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制辦法治政府建設意見

時間:2022-05-26 09:31:00

導語:市法制辦法治政府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法制辦法治政府建設意見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推進我市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為建設宜居、打造幸福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環境,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1.堅持領導干部學法。落實領導干部各項學法制度,每年政府常務會議學法、部門辦公會議學法、專題法制講座、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等形式的集體學習不少于4次。建立領導干部學法情況登記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確保學法的計劃、內容、時間、人員、效果“五落實”。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辦公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有關部門

2.加強依法行政培訓。制定依法行政培訓規劃并認真組織實施,確保每年依法行政知識學習累計不少于20學時。對培訓情況不定期檢查,必要時進行測試。公共法律知識由法制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共同組織統一測試;專門法律知識由各部門自行組織測試。測試成績登記在公務員培訓證書上,作為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3.推行領導干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察和測試制度。對擬任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干部,任職前考察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的情況,必要時進行相關法律知識測試,考察和測試結果作為任職的重要依據。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法制辦

4.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和研究。認真組織普法活動,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重點加強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宣傳。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快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加強對法治實踐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

責任單位:市普法辦、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二、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

5.突出制度建設重點。圍繞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重點加強有關完善經濟體制、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以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方面的立法和規范性文件制定,特別是推進半島藍色經濟區、高端產業聚集區等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方面的配套制度建設。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6.改進制度建設方式。完善政府立法和規范性文件制定立項和評審制度。探索法制部門組織起草、委托起草和社會招標起草相結合的法案起草方式。完善政府立法調研、專家咨詢論證、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等工作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政府立法、制定規范性文件的途徑,通過書面征求意見、網上征求意見或者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方式,廣泛征求社會意見,意見的采納情況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眾反饋。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7.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管理工作。堅持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制定規范性文件未經法制部門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實施。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機制,健全規范性文件備案登記、情況通報、異議處理和監督檢查等制度。加強備案審查工作信息化建設,實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8.加強對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評估和清理。建立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評估制度,適時對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實施情況、經濟社會效益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評估,評估成果作為改進制度建設的重要依據。完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機制,對政府規章每5年、規范性文件每2年組織一次全面清理,清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9.依法界定和規范政府職能。依法界定政府及其部門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職能與權限,進一步優化政府組織結構,規范機構設置,理順部門職責分工。各級政府所屬部門的“三定”方案應當經過合法性審查,做到部門職責與其執行的法律法規相一致。

責任單位:市編委辦、市政府法制辦

10.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選擇社會影響大、事關民生的代表性行業,研究制定依法分類管理、完善自律機制的實施意見,規范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行為。加強對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培育、扶持、引導和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加快中介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

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11.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健全相關配套制度,進一步減少和規范審批。加強審批服務大廳建設,集中配置審批服務職能,著力提高現場辦結率,實現集中辦理和“一站式”服務。完善網上審批業務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加強對行政審批行為的監督。建設市、區市、街道(鎮)、社區(村)聯動的行政服務網絡,提高服務效能。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監管體制改革,加快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一體化進程。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審批資源交易管理辦、市監察局、市電政辦

1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深入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準確、及時公開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完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相關制度和工作程序。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健全政府信息公開機制,依法妥善處理好公開和保密的關系。落實政府信息公開載體。積極推動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保、公共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建設全市統一的集信箱、訪談、征詢、調查、新聞等功能于一體的“政府在線”網上綜合政民溝通平臺,方便群眾通過互聯網查詢、辦事。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局、市電政辦、市政府各部門

四、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13.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制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明確決策權限、決策范圍、決策規則和決策責任,規范決策行為。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擬提請政府常務會議和辦公會議審議的重大行政決策議題,應當在3日前交由法制部門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審查或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請審議。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為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服務。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各部門

14.建立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建立部門論證、專家咨詢、公眾參與、專業機構測評相結合的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對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合同等決策事項,通過輿情跟蹤、抽樣調查、重點走訪、會商分析等方式,科學預測、綜合研判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環境、經濟等方面的風險,確定風險等級。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作出決策的同時,要制定風險化解處置預案。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各部門

15.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和責任追究。重大行政決策實施一段時間后,決策機關要跟蹤掌握決策的執行情況,通過民意反映、抽樣檢查、跟蹤反饋、評估審查等方式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執行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及時糾正決策執行中的偏差,最大限度地減少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嚴格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對超越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進行決策或者依法應當作出決策而不作出以及重大決策失誤的,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各部門

五、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6.創新行政執法體制機制。適當下移執法重心,提高基層執法能力,直接面對群眾的具體執法任務主要由區市行政執法機關承擔。嚴格財政預算管理,保證行政執法經費的足額撥付。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向建制鎮延伸。建設全市統一的行政處罰網絡運行平臺和電子監督系統,實現行政處罰權運行管理規范化、信息化、公開化和監督的實時化。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監察局、市電政辦、市財政局、市城管執法局

17.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程序建設,健全行政執法告知、說明理由、回避、調查取證、聽證、集體決定等各項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權裁量基準及其適用規則,明確各類執法行為適用的具體條件、標準、幅度和方式,防止行政執法權被濫用。推進“陽光執法”,向社會公開所有執法依據、執法權限、適用規則、執法程序和執法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完善執法職責動態管理長效機制,依法及時調整公布行政執法職責。推行行政指導等柔性執法方式,引導當事人自覺依法辦事,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18.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嚴禁無證和持無效證件執法。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堅持文明執法。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評等工作,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情況的評議考核,評議考核結果作為表彰獎勵、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六、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和問責

19.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依法報備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聽取其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自覺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監督,實行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依法履行生效的行政判決和裁定,認真研究落實司法建議,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輿論監督,對群眾檢舉、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認真調查核實,及時依法作出處理,并將結果向社會公布。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20.加強專門監督。審計、監察等部門要依法全面履行監督職責。審計部門要著力開展財政專項資金和預算執行審計、重大投資項目審計、金融審計、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加強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扶貧救災資金等公共資金的專項審計。監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廉政監察,積極推進行政問責,嚴肅查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違法行為,保障政令暢通。

責任單位:市審計局、市監察局

強化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完善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制度,明確監督主體和監督程序,提高監督效能。法制部門要嚴格履行職責,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加大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力度,運用行政執法電子監督、行政執法監督員協助等方式,組織好依法行政的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法制辦

22.嚴格行政問責。進一步健全行政問責制度,確定問責主體,明確問責范圍,規范問責程序,使行政問責制度化、常態化。對因違法行政行為產生重大不良社會影響或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督促和約束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責任單位:市監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法制辦

七、防范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23.完善社會矛盾糾紛防范化解機制。加強涉及城市建設和管理、房屋征收、土地征收、社會保障、企業改制、環境保護等容易引發行政爭議領域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及時發現、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建立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部門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完善行政調解制度,明確行政調解范圍,規范調解工作程序,創新調解工作方式,充分發揮行政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充分發揮村(居)民組織的自治和協調作用。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司法局、市政府有關部門

24.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加強行政復議宣傳,暢通行政復議渠道,簡化復議申請手續,引導和方便相對人通過行政復議維護合法權益。改進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方式,綜合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開庭審理、專家論證、集體研究等方式及和解、調解等手段,提高辦理質量,化解矛盾糾紛。建立行政復議責任追究制度,對拒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加強行政復議機構建設,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辦案條件和經費,保證行政復議工作依法開展。推進行政復議人員職業化建設,完善行政復議人員資格管理制度。建立行政復議與司法、監察、信訪的銜接機制。探索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財政局、市政府有關部門

八、加強依法行政的組織保障

25.加強推進依法行政的組織領導。完善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機制,強化行政首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將依法行政任務與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堅持依法行政報告制度,政府每年要向同級黨委、人大常委會和上一級政府報告依法行政情況,各部門每年要向本級政府報告依法行政情況。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各部門

26.加強法制部門和隊伍建設。加強法制部門建設,使其規格、編制與其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配齊配好法制干部。政府法制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自身建設,努力當好政府和部門領導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顧問。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編委辦

27.嚴格依法行政考核。加大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力度,各級政府要把依法行政考核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根據年度依法行政重點任務,建立完善法治政府指標考核體系,科學設定操作性強的考核指標,嚴格進行考核。考核工作由各級政府法制部門負責,考核結果作為對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各區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本意見,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今后一個時期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規劃和配套措施,確定年度工作重點,有計劃、按步驟地推進依法行政,將本意見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貫徹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應及時向市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