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快高素質教育干部隊伍建設

時間:2022-02-15 10:32:00

導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快高素質教育干部隊伍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快高素質教育干部隊伍建設

當前,擺在全市教育戰線一個迫切而重要的課題,就是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要求,應對入世挑戰,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造就一大批適應實施素質教育需要、能在新世紀擔當重任的教育管理人才和各級領導干部,促進武漢教育改革和發展,實現武漢教育現代化。近幾年來,我們按照中央、省、市委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不斷深化和整體推進全市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

一、以觀念創新為前提,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更新用人觀念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設高素質教育管理人才和各級領導干部的根本途徑,事關我市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成敗。要進一步推動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須以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為指導,以觀念創新為前提,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觀念,堅持以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我們提出一是要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舊觀念,樹立“以績量人,為事業選人”和“注重實績,競爭擇優”的人才效益觀念,堅持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知識層次較高,創新能力強,靠得住、有本事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二是要破除官本位、以職務論級別的舊觀念,樹立校長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職務的新觀念,堅持選拔任用具有世界眼光、先進教育理念、豐富管理經驗、能深入研究并創造性解決教育問題的專家型領導干部;三是要破除四平八穩,求全責備的舊觀念,樹立“識人重大節,用人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的觀念和“選人用人失誤是過錯,埋沒、耽誤人才同樣是過錯”的觀念,堅持重用思想敏銳、有專長、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創造實績并展示實績、有個性的領導干部。把觀念創新貫穿到干部人事制度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好的就堅持發揚,不足的就改進完善,努力開拓新境界,實現新突破。

二、以建立健全機制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幾年來,我們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根據中央關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的精神,在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上下功夫,在干部工作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上作了不少嘗試。

打破“暗箱操作”,著力構建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機制。

我們擴大視野,抓好公開選拔任用干部,抓好隱性人才的選拔任用。堅持突破原來選拔干部的渠道和框框,直接從年輕骨干教師和任職時間不長的學校優秀中層干部中選拔校級干部,以素質論人才,以能力選苗子,重實績用干部。年以來,我市教育戰線共拿出個校級干部職位實行公開選拔或競爭上崗,通過考試、考核,有名同志擔任了校級干部,其中,年齡在歲以下的達人。同時,針對教育系統干部職工文化程度較高,參與意識較強的特點,按照“教代會推薦,上級組織考核,全體教職工選舉,按干部管理權限報批”的程序,在部分中小學校探索了直選校長制,共選舉產生了名中小學校長,其中新任校長名,有名原任校長在選舉中落選。通過多種形式的選拔任用干部,我市教育戰線領導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活力得到增強。我們嚴把選拔任用干部的“入口”,實行任前公示制度,對擬提任的干部實行公示,接受群眾對干部的監督。

搬掉“鐵交椅”,著力構建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

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否得到有效解決,是衡量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有沒有活力的重要標準。近幾年,我們著重在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途徑和方法上進行了探索。一是實行干部試用期制度,各區教育局對新任領導干部實行一年試用期制度,試用期滿,組織考核,合格者正式任職,不合格者,不再擔任現職。二是實行校級干部的任期制制度,基層單位校級行政干部,任期屆滿后,個人要就任期內思想、學習、工作等各方面在教代會上述職,并接受干部群眾的評議,聽取意見,經黨組織研究,吸收工會意見,對其任期內工作作出綜合評價,報上級黨組織研究討論決定是否繼任。三是實行聘任制,江漢大學、武漢外國語學校等對中層干部實行聘任制,時間為三年,聘任期滿,組織考核,合格者再續聘,不合格者,不再擔任現職。四是堅持選拔任用干部黨委集體討論制度,任用人選、方案和決定干部必須充分醞釀和討論,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不允許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五是試行誡免談話和免職制度,對民主測評中,不稱職達到%以上或基本稱職、不稱職之和為%以上,不能得到絕大多數教職工擁護的領導干部,免除現任職務或降職;基本稱職、不稱職達到%以上的進行誡免談話。六是推行輪崗交流制度,打破了以往領導干部調配的條塊界限,加大機關與直屬單位、市與區教育行政部門、直屬學校與各區中小學干部的輪崗交流力度,搞活了干部選拔、任用的機制。我們選派優秀中青年領導干部到二級單位和學校,特別是邊遠、薄弱學校擔任領導職務,獨當一面開展工作。同時,將派駐單位中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對口安排在機關相關處室或示范學校進行培養。實踐證明,這種下派上掛對口鍛煉培養方式,效果明顯,受到雙方單位好評,也為新任領導干部積累了寶貴的領導經驗。

防止“一俊遮百丑”,著力構建科學管理,客觀公正的考評機制。

為避免和減少用人上的失察失誤,擴大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的監督權和考察權,我們把考察作為任用干部的重要環節,又作為全面認識干部的一個過程,對擬提拔任用的黨政領導干部,通過民主推薦、民意測評,按一定比例差額確定考察對象,做到“好中選優”。在考察內容上,重點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和“八小時以外”的表現,不斷增強考察內容的全面性;在考察方式上,堅持了五種考察方法,即:跟蹤考察法,通過參加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通過對特定時期(掛職鍛煉、試用期)干部的考察,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加大平時考察力度;座談考察法,通過組織被考察對象圍繞一、兩個中心論題座談,通過組織機關年輕干部圍繞學習同志“七一”講話的體會進行座談,考察被考察對象思維的深刻性和敏銳性,達到面試和答辯的效果;人本考察法,通過與被考察對象直接交談,直觀了解他們的自我評價;立體考察法,在被考察對象的工作范圍(縱向)和聯系較多的部門、單位人員(橫向)中進行考察;比較考察法,即將被考察對象分層分類進行考察,使考察具有可比性。由于完善了五種考察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干部選拔任用的失真、失察現象。

狠抓“源頭治理”,著力構建制度完善、紀律嚴明的監督機制。

我們制定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干部監督工作細則》和《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辦法》,強化干部監督工作。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把“一把手”在政治立場、民主決策、廉潔自律方面的表現,尤其是選人用人行為作為監督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健全完善工委議事規則、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定、重大決策請示報告、政務公開、任期和離任審計、廉政鑒定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防范于前、制約于中、懲治于后的民主監督新機制。加強干部的任前初審,工委組織部制定并嚴格實行提拔任用干部初審制度,對提拔任用干部的年齡、學歷、基層工作經歷、培訓、資格及有無需要說明的問題進行審查并提出初審意見,為工委決策提供依據。

三、以加強培訓為基礎,進一步強化措施,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根據教育戰線的特點,為了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加入的客觀需要,我們遵循需要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采取長與短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脫產與不脫產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崗位培訓、提高培訓、高級研修,提高教育戰線干部隊伍的政治理論修養、業務知識和管理水平,引導他們站在教育改革前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們從保障措施入手,切實加強對教育干部培訓工作的領導,加大投入,在制定工作計劃和確定重大項目時,把干部培訓作為重要內容,同步考慮,統籌安排,并把干部培訓工作和干部學習情況列為考核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工作業績的基本內容之一。建立和完善各項培訓制度,強化激勵和制約機制,把經過培訓作為選用干部必須具備的資格,對于沒有參加過規定培訓的人員,原則上不得予以提拔,對于因工作急需而被提拔的,必須安排參加近期培訓。我們嚴格培訓紀律,加強培訓考核,堅持中小學校長先培訓后上崗和持證上崗制度,把校級干部參加培訓與校級干部的考核任用掛鉤,與年終考評、獎勵和獎金發放掛鉤。本著“少而精”、“管用”的原則,組織編寫有關教材,注重現實需要,力求關注長遠發展,努力體現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做到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根據干部培訓任務的需要,組建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干訓教師隊伍,并創造條件,保證教師繼續學習,及時更新知識,讓他們具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技能,掌握多媒體教室和教學網絡的使用方法,同時引導他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教育改革和發展實踐中的新鮮經驗和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我們特別重視對中青年教研骨干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采取掛職鍛煉、進修深造、承擔重大科研課題,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我們順利完成了中小學校長“八·五”第一輪崗位培訓和以素質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九·五”提高培訓,一次性推薦名骨干校長參加國家、省、市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促進了干部教育觀念的轉變,實施素質教育途徑和方法的進一步明確。他們開始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努力用素質教育和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從實干型向思維型轉變,努力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既動手又動腦,當一個清醒的有理智的領導;從守業型向開拓型轉變,努力創新開拓,克服不求上進,但求無過的錯誤思想。目前全市素質教育全方位展開,各區爭先搶前,成效顯著,干部培訓工作功不可沒。年來,我們依托市、區教育培訓機構,組織各級干部培訓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約人次,組織中青年干部培訓約人次,組織中、小學校長培訓人次,組織干部、教師進行學歷培訓約萬人次,開展干部教師普法培訓約萬人次。

近幾年來,我們在不斷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不僅選拔了一批領導干部,更重要的是發現了一大批、考察了一大批、儲備了一大批年輕干部,向建立高素質教育干部隊伍邁出了一大步,為推動我市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我市各級各類教育成績斐然。但是,從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來看,特別是加入以后,對我國的干部人事制度帶來全方位的影響,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師隊伍建設還有許多值得探索、實踐的課題。我們將遵循教育人才成長的不同規律,建立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機制,做好干部工作“六突破”,即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擴大民主方面有突破,做好民主推薦、差額考察、考察預告、任前公示等工作;在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方面有突破,做好校級干部職級制、任期制、聘任制等工作;在干部交流力度方面有突破,做好干部跨區交流、重點學校校長的交流等工作;在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后備方面有突破,做好送一批到高校進修、派一批到薄弱學校鍛煉、公開招考一批進教育行政機關、推薦一批到有關部門和學校擔任領導職務等工作;在黨員干部培訓基地建設方面有突破,做好“十五”教育干部培訓規劃、投入、隊伍建設等工作;在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有突破,做好離任審計同時,實行任期中和專項審計。只要我們大膽借鑒,不斷創新,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就一定會使我市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師隊伍比較快地適應加入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