年的《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標志著黨委集體領導和民主決策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創造性提出了“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和“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并寫入黨章。黨的**大進一步提出,推行地方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實行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的制度,這是黨內集體領導制度的一個重大突破。
——黨內民主生活更加活躍。新時期以來,黨內生活制度不斷完善和創新,如,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黨的干部、黨員制度,黨委民主生活會制度,黨的活動日制度,“”制度,離休、退休、退職黨員的組織生活制度,等等,為健全和規范黨內生活提供了制度保證。
——黨員民主權利得到進一步保障。**年1月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試行)》(后經修改,于**年頒布正式的條例),使黨員的各項民主權利得到有效保障,黨務公開范圍逐步擴大,黨內情況通報制度、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等逐步完善,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得到增強,廣大黨員對黨內事務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參與,彰顯了黨員的主體地位。
干部制度改革成果豐碩
30年來,我們黨廢除了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度,成功實現了新老干部合作交替。中國共產黨按照干部隊伍“四化”方針,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梁之才。
積極推進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在精簡領導班子職數、減少副書記職數、適當擴大黨政交叉任職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大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優秀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同時,我們黨形成了一整套干部培養、選拔、任用、管理和監督的制度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不斷改革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方式,擴大干部選任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差額考察、任前公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兩推一選、全委會投票表決、領導干部辭職、干部交流、干部監督等一系列制度,符合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不同特點的科學的干部分類管理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年《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年《國家公務員法》,是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集大成。**年中央連續出臺了關于干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全委會票決、領導干部辭職等“5+1”法規性文件;**年底到**年,中辦又集中轉發了關于對干部誡勉談話和函詢、述職述廉以及干部任期制、交流制、回避制的5個文件;另外,中組部還印發了《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
基層組織制度充滿活力
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顯著提高。改革開放以后,農村基層黨組織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年,全國普遍開展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后,中央又決定開展以好班子、好隊伍、好路子、好體制、好制度為目標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大以來,中央于**年下發文件,要求以“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為目標,開展“五個好”村黨組織、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市)“三級聯創”活動,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城市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經過30年的改革創新,城市基層黨組織堅持以服務群眾為重點,不斷完善組織體系和工作運行機制,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截至**年底,全國城市和建制鎮的“一社區一支部(總支、黨委)”率都達到了99.9%以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年中央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黨的**大以來,又緊密結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先后開展以落實“三句話”和開展“四好班子”創建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
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的建設新途徑,黨的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黨的**大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職責任務寫入了黨章。據統計,截止到**年底,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數量達到17.8萬個,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的比例達到94.2%。各地還把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的總體規劃,許多地方采取建、聯、掛、派等方式建立黨組織,黨的工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
此外,黨的**屆三中全會以來,機關、學校、科研院所、文化團體等事業單位黨建工作也得到了全面加強,形成了完善的基層組織制度體系和充滿活力的工作運行機制。
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初步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一,確立了“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發展黨員工作方針。**年中組部印發《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對黨員發展工作作了規范。黨的**大對新形勢下黨員先進性標準和入黨條件提出了新認識,在注重發展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的先進分子入黨的同時,注意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由黨的十二大時的3965萬增加到**大時的7336.3萬,其中非公有制單位職工黨員318萬名,占黨員總數的4.3%。
第二,著力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健全讓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長效機制。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我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永葆黨的先進性長效機制”這一新理念,是黨的制度建設理論和實踐的一次重大突破。集中教育階段結束后,**年6月,中央辦公廳頒發了四個長效機制文件。同時,遠程教育工作在全國農村全面推開。
第三,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落腳點,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積極探索黨員發揮模范作用、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形式,形成了“雙帶”、“三培養”、“黨員活動日”、“黨員責任崗”、“結對幫扶”等一些行之有效的載體。
第四,改革黨員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流動黨員管理,逐步建立起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格局。中央組織部印發了新式樣《中國共產黨流動黨員活動證》,在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設立流動黨員咨詢服務電話,形成了一個覆蓋全國的流動黨員咨詢服務網絡,使流動黨員不論流動到哪里,都能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管理。
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體制更加科學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體制實現了由“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高度集權”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歷史性跨越。
首先,理順黨政關系,解決黨政不分的問題。改革開放之初,**年代領導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包括:各級黨委不再設立分管政府工作的專職書記、常委;撤銷黨委與政府機構重疊對口的部門,并將其管理的行政事務轉由政府有關部門管理;由上級行政部門黨組織垂直領導的企事業的黨組織逐步改由所在地方黨委領導,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黨組織不再對本單位實行一元化領導,而支持推行廠長負責制和首長負責制。自那以后,黨和國家的領導體制進入到建立科學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新時代。
其次,改革黨的執政方式。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提出了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的思想,并被作為黨的民主集中制度的一條重要原則寫入十二大黨章。黨的**大對黨的領導方式作出明確規定,指出:“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干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同時還明確闡述了黨政關系的新思路,提出要規范黨委與人大、政府的關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
黨的**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思想,黨的執政方式不是采取黨對政府直接作出決定的方式,而是經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并對他們進行監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職能,依法行政。黨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的領導方式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
歷經30年改革,黨的執政方式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
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成效顯著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把執政黨的黨風建設提高到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強調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開啟了一條不搞政治運動,而靠制度反腐敗的新路子。
黨的**屆三中全會根據**大黨章的有關條款,重新建立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并明確規定其根本任務就是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整頓黨風。同時,30年來,我們黨初步形成了一套反腐倡廉的法規制度體系。如:《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關于對黨員干部加強黨內紀律監督的若干規定(試行)》等一系列制度。
尤其是黨的**大以來,根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先后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將反腐敗斗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年初,我國還簽署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積極探索與世界各國在反腐敗方面的合作。黨的**大提出了“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基本思路;進一步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今年6月,中央又印發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2年工作規劃》,就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到2012年,我國將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拒腐防變教育的長效機制,形成比較健全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基本形成,黨風政風明顯改進,腐敗現象進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