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建設發展規劃

時間:2022-12-02 08:10:00

導語:專業建設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業建設發展規劃

竹溪縣中等職業教育

專業建設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中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出職教特色,滿足市場經濟建設需要,推動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特制訂《竹溪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發展規劃》。

一、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現狀

長期以來,縣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發展職業教育工作精神,推進全縣職業教育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取得了發展:職業教育在初中、高中階段進行了滲透,初三后分流職業教育得到了落實,全縣使用了縣教育局統一編寫的專門教材,建立了統一的考試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全縣職業教育專業類別也由單一的農業擴展到農林、醫學、信息技術等多類并存;縣應用科技學校(縣職教中心)被省教育廳明確為省“512工程”合格學校和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長的實用性人才。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產業結構的調整,縣域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下崗再就業,對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迅速改變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專業設置單一,跟不上經濟建設發展步伐的局面,已是中等職業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學校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科學性、適應性、效益性、發展性和適度超前的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提升綜合素質、培養合格學生為根本。以適應市場、做大做強、創造特色、創造精品為重心。遵循教育規律,體現“職教”特色,促進中職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的緊密結合,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個人成才愿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三、專業建設的目標

緊密結合竹溪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瞄準職業崗位和技術領域,面對現實,準確把握市場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適度拓寬專業布局,從專業設置與調整、教學計劃制定與修改、教學實施、實習實訓直至學生就業等方面,改造、重組、開發,科學合理地調整和設置專業。

根據教育年報統計,2007年至2015年,我縣初中畢業生逐年分別為5479、6014、5737、4575、3760、3155、2862、2784、3290人,數量逐步從5000多人回落到3000人左右。2016年以后初中畢業生逐步穩定在2000人左右。“十一五”期間,我縣高中年招生數在3000人左右,以后大概在2500人左右,按照普職1:1測算,職業教育每年常規班招生規模約在1000人左右。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規模總體達3000人;每年進行勞動力轉移、勞動技能等短期培訓5000人左右。按照市場需求,專業建設逐步覆蓋餐飲服務類、加工制造類、信息技術類、農林類、土木水利工程類、醫藥衛生類等六大類行業。

四、專業結構的基本框架

專業大類已設專業擬增設專業方向

2008年2009年2010年

餐飲服務類烹飪工藝與營養

加工制造類電子電工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

信息技術類計算機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技術

農林類種植農藝園藝園林

土木水利

工程類焊接技術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裝飾

醫藥衛生類護理中西醫結合

五、專業建設的內容和要求

(一)專業設置、專業方向和專業特色。專業設置要適時滿足地區、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實際要求,及時調整專業。專業口徑可寬可窄,寬窄并存,同時處理好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可變性與學校教學工作相對穩定性關系。要根據現有專業及條件確定專業的發展,拓寬復合方向,努力形成以龍頭專業帶動相關專業,拓展邊緣專業,形成獨特的專業體系及專業特色。

從2007年開始,要對原有專業進行深入整合,同時著手開辟中職新專業。新開辟的專業,要從“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的專業建設戰略出發,考慮專業建設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以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專業建設新格局。

(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教學計劃)。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高等特點。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每年定期召開用人單位、企業行業專家參與制定新專業培養計劃和老專業的調整方案。以培養專業技術能力為主線,設計培養方案,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應用性,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人文教育與素質教育貫穿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始終。根據生源多樣化制定不同生源實際狀況的彈性學制培養方案。

制訂教學計劃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將素質教育貫穿與整個課程建設的始終,構建以能力為主線的模塊式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應設置文化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專業拓展模塊、技能實驗實訓模塊、人文綜合知識模塊。教學過程向課堂以外開放,考核方式由單純的書面考核向過程和結果開放,學習方法上由單向傳授向雙向交流互動方式開放。

(三)加強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課程改革的有關要求,根據學校專業的布局,大類專業統一規劃,構建與勞動就業市場緊密結合,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要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基礎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開發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基礎課程應該把真正屬于基礎性的東西精選出來,專業課程要把專業有關的現代高新技術知識及時充實進去,把最必需的知識教給學生。

(四)加強專業實驗室和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要大力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重點提高實驗實訓基地的教學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必須達到技能培養要求為標準,內外并舉,優勢互補,增強實驗實訓基地的配套性、規范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共享性,按照生產現場的要求,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進行真實訓練的需要,滿足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需要。改變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驗室管理體制,更新實驗內容,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工藝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五)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注重教師理想信念和師德教育。加強教學改革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制定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的目標,實現教師高品位、高學歷、高水平的素質結構。在積極引進高素質教師的同時,創造條件,讓現有的教師隊伍通過“上掛、橫聯、內提、外引”等途徑,提高素質,迅速形成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思想觀念更新、工作作風扎實、整體素質過硬的“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上掛”即與省內外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機構掛鉤,選送教師進修或接受培訓:“橫聯”即與企業、行業聯合,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內提”即對現任教師進行校內培訓提高:“外引”即其他先進學校、企業引進優秀人才、先進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到2010年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要達到35%以上。爭取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培養和造就5名左右在其專業領域,市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15名左右在其專業領域,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科或技術骨干。

(六)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建立試題庫,逐步推廣考教分離制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制度:一是相關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制度,包括學生考試資格確定的制度、學生留級制度、課程重修制度等;二要根據加強文化基礎課程、精簡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強化職業技能訓練,修訂專業的教學計劃;三要修訂所有專業的教學大綱;四要制定學分制的執行制度。

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加大對科研經費投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提倡人人參與科學研究、教改研究、技術應用服務等工作。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在教學時,深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七)教材建設。教材使用“選”與“編”并舉,體現職業理論、職業技能、職業能力要求,體現“必需、夠用”的原則,體現理論知識為技能培養服務的原則,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體現培養目標的規格及要求,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引入與開發。基礎課理論教材要根據專業理論需求,降低對傳統理論推證及驗證性試驗理論的要求,以選為主(選取適用于本專業的正式出版的教材,既要夠用,又要兼顧學生多方向發展需要)。公共課教材按照省教育廳的規定,采用教育部推薦教材或省教育廳組織的統編教材。地方自編教材的原則是在內容上突出應用性、先進性和動態性,體現所設專業的特點。

六、規劃的實施

(一)借助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的東風,集中全力,努力建設好實習實訓基地。增大辦學載體,改善實際操作訓練條件。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以達到技能培養要求為標準,突出實用性、規范性、先進性和共享性,按照生產現場的要求,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進行真實訓練的需要,滿足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需要。

(二)加強對專業建設工作的領導。要貫徹立足骨干專業,發展優勢專業、特色專業,開拓新興交叉專業的原則,實施以專業建設為龍頭,推進專業建設、教學建設的總體發展戰略。成立專業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專業建設實施計劃。職業學校加強對專業建設的經費投入,強化中青年專業帶頭人和學術骨干隊伍建設。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培養和造就一批優秀的專業帶頭人。建立專業建設檢查評估制度。定期檢查各專業建設的進展情況,并配套相應的激勵措施,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

(三)用足用活政策,多方籌措專業建設資金。政府根據規劃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積極運用金融、稅收、社會捐助等手段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相關職能局積極協調,向上爭取項目扶持各,職業學校向內挖潛,齊心協力,加快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步伐。

(四)抓住機遇,通力合作。在縣政府專業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下,全體職業教育工作者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創新,積極研究、探索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中的路子,主動做好專業存量調整和增量拓展工作把我縣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成“專業特色顯著,競爭實力雄厚,市場有影響”的專業,真正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培養大批實用型人才,讓竹溪人懷揣技術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