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態環境治理范文

時間:2023-10-02 16:5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深化生態環境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深化生態環境治理

篇1

關鍵詞: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公眾參與

自從我國開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不斷的發展,同時城鎮化的戰略也不斷的推進。但是,由于經濟的高速增長較為粗放,導致消耗了巨大的能源,甚至是犧牲了一定的環境為。所以目前,部分城市的生態環境狀況較為嚴重。近些年,國家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其創新之處在于改變了環境治理的模式,改變了環保部門的單一治理,鼓勵政府、企業以及公眾等主體共同治理,突出了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作用。公眾參與能夠促進城市環境治理的科學性,體現他們的良好監督作用,有利于化解城市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利益沖突。

一、公眾參與理論基礎

我國的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問題較為復雜中,有時政府這只治理環境“看得見的手”可能會失去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就能夠為公眾參與其中而提供一定的機會,公眾參與屬于第三種力量的介入,公眾參與能夠有效的降低社會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本,同時也有利于降低由于政府控制政府失靈所導致的環境資源浪費。

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國際上就提出了環境權的口號,關于環境權的理論,其誕生的條件就是公眾對于政府環境治理能力的不信任,所以這個口號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公民權來進一步保障環境權,限制政府權。根據這一理論,公眾把環境的治理權委托給了政府,政府由于是受到公眾的委托才能去行使環境管理治理權的,所以就不能去濫用,而公眾屬于權利的主體,所以他們當然也有權去進行監督。隨著人類對環境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環境權屬于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二、城市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現狀

我國目前公眾參與到城市的生態環境治理,其中參與的最通常的方式就是公眾向城市環保部門寫信、以及舉報。就目前情況來看,公眾反映一般都是城市的大氣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等城市生態環境問題。雖然在我國目前的城市公眾參與在不斷的完善,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因素制約,仍存在一些問題以及不足。

(一)缺乏參與的長期性以及穩定性

我國的環境生態治理的政策一般是政府來管制,公眾參與的形式比較限制,這種依賴型的參與較為有效,無法保證公眾的參與的長期性以及穩定性,并且參與的效果受到城市環境行政部門的制約,并不取決于公眾的持續程度。另外,公眾由于過分依靠政府的行政導向,如果沒有觸發自己的利益,一般不能把其立場充分表達。所以,公眾參與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監督功能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

(二)對環境污染情況的末端參與

公眾的檢舉的發生的條件一般是已經發生,也就是生態環境已被破壞,污染現象發生嚴重時,公眾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所以向有關部門舉報和控告一些環境問題。但是城市的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恢復的特點,一旦發生破壞,恢復現狀較困難。所以公眾屬于末端參與,不能及時的制止環境危害的發生,無法實現公眾參與的根本目的。

三、公眾參與城市生態環境治理需注意的原則

公眾參與環境治理技能提高環境保護的效能,也是順應環境治理職能力量的轉變潮流。公眾在參與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必須要注意一定的原則:

(一)治理城市生態環境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

公眾在參與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時,必須要注意科學化的開展,必須要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實際上就是要堅持環境與經濟發展同時并行的理論指導方針,通過這一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治理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治理城市生態環境的基本角度以及方法。所以公眾在開展科學的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時,需要牢牢的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基本原則;另外還需要深刻的意識到環境治理的意義所在,要時刻的把治理生態環境工作作為提高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的關鍵組成內容,總的來說要堅持結合理論以及實際,因時制宜的靈活的將科學治理、防治結合思想的基本原則融合于具體的治理工作。

(二)治理城市生態環境要堅持用科學的方法落實

對治理城市生態環境的具體工作,需要進行量化考核。國家黨和政府已經提出了當前不斷改進治理城市生態環境的基本任務,具體是:要不斷深化治理城市生態環境的技術研究;強化生態環境方面的宣傳活動;組織進行全面的治理城市生態環境記錄編寫等任務。對于這些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任務要注意進行分解,同負責人簽訂責任協議,并入日常工作目標的管理考核范圍,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以此落實好治理城市生態環境的任務。

(三)治理城市生態環境要堅持用科學的制度

開展治理城市生態環境,需要成立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領導小組,定期舉行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對當前的治理情況進行分析;解決目前一些環保人員力量缺乏以及結構不合理的現狀;關心環保方面的人才的發展,將其作為選拔培養干部的基本規劃;堅持以人為本,關心環保部門職工,鼓勵他們為治理城市生態環境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四、結束語

公眾屬于是城市生態環境情況好壞的利益相關者,所以說,公眾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城市的環境保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城市環境治理的成本,充分的發揮公眾監督的優勢,公眾屬于當前環境管理的關鍵力量之一。所以如何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進一步促進他們參與城市生態環境的治理當中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花明,陳潤羊.論循環經濟中的公眾參與[J].江西社會科學,2007(04).

篇2

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中存在生態補償制度不合理;生態補償體系不完善;生態補償管理不健全;生態補償市場不充分;生態補償資金不到位等問題。完善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補償的原則包括:開發與治理協同;新賬與舊賬分治;政府與市場結合;分類與共建并進。文章提出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補償的對策建議為:構建生態監測和生態標準兩種體系;建立補償評估與補償談判兩種機制;完善事前補償與事后補償兩種制度;優化環境稅制和補償費用兩種手段;運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方式;加強環境法規和生態管理兩種保障。

關鍵詞:

江西省;礦區;生態修復;補償機制

作為礦產資源大省,江西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開發與利用比較活躍,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環境的破環,僅江西贛州因稀土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而需要治理的費用就高達380億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江西礦業經濟總產值對GDP的貢獻度很高,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經濟社會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保障作用。與此同時,我省正在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探索建立省屬礦區生態修復補償機制,對促進我省綠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江西省屬國有礦區開發與利用情況

2014年江西省地礦局共實施各類地質礦產勘查項目293項,合同總經費約7.5億元。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27項,經費6234萬元;中央財政項目7項,經費4436.6萬元;中央地勘基金項目6項,經費7508萬元;省地勘基金項目28項,經費8182.9萬元;自有礦權投資項目73項,經費8299.17萬元;地礦單位礦權合作項目28項,經費8029.7萬元;對外礦產勘查項目120項,經費3.18億元。為客觀、準確地反映我省國有礦區開發與利用現狀,我們基于中部六省的視角,分別從礦業單位個數、固定資產投資、主營業務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率、產品銷售率等方面來分析我省礦區經濟發展水平。

(一)中部六省礦業企業單位數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來,2013年中部六省采礦業中湖南和河南的企業單位數最多,分別為1442個和1236個,而江西、安徽、山西處于一個層次,分別為520個、479個、446個。其中,四大類采礦業中,江西礦業企業分布較為均勻,而山西、湖南多集中于煤炭開采業。

(二)中部六省礦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從表2可以看出來,2013年在中部六省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中山西是投資最多的,達1475.01億元,江西是最少的,為252.17億元。其中,四大類采礦業中,江西非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最高,為115.39億元;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最低,為27.74億元。

(三)中部六省礦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從表3可以看出來,2013年中部六省礦業主營業務收入差距明顯,山西采礦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最高,達5654.19億元;其次是河南,其主營業務收入達5339.33億元,江西采礦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最低,為940.49億元。其中,四大類采礦業中,江西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最高,為384.56億元,而非金屬礦采選業最低,為170.91億元,這與對應的固定資產投資不相符合。

(四)中部六省成本費用利潤率情況從表4可以看出來,2013年中部六省礦業成本費用利潤率高低不平,例如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湖北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1.59%,而安徽為0.06%。對于江西四大類采礦業來說,其成本費用利潤率相對較為平穩,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分別為8.23%、10.6%、8.55%、10.3%。

(五)中部六省產品銷售率情況從表5可以看出來,2013年中部六省礦業產品銷售率相對平穩,例如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的產品銷售率分別為99.13%、99.13%、96.92%、99.2%、99.39%、99.61%。對于江西四大類采礦業來說,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的產品銷售率最高,為10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產品銷售率最低,為98.68%。

二、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存在的問題

為保護與修復我省省屬國有礦區的生態環境,實現我省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省國土資源廳2008年出臺了《江西省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等,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我省省屬國有礦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省屬國有礦區生態環境惡化凸顯,礦業開發與礦區保護的矛盾嚴重,已成為礦產經濟發展的瓶頸。

(一)生態補償制度不合理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相關稅(費)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資源稅,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中的各類礦產資源稅收;第二類是資源管理的相關稅費:包括資源補償費、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國家出資勘探形成的探礦權價款和采礦權價款。[1]在高層次的礦產資源稅費制度中,沒有礦區生態補償方面的條款。2006年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總局《關于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的指導意見》及2008年《江西省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原則上提出了對礦山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但是在具體的分區域、分種類如何進行補償方面沒有細則出臺。

(二)生態補償體系不完善生態補償是相關利益者之間關于生態環境的責、權、利統一對等的過程,需要相應的制度支持和技術支撐。我國現行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對礦區生態環境破壞只提出原則性的補償,不但沒有界定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更沒有明確補償方式和標準等,導致各礦區生態環境補償主體單一、補償標準偏低、補償資金不足、補償期限太短,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矛盾,影響礦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礦區生態環境補償的技術支撐還不夠:生態補償標準體系、生態價值評估體系、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沒有完善,缺乏統一、權威的指標體系和測算方法。[2]

(三)生態補償管理不健全生態補償管理涉及國土、環保、農業、林業、水利、稅務等眾多政府部門,各部門都有相關的管理職能,有些職責交叉,難免產生沖突,有些職責缺失,難免產生真空,沒有形成一個統一、高效的協同管理機制,因此在礦區生態環境補償管理上難以形成合力,容易出現管理越位或缺位問題。與此同時,“重規劃輕監督”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對于礦區企業事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事中對礦區受損者的補償、事后對生態環境的修復等缺乏全程監督和控制,因而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往往流于形式。

(四)生態補償市場不充分現行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支出,缺乏市場化運作的多元化投資。這種補償方式一方面導致政府負擔過重,無力主導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另一方面市場化運作的不足使得礦區生態環境修復補償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礦區生態補償市場的不充分還包括:一是缺乏生態補償價格評估機制,表現在評估機構不一、評估體系不清、評估技術不高,導致生態補償價格隨意性大;二是缺乏生態補償公平談判機制,表現在生態補償方式、補償標準都是由相關政府部門確定,礦區生態環境受損者缺乏參與的平臺和積極性,導致生態補償不合理;三是缺乏生態補償市場融資機制。目前,我省礦區生態環境修復補償仍以政府主導模式為主,多是由政府財政支出,生態補償資金獲取渠道較少,生態補償資金獲取總額不大。

(五)生態補償資金不到位現行礦區生態環境補償資金大都是“杯水車薪”,難以完全治理和修復礦區的生態環境破壞。一是因為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任務重,歷史欠賬多。2012年國家42個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認為,贛州的污染問題比較嚴重,稀土開采污染遍布贛州的18個縣(市、區),涉及廢棄稀土礦山302個,遺留的尾礦1.91億噸,被破壞的山林面積達97.34平方公里,僅殘留1.9億噸廢渣的治理就需要70年。初步治理需要26億多,而整個綜合治理大概要380多個億。[3]二是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資金來源單一,礦山企業補償不夠。目前,我省礦區生態補償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幾乎全靠財政投入,而財政支出不足,補償標準過低,不能充分地起到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的作用。同時,礦山企業多只重視自身利益,對礦山的生態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對礦區的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更是能拖就拖、能賴就賴,補償資金不是不足就是不到位。

三、完善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補償的原則

(一)開發與治理協同原則生態補償不是采取礦區“先開發、后治理”的舊模式,而是要把生態補償納入礦區開發的全過程,從一開始就要實行“邊開發、邊治理”的新模式,從礦區開發之始,就要在礦業權轉讓中明確生態補償問題,就要在礦區開發的時候明確企業恢復礦山的責任。

(二)新賬與舊賬分治原則礦區面臨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應該視具體情況新舊賬分別對待。對省屬國有礦區歷史遺留的生態破壞問題即舊賬,由政府負責治理,通過財政支出解決;而對于礦區生態補償制度出臺后出現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即新帳,必須由開采企業承擔對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對礦區受損者的補償等一系列責任。[4]

(三)政府與市場結合原則生態補償模式包括政府主導、政府直接補償和市場化運作等多種模式。原來的制度更多傾向于礦區生態環境由政府“買單”,通過財政解決相關的費用。現在要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補償方式,多渠道籌措礦區生態補償資金。

(四)分類與共建并進原則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類型的生態補償機制,根據不同的礦區開發現狀和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分區、分時、分類、分層地補償。另一方面要全局統籌,建立礦區生態環境共享共建機制,整合各個相關利益者對礦區進行共同的生態保護與建設。

四、江西省屬國有礦區生態修復補償的對策建議

(一)構建生態監測和生態標準兩種體系一是構建礦區環境信息采集和統計體系,加強對礦區生態破壞程度的實時監測分析,提高礦產資源環境統計資料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真實性。同時,建立礦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和預警系統,通過監測及時掌握礦區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為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提供科學依據,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二是構建礦區生態補償標準,明確生態補償內容。應根據礦區的實際生態環境破壞狀況,確定生態補償的主體、客體及標準,避免補償內容的不完全或重復,低估或高估礦區生態環境損失的程度,對礦區生態環境做出科學、合理的評估,并結合相關利益者的補償意愿,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礦區生態環境補償標準。

(二)建立補償評估與補償談判兩種機制一是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評估機制。礦區生態環境破壞損失涉及土地、植被、水污染和居民健康損害等方面,應由第三方生態補償體系評估機構來進行生態損失估價。并且,不同的環境污染損失采取的評估方法不同,比如農作物的損失可以用生產率變動分析法、土地損失可以用替代市場法、居民健康受損可以用人力資本法等等。[5]因此,需要盡快制定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標準的具體評估方法,提出各種評估方法的具體適用范圍、操作原則,尋求多種方法結合的最佳途徑。二是建立合理的生態補償談判機制。生態補償談判機制是指礦區生態環境破壞者與受害者雙方就補償方式、補償標準、補償期限等進行平等、自愿的一種協商機制。要改變目前完全以政府為主導的生態補償機制,轉向基于市場化的生態補償協商機制,確立礦區生態環境受損者(包括政府)在生態補償中的市場主體地位,與礦產開采企業進行公正、公開、公平的談判,就生態補償達成協議。

(三)完善事前補償與事后補償兩種制度一是完善事前補償制度。要加強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區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對礦山開采涉及的生態環境問題要與環境保護規劃充分銜接,列入規劃的許可范圍,按照主體功能區的分類要求保障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因此,礦業權管理機構批準出讓礦業權時,必須要求申請開采者在報告中含有相關的礦區生態治理與環境修復計劃。對于已經取得礦業權,并進行礦產資源開采,但未履行或履行不足生態環境修復義務的企業,可以暫停開采,限期進行生態環境治理整頓。二是完善事后補償制度。礦產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或事后,必須采取足夠的行動,實行礦區生態環境的補償修復。例如,對短期開采的實行“一次性補償機制”;對中期開采的嘗試“年度租金制度”;對長期開采的探索“股份制補償方式”。[6]

(四)優化環境稅制和補償費用兩種手段一是適時開征環境稅。應循序漸進,逐步構建礦產資源環境稅制。資源環境稅的征收可按產量或價格進行征收,稅率確定與對環境的損害程度掛鉤。在初期,主要針對水、土推行易征的污染排放稅目,條件成熟再考慮開征全覆蓋的環境稅。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的稅收機制應包括兩個方面:(1)懲罰性稅收機制,主要是通過強制性稅收,迫使企業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2)激勵性稅收制度,主要是通過稅收優惠或減免,鼓勵企業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二是適當收取生態補償費。生態補償費主要針對礦區環境污染征收,因此可根據礦區面積大小進行征收。有人認為,對于生態補償費,因與環境稅的重合,可考慮“費改稅”,將生態補償費的征收制度設計融入到環境稅中。我們認為兩者不同,環境稅應主要針對修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生態補償費主要用于對礦區受損者的補償。三是可以探索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備用金征收模式。對于礦區資源開發的企業,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采礦許可的權利,強制其交納一定備用金,保證金的交納可以在銀行建立專門的企業生態修復賬戶,根據企業在實際開采中對生態環境的損害程度來確定賬戶金額。

(五)運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方式一是探索公司化運行機制。由政府發起,社會資本進入,成立專業性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投資公司,由公司具體承擔礦山生態修復資金籌措、運行和治理項目管理。在所有制性質上,公司可以是政府投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也可以是政府委托的純民營企業。二是推進礦山生態資產證券化機制。資產證券化是一種金融創新,它可以通過靈活的融資方式,應用于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中。礦區生態資產證券化基本上可以采取兩種方案,第一種是直接將礦區某些權利如礦業權投入證券市場,可以稱為直接證券化;第二種是將礦區的某些資產如礦業權抵押貸款進行證券化,可以稱為間接證券化。三是探索礦區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市場化運作。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誰投資、誰治理、誰收益”的原則,通過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市場化運作回收資金并獲得土地出讓收入,即通過出讓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后的土地使用權和土地增值收益的方式,拓寬礦區生態環境修復資金渠道。四是探索組建生態銀行。生態銀行是以促進礦區生態環境建設為目的而經營信貸業務的銀行,應和相關銀行構建專業性的生態銀行或開發相關的生態銀行業務為我省礦區生態修復提供資金支持。企業、團體、家庭和個人在“生態銀行”開戶后,就成為了銀行的正式“儲戶”,并將獲得銀行發放的“綠色存折”。[7]儲戶們通過參與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獲得的“綠幣”,這些“綠幣”可以兌換旅游景區門票或其他公共服務,以此提升公眾參與熱情,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礦區生態建設中。五是建立礦區生態環保創業投資基金。盡快設立江西省屬礦區生態環保創業投資基金,并主要用于礦區生態環境的修復,資金或來源于政策性銀行聯合出資,或向外部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通過建立生態環保創業投資基金、發行生態建設彩票、培育生態環保信托業等方式為江西省屬礦區生態補償提供資金支持。

(六)加強環境法規和生態管理兩種保障一是加快生態補償立法建設。我省尚未建立完整、規范的生態補償法規制度,在礦區生態補償領域中的實踐活動依據的是各級政府制定的帶有生態補償性質的規范性文件,比較零星、散落。要緊緊抓住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戰略機遇,全面強化生態治理制度,根據省屬礦區生態補償的需要,盡快制定或修訂江西省屬礦區生態補償修復的指導意見,為礦區環境修復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強生態補償行政管理。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的生態損害涉及水、土和植被等,而不同的生態損害分別由不同的行政部門管理,不利于礦區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應由環保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協助,在國土廳成立跨部門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機構,負責全省編制全省省屬礦區生態環境整治專項規劃,確定工作目標任務,組織分期分批實施。同時,成立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土廳,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制度,負責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的實施、監測等工作。

參考文獻:

[1]劉云中.關于完善我國礦權和資源稅(費)政策的建議[J].中國市場,2013(36).

[2]王爾德.國家擬擴大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跨省補償或將破題[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4-30.

[3]任明杰,劉興龍.贛州稀土污染樣本[N].中國證券報,2015-1-30.

[4]劉洋,李文華.生態補償應新舊賬分開算[N].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0-5-25.

[5]李啟宇,曾凡英,何凡論.鹽礦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問題與對策:以四川鹽礦區為例[J].生態經濟,2014(9).

[6]駱云中,許堅,謝德體.我國現行礦業用地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資源科學,2014(3).

[7]鄒睿思.生態價值評估、資源證券化與生態補償機制探討[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8).

篇3

其中,有“三江源頭”、“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更是大刀闊斧地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啟動下調GDP增速、不斷加大生態投入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實踐表明,青海去年生態保護建設全面加強:三江源二期工程全面啟動,探索完善易地搬遷群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管護機制;青海第三產業投資占總投資的半壁江山,循環經濟和新興產業投資占工業投資的七成多,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開始突破性化解;淘汰水泥、鐵合金落后產能27萬噸,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全省人口最密集的西寧市、海東市的空氣優良率均在70%以上。

生態權重不斷加大

在GDP與生態孰重孰輕的選擇題中,青海將目光堅定地投向后者。

本刊從日前舉行的青海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自去年將GDP預期增速從10.5%左右下調至9%以上,實際完成9.2%的基礎上,青海今年再次將這一數字下調為8%,以適應新常態,更加積極地推行生態保護第一戰略。

同時,今年以及即將啟動的“十三五”規劃,青海省將繼續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等重大生態工程。三江源地區堅持不考核GDP,同時把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環境損害等生態文明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并加大權重,新考核辦法預計今年一季度修訂并實施。

去年投入116億元生態資金

據了解,自樹立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后,青海就把支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生產力的重要責任,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多元化生態保護機制,去年共投入116億元全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為支持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投入資金57.5億元,支持三江源二期、祁連山生態綜合治理等全面啟動,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湟水流域綜合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完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積極支持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及濕地保護和修復等工程,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和城鄉人居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加大環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資金24億元,支持以西寧為重點的東部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整合節能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和排污費等專項資金,對工業企業污染減排技術改造等予以補助。支持啟動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建設,實施村莊和游牧民定居點環境整治,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而為進一步完善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投入資金34.5億元,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1+9+3”教育經費保障、異地辦學獎補、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監測、草原日常管護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政策有效落實,并重視補償政策之間的銜接,不斷優化補償程序和補償范圍,逐步建立起動態的補償標準調整機制。

生態領域改革總體思路基本形成

事實上,青海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將生態文明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戰略后,就開始對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能形成特色、打造亮點的重點領域進行總體部署、系統謀劃、整體設計。

經過一系列精心謀劃和設計,青海目前已基本形成省級生態領域改革的總體思路,并成立了由省長擔任組長的生態領域改革專項小組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針對具體工作,生態領域改革專項小組起草的《青海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規劃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6個重點領域、19項主要改革舉措和30項具體改革任務。

在全省生態領域改革“設計總圖”正式出爐后,青海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對今年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三個著重點:一是把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鍵點,努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二是把握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點,加速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三是把握宏觀政策與主動作為的結合點,全力推動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

具體落實中,首先要加快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好節能減排降碳工程: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的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完成西寧市天然氣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煤改氣,西寧、海東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繼續保持在70%以上;實施清潔水行動,鞏固提高湟水河治理成果,開展重點企業廢水深度治理,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今年所有縣城要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運營等。

其次,積極發展生態經濟。編制全省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規劃,以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為主要模式,支持建設一批生態型重點示范工程。東部地區抓緊謀劃實施一批環保產業項目,柴達木地區著力推動生態保護和循環經濟耦合發展,重點生態功能區扶持發展生態畜牧業、民族傳統手工業和民族文化產業,積極推動可可西里藏羚羊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等工作,著力打造一批世界級的生態品牌。

篇4

關鍵詞:生態文明 美麗蓬萊

中圖分類號:G 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2-00150-01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既意味著對十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目標的繼承,也意味著一系列新的制度優化的開始,為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提供了最佳機遇期。多年來,蓬萊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努力建設濱海生態旅游城市。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加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打造美麗蓬萊,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初具規模

蓬萊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先后榮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節水型城市”以及“山東省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建設之路。

(一)轉變發展方式生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目前,五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開工建設微藻養殖等13個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民和牧業的新建沼氣發電項目,通過發酵、沼氣貯存等技術,年可處理雞糞18萬噸,發電200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排8萬噸二氧化碳,豐蓬液晶等新材料項目,諾康藥業、北大高科等新醫藥項目也步入發展“快車道”。

二是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通過“旅游發展提升年”活動,重點打造葡萄酒文化游、生態休閑游和海洋文化游三條生態游線路。目前,已建成精品酒莊9個,在建10個;引進和圣農業、弘辰百諾等生態休閑項目10多個;旅游休閑服務中心、世嘉陽光假日小鎮等11個大型旅游項目相繼開工,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三是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蓬萊成功申報了膠東地區唯一一家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成黃蓋鰈、牙鲆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新增“三品”認證企業8家,已建成1處國家級、3處省級標準化示范區、1處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產品基地面積達到30萬畝,20種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綠色食品基地面積15萬畝。

(二)基礎建設生態設施體系不斷完善。一是污水垃圾處理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推廣“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無害化處理模式。市區主干道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清掃,生活垃圾處理實現了分類收集、壓縮運輸和無害化處理,鄉鎮在2003年投資近3000萬元,新建8個垃圾中轉站,并逐步完善村級配套設施及保潔隊伍,建立起城鄉一體的三級環衛管理網絡和環衛運行長效機制。

二是工業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累計投資2億多元,建設了民和牧業“糞污處理大型沼氣工程及資源化利用”、圣豪家紡“印染廢水處理再提高及中水回用”、中糧長城葡萄酒“中水回用”、國電(蓬萊)發電“脫硫設施升級改造”等一批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全市的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9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煙臺市下達指標內。

(三)監督管理生態質量體系持續提升。一是空氣質量持續好轉。投資120萬建起了兩個空氣監測子站,在煙臺率先實行通過媒體空氣環境質量日報,對空氣質量實行全天候監測,煙塵控制區覆蓋率達到了100%,全年空氣污染指數小于100的天數為361天,占全年天數的98.9%。

二是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十一五”以來先后籌資1.4億元,建成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碧海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期工程、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北溝鎮綜合污水處理廠、潮水鎮污水處理廠和大辛店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0.5萬噸的小門家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將達到11.5萬噸。投資29.5萬元在戰山飲用水水源地安裝不銹鋼防護網2230平方米,全市污水收集管網日趨完善。

二、打造美麗蓬萊,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新境界

(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現代新興媒介的作用,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領導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生態文明素養和意識;納入企業培訓,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生態責任;納入全民教育全過程,我們應當從愛惜一張紙、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做起,從少開車多騎自行車多步行做起,從見縫插綠、愛綠護綠做起,積極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二)加快優化經濟發展業態。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源頭上抓起。堅持調優產業結構與集聚產能優勢相結合、擴大高新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做強實體經濟,做精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構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發展集聚、價值高端的現代工業體系;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產業,促使服務經濟比重進一步提升;發揮“古閣、仙山、碧海、葡園”等資源優勢,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合力打造四大旅游板塊以及“蓬萊美麗鄉村”特色游,努力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大旅游格局。

篇5

貴州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早在上世紀80年代,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同志就親自倡導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畢節試驗區,對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率先探索,走在西部地區前列。隨后全省各地都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區域發展戰略來推進,形成了多個試驗區同時試驗、各具特色、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日前,貴州省獲批建設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這是國家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加強。近年來,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呈現“高、快、實”的特點,多措并舉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生態文明建設探新路、作示范,持續釋放“生態紅利”,促進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和諧,百姓富和生態美的共生。

一、主要做法、經驗

(一)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

1.完善法律法規,依法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

2013年,貴陽市出臺了全國首部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條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立法。近年來,貴州省制訂了《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貴州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貴州省清潔生產推進條例》、《貴州省資源綜合利用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舉措,從法律上保證生態文明建設有法可依,依法推進。

2.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打擊、查處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目前,貴州已在省級層面率先成立公、檢、法、司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專門機構,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職能集約、功能完善、銜接緊密、運轉高效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體系。如:貴陽市開全國先河成立了中級人民法院環境審判庭;貴州省率先在全國建立環保法庭和審判庭;貴州省高院在全省范圍內實行生態環保案件集中管理模式,也屬全國首創;貴州檢察機關從機制上創新,在省市兩級設立了生態環境檢察機構,率先在全國開辟了生態司法的“綠色通道”。另外,大數據助力生態環境執法,為其提供了技術層面的保障。

3.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建立良好的區域發展統籌體制

2009年以來,貴州省著力實施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先后在清水江、紅楓湖、赤水河、烏江等流域實施了生態補償。截止到2015年底,補償資金達到2.5億元,有效調動了地方政府履行環境監管職責的積極性。六盤水市大力實施“綠色貴州”建設六盤水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市污水處理廠二期、水城河綜合治理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鄉鎮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重點流域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4.深化改革,創新體現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考核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干部是關鍵。貴州省著力給領導干部戴上“緊箍咒”,裝上“加速器”,2015年,貴州省取消對部分貧困縣的GDP考核,但增加了石漠化面積減少程度和森林覆蓋率等“生態考核”指標權重。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施行政問責22人。在流域推行環境保護“河長制”,將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作為政績考核重要內容。這些都是貴州省大膽探索實踐,針對薄弱環節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的重大創新。

(二)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崛起。貴州省依托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風電、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積極支持貴安新區信息產業園加快發展。貴安新區成功引進中國第一家以展示、推廣綠色技術的“中國貴安?生態文明創新園”,作為貴安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建筑的理念和最新科技及成果的展示平臺和科研平臺,集中展示整個園區30余項綠色創新技術。此外,貴州省還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發展,創建了20個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點,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500億元,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0萬千瓦。“十二五”時期,貴州省累計淘汰落后產能3080萬噸,提前2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450萬噸目標任務。

二是山區生態農業穩步發展。生態資源化,產業特色化,農旅一體化,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并成為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勁動能。貴州省嚴格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特色”的發展要求,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草田輪作、立體種養、生態果園建設、生態養殖、有機農產品生產、觀光休閑農業等生態農業模式及其配套技術。貴州省啟動和加速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六盤水市盤縣噠啦仙谷生態農業示范園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不僅與農業觀光休閑體驗旅游聯動發展,還充分挖掘民族民間傳統農產品加工工藝,并用現代技術加以創新,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高端精細農產品。

三是大健康新醫藥產業逐漸興起。貴州省將大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增長極進行打造。2015年,全省大健康醫藥產業項目開工380個,完成投資430.19億元,基本建成項目59個,苗藥產值突破300億元,苗藥成為全國銷售額最大的民族藥。有21個縣開展了溫泉養生,產業鏈進一步延長、產業幅進一步拓寬,大健康產業增加值以20%的速度持續增長。

四是全域生態旅游蓬勃發展。 “十二五”期間,貴州省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7%。進入“十三五”,旅游業迎來了加速發展的黃金期,僅今年上半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就達2.5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241.3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貴州省一方面堅持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如凱里市生態建設效果顯著,苗寨古建筑、苗寨文化保護完整,相輔相成的生態旅游景區給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六盤水盤縣娘娘山生態旅游示范園也同樣堅持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并重,相互促進;另一方面注重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多彩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如貴安新區積極借鑒瑞士、德國等生態文明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快打造以屯堡為代表等歷史文化和民俗民間文化為特色的文化旅游業。

(三)大力加強生態文化建設,構建生態文明教育體系

貴州省大力實施生態博物館和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建設項目。在自然生態環境整體保護較好、具有民族傳統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村寨,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博物館和村寨博物館。在生態文化遺產豐富、保持較完整的區域,建設一批生態文化保護區,維護生態文化多樣化。另外,貴州省提倡生態文明教育從孩子抓起,全面推進大中小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知識教育活動。預計到2020年,全省省級中小學“綠色學校”達500所左右,綠色大學達20家左右。

(四)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與合作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論壇。主要通過高規格論壇一方面對外宣傳貴州,另一方面向世界宣傳貴州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貴州省充分發揮“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積極而獨特的作用,積極加強與生態文明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務實合作。并借鑒引進瑞士等歐美發達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及技術,建立與泛珠三角、成渝、長三角等經濟區的廣泛聯系,在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碳排放權交易等領域開展合作,提升合作層次與效益,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二、對我區的借鑒及啟示

我區擁有遼闊的土地空間、純凈的自然環境、廣袤的森林草原、豐富多樣的生物,在綠色資源占有方面具有巨大優勢,同時我區又是綠色發展矛盾大區,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與能源重化工產業體系和欠發達的基本區情之間存在著難以回避的矛盾沖突。貴州省探索出的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生態區位重要、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模式,對我區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很強的借鑒作用。結合我區實際,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快推動我區生態文明建設。

(一)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從近年來的實踐看,制度缺失尤其是法律不完善是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作為全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省區之一,建議內蒙古要繼續加強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為引擎的全區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通過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給官員念“緊箍咒”,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富區、綠色惠民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健全政績考核制度方面,建議取消生態脆弱地區的GDP考核,相應增加現代高效農業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指標和權重;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盡快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加快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步伐。拓寬生態補償渠道,將受益企業更多納入補償主體。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應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土地、水利、森林、礦產、審計、統計、環保等部門協同推進,形成改革合力。

(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內在屬性。我區作為生態屏障和資源富集地區,更需要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對綠色化發展的引導。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草原、森林為主體,重點建設沙地防治區、沙漠防治區、草原保護與治理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區,建設大興安嶺、陰山和賀蘭山生態防護屏障,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等禁止開發區域保護,實施重大生態治理和保護工程,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三)堅持綠色增長,推動生態產業轉型升級

一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生物制藥、蒙中醫藥及特色生物保健品為重點的生物產業,以綠色大數據中心為平臺的電子信息產業,以體現生態治理、精準扶貧等社會效益為地方特色的新能源產業,以清潔能源產品、高端化工產品生產裝備為主要依托的特色裝備制造業,以服務當地產業為基礎、以服務全行業為目標的節能環保產業。

二要促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業提質增效。我區擁有質優量多的農畜產品,突出綠色品牌,推動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業提質增效。探索“互聯網+農業”模式的創新,推進農業物聯網在設施農業技術、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

三要促進生態服務業發展。圍繞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綠色旅游業,把旅游業作為發展綠色服務業的核心,實現提檔升級;圍繞產業綠色轉型對節能環保服務業產生的巨大需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實現服務業與工業在更高水平上有機融合;圍繞綠色生物和綠色資源環境,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圍繞綠色資源資本化開發,發展綠色金融業;圍繞建設秀美河山,發展林草產業,努力推動生態建設與林草產業發展互促共進、長效發展。

(四)推動綠色科技創新,強化生態人才支撐

生態產業是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領域,特別是對自然生態的挖掘利用,既要立足自身天然優勢,更需要現代科技研究的支撐,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區要加快構建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系,在生態修復治理、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特色優勢領域,努力突破一批重大技術瓶頸,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勵機制,培養本地區生態文明“人才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急需專業人才引進,發揮高校院所科技人才的作用,建設相關領域人才“小高地”,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五)大力繁榮生態文化,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挖掘傳統生態文化思想。傳承與弘揚我區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生態文化為主題的文藝精品。充分發揮文藝作品的傳播效應,積極開展以宣傳生態文化為主題的文學、影視、戲劇、書畫、攝影、音樂等多種藝術創作,宣傳倡導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喚起公眾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正義,使公眾自覺承擔生態責任和生態義務,帶動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提升。

(六)加強跨省區和國際合作,共建生態文明大格局

篇6

段煥娥1 李志剛2

(1.蘭州交通大學地理信息系統系,蘭州,730070;2.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北京,100084)

摘要:河西少數民族地區地處河西主要河流上游,是建設河西生態的關鍵地帶。在分析城鎮發展現狀和動力機制的基礎上,以加快城鎮化,減輕區域生態環境壓力,提高城鎮的生態貢獻度為主旨,提出了城鎮快速、持續發展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設

特色產業

綠色人居

Research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Hexi minority area for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DUAN Huan-e1 LI Zhi-gang2

(1.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Department, Lanzhou Jiao 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Hexi minority area is located in upper reaches of the chief rivers of Hexi corridor, so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is area become the key of resolving the eco-environment problem in Hexi corridor from fountainhead.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some tactic suggests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advanced, arming at speeding up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eco-environment, so as to raise the eco-environment contribution degree of urban.

Key words: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pecial industry; green human settlements

河西少數民族地區主要指自東向西依次分布于河西走廊西南部的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等4縣,總面積13.2萬km2,位居石羊河、黑河、疏勒河、黨河等河西主要河流的上游,是河西地區水源涵養地帶及祁連山生態保護工程的主體。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河西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我國西部環境建設與保護的熱點及難點,而如何盡快提高上游城鎮的發展水平,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減輕生態壓力,則是從源頭上改善河西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城鎮發展的現狀評價

1.1城鎮化比率較高,但城鎮發展缺乏二、三產業強有力的驅動

2002年,4個縣人口城鎮化比率分別為,阿克塞72..38%,肅北45.31%,肅南29.13%,天祝14.05%,除天祝縣較甘肅省平均水平(24.57%)低10.4個百分點外,阿克塞城鎮化水平已相當于甘肅省的3倍,肅北縣接近2倍。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8.51:58.82:32.67、13.53:54.73:32.14、40.15:33.47:26.38和22.59:40.45:37.36,總體上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但一方面工業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產品附加價值低,工業生產對城鎮建設和人口城鎮化的拉動力弱;另一方面,阿克塞、肅北、肅南3縣的高城鎮化比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口基數小,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占城鎮人口較大比重,實際上二、三產業就業的城鎮人口比重較小,因而城鎮的發展仍然亟待人口和產業進一步集聚的支撐和驅動。

1.2城鎮規模小,行政空間布局極不均衡

4個民族自治縣現有4個縣城鎮,8個非縣城建制鎮,與縣域人口規模比較,城鎮數量不少,但行政區域分配極不均衡。天祝縣0.71萬km2面積上有8個建制鎮,基本形成了以華藏寺 (縣城)為核心,以G312和蘭新鐵路為主軸的華藏寺——打柴溝——安遠鎮縣域一級軸帶,和以華(藏寺)——天(堂寺)公路為主軸的華藏寺——石門鎮——炭山嶺鎮縣域二級軸帶,但縣城華藏寺2002年人口還不足2萬人。其他3縣基本上都是以縣城為單一中心的極核式空間結構,縣城以外的村鎮區位條件差,人口稀少,如果沒有大型企業或建設項目的拉動,很長時期內將難以形成一定規模的小城鎮。肅北縣北部的馬鬃山鎮則因與縣城跨度遙遠,無論勞動地域分工還是城鎮建設規劃都與縣域內其他區域相對獨立。因此,城鎮的凝聚和輻射作用都很弱,難以帶動縣域經濟的高效、協調發展。

1.3基礎設施落后,城鎮為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差

全區除天祝縣G312沿線和阿克塞紅柳灣(G215)有交通干線聯系外,其他城鎮都偏離河西走廊交通主干線,且距離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等河西中心城市較遠,缺乏外部的輻射和帶動。城鎮內部則由于投資缺口大、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原因,除阿克塞紅柳灣在新城建設過程中實現了集中供水、供熱外,其他城鎮的供熱、給排水、垃圾處理等設施落后,文教、衛生等社會設施緊張,城鎮為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極為有限。

1.4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前景設計,城鎮發展后勁不足

首先是對城鎮的規模和職能分工認識不夠明確,4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無論城鎮數量多少,都存在對城鎮發展規模的確定缺乏科學預測,城鎮產業重點確定缺乏有效的設計等問題,城鎮經濟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寄托在少數企業命運之上。其次,沒有充分挖掘自治縣之間及與周邊地區聯系等外部動力,4個縣無一例外地以所在地級市為最主要的外部引力中心,而縣城與地級市在規模、產業、區位條件方面的差異使這種力量的作用很有限,自治縣彼此之間和與甘肅中東部地區以及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缺乏資源共享、協作開發方面的聯動機制,城鎮發展后勁不足。

2.城鎮發展的動力機制分析

2.1地方礦產和旅游資源開發推動 資源豐富,空間組合較好是本區最為突出的優勢,天祝煤礦,肅北南、北山區礦產資源及阿克塞石棉等的開發有力地推動了炭山嶺鎮、馬鬃山鎮、黨城灣和紅柳灣的發展,天祝“小三峽”等旅游資源的開發,則直接促成了石門鎮的城鎮建制與發展。

2.2生態移民 位居祁連山北麓的地理位置,使本區城鎮的發展一方面要為地區社會經濟建設構筑平臺,另一方面則具有安置生態移民,加快人口城鎮化,從而減輕廣大山區和草場的生態壓力,增強河西地區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等重大戰略意義。目前各個城鎮都集中了一定比例的生態移民,阿克塞紅柳灣則直接是由于生態移民發展起來的。現在,隨著西部生態恢復與重建工程的全面啟動,生態移民力度進一步加大,城鎮都在不同程度地接收和安置移民,城鎮人口規模將逐步擴大。

2.3跨區域交通、交流帶動 蘭新鐵路、G312等交通干線等級的逐步提高,有力地促進了沿線城鎮的發展。華藏寺、打柴溝、安遠鎮、馬鬃山等城鎮的發展,都直接受到交通交流的帶動。

2.4農牧業發展水平提高推動農村人口轉移 農業人口城鎮化是小城鎮人口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本區農牧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結構調整,有力地促進了城鎮的發展和規模擴大,如肅北縣72%、阿克塞縣82% 的農牧民在縣城定居,并逐步向農產品加工、商貿、餐飲等城鎮二、三產業轉移。

3.城鎮發展的策略選擇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本區城鎮的發展擔負著發展本地經濟和呵護整個河西地區生態安全的雙重任務。因此,城鎮發展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建立區域現代經濟、科技和管理的平臺,從而吸引人口和產業集中,減輕農村生態壓力,促進環境保護與建設,逐步形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制。

3.1基本穩定城鎮數量,擴大城鎮規模,完善城鎮功能

前已提到,與區域人口規模比較,河西4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城鎮數量并不少,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城鎮規模小,自我發展能力和帶動力弱。所以首先需要擴大縣城鎮的規模,形成縣域經濟凝聚中心和輻射源。在天祝縣要擴大G312沿線城鎮規模,強化以縣城為中心的縣域一級軸帶,擴大石門鎮規模,積極探索炭山嶺鎮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二級軸帶的發展,壯大以縣城為中心,以主要交通線路為紐帶的反“L”型空間網絡構架。肅南縣可以利用馬蹄寺和祁豐區旅游資源開發和距離交通主干線較近的條件,設置建制鎮,形成縣域東、西兩個“門戶”, 構建“一個中心,兩個門戶”的城鎮體系結構。明花區是肅南縣生態移民的主要移入區,種植業和養殖業相對集中,可在遠景(2020年以后)規劃中設置小城鎮。肅北縣和阿克塞縣人口少,且肅北72%,阿克塞82%的牧民聚居在縣城,不宜再建新城鎮,今后的重點是要完善縣城功能,改善縣城環境,構筑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堅實平臺。

3.2 綜合開發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驅動型城鎮

特色是后進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內在動力。本區豐富的礦產資源,特殊的地貌和生態景觀,淳樸獨特的民族民俗,古樸悠遠的文化等旅游資源,以及純天然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的畜牧業,為區域快速全面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恰好與產業結構的地區轉移和旅游市場上日益升溫的民族風情游、多元風光游、特色文化游、生態觀光游、康體健身游、懷古朝圣游等新熱點[4],以及食品市場上返璞歸真潮流等新的趨勢相吻合,但缺乏產業綜合協調發展的平臺長期制約著特色經濟的發展。所以,應該強化城鎮發展方向的研究與設計,發展特色產業驅動型城鎮。

3.2.1改善城鎮環境,發展旅游城鎮 1充分利用阿克塞紅柳灣、肅南縣紅灣寺、肅北縣黨城灣等城鎮已有的礦產資源和畜產品初加工工業基礎,強化資源的綜合開發,以工礦業發展作為縣城近期發展的動力和籌資手段,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鎮環境和服務水平,同時,加強城鎮與重點旅游景區的交通網絡建設,提高景區可達性,拓展服務項目,促進城鎮主導產業向旅游業轉化。2加強天祝“小三峽”、肅南馬蹄寺、文殊寺等景區的規劃、開發與管理,強化生態建設與保護,突出石門鎮、馬蹄寺和祁豐區的旅游特色。

3.2.2 深化礦產開發,促進資源型城鎮可持續發展 本區擁有豐富的石棉、煤、鐵、錳、建材原料等礦產資源,礦產開發加工工業初具規模,天祝縣炭山嶺鎮以煤炭開發為主,阿克塞石棉收入占全縣財政收入的90%以上,天祝縣華藏寺、哈溪鎮、肅南縣紅灣寺、肅北縣馬鬃山鎮等礦產資源開發都占GDP的較大比重,應該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提高環保產品比重,并積極探索替代產業,及早避免“礦竭城衰”和以生態破壞為代價的發展方式,促進城鎮健康、持續發展。

3.2.3 加快畜牧業產業化,壯大特色農業型城鎮 畜牧業是河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的主體。本區天然牧場廣闊、無污染,距離酒泉、張掖綠洲的草業基地較近,白牦牛等畜種獨特,并有內蒙古草原興發等大集團的投資合作,加快畜牧業集團化、產業化發展,一方面可以延長畜牧業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推動草場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強化草場統籌治理與管護,增強草場的水源涵養能力,同時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安置,既減輕草場的生態壓力,又促進農業型小城鎮的發展,提高畜牧業發展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天祝縣華藏寺、安遠鎮、哈溪鎮、肅南縣紅灣寺等畜產品加工都有一定的基礎,市場前景廣闊,應進一步改革草場土地流轉制度,積極開發與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緊密結合的特色畜產品,實現畜牧業產業化發展,促進特色農業型城鎮的壯大。

3.2.4充分利用交通建設契機,發展交通服務型城鎮 本區靠近交通干線的城鎮主要有天祝縣華藏寺、打柴溝(蘭新鐵路、G312),阿克塞紅柳灣(G215)和肅北縣馬鬃山鎮,其中打柴溝鎮是烏鞘嶺鐵路隧道東端的中轉站,馬鬃山鎮是甘肅省唯一的內陸口岸,應該充分利用河西高速交通網絡建設和改造的有利時機,加快物流設施規劃與建設,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

3.3 強化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建設生態城鎮

本區位居祁連山生態敏感區,是河西生態環境的屏障,城鎮的發展必須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1提高節水意識,建設節水城鎮。雖然就數量而言,河西地區水資源人均占有量較我國北方缺水地區多一點,地處河流上游又為本區用水提供了一定的優先條件,但從社會、經濟、生態和全流域發展考慮,水資源仍然是制約城鎮發展的首要因子。因此,必須強化節水意識,加大城鎮用水控制和管理力度,提高污水處理和資源化比率,加快水價調整步伐,促進水資源商品化。2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體系設計,建設“綠色城鎮”。主要是強化生態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比率,加快城鎮綠地和防護林體系建設,把城鎮建設成為繁榮、和諧、整潔、優美的綠色人居空間;3合理規劃城鎮空間規模,建設節地城鎮。地廣人稀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特點,河西少數民族地區除天祝縣土地面積(0.71萬km2)較小外,與人口規模比較,土地面積非常廣闊,但山地、沙漠、戈壁比重大,所以城鎮的發展必須節約有限的可利用土地,科學規劃和控制用地規模。

3.4拓展空間協作網絡,利用外部動力促進城鎮發展

與走廊平原比較,在今后較長時期內,區位偏遠,地域相對封閉,資金、人才、技術短缺將仍然是制約本區發展的瓶頸。因此,必須打破行政界限的分隔,建立全方位開放的城鎮空間協作網絡:1東西向網絡:以4個縣城為中心,以非縣城鎮為重要支點,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設祁連山北麓民族地區以畜產品和礦產加工以及民俗、生態旅游為特色的城鎮網絡體系。2南北向網絡:加強民族自治縣與河西中心城市以及蘭州、格爾木等城市之間的道路、通訊、技術、經濟聯系,加快民族地區城鎮與周邊乃至全國城鎮的協作和體系融合,利用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彌補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劣勢,為本區城鎮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5 體現民族文化,突出城鎮的民族特色

21世紀的城鎮,不光是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更是文化的競爭,環境的競爭[5]。本區悠遠的民族歷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習俗等與古絲路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交融,使這里成為河特的“民族文化綠洲”。所以,加大民族文化研究和開發力度,在城鎮建設中傳承和體現民族歷史文脈,把民族的文化展現在城鎮的建筑風格、產業產品、人文精神等各個方面,增強城鎮景觀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是樹立區域形象,增強城鎮競爭力的重要選擇。

4.結束語

河西生態環境問題是整個河西乃至西北地區必須共同努力解決的一個長期的戰略問題,除了加快上游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減輕生態壓力,增強水源涵養外,還必須:1應用現代科技手段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水資源,協調城鎮與農村之間和上下游之間的配水份額,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2加大生態移民的力度,把水源涵養區、退耕還林還草區、生態旅游區和戈壁荒漠草場區的散居人口盡快移入城鎮,鼓勵其從事二、三產業;3建立城鎮產業利潤的生態回報體系,從城鎮產業稅收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生態投資基金,并建立下游對上游的補償機制,把下游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上游水源涵養保護掛起鉤來,全方位投入,努力推進河西生態環境的全面改善。

參考文獻

[1]

陳友華,趙民.城市規劃概論.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0.7

[2]

李志剛.酒泉地區城鎮發展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9.3

[3]

謝文蕙,鄧衛.城市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1996.9

[4]

董曉峰,何新勝. 西北地區城市化推進的途徑研究.經濟地理,2004(2)

[5]

市培. 中國城科會召開城市形象建設研討會. 城市規劃通訊,2000(12)

--------------------------------------------------------------------------------

篇7

一、“十一五”期間,生態省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為全省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提供了保障。黑龍江省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把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程作為 “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的中心任務,進行重點推進。“十一五”期間,全省重點實施了平原綠化、濕地保護、水土流失治理、草原恢復、礦山環境治理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等重點工程。五年來,全省造林綠化投資106.2億元,完成造林1188.3萬畝,其中退耕還林25萬畝,荒山荒地造林269.5萬畝,封山育林10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6%。在濕地保護方面,為濕地自然保護區投入項目資金近4億元,開展退耕還濕和濕地恢復面積7000多公頃,新建濕地自然保護區20處,新增保護區面積70多萬公頃,全省四分之一的濕地被納入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扎龍等8個濕地保護區被納入國家濕地保護首批試點范圍,進一步加強了自然保護區創建和提檔升級工作。目前,全省自然保護區總數達199個,其中國家級23個、省級72個,市縣級104個,面積達623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3.7%,比“十五”末增加4.25個百分點。在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方面,采取了禁伐珍稀樹種、強化生態保護、停止采金作業等措施,使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實現了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三增長”。

這些重點生態環境工程的實施,對促進全省生態環境功能的改善和恢復發揮了積極作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正在轉化為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成為黑龍江省的重要品牌。

(二)生態經濟蓬勃發展,為經濟快速平穩增長起到保障作用。在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快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而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實踐中,黑龍江省樹立生態就是生產力的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型產業來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良性轉變,為實現經濟快速平穩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一是以綠色(有機)食品為主體的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6100萬畝,認證數達1650個,生產總量達3120萬噸,實現總產值750億元。農民從種植綠色(有機)食品中人均得到純收入11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以上,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二是生態旅游產業呈現出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按照《黑龍江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規劃》,在旅游開發中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進一步強化了景區的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態旅游事業可持續發展,使其成為全省應對金融危機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三是循環經濟及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對改善環境、調整結構、拉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重點實施推進了一批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及重點工業污染治理工程項目建設,牡丹江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等五個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試點單位達18個,涉及電力、化工、水泥、造紙等10多個行業。

(三)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推動了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一是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重大進展。《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推進機制逐步完善,規劃項目進展順利。目前,黑龍江省列入《規劃》的116個項目,除8個調整項目外,有102個項目已經建成,6項在建,省轄城市已全部建成污水處理廠,實現了項目和指標雙完成的成果;同江出境斷面高錳酸鹽指數達標率首次超過90%,達到91.7%,溶解氧指標處于一類水體水平。局部江段可以滿足珍貴魚類繁衍,鱘魚和鰲花等稀有魚類再現松花江中,干流生態環境明顯恢復。在2009年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考核中,松花江流域位列第一。中俄兩國政府首腦對治理松花江污染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二是節能減排工作扎實推進。實施了工程減排、管理減排、政策減排、結構減排、科技減排等一系列系統化措施,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五年來共實施重點減排工程400多個,淘汰焦化、造紙、水泥等落后產能416項,新增化學需氧量削減量2.60萬噸。投資4.3億元開展了“水專項”科研公關,11個水專項課題完成階段性任務。2010年上半年,國家核定全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5.25萬噸,完成“十一五”任務的97.33%;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25.22萬噸,完成“十一五”任務的234.82%。

三是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加大環境民生問題治理,保障人民群眾切實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2010年,省轄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于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平均達到320天,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99%,環境質量穩中趨好。

(四)城鄉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強化,人居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一是全面啟動“三供兩治”工程,加快推進建設步伐。“十一五”期間,全省供水設施建設投資59.48億元,城市新增供水能力218萬立方米/日,供水普及率達91%,城市燃氣普及率達84%,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59.4%,污水處理率達6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30%。“三供兩治”工程建設已經成為優化人居環境、改善生活條件、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強支撐。

二是城市生態建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省各地創建園林城市為目標,以改善人居環境和城市面貌為目的,強力推進了“五年綠化龍江大地”建設活動,城鎮綠化量創歷史新高,城鎮新增綠地面積1.26萬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以上,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和面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組織實施了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保護“161”工程和農村環境整治,國家及省累計投資2億多元,實施農村環境保護200余項,有效地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畜禽糞便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

(五)生態示范創建基礎工作更加扎實,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深化。全省各縣(市)把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基礎和細胞工程,從優化鎮村布局、美化環境入手,積極實施農村治污保潔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使全省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得到了明顯加強,在農村飲用水安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上成效尤為顯著。截至目前,全省考核命名省級環境優美鄉鎮83個、省級生態村試點560個。全省已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38個,省級生態示范區17個,各類生態示范區建設和試點總數達345個。樹立了阿城區、富錦市、杜蒙縣、肇東市、海林農場等一批“生態顯優勢,環保促發展”的先進典型,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迅速發展。

二、制約生態省建設發展的幾個問題

雖然黑龍江省的生態省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影響和制約生態省建設的問題,主要表現是:

(一)在生態省建設重要意義認識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干部不甚了解創建生態省的重大意義和生態省建設的本質和科學內涵,甚至把生態省建設簡單理解為一般性的生態建設、景觀建設,甚至是簡單的種樹種草種花,因此在思想上缺乏創建生態省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未能把這項工作作為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線,擺上重要位置,未能把生態省建設與小康社會建設統籌兼顧,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之中,而是把生態省建設當作附屬性工作,由此導致了生態省建設和國民經濟全局性、戰略性布局存在“脫節”和“兩層皮”的現象。也有個別領導干部把生態省建設當做一種說教,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延續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單純追求政績的老路,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越往基層越嚴重,存在著明顯的“上熱下冷”的問題。

(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農業生態環境整體的趨勢惡化尚未得到完全遏止、水土流失、森林資源枯竭、濕地面積銳減、草原“三化”現象依然嚴重;不合理的耕作和開發用地以及不合理地開采礦產資源、毀草開荒、超載過牧等掠奪式經營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加劇了水旱、地面塌陷等災害的頻繁發生;水資源匱乏,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黑土層變薄等問題日趨嚴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市政公用設施總量不足,農村環境質量臟、亂、差等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進程的加快,黑龍江省面臨的生態環境壓力問題將更加突出。

(三)社會環境意識不強,全民環境教育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建設生態省(市)是長遠大計,必須喚起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但目前來看,全社會創建生態省的意識還不夠濃厚,創建任務主要由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承擔,沒有形成全社會參與的機制和氛圍。相當一些企業經營者只要經濟效益,不要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逃避環境責任,鉆法律空子,在生產經營中產生大量新的環境問題。廣大社會公眾雖然對環境質量有著較高的期盼,但是不知道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普遍缺乏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自覺意識。因此,按照生態省建設的需要,環境教育還需要加強,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開展全民環境教育的決定》仍要做大量工作。

三、“十二五”時期工作思路

生態保護與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十二五”時期,黑龍江省將繼續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省建設工作,為推動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以提高生態系統功能為核心,繼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全面提高環境承載力。在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區域(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優先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使這些區域生態退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針對全省生態環境現狀,實施必要的生態綜合整治工程,加速生態恢復和資源更新,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資源的高效永續利用。重點推進平原半平原和城鎮村屯綠化、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嫩江源濕地恢復、松嫩平原草原保護和建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一批工程和項目,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形成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和生物質能源產業,為生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全面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引導企業開展環境體系認證,推進傳統經濟向生態經濟的轉變。

(三)積極推進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工作,改善環境質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強化環境管理,不斷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正常運行。認真落實《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各項任務,加強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城市水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城鄉飲用水源的保護和建設,確保飲用水質達到國家要求;抓好大氣污染治理,改變城市工業與民用燃料結構,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加強對老污染源的治理改造;搞好對工業固體廢物和污染治理,實現各類廢棄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四)不斷完善城鄉環境基礎功能設施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質量。以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和生態鄉鎮為載體,把城鄉居住環境的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城市生態功能;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尤其是省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如危險廢物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能力,加快城市綜合整治步伐,進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和噪聲防治,確保安居環境。

篇8

關鍵詞:石料礦山;綠色開采;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人類社會的進步與可持續發展依賴于物質基礎,而作為自然資源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礦產資源是人類物質的重要來源之一。據統計,在我國近75%的農業生產源料是間接或直接來源于礦產資源,超過80%的工業原料是來自礦產資源。而大多數礦產資源是來自礦山,例如在我國,露天開采的石料型礦山占到總礦山數目的近60%[1]。所以,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特別是石料型礦山資源利用程度,實施綠色開采策略,對我國礦山資源與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綠色礦山是指將綠色礦業的理念與實踐貫穿于整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2]。這就要求在礦山綠色開采過程中思想意識與科學技術兩者統一起來,通過綠色環保意識促進科學技術發展,提高礦山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同時,利用最新科學技術在礦山開采中的應用,進一步強化和普及綠色礦山的理念。

礦山開采面臨的問題

一方面,我國傳統礦產資源開發采用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先高后低”的方式,即先開采品味較高、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而后再開采品味較低、含量較小的區域。由于我國礦山資源的開發并未形成集成化、規模化的統一模式,各礦企管理體制不一,造成在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資源的浪費――高品味礦產資源逐漸被消耗,使得我國礦山資源數量、種類及品味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造成了資源的浪費[3]。

另一方面,在礦山開采過程中,由于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導致采礦區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主要表現有四點:(1)水資源的污染:一方面是未經處理的礦山工業廢水及人類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天然水體中,造成水源污染;另一方面是被污染的水源滲入到農田及耕地后,其中的有毒元素對農作物的生長及土壤的生態平衡造成較大破壞,影響礦區的農業生產。(2)大氣污染:主要是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粉塵、CO、NOX極大的破壞了礦區大氣環境,同時會嚴重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3)破壞植被:礦山開采過程中會不同程度的剝離山體植被,同時,由于水源及大所被污染,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礦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該區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威脅。(4)引發礦區地質災害:礦山開采中引發的滑坡、地面塌陷、崩塌、地裂縫等人為地質災害頻頻發生,對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面對我國目前資源逐漸枯竭,資源安全面臨嚴峻威脅的礦山開采現狀,我國礦山企業迫切需要大力建設綠色礦山,實施礦山綠色開采策略。在礦山整個設計、生產過程中堅持“綠色生態”理念,這對我國礦業發展模式、經濟增長與生態建設都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石料礦山綠色開采策略

建設綠色礦山,實施綠色開采策略不僅是現代社會對礦業發展的要求,也是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建設綠色礦山,并不僅僅是礦山綠化和復墾,而是一項系統化的、極其復雜的工程[4],它有著完整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因此,石料礦山在綠色開采過程中既要以“綠色生態”理念來指導礦山生產實踐,又要以綠色開采技術來深化生態理念,讓它深入人心,并不斷擴到大社會的其他各個行業。為此,要從構建理論評價體系、加強礦山開采管理、發展循環經濟三個方面來實現。

3.1構建綠色礦山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綠色礦山的建設要求和準則,構建綠色礦山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這個評價體系來對已建綠色礦山進行評價,以此來判斷是否存在不符合綠色礦山指標的現象并及時整改。綠色礦山的建設應做到建設與保護同步,不能出現污染后再去治理,破壞環境后再去補救的現象。該評價體系應涵蓋9項申報綠色礦山的基本要求,同時選取一些重要指標。指標的選取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代表性與全面性相結合:首先,該評價體系要能反應綠色礦山建設各方面的內容,能提示其內在聯系。其次,評價體系中的指標還就避免重復先取意義相近的指標進入評價系統,因為要突出典型性。(2)可操作性與可比性相結合:體系中的指標是以理論分析為主,因此分析的指標要能在實際中獲取。同時,由于選取的指標可能與反映的實際情況有一定差異,但要能與實際情況一一對應。(3)客觀性與科學性相結合:評價指標要能包含礦山建設、開采的整個過程,滿足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數據分析必須在科學的計算方法及統計方法基礎上完成。

3.2評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經濟效益

開展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經濟效益評價,不僅有效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節約了礦產資源,同時能為礦山企業及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目前,我國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也提升到了較新的水平,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論、技術、方法。這些新的技術就包括:新材料制備與超細分體技術,細篩與磁篩新技術,電位調控浮選與浮選劑分子設計等。

3.3加強礦山開采管理

在當前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多數礦山企業只注重數量,不注重開采質量和開采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因此要將綠色礦山的理念融入到礦山開采的全過程中去,從數量、生態與質量三方面加強對礦山開采的管控。這就要求從礦山采礦權管理、開采過程管理及礦山閉坑管理三方面加強對礦產開發全過程的管理。

采礦權管理

分析礦山生產規劃的合理性:從礦區的選址、修建到開采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礦山開采對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為礦山設計和后期的施工運行提供基礎資料。

礦山建設和開采過程中盡量采用更加節能環保的施工工藝,降低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同時,依據當地土地資源規劃管理,將礦山閉坑的設計寫入礦山的規劃設計,提高礦區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保護土地資源。例如在浙江的菁山礦區作為石料生產基地,在規劃中統一了開采標高,在閉坑后仍留有近333.3hm2的土地資源可供利用。

進一步完善礦山環境治理費用的收繳及管理機制,保證礦山開采結束后能夠治理、恢復礦區的生態環境。

采礦過程管理

規范礦山的生產活動,進一步減少礦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加強對礦區實施可持續生產方案的監督,促進礦山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指導、督促礦山開采過程中應用環保、低耗的技術和生產工藝,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努力在礦區生產中實現“規劃合理、管理規范、生產科學、低耗環保”的現代化礦山開采模式。

嚴格控制礦山在開采過程中廢水、廢氣的排放量,實施生產污水與廢氣的回收利用技術,努力實現零污染、零排放。努力提高礦石的綜合利用技術,對于暫時不能利用的廢渣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收集、存貯,防止破壞土地資源。

礦山閉坑管理

結合礦區的地質環境特征,做好礦區的生態恢復工作。實現礦山開發前后擾動程度最低化、生態破壞最小化,緩解當地土地資源緊缺的矛盾。依據礦區環境保護治理及礦區閉坑規劃設計方案,科學、合理規劃礦區的土地用途,保障礦區生態環境改造最優化。

篇9

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正確處理農田水利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充分調動社會各種力量,多方協作,推動農田水利建設的順利進行。規劃中將堅持以下原則:

1、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

從保障生命財產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要求出發,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糧食安全用水、經濟發展用水、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廣大農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農田水利發展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農田水利綜合體系。

2、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突出重點

根據全區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多方論證,科學規劃,慎重布局。統籌考慮防洪除澇、水資源配置與供給、水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需求,協調城鎮與農村、灌區與鄉村、骨干工程與配套工程之間的關系,優先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問題。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更新改造與新建擴建并重,當前與長遠、需要與可能相結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突出重點,講求效益。

3、開源、節流與保護并舉,建設、管理與改革同步

要堅持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保護,并把節約、保護放到優先位置。加強水利投、融資機制、水價形成機制、公益消耗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化水管單位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體制、健全法制、改革機制、強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擴展服務能力、促進全區農田水利全面發展。

4、加強與其它相關規劃的協調

要做好與經濟社會、水資源綜合利用、國土整治、城鎮發展,以及水利、農業等專項規劃的銜接與協調。

5、量力而行,通力協作,穩步發展

依據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按照財政資金和群眾自籌可能,合理確定農田水利工程發展規模和建設速度,并采取積極措施,在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扶持的基礎上,動員廣泛社會力量的參與,水利、農業、財政、發改委等部門分工明確,通力協作,穩步推進,使農田水利建設成為全區各部門的共同行動,全面實現農田水利建設目標。

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包括工程質量行政領導責任制、參建單位工程質量責任制以及工程質量檢查監督驗收管理辦法等。嚴格控制工程投資、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及時協調處理好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全區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局面,切實保障本次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確保按計劃、按標準、按質量完成。

二、水利建設

為發展農業生產服務的水利事業。基本任務是通過水利工程技術措施,改變不利于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條件,為農業高產高效服務。

主要內容是:

(1)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調水等措施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為充分利用水、土資源和發展農業創造良好條件;(2)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調節農田水分狀況,滿足農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產土壤,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農田水利建設就是通過興修為農田服務的水利設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澇和防治鹽、漬災害等,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定的基本農田。主要內容是:整修田間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擴大田塊,改良低產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樹造林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基本任務,是通過興修各種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和采取其他各種措施,調節和改良農田水分狀況和地區水利條件,使之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促進農業的穩產高產。

篇10

關鍵詞:城鎮化;綠色;生態文明

綠色發展與城鎮化具有內在一致性,生態優勢是福建省最寶貴的資源和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當前,福建要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圍繞福建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總體要求,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推動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和指導推動城鎮化綠色發展工作之中,構建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走以人為本、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型城市,打響清新福建品牌。

一、構建生態安全格局

生態安全格局是指對維護生態過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關鍵意義的景觀元素、空間位置和聯系,包括連續完整的山水格局、濕地系統、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態、綠道體系以及防護林體系等。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實現城鎮化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

一要明確基本生態控制線。樹立底線思維,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生態紅線。重點開發區域實行集約高效開發,禁止開發區域要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統籌考慮福建省的地質災害防治、雨洪管理、水源保護、海岸帶防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要求,確保基本生態控制線控制范圍面積不低于新區面積50%,控制區內避免大型工程建設。推動落實閩江、九龍江、汀江源頭和以武夷山―玳瑁山為核心的生態功能區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加快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空間開發管控制度,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防機制。

二要科學規劃生態功能結構。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網絡,加強水源地的森林建設,推進郊區林帶建設,建設環城綠帶林地,構建區域綠道,建設城市森林公園,形成“城市森林、綠色廊道、生態水系、都市農田、城鄉公園的格局。依托福建豐富的山體資源和森林資源,打造的綠色生態屏障,形成綠色自然空間,重點做好區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打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品牌,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農林水對生態平衡的貢獻率。依托新路網框架和河流生態系統,規劃建設綠化帶和景觀帶,構建城市生態廊道系統。嚴格保護區域內文化遺址、生物棲息地和水源地,形成多節點支撐格局。合理布局公共綠地、生產防護綠地,形成均衡城市人工綠地系統。

三要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濕地修復。城市河流水系是城市生命的血脈,鼓勵城鄉零星建設用地整治復墾,扎實推進江河流整治、水資源和濕地修復保護,推進沿江沿海的林地建設。加快制(修)訂水資源管理、濕地保護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積極開展水源地生態清淤和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濕地具有水質凈化、防洪、提供候鳥棲息地等作用,還能減少溫室效應,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溫度,加快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構筑天然“生態之腎”。

四要保護城市自然生態。自然的完整和有序,是人類生存發展的保障,要堅持“先避免,再利用,最后處理”原則,保護城市自然遺留地和自然植被,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城市自然植被往往被視為景觀低劣的之地,并常被人工改造。但實際上,它們往往寄托著“鄉愁”,是具有地帶性特征的群落,應該重點保護。要按照促進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的總體要求,打好治理“城市病”攻堅戰。

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要將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發展,培育以低碳為特征的城鎮新經濟增長點,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技術體系。

一要優先保護環境。認真落實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嚴格環保準入,優化區域產業發展布局,從嚴制定不同組團產業準入目錄。落實《石化等七類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堅持重化工業項目布局全省一盤棋,決不上能耗高和污染嚴重的項目,從源頭防范環境風險。要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發展,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民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力爭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優化改造道路系統,合理設置自行車專用道與人行道,發展完善步行、自行車系統等綠色交通基礎設施與出行環境,倡導綠色出行。實行差異化考核,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限制開發區域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追責。

二要推進節能減排。完善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節能減排強制約束機制。只有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才能解決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目前,福建省能源結構以燃煤為主,在發電裝機容量中煤電占51.4%,要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要利用“互聯網+”優化配置節能減排資源,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產品應用,加快能源轉換,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要從終端消費等細節入手,減少浪費,發展循環經濟,推廣能源梯級利用,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推進機動車污染防治。引導再制造產品消費,促進再制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要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火電、鋼鐵、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抓好河流綜合整治,全面實行“河長負責制”,推進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項目建設,努力建設“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自然生態。強化近海資源保護和污染整治,構建基于生態系統的全海域海洋管理。實行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制度。

三、優先發展綠色社區

遵循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社區,將尊重自然理念貫穿于社區規劃設計、施工建造、使用運行、維護管理的整個過程,實現社區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

一要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廣泛采用無害、無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環保型建筑材料,重點開發建設無廢、無污、能源能實現一定程度自給的新型住宅,探索構建住宅內外物質能源系統良性循環。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70%。

二要實施美麗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持續推進“點線面”綜合整治,“三邊三節點”規劃建設和“四綠工程”,大力推進縣城、小城鎮綠化美化工程,基本建成覆蓋城市的綠道網絡,串聯城市社區與歷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遺跡,保護城市大山水格局。到2020年,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5O以上,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基本建成碧水藍天、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城鄉一體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