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若干意見

時間:2022-03-02 09:52:00

導語: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若干意見

一、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大都市經濟圈、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為目標,以實現商貿流通業由傳統向現代跨越為主線,以擴大開放為動力,以科學規劃、強化功能為重點,實施業態提升、市場擴張、綠色發展3大戰略,推動消費總量增長、提高商業固定資產投資水平,擴大流通整體規模,全面構建商貿流通新格局,把我市建設成為“東北購物天堂”。

(二)主要目標:經過5年努力,力爭使我市商貿流通業雄居東北,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形成南有廣州、北有*的發展格局,使我市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東北之最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特別要抓住入世后2-3年的關鍵時期,迅速形成5大中心功能:

繁榮繁華的消費中心。全面推進商業區街改造建設,大力發展新型業態,提升商業設施檔次,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把我市建設成為精品、名品、新品匯集,現代商業設施功能齊全,最具活力的消費城市。

商品集散的貿易中心。強化流通功能,加速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形成一批交易方式現代、服務功能完備的量級市場,培育一批大批發商,推進電子商務發展,把我市建設成為廣集納、遠輻射、可承接國際貿易轉移的貿易中心城市。

高效便捷的物流中心。提高城市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快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聚集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積極培育物流市場需求,構筑多層次、多類型的現代物流網絡格局,把我市建設成為布局合理、網絡暢達的東北亞物流港城市。

商業資本的聚集中心。深化商貿流通領域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加速各類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積極引進國內外商業資本、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實現商業資本效益最大化,把我市建設成為商業資本高地城市。

高度發達的商務中心。大力發展各類商業中介組織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大企業、大財團總部或分支機構,健全商業信息網絡,強化中心城市的經濟控制功能,參與國際或區域生產和服務體系,把我市建設成為區域性經濟活動管理與控制中樞城市。

到20*年,全市商貿流通業實現“雙百雙千”的奮斗目標,提高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

——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300億元;

——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年增長9%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年增長12%以上;

——批發市場交易總額突破1000億元,年增長8%以上;

——連鎖經營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30%,

外資商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10%;

——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年增長10%以上,占GDPl6%。

二、科學規劃建設多功能現代商業區街

圍繞建設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根據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和不同區域的優勢特點,按照商業規劃與城市規劃相結合、新建商業設施與調整利用閑置資源相結合、便民利民與美化環境相結合的原則,科學規劃布局,高標準實施成片改造建設,形成以中心商貿區為龍頭、特色商業街為亮點、區域商業區和社區商業為基礎,多種經營業態并存的現代商業區街網絡體系。中心商貿區突出體現繁榮繁華,特色商業街充分展示文化內涵,區域商業區集中形成綜合服務功能。到20*年,基本建成中街、太原、長江、北站、興順、北市、渾南等7個中心商貿區;*路清代文化街、西塔韓國風情街、北市關東老街、西關伊斯蘭風情街、小北通訊器材專賣街、三好電腦科技街、歐陸特色“吧士”街、展覽館咖啡酒吧文化街、東陵路汽車博覽專賣街、北三路工業文化景觀街等lO個市級特色商業街;龍江、吉祥、小南、南塔、望花、壽泉、三臺子、興工、工人村、滑翔、二零四、南市、黃海、崇山等14個區域商業區和150個社區商業服務中心。重點進行中街、太原街和西塔街改造建設,中街商貿、區要按照世界著名城市商業街標準,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商貿旅游資源,形成八橫八縱,集商貿、商務、旅游、服務于一體的網狀多功能格局,成為閃耀都市歷史光彩和人文風貌的“東北第一街”;太原商貿區要跟進國際發展潮流,按照商貿區商務與居住相分離、城市空心化的要求,進行成片開發改造,標志性建筑、企業形象建筑、現代多功能建筑集聚,通道連接,滾梯運送,融購物、休閑、文化、娛樂、金融、商務于一體,成為匯集最新消費和服務方式的“國際商貿城”。西塔地區要突出民族特點,按照朝鮮族風格進行整體改造,增加大型購物、高檔酒店、各種商貿娛樂等配套功能,成為世界最知名、規模最大的“韓國風情區”。

在全面推進現代商業區街建設的基礎上,逐步通過南展北拓、東延西進和渾河開發,使太原商貿區與韓國風情區、北市商貿區、長江商貿區連為一體;使中街商貿區與西關伊斯蘭風情區、北站金融商貿區連為一體;結合渾河開發,沿河建設特色美食區、購物休閑區、文化游樂區、中介服務區,圍繞城市中央走廊和生態軸,在城市中心區重點建設3條十里商貿產業帶,形成*商業“金三角”。并在城市中央走廊附近,通過市場化運作,置換20萬平方米以上的場地,建設一座造型獨特、設施先進、功能完備,建筑規模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使其成為我市的標志性建筑。

三、積極推進新型業態和連鎖經營發展

加大項目引進和建設力度,通過新建及利用現有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大力發展購物中心、大型超市和專業店、專賣店;大力引進24小時營業的便民連鎖公司,改造整合夫妻店、雜貨店;加快提高百貨業現代化水平,結合資源優勢和區域特點,推動城郊、副城、縣鎮新型商業業態和網點建設發展。到20*年,全市新建50萬平方米以上的超級購物中心1處;改造、建設10-20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6處;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達到35個;有計劃地引進高檔消費的百貨店2-3個;引進國際、國內著名連鎖公司2-3家,發展便民連鎖店(鋪)300個;依托社區商業服務中心開發建設各類便民商業服務業網點3000個。

以引進國內外著名大型連鎖企業集團為重點,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支持各類連鎖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地區資本經營和業務重組,培育發展以*為總部的大型連鎖企業;推進連鎖經營向運輸、快遞、旅游、維修、家政、特需服務等領域發展;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連鎖企業和“老字號”企業,運用商品、商號、管理技術等優勢,加快發展連鎖網絡;通過市場和政策引導,以資本為紐帶,對現有大型商業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培育發展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經營網絡覆蓋全國的大型商業連鎖企業集團。到20*年,全市重點培育10個大型連鎖企業集團,連鎖店(鋪)總數達到3300家,覆蓋的行業和領域達到60個。

四、加速實現批發業轉型升級

全面提高批發業現代化水平,逐步向現代業態和現代經營方式轉變,完善各類批發市場功能,加快形成信息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增強對周邊市場的主導控制力。推動交易主體由個體工商戶為主向公司企業為主轉變,交易方式由原始的易貨式、攤位式向現代競賣制、拍賣制和電子商務轉變,市場功能由單純的中轉、集散向加工、物流、研發、服務等多功能轉變,走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的道路。鼓勵批發貿易業組織和服務創新,通過建立批發商務集中區,大力吸引國內外有影響的總經銷、總商落戶*,增強承接大宗商品轉移的能力。

加強規劃控制,推動批發市場與居住區分離。一環內限制發展各類攤位式初級集貿市場,通過發展新型業態,逐步替代集貿市場;二環內不再新建各類批發市場。重點在二三環之間的于洪、東陵兩區建設完善中國鞋城、東北陶瓷城、*鋼材中心批發市場、*機動車配件中心批發市場、*水產批發市場、*果品中心批發市場等6大市場組團,并逐步形成環城批發市場帶。圍繞批發市場構建服務圈和加工圈,拉動和促進本地加工制造業、服務業迅速擴大規模,建設完善配套的物流服務體系和加工制造業園區,與批發市場形成互為依托、互動發展的局面。到20*年,全市商品交易額超百億元和超50億元的批發市場分別達到2處,超億元批發市場達到70處;在東陵、于洪、法庫、遼中等區(縣)建設與專業批發市場相配套的產業加工帶,形成服裝、家具、小五金、陶瓷、鞋類、食品等10個規模化產品加工園區。推動占道市場清理整頓,力爭用1-2年的時間全部取締占道市場。

五、發展壯大會展產業

充分發揮我市特大中心城市的優勢,積極組織舉辦各種博覽展銷、貿易洽談、大型會議、體育賽事、國際論壇等活動,著力打造“制博會”、“沈交會”、“俄高會”等品牌展會,積極申辦糖酒會、文化會等全國性大型專業展會,引進國際性展會,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地區特色的名牌展會和規模展會,精心培育幾個有地區和國際影響的年會或高峰論壇;大力開發國內國外倍受歡迎的“二月二、三月三、父親節、母親節”等民間節日;組織舉辦“狂歡節、啤酒節、冰雪節、節日大巡游、廟會、花會、燈會”等喜慶活動。根據不同特點和優勢,各區、縣(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每年組織舉辦1-2個大型展會和賽事等活動,在全市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節日、季季有大展”。積極發展大型展覽公司,建立高素質會展隊伍,支持各類機構開拓會展業務,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展覽機構。大力發展會展行業協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擴大行業規模,支持工商企業組團外展,開拓國內外展覽市場。加快建設完善展覽場館、集會廣場及星級酒店和配套設施。到20*年,全市會展業交易額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增收100億元以上。

六、擴大城鄉消費打造*不夜城

城市是人群消費的聚集地,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創造最優消費環境,使我市成為最具消費活力的“北方不夜城”。繁榮夜生活,主要商業區街全部采用彩燈裝飾沿街建筑物、霓虹燈裝飾廣告牌匾,商場、賓館、酒店等玻璃幕窗落地,展示櫥窗風格典雅。商業服務企業逐步延長服務時間到午夜以后。街內所有燈飾保持通宵明亮;交通部門配套開行夜班車;文化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組織開展廣場晚會、社區聯歡、民俗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人們走出家門,改變生活和消費方式。

全面提高城鄉居民購買力,引導高收入群體提高消費能級,擴大高消費比重;促進中等收入人群把潛在購買力轉化為現實購買力;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滿足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愿望。開拓消費領域、引導消費需求、創新消費方式、改善消費環境,推進家務勞動社會化,弘揚“遼菜”菜系和地方餐飲文化,吸引國內外風味美食,繁榮餐飲市場;促進和不斷擴大體育、文化、教育、科技消費,開發旅游商品和特色服務;興建大型主題公園,改造建設城市中心廣場,增加多功能娛樂設施,滿足現代人們享受型、健康型和“綠色”消費需求;充分利用歷史名人、名勝古跡、自然風情、鄉野風味等旅游景點,開發鄉村旅游和鄉村餐飲業,吸引城市居民到農村消費,營造具有濃郁特色的鄉村商業氛圍;活躍假日經濟,豐富促銷活動,以節造勢,刺激消費;推廣信貸消費和銀行卡結算方式;開展信譽經營、優質服務,創造最適宜居住環境,實現消費規模的突破性跨越。

七、積極發展推進現代物流業

按照《*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構建以大型物流園區為核心、綜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專業性物流配送企業為節點的現代物流體系。在二三環周邊重點建設蘇家屯綜合物流園區,發展鐵西、張士、沈海、孤家子、北站、桃仙、渾南、小韓屯等8個物流中心,逐步培育西北部鐵西裝備制造物流園區、東部沈海汽車物流園區和西部張士綜合物流園區,形成服務產業行業各異的4大現代物流園區,撐起*物流港城市的主體框架。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大型連鎖企業、工業企業進行配送中心建設,通過實施現有物流企業整合、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等方式,重點培育30個現代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配套建設立體化綜合運輸網絡和物流信息平臺,為倉儲、理貨、采購、分撥、商品配送發展提供優良的基礎條件。大力培育現代物流市場需求,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加速將自備物流服務系統剝離轉讓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推進生產加工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充分銜接;加快物流企業硬件設施改造,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到20*年,全市物流成本有明顯下降。

八、扶持政策

(一)設立兩項發展基金。建立我市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計委關于“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98號)要求,由財政每年專項列支,采取貸款貼患等形式,扶持流通新業態、餐飲業等服務業中帶動力強、具有較強社會公益性的重點項目。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發展基金。調整副食品風險基金使用方向,由財政每年專項列支,主要用于建立食品安全體系,支持、引導安全食品加工業建設。

(二)將重點商業區街建設改造納入城市整體建設改造計劃。道路、交通、地下管網、綠地和亮化等公用設施統一規劃、同步建設,在資金上按照標準分別由市、區兩級財政投入,以推進商業區街開發建設。中街、太原街由市統一進行規劃,由所在區組織實施,除進行市場化運作外,加大市級財力的投入力度。

九、強化商貿流通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擴大對外開放。持續開展“項目年”活動,通過大項目牽動大發展,大力吸引國內外商業資本、民間資本、財團資本,加速*商業與國際商業的融合。重點圍繞商業街區進行成片改造開發,主要建設大型購物中心、綜合超市、星級賓館、物流配送、食品加工業等大型商業服務業項目。優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國際知名企業、國內優勢企業,在沈設立區域總部、商品采購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尋求對國際國內名優品牌的總經銷、總。到20*年,全市新引進國際、國內商貿流通企業120家,其中世界500強、國際著名企業和國內百強企業30家、區域總部或采購配送中心20家。

(二)深化商貿流通企業改革。重點調整商貿流通產業的市場主體結構,對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和集體企業,區別不同情況,采取股份制、產權出售、合資合作、規范破產等多種形式,全部實施轉屬轉制;支持發展大公司、大集團;鼓勵民營、外商、外地資本及企業經營者、職工,以購買、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國企轉制和國有股減持。在商業企業轉制過程中,妥善解決商業用房產權歸屬問題。到2003年底,全市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全部轉屬轉制到位。

(三)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商貿流通基礎信息平臺和商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對現有商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提高信息處理能力;逐步推進企業內部商務活動電子化和物流管理標準化,促進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合。積極穩妥地探索電子商務發展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開展企業間、企業與消費者間網上交易模式,逐步實現網上采購和交易。

(四)創造大發展的良好環境。政府各職能部門都要樹立和強化親商意識、服務意識,為投資商投資興業創造條件。堅決維護規劃的權威性、規則的公正性和政策的穩定性,規范執法行為,嚴禁重復檢查,全面清理和嚴格控制收費項目,減少企業不合理負擔;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建立保護投資者的長效機制。公開辦事制度,簡化辦事程序,主動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加大后續服務力度,組織建立適應投資者再謀發展的各類經濟組織,完善各類中介服務,充分滿足投資者居住、子女入學等生活需要,實現最低投資成本、最高投資回報,使我市成為投資創業者的樂園。

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發展商貿流通業工作艱巨,任務繁重,必須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市商業局行使綜合管理職能,負責宏觀管理和組織協調,制定與監督執行商業規劃、產業政策及法規、規章。各區、縣(市)政府是推進商貿流通業現代化建設,落實各項任務的責任主體,應根據全市統一規劃,結合區情,本著突出特色的原則,制定具體規劃目標并組織實施,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加快建設推進步伐。市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各自分工,加大對商貿流通產業現代化建設的支持力度,搞好協調服務,優化政策環境。計劃、經貿部門力爭把商貿流通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家、省市計劃;土地規劃、城建部門將商業區街和大型商業設施改造建設納入城市整體改造建設發展規劃;工商、綜合執法、質監、衛生等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維護經營秩序;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加大政策傾斜,對社會公益性項目給予支持。市政府建立責任制度和獎勵制度,分解落實各項目標任務,明確獎懲。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力推進我市商貿流通產業新發展、快發展和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