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科技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
時間:2022-05-28 11:20:00
導語:縣委科技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2009年工作回顧;采取的措施;存在問題;2010年科技工作思路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抓學習、促黨建,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穩步推進、立足本地資源做好項目策劃和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科技項目資金、認真組織,精心管理,狠抓科技項目的實施、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日常科普工作突出新視點、強化科學普及,農村群眾科技素質和接受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能力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抓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高了全民知識產權認識、創新鄉土人才培養方式,強化鄉土人才培養工作、精心培育科技型企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抓好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組織落實好“責任政府”四項制度和加快“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宣傳力度、狠抓科技培訓、注重人才培養、搞好試驗示范、科技基礎薄弱,勞動者素質偏低、鄉(鎮)科技管理工作不夠落實、政府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偏低,科研開發經費普遍缺乏、知識產權工作難于開展、科技人才水平不高,各類專業技術人力資源緊缺、力爭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上有新突破、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工作、狠抓科技培訓、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拓展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繼續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鼓勵創新以推進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為重點,搞好知識產權的培訓和宣傳工作,認真執法,不斷總結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知識產權工作全局,實施好知識產權戰略,為建設創新型云南做出貢獻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2009年,我縣科技管理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及上級科技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各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按照“宏觀管理、綜合協調、超前服務”的工作職能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結合我縣實際,開拓創新,加強服務,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在科技創新、科技普及、科技培訓、科技項目和知識產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一)抓學習、促黨建,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穩步推進。
結合新時期科技工作的特點,進一步加大了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的力度,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從3月份開始,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活動,扎實完成了動員大會、學習培訓、調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討論、專題民主生活會、聚集解決問題、形成高質量的領導班子分析報告、組織群眾評議等規定動作。結合實際,確定了以“科學技術為載體,著力解決邊疆學科技難”的活動主題,選定了“科學技術在農業產業化的切入點”為調研題材,深入到剝隘標村、剝隘七醋廠、金泰得、紅森木業、里達、板侖、阿用、洞波等地,開展調查研究和技術服務,撰寫心得體會4篇、調研報告1篇,并組織黨員干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利用智能辦公系統發放征求意見表給各鄉鎮、有關單位,召開職工和服務對象座談會,設置意見箱等辦法,面向社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滿意度達96.8%。通過學習實踐活動我局黨員干部和全體職工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和措施進一步明確和深化。二是全面開展“加強作風建設、促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和廉政文化進機關活動。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把握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月活動主題,借鑒運用一批先進事跡的典型經驗,認真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扎實推進我局黨風廉政建設。三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單位工作、學習、黨支部等制度,進一步轉變了機關工作作風,加強了自身建設,樹立了良好服務形象,提高了工作效能,增強了機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四是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文明機關活動。認真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縣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創建管理暫行辦法》,按照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在機關內部開展五比活動(比敬業奉獻、比求學上進、比務實創新、比文明禮貌、比團結和諧),努力在機關營造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技文化氛圍,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貫穿于各項工作業務之中,促進了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二)立足本地資源做好項目策劃和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科技項目資金。
我局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圍繞我縣支柱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深入開展調研,做好項目貯備,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申報省、州各類科技項目。今年,共申報項目17項,其中:向省科技廳申報8項,即《*縣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云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申報書》、《傳統“剝隘七醋”發酵工藝技術創新及新產品開發》、《注射用三七總皂苷提取技術研究開發》、《120萬畝油茶基地建設及產品開發》、《水稻作物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農村科技輔導員培訓行動》、《八角茴香油軟膠囊技術開發》;向州科技局申報3項,即《優質油茶嫁接苗培育》、《馬鈴薯免耕種植技術示范》、《瑤族山瑤支系科技培訓》;向州科協申報項目6項,分別是科普示范類項目2項(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油茶科技示范園建設)、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3項(歸朝鎮郎坤村、剝隘鎮標村、剝隘鎮標村甘蔗協會)、科普能力建設建設項目1個(*縣科普設施建設)、科普活動類項目1個(瑤族山瑤支系科技培訓)。獲得批準立項實施有6項,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48.5萬元。這些項目資金的注入有效緩解了我縣科技投入不足現象,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
(三)認真組織,精心管理,狠抓科技項目的實施。
1、圍繞八角試驗示范項目實施,八角產業發展步伐得到加快。一是國家科技部富民強縣項目《5萬畝八角集約化栽培技術應用推廣及產品開發》實施成效明顯。今年是實施的最后一年,為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縣科技局抽調局骨干人員分組深入項目涉及鄉鎮開展工作,在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林業站的密切配合下,組織有力,措施得當,已完成年度合同任務。全年共補助項目涉及的新華、里達、洞波等8個鄉(鎮)36個村小組588戶八角專用肥、復合肥、硼肥等肥料368.8噸,完成集約化栽培新植八角及幼林撫育5626畝,八角低產林集約化改造及推
廣12290畝;完成八角集約化栽培技術規程的編寫。在八角新產品開發上,扶持*縣天星香惠廠擴建技改,落實加工設備,建成八角集油和烘干兩條產品加工生產線,準備投產。同時與金泰得制藥公司正在研討系列產品的加工與生產。目前,新植八角及幼林撫育長勢良好,低產林通過集約化改造后,畝增產30%以上,為群眾實現增收1000多萬元。二是八角山地集
約化栽培及品種選育項目進展順利;加強與省林科院的合作,今年對龍坪50畝八角約化栽和牙牌50畝八角低產林改造示范進行配方施肥、樹體修剪各一次,完成品種選育及無性系栽培嫁接苗補種700株,對新華鎮坡油村0.3畝八角優樹子代測育苗進行精心管護,目前各點長勢良好。三是開展八角葉甲示范防治,今年,里達鎮達孟和谷拉鄉那農、平蒙三個村民委的八角受到八角葉甲的嚴重危害,造成八角絕收甚至枯死,受害面積達14499.5畝,成災面積4500畝,我局及時成立八角葉甲防治小組,在里達達孟村五個小組投入防治資金5萬余元,器械50多臺,群眾投工投勞321個,開展八角葉甲幼蟲和成蟲示范防治4300畝,防治效果明顯,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評價。直接受益群眾144戶628人。
2、強勢推進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切實解決了一批農民生產生活中的技術難題。今年是實施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的最后一年,按照“一年形成聲勢、二年明顯改觀、三年大見成效”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六個一”的目標內容(發展一個產業、選派一名科技特派員、培養一名科技輔導員、主要勞動力每人掌握1-2項實用技術、建一個科技活動室、成立一個經濟合作組織)精心組織,認真實施,通過以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為依托,建設完善科技基礎設施、選派科技特派員、培養科技輔導員、開展科技培訓和宣傳科技知識,創辦農村科技合作組織等,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切實解決了一批農民生產生活中的技術難題,農村群眾科技素質和接受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能力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對邊疆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應有積極的作用。2009年末,全縣預計農民人均收入達2225元,比項目實施前增長47.44%,農民人均有糧達353公斤,比項目實施前增長17%。
3、強化科技措施扎實抓好水稻高產創建活動,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高產創建活動是新時期推動糧油生產發展的重大舉措,是集成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的重要載體。我縣水稻高產創建活動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百億斤糧食增產計劃”項目的10個省級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示范縣之一。根據省委、省政府“百億斤糧食增產計劃”工作的總體部署,按照省科技廳的方案要求,縣科技局和農業部門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搞好片區設計,明確目標任務,抓住關鍵環節,加強科技培訓,技術落實到位,做到“五個統一”(統一種植優良品種、統一栽培方式、統一培管技術、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植保防治)。經過縣鄉兩級政府和廣大農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共完成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示范22319.05畝,占計劃面積2萬畝的111.6%。經測產,那能水稻“百畝核心區”產量達795.75公斤,超計劃指標46.5公斤,“千畝展示區”產量畝產達714.1公斤,超計劃指標14.1公斤,歸朝百油“千畝展示區”產量達725.57公斤,超計劃指標25.57公斤。百千萬畝三片區綜合平均單產679.7公斤,比項目區2008年單產562.86公斤,平均畝新增產量116.84公斤,新增總產量260.78萬公斤,可實現新增產值521.55萬元,共有板侖、歸朝、那能、洞波、新華5個鄉鎮30個村委會253個村小組10790戶農戶受益。通過實施該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種植水平,帶動了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為今后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在我縣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提高我縣水稻生產的科技含量及水稻生產的總產量和質量,有效促進我縣水稻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4、縣級科技計劃項目有序進行。我局嚴格科技項目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對科技項目從市場調查、立項開始,到成果轉化推廣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機制。今年通過篩選確定并組織實施縣級科技項目3項,即《剝隘六位村100畝噸糖甘蔗高產創建》、《優質洋鴨養殖試驗》和《200噸莽草酸等八角系列產品深加工》,目前各個項目正有序進行著。
(四)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日常科普工作突出新視點。
1、拓寬科普宣傳渠道。一是圍繞縣委、縣政府科技下鄉宣傳100場(次)的任務,縣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以“科普大篷車”為載體,結合科技項目的實施、新農村建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需要,在縣城和深入鄉鎮、中小學、社區、軍營和企業積極開展科普宣傳;二是牽頭組織參與三下鄉(科技、文化、衛生)、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五月科技活動周、法制宣傳、節能減排、文山三七發展條例、九月科普宣傳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三是及時開展甲型h1n1宣傳工作。今年4月在美國、墨西哥先后發現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來,呈蔓延趨勢,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為使我縣廣大群眾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認識和了解,消除恐慌,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提高個人防范能力,穩定群眾生產生活,我們及時制作甲型h1n1流感癥狀、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的展版和編印甲型h1n1宣傳資料,在縣城和各鄉鎮進行巡回展出和資料發放,把甲型h1n1流感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掛圖和資料張貼到科普宣傳欄內進行宣傳。四是把去年與農、林、水、衛生、環保等有關部門共同編寫的實際實用、通俗易懂的涉及種養殖業、環保、衛生、地震等知識的30種科普宣傳資料重新修改,印刷6萬冊隨車免費發放。一年來,共開展“科普大篷車”下鄉宣傳105場次,展出各種知識展板680塊(次),出動宣傳工作人員38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受益群眾達10萬余人,再推科普新高潮。
2、科普能力建設得到加強。一是在13個鄉鎮、3個村小組、兩個社區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不銹鋼鋁合金科普宣傳欄18個,并為鄉鎮和社區訂購了全年的《綜合科普掛圖》、《專題科普掛圖》等掛圖,鄉鎮科技助理員、村科普宣傳員根據村民對科普知識的實際需求,及時更新科普掛圖和宣傳資料,成為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生產實用技術、生活百科等知識的“小窗口、大世界”。二是建設配套科技活動室153個(145個村委會8個村小組),配套課桌椅4545套,配套廣播器材150套,各種科普圖書、農村實用技術資料2萬余冊,技術光碟500多張。
3、積極開展邊疆和諧文化村建設。根據《中共文山州委宣傳部、文山軍分區政治部、文山州文化局、文山州民政局關于印發<文山州軍民共建“邊疆和諧文化村暨邊防鄉村文化惠民示范村”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興邊富民“七個一”標準,在田篷鎮沙仁寨村、和平村,木央鎮大坪村3個村實施站、欄、員、農技協建設及培訓等工作,通過開展工作,除沙仁寨沒有建立科技活動室外,其余已全部按照“七個一”建設完成工作任務。
4、農技協工作取得新的成績。今年,在做好現有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管理的基礎上,按照《xx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管理辦法》的規定,積極扶持和培育我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一年來,新成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9個。同時,在扶持過程中有計劃地按照州“十強農技協”的標準,重點培養、扶持了“標村甘蔗協會”、“田蓬鎮安良村養牛協會”、“洞波鄉內弄優質油茶協會”。
5、學會(協會)活動開展正常。一是恢復重建了《xx縣畜牧獸醫學會》,并指導其順利進行換屆選舉。下半年,縣畜牧獸醫學會組織會員對庫區群眾生產發展、經濟增收等根本問題進行調研,明確并形成了以發展畜牧產業來解決庫區移民發展和生計問題的共識,積極籌辦剝隘庫區移民培訓,組織培訓講師團,深入到剝隘、谷拉、者桑和歸朝四個鄉(鎮)對庫區移民群眾開展畜牧技能培訓,培訓群眾達1200余人次;二是xx縣攝影協會成功舉辦了“瓏瑞節”和“雙節”攝影展,并進行了攝影作品交流,在國家、省、州、縣級媒體上發表攝影作品76幅。通過攝影作品較好地宣傳了*,提高了*的知名度;三是xx縣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積極探索用壯醫藥祖傳秘方與功效獨特的*八角進行配伍研究。
6、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碩果累累。一是我縣首屆科技創新大賽作品質量高、創意新。今年,經縣政府同意,由縣科協與教育局聯合舉辦我縣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有8個鄉鎮8所學校參賽,收到作品86件,通過評審,獲得少兒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學3件,二等獎7件,三等獎10件;獲得少兒科技繪畫一等獎學6件,二等獎9件,三等獎11件;獲得少兒科技作文一等獎學5件,二等獎12件,三等獎20件;科技輔導員論文二等獎一名,三等獎2名。二是選送省、州參賽作品74件,其中有9件獲云南省第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49件作品獲文山州第七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
(五)強化科學普及,農村群眾科技素質和接受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能力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1、加強科技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今年我縣主要是圍繞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來的發展戰略方針,認真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結合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示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百色水利樞紐*庫區移民生產開發、瑤族山瑤支系、邊疆解“五難”(學科技難)惠民工程、5萬畝八角集約化栽培技術應用推廣及產品開發、油茶、甘蔗等重點項目的實施,全面開展了以畜牧業、糧食、油茶、甘蔗、八角、茶葉、核桃科學種養及農產品加工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根據各個鄉(鎮)、村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科技培訓措施,既強調面上總體效應,又注重點上具體效果,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通過努力,今年共在全縣舉辦科技培訓1465期,73259人(次),圓滿完成全年科技培訓任務,其中組織專訓667期,33689人(次),占培訓總人數的46%;以會代訓798期,39570人(次),占培訓總人數的54%;山瑤支系培訓25期2368人(次)。為我縣培訓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新型技術人才,及時支持了春耕生產,為農民依靠科技發展經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狠抓辦學質量農函大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我縣的農函大工作啟動早,努力做到把開設的專業與本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開發規劃結合起來,結合農村特點,靈活機動,采取了農閑多辦,農忙少辦或不辦的辦法,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嚴格要求輔導教師做到編寫教案、面授輔導時層次清楚、條理清晰、用語精練、語言通俗易懂、表達準確、實際操作規范、技術到人、操作到位,使廣大學員愿意學、坐得住、聽得懂、容易記、學得會、用得上。真正辦成了一個農民學得好、記得牢、用得上的培訓工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今年共在全縣13個鄉(鎮)開設了油茶、八角、核桃、甘蔗、計算機和服裝裁剪與縫制等12個專業48個教學班,招收學員2004名,比上級安排的招生任務多了504人,考試成績合格準予結業的學員有1988人,結業率達99%。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六)抓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高了全民知識產權認識。
今年,我縣緊緊圍繞“崇尚創新精神,尊重知識產權”的基本理念,通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指導企業進行自主知識產權開發節約成本,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運用知識產權獨有性占領市場,認真開展知識產權的執法工作等,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增強,全縣知識產權工作繼往開來,取得了新的成績。今年組織申報的9件專利全部獲得授權,至此我縣專利獲授權達40件,擠身于全州先進行列,極大地促進了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為我縣經濟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七)創新鄉土人才培養方式,強化鄉土人才培養工作。
一是切實做好農民技術職稱評審工作。今年在總結去年農民技術職稱評定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重新修改完善了評審辦法,深入開展宣傳,使各具特長的農村“能人”均能申報評定相應農民技術職稱,調動了“能人”申報的積極性,由“要我評”變為“我要評”。2009年我縣共有121名農民申報了技術職稱,經過評審共有116名獲得了技術職稱,其中:農民技術員112名,助理技師1名,向州推薦3名,圓滿完成了2009年農職稱評定工作任務。二是依托科技項目示范基地優勢帶動人才培養。充分發揮科技項目示范基地的牽引作用,通過搭建平臺,培育扶持,典型引領等形式,目前共選派科技特派員13名,培養了科技輔導員145名,扶持八角種植示范戶12戶,引導培養八角經營能人10人。
(八)精心培育科技型企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一是按照省科技廳《云南省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組織金泰得有限公司申報創新型試點企業。二是積極組織金泰得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省級專家評審。三是按照《*縣民營科技企業管理辦法》要求,把好入口關,積極認定民營科技企業。今年認定民營科技1家,即《*金泰得剝隘七醋有限公司》,至此我的縣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15家。
(九)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抓好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
為培養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推動“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著眼于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科學文化素養培訓。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充實干部頭腦,加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教育,開展相關知識的學習培訓,幫助廣大干部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一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和《2007—2010年*縣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按照富組發〔2009〕51號《*縣2009年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工作要求,根據*縣域經濟發展實際,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2009年6月12至13日,由云南省科技廳主辦,云南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縣委、縣政府承辦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科技促進*經濟”專題講座在*舉行,邀請到國家科技部何馥香處長、湖南省林科院經濟林所陳永忠所長、云南省畜牧業協會高級畜牧師楊志民(原農業廳副廳長)和云南省農科院孔令明副處長到我縣進行主題講座,四位專家就科學發展觀及科技創新與林業、畜牧業、農業等行業的關系及作用,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縣各級干部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共有來自*縣直各單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及林業、農業、畜牧獸醫和科技等部門技術人員累計1000余人到現場參加,此外各鄉鎮黨委、政府機關干部及各站所、學校共400余人也在鄉鎮視頻會議室收看了講座。二是為加強農函大輔導教師的綜合素質,今年9月份縣科協專題舉辦輔導教師培訓班,邀請到州科協農函大副校長蔣宏和長期從事農函大工作經驗豐富的原麻栗坡科協的劉啟權老師對輔導教師進行培訓,使輔導教師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加強,共有來自農業、林業、畜牧業戰線的輔導教師,以及部分科技助理員、科協干部、縣農函大分校管理人員46人參加了培訓。
(十)組織落實好“責任政府”四項制度和加快“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建設。
一是按照政府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行政問責制、單位工作目標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服務承諾制,并將開展工作進行日常登記和規范管理,經進行檢查考評,未出現違反“責任政府”四項制度規定中的事項;二是加強“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建設,積極完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和監督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和相關實施意見。按照省、州、縣各級通知要求,我局結合實際,及時成立“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實施領導小組、四項制度實施細則和推行四項制度實施意見。并按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貫徹“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日常工作,認真搞好月報,積極總結和完善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切實貫徹實施好本單位“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
通過廣大科技干部和在生產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全縣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進步,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農業、工業的貢獻率為38.3%、41.4%、31.3%,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89%以上,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到位率達86.2%,入戶率達87.4%。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組織領導是科技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一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第一生產力的精神,縣、鄉都成立了一把手掛帥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將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科技工作,分析科技發展形勢,解決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把科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制度化,形成了科技工作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的格局,促進了我縣科技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盡管我縣經濟發展滯后,縣鄉財力有限,但是我們能夠做到每年將科技投入列入財政支出預算,并確保逐年增加。同時,積極向省州爭取科技項目立項,爭取科技資金投入。動員和引導社會特別是企業多渠道投入,想方設法增加科技投入總量,從而使科技工作的開展和科技試驗示范項目的實施有了經費保障。
(三)加強科技宣傳力度。長期以來,我們以“科普宣傳長廊”和各類科技宣傳欄為陣地,加強對科技事業的宣傳,利用科技下鄉、“五月科技活動周”、“六月科普大行動”等活動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圍繞“科技興縣”這一永恒主題,宣傳科技思想、傳播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把科學技術滲透到基層、滲透到農村、滲透到千家萬戶。
(四)狠抓科技培訓。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圍繞我縣支柱產業培育、科技項目實施、庫區移民生產發展、新農村建設、科普文明示范社區建設、科普富民示范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采取專業培訓、以會代訓、現場培訓、農函大培訓、播放科普錄像、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全方位進行科技培訓,使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廣大勞動者綜合素質,為全縣科技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注重人才培養。科技人才學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高低,是科技工作能否取得實效的前提條件。多年來,我們一直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提高,把這項工作作為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來抓,加強廣大科技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重點行業和崗位以及生產一線科技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技服務水平,全縣科技隊伍整體素質基本適應新形勢下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六)搞好試驗示范。科技試驗示范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部科技工作的難點和重點。科技管理部門在繼續鞏固過去實施的孟村、睦倫、田壩科技示范村,剝隘小種雞養殖技術等科技試驗示范項目的同時,重新組織實施優質梨和甘蔗新品種引種、優質蛋鴨養殖、網箱養魚、馬鈴薯免耕栽培、八角集約化栽培技術、草果高產栽培、馬鈴薯高產栽培、陸稻引種種植等試驗示范項目,取得了明顯成效,帶動了片區發展。各科技推廣部門也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積極開展各種試驗示范,把經過實踐檢驗認為成熟的實用技術、增效明顯的新品種作更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從而加快了我縣應用科技發展經濟的步伐。
三、存在問題
(一)科技基礎薄弱,勞動者素質偏低。全縣發展水平總體滯后,科技基礎脆弱,社會保障機制缺乏,廣大勞動者整體素質不高,無可承擔風險的能力,難以適應科學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給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知識普及帶來一定難度,新品種引進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很難開展。
(二)鄉(鎮)科技管理工作不夠落實。由于部分鄉鎮科技助理員變換頻繁,對科技管理工作抓得不力,造成科技管理工作被動。
(三)政府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偏低,科研開發經費普遍缺乏。我縣科技三項費和科普經費的投入,難以達到占年財政支出預算1%和人均0.5元的要求,鄉(鎮)一級很難拿出資金投入科技,投入渠道單一,創新項目和包括民營科技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經費投入不足,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受到嚴重制約。
(四)知識產權工作難于開展。一是知識產權局自成立以來,與科技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由科技局人員兼辦有關業務,機構、人員編制、辦公場所、開辦經費一直沒有落實,加上上級主管部門及政府部門沒有專項資金支持,直接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開展。二是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不夠,總體科技含量不高;
(五)科技人才水平不高,各類專業技術人力資源緊缺。科技服務體系雖然健全,但發育不足,人才資源特別缺乏,科技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
四、2010年科技工作思路
2010年全縣科技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按照縣委、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總體部署,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進一步增強服務功能和手段,強化科技首位意識,規范科技管理,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任務,使我縣的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89%以上,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到位率達86.3%,入戶率達87.5%,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農業、工業的貢獻率為39%、42%、32%。
(一)力爭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上有新突破。圍繞制約我縣企業技術瓶頸問題,深入企業調研指導,全力做好科技項目培育和策劃工作,篩選、推薦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有良好市場前景的項目上報到國家、省、州有關部門,力爭科技計劃項目立項上有新突破,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助推我縣經濟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工作。完善科普工作網絡體系,進一步加強縣、鄉(鎮)、社區科普組織網絡及科普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科普主力軍的作用,搞好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明確職責、任務,使我縣科普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突出品牌示范,在有限的人、財、物資源條件下,樹立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典型,打造精品,發揮品牌特色示范引路的作用,以科普日、青少年科技競賽和科教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等活動為載體,以社區科普活動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社區科普活動中心、活動室、科普長廊為依托,大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以點帶面,促進科協工作上新的臺階。
(三)狠抓科技培訓。一是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通過實施星火計劃、成果推廣計劃、科普惠農計劃、創建農業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依托農業龍頭企業、科技示范基地,發展現代農業,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輻射和帶動全縣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科普知識培訓,不斷增強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發展能手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三是開展“菜單式”送科技下鄉,大力引進新技術、新成果,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2010年要舉辦以農村實用技術為主的科技培訓1440期,培訓72000人次,招收農函大學員2100名。
(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拓展科技對外合作與交流。
積極尋求與科研院所在技術、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的合作,重點解決八角等支柱主導產業的關鍵技術問題,增強發展后勁。加強引資力度,加大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力度,促進八角深加工項目盡快建設。繼續做好八角產業基礎研究工作,結合正在實施的國家、省下達的八角項目,積極推廣成熟技術,加強八角生產科技培訓,努力提高八角產業科技含量。打響“中國八角之鄉”品牌。
(五)繼續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鼓勵創新以推進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為重點,搞好知識產權的培訓和宣傳工作,認真執法,不斷總結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知識產權工作全局,實施好知識產權戰略,為建設創新型云南做出貢獻。
(六)加強對驗收結題的科技項目后續管理。
(七)組織實施好縣本級科技計劃項目。
(八)進一步修改完善《**縣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組織有關部門和個人進行成果申報,積極籌備召開全縣第二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九)加強縣、鄉科技隊伍建設,推動我縣科技管理、科協工作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加強縣、鄉科技隊伍建設,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職能。建立好各項制度,抓好黨風廉政、機關作風建設,嚴格執行行政問責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四項制度”和貫徹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強化服務能力,推進工作作風轉變。強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訓工作,充分調動全縣科技隊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我縣科技管理、科協工作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品牌體驗價值有效傳遞論文
- 下一篇:供應鏈綠色化成本轉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