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改革意見

時間:2022-10-31 11:57:00

導語: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改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改革意見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各部門,縣屬各廠礦、中學: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和改革,全面提升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水平,把商貿流通產業培育成為全縣經濟的先導性產業,根據市政府《關于加快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改革意見》(渝府發〔2005〕62號)精神,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意義

流通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現代流通已發展成為現代經濟的血脈和火車頭。商貿流通業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已成為發展生產,促進消費,服務“三農”的助推器,成為決定經濟運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縣商品市場建設初具規模,流通主體多元化基本形成,現代流通方式快速發展,對外開放成效明顯,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但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對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仍未根本轉變,流通領域改革相對滯后,市場體系有待完善,農村市場開拓不力,流通現代化水平較低,消費環境有待改善,聚合輻射能力尚需增強。我們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快發展商貿流通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地推進各項工作。

二、進一步明確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為目標,以開拓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擴大消費為主線,以深化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為動力,推進傳統商業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方式轉變,傳統流通格局向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轉變;堅持發展商貿流通與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相結合,建設有形市場與發展無形市場相結合,培育大型商貿流通企業與搞活中小商貿流通企業相結合;加快市場法制監管體系、市場監測調控體系、商業信用體系等三大商貿流通市場環境工程體系建設,促進市場繁榮與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市場監測調控相結合,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和增強區域聚合輻射能力。

(二)目標任務。到2010年,把我縣建成立足成渝,聯動西部,統一開放,眾商云集,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商貿中心之一。

——發揮區域性物流基地、購物消費樂園、商貿信息中心三大商貿流通功能。到20l0年,全縣倉儲面積達25萬平方米,貨物運輸量達到1300萬噸,基本建立起現代物流所需的配套性、系統性、標準化、專業化的硬件設施,形成聯接渝西、輻射周邊的物流配送基地;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縣的50%以上,形成舒適、安全、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購物消費環境。

——重點完善三個層次商業服務網絡建設。構建和完善城區、各中心鎮和鄉村(社區)三個層次商業服務網絡。到20l0年,基本形成以社區為基礎,鄉鎮為載體,城區為核心的消費市場體系。

——擴大商貿流通規模。到2010年,社零總額、商業增加值、商品購銷總額、連鎖經營銷售額、商品市場成交額等主要經濟指標都應保持較高的兩位數增長,增強消費對大足經濟的拉動作用。社零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達到35億元;商業增加值2010年占全縣GDP的比重達到23%以上,占三產比重70%以上。

三、穩步推進商貿流通企業改革開放

(一)推進國有商貿流通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快推進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增強國有資本集中度,提高國有資本運行質量。鼓勵民營、外資等非公經濟發展商貿,鼓勵其參與國有商業企業改革,形成多元化的市場主體。規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中要妥善安置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二)鼓勵組建商貿流通公司和集團。鼓勵商貿流通企業以資本和品牌為紐帶,通過控股、參股、兼并、收購、特許經營等方式,實現有效擴張。鼓勵組建培育經營主業突出、管理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商貿流通大公司、大集團,使之成為我縣商貿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形成主導流通市場的新格局。同時,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的物流從主業中分離出來,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創新生產管理模式。到2010年,形成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集團)6—7家。

(三)搞活中小商貿流通企業。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是流通企業的主體和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通過鼓勵全民創業興辦一批、大力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扶持現有流通企業做強一批、積極培育載體(縣重點市場)集聚一批,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中小商貿流通企業,重點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吸納就業人員多的商貿流通企業。引導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推進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

(四)擴大商貿流通領域對外開放。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重點引進國外先進的營銷方式、經營理念和流通技術,引導外資投向農村市場和流通現代化建設。吸引國內外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在我縣設立連鎖店和物資采購配送中心。打破地區封鎖、內外貿分割和行業分割,促進各種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動,鼓勵平等競爭。加強與渝西地區的經濟合作,聯手周邊地區打造區域性市場平臺,繁榮邊貿。鼓勵縣內優勢商貿企業“走出去”到縣外、市外開店設場,擴展市場空間,發展營銷網絡,將大足品牌推向國內外。

四、積極引導傳統商貿向現代流通轉變

(一)完善商貿流通發展規劃。堅持規劃先導,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商貿流通發展規劃要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結合,與農業、工業、旅游業、房地產業、文化產業相促進。編制完善商業網點布局、現代物流發展、加油(氣)站(點)定點布局等專項規劃。商貿主管部門要建立大型商貿設施建設項目監測系統,對建設網點數量、布局、結構及市場需求實施動態分析并進行合理調控,真正起到指導商貿流通發展和建設的作用。

(二)推進商業物流網絡建設。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體系完備的要求,重點建設以鄉村(社區)為基礎,鄉鎮(專業市場)為載體,城區、中心鎮(商業特色街)為核心的商貿物流服務網絡。

城區、中心鎮等中心商圈要密切結合本地優勢,突出區域特色,選準市場定位,整合物流資源網點,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商圈,影響和帶動一定區域的需求升級。到2010年,主城區要力爭完成全部市場的“農改超”、“農加超”,使之成為生鮮食品和蔬菜超市。要加快完善城區、中心鎮商業配套設施,培育郵亭鹽業、糧油、煙草等專業性物流基地,提高商務、運輸、聯運、倉儲功能集中度,重點發展金融、信息、咨詢服務和文化娛樂。優化商業結構,合理布局業態業種,提升消費檔次,打造一批精品、專賣旗艦店,使之成為展示大足商貿流通繁榮繁華的重要窗口。

大力實施鄉鎮建超市、村社建商店的“雙建”工程。重點發展鄉鎮農貿市場,建設標準化“農家店”,提升“農家樂”檔次,到2010年,力爭建成100個鄉鎮連鎖超市,1000個村社便民店。在社區要按照300米半徑的標準建設便利店、折扣店。

(三)穩步發展新的經營方式。連鎖經營是未來流通服務業中的主體形式。圍繞品牌、資產運作,通過直營、特許加盟等方式,重點培育煙草、石油、新世紀等10家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連鎖龍頭企業,使其盡快做大做強。振興金忠刀、寶頂冬菜尖等“老字號”企業,支持其運用品牌、管理技術等優勢發展連鎖網絡。引導餐飲、家電、醫藥、維修、裝飾材料、加油站、書籍報刊、服裝等連鎖經營業種向農村延伸。支持縣內品牌連鎖企業向市內外擴張,到2010年全縣重點培育發展20戶不同行業的連鎖經營龍頭企業,從而帶動中小流通企業共同發展。

穩步發展拍賣、競買、直銷、電子商務、郵購、自動售貨等新的銷售方式。建立健全相應的交易制度,逐步規范交易行為,擴大銷售服務范圍,充分滿足和方便人民群眾生活需求。

(四)加強市場環境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商貿流通法制監管建設。針對流通領域各種新情況,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依法治商。商貿、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衛生防疫等部門要協同配合,開展專項治理和綜合執法,依法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公示有嚴重不良經營行為的企業,依法維護商品市場經營秩序,保障物流市場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快速健康發展。

二是建立健全市場監測調控體系。建立完善市場信息快速反應系統,提高監測工作時效性和針對性。加強重要生產資料和肉類、糧油、食鹽、食糖、蔬菜、成品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監測、預警和調控,定期市場景氣指數和國內外市場行情,制定重要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應急預案,建立生產生活必需品地方儲備制度。重點流通企業要及時報送商品監測信息資料。

三是推進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流通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大興“誠信經商”之風,嚴守職業道德,做到誠實守信、童叟無欺。積極開展“渝商千店重誠信”和創建文明市場等活動。推進商貿流通企業信用分類試點,逐步實行信用分類監管。規范發展商會、行業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充分發揮其行業自律作用。

四是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健全企業自律、中介服務、政府監督相結合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對成品油、民爆器材、液化石油氣、危險化學品、報廢汽車等特殊行業和特種商品的法制化、規范化管理。加快推進生豬定點屠宰,提倡一次性火鍋底料,積極推行集中處理餐飲行業的廢棄物。繼續優化改善消費環境,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秩序,讓老百姓明白消費、放心消費。

五、支持商貿流通加速發展的政策

(一)財政支持政策。貿易、計經委、財政等部門,要認真準備項目,積極爭取市級商業結構調整資金,改造商業設施,提升城市商業整體形象。對入駐我縣大足商城、宏聲廣場、五金旅游城、西部金屬交易城、大足商貿中心、龍水金都廣場、寶頂都康旅游文化廣場、龍水建材綜合市場(以下簡稱縣八大重點市場)的流通企業或經營戶,在市場培育期內一戶購買營業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或5000平方米以上的,由縣財政一次性獎勵10萬元或40萬元。

(二)稅收支持政策。符合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規定的商貿流通企業,在2010年內,企業所得稅減按15%計征。商貿流通(物流)企業投資于建設和技術改選的進口設備,以及國產設備符合稅法規定的,經審查批準,進口設備享受免關稅、增值稅,國產設備享受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政策。流通企業購置的信息化系統設備,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縮短為2年。新辦(批發業2000萬元以上、零售業500萬元以上、餐飲業300萬元以上)的流通企業,自經營之日起,稅收縣級留成部分,增值稅前3年的25%,營業稅前3年的25%,企業所得稅前3年的40%,由縣財政列支安排給企業擴大再生產;凡入駐我縣八大重點市場的流通企業或經營戶,征收的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年終由縣財政返還50%給業主。

(三)金融支持政策。金融部門要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的銀行授信額度。發揮政策性金融對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的支持作用。切實解決中小商貿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再就業貸款、小額信用貸款等方式,大力支持個體商貿服務業的發展。積極運用融資租賃、信托、汽車信貸等多種金融工具,為商貿流通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四)土地房管支持政策。凡經縣政府批準的生產性物流項目,其用地可按工業用途出讓。經縣政府批準的服務性物流項目,其用地按經營性用途,實行招拍掛出讓方式供地。對列入“十一五”現代物流業規劃的物流基地和重點物流業項目,包括物資儲備、分揀、包裝、倉儲、運輸裝卸等設施應優先保障用地,其規劃范圍內用地和各種規費按照工業園區用地政策執行,免收其配套費。

(五)規費優惠政策。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實施內部重組過程中,涉及到企業資產、股權變動的,免繳有關收費;未涉及產權變動的,內部收益轉移不重復繳納規費。符合規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按規范化標準進行改造,經縣貿易局、縣工商局驗收合格的,減半收取市場管理費。逐步實現商貿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水、電、氣同價。繼續推進“菜籃子工程”,鮮活農產品超市建設免交配套費。有關管理部門要對出入城區的生鮮食品和大型連鎖超市商品配送車輛發放臨時通行、停靠特許證。對入駐縣八大重點市場內的流通企業或經營戶在市場培育期內辦理各種證照,只收取工本費,涉及《**市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收費,屬市級部門收費的減半征收,屬縣級部門收費的免收(不含垃圾處置費)。

六、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務必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商貿流通面臨的新形勢,把商貿流通發展和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縣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貿易局。把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納入綜合目標考核。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相應成立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工作機構,高度重視商貿流通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改善行業管理。商貿流通主管部門要提高服務水平,堅持依法行政,創造發展環境,加強調查研究,盡快從管理企業轉向管理行業,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建立專家咨詢和市民評議商貿流通工作制度,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建立協調交流機制、互動機制、日常工作機制,共同做好對商貿流通的服務和市場監管工作。

三是加強商貿流通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商貿流通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優化人才環境,加強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商貿流通產業人才的引進。開展商貿流通產業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競賽,不斷提高商貿流通產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過去涉及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和改革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