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業務工作計劃(市)

時間:2022-05-19 10:59:00

導語:氣象局業務工作計劃(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局業務工作計劃(市)

威海氣象事業經過14年的發展,特別是*三個五年計劃的快速發展,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和基礎。“*”期間,通過體制改革、調整投資方向和加大科學技術投入力度,事業規模、生產能力、科學技術裝備和現代化建設等都上了一個新臺階,為“*”的戰略性調整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期間,是黨的*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后的第一個五年,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后的第一個五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為氣象事業“*”以至更長遠期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提出了任務。威海氣象事業作為威海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公益事業,要以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為指導,結合威海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按照突出重點、現實與可行的原則,編制和實施好我市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對于充分發揮氣象事業的基礎性、現實性、前瞻性作用和確保我市氣象事業更快更好更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規劃執行情況

(一)氣象業務服務成效顯著

1、大氣探測監測系統建設取得新進展

“*”期間,我市在原有6個天氣氣象要素站,1個物候觀測站、1個酸雨觀測站、2部雷達衛星等觀測站網組成的氣象綜合探測系統的基礎上,我市抓住2001年國務院批準大氣監測自動化一期工程開工建設的機遇,積極推進,大氣監測自動化系統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新建了6個自動遙測氣象站、1個紫外線強度觀測站和1個閃電定位監測站與原有的觀測站點共同構成了我市的新一代大氣立體監測網絡。

2、氣象信息通信網絡發展得到進一步完善

90年代后期,國家啟動重點工程“氣象衛星綜合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我市6個氣象臺站均建成了地球衛星接收站,20*年對地面氣象通信網絡進行升級,建成了市-縣2MSDH寬帶氣象專用地面通信網絡,進行大量省內外氣象信息的交換,實現了省—市的可視化天氣會商。20*年,在省局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已建網絡資源,建設并開通了“威海興農網”。

3、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目前我市氣象部門擁有設施較為完善和技術較先進的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加工處理系統。該系統在防汛指揮、農時關鍵季節和重大社會活動的氣象保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年。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在全市開展了與生態環境相關的森林火險等級預報、空氣質量預報等級預報等工作。目前,服務領域已經涵蓋了對各級黨政機關、廣大公眾的服務以及對國防、科技、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商業、能源、交通運輸、水利、海洋、鹽業、民航、保險等各個部門。

4、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成效顯著

威海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氣象旱災發生較為嚴重的地區,但空中水資源較為豐富。據測算,每年流經威海的空中水資源尚不足5%轉化為地面降水,仍有很大可開發利用潛力。我市自1996年開展人工增雨工作以來,在市政府的領導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三市一區均開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共有專用火箭發射裝置4部、711雷達、閃電定位儀和衛星云圖接收系統各一部。市人影辦利用“3S”技術,根據我市氣流運行特點和地理特征,繪制了人工影響天氣安全射界圖,確定了40多個安全作業點,配合地面和高空觀測資料,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季節性人工增雨作業。依托氣象業務系統的現代化建設,初步建立了較為全面的監測預警和作業決策指揮系統。全市共有31人從事人工影響作業工作,“*”期間,全市共進行火箭增雨作業22次,作業影響區內增加降水量6.95億立方米,為全市抗旱減災作出了積極貢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對多年人影作業的效益評估表明:全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效益與投入比超過40:1。

(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

市局和所屬五個基層臺站設計完成了一流臺站建設規劃。*期間,全市基本建設總投資500多萬元。其中,市局共投資200多萬元,建設了30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和700多平方米的業務科技樓,預報業務大平面達到270多平方米;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電視預報虛擬演播室。所屬文登局、乳山局、石島臺和成山頭站均實現了臺站的整體搬遷,榮成局的整體搬遷工程也正在運籌之中。截止到2005年,全市(包括市局)所有的基準(基本)站和縣局都達到了省局制定的一流臺站建設標準,基本達到了“一景、兩化、三佳、四點”的效果。

(三)隊伍機構得到改善

20*年底,全市氣象職工總數為90人,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數由2001年的34%達到20*年底的43%。具有碩士學位的人數1人。全市氣象部門現在讀氣象及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的3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4人。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有較大提高,在資料同化、數值預報模式、專業服務技術等方面均有突破,達到了“*”規劃的目標。

(四)依法行政得到加強

與市法制辦、安全監督管理局及相關部門聯合制定并頒布了《關于認真落實<*省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管理規定>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避雷設施安全性能檢測工作的通知》等文件10多個。組建了市縣二級氣象行政執法機構,全市共有行政執法人員17人。組織開展經常性執法、執法監督檢查,及時查處各類氣象違法案件,促進了氣象法律制度落實。

(五)文明創建成果顯著

至20*年底,市局及所屬5個縣站創建單位全部建成文明單位。其中省級文明單位1個;市級文明單位3個;縣級文明單位2個;市局連年被威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年度工作先進單位”,并被和國家局命名為“全國文明服務示范單位”;市局創建市直“巾幗文明服務示范崗”1個、市直文明科室1個;全市氣象部門實現基本氣象業務連續十三年達省定一級目標,年年獲得全省氣象部門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優秀達標單位”,并多年被省局評為“氣象服務先進集體”。

(六)存在的不足

1、氣象現代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綜合觀測能力和氣象預警、預報、預測、預估水平仍然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2、氣象科技整體創新能力和轉化應用能力亟待加強,氣象服務的水平和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

3、高層次人才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科技人才隊伍、管理隊伍和科技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與事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在氣象科技服務上,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基層臺站尤為明顯,有待進一步提高。

4、氣象事業投入與氣象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尤其是基礎設施投入資金相對不足,仍有部分縣站的基礎設施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建設任務仍然比較艱巨。

5、拓展文明創建工作內涵,提高文明單位內在質量力度不夠,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市級文明行業力度還要加大,打造創建品牌的意識需進一步加強。

二、“*”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實施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實現威海經濟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和率先在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總需求,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新理念,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提高天氣預警預報和氣候預測預估水平,切實增強氣象事業發展的能力。以新思想、新思路、新目標、新作為,推動全市氣象事業更快更好更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把加快氣象事業發展作為主題,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并體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2、把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作為主線,要符合并體現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

3、把氣象服務作為事業發展的宗旨,圍繞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局黨組提出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思路,體現出與威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需求緊密結合。

4、把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作為事業發展的動力,體現出“自強不息,創新創業,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和“團結奮進,愛局如家,艱苦奮斗,勤政廉潔”的局魂精神。

5、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站在全市氣象行業的高度,編制發展規劃,并體現出與威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保持緊密的銜接。

6、堅持以氣象業務、技術、服務的建設為重點,反映新一代氣象業務技術體制和服務體系的要求。

三、主要任務和目標

(一)氣象業務和服務體系

1、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地面、高空和海洋氣象監測工程。

——“*”期間,要建設三個海島自動氣象站,加強海上大風監測,為拓展完善海洋氣象服務打下基礎;完成城市5公里自動氣象站網建設和鄉鎮20公里自動氣象站網建設,為精細化預報和拓展領域提供信息支持,為半島城市群建設提供更好的氣象保障。

——在威海市中心建立氣象自動站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系統,確保公眾氣象服務信息由氣象部門在第一時間、第一。

——爭取與環保部門合作,做好空氣質量預報;與地質部門合作開展地質災害預報;與水利、民航、國土資源局等部門協作,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氣象信息的準確率。

2、升級和優化氣象監測信息數據傳輸及存儲系統

——完善現有信息數據傳輸及存儲工程

——建立與現有業務互聯的新增業務傳輸及存儲工程

——建立行業氣象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3、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預警的水平

——優化決策氣象預報預警工程

——優化海洋氣象預報預警工程

——建立森林火險氣象預報預警工程

——建立城市環境氣象預報預警工程

——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程

——建立雷電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工程

(二)人工影響天氣

1、建立現代化的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技術體系,努力提高作業服務能力。

——完善監測系統,提高綜合探測能力和監測技術水平;依托我市自動氣象站、衛星云圖和閃電定位儀等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引進先進的車載多普勒雷達,組建中尺度自動站網和閃電定位監測網;建設基于地面探測網、氣象遙感衛星、雷達、雙通道微波輻射儀和閃電定位儀等多種探測平臺組成的立體監測系統,提高對空中云水分布信息的綜合探測能力和監測技術水平。

——引進先進的微型計算機機群,運行MM5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和云數值模式,完善業務流程,進一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決策指揮系統的科技水平。

——建立以等效雷達探測指標判斷依據為基礎的作業決策系統和效果評估系統;建立基于地理信息和GPS技術的衛星定位和傳輸系統,提高指揮火箭增雨(雪)作業的保障能力。

2、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組織管理系統建設,促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規范化發展。

——健全由市縣兩級政府直接領導、有關部門協同保障和氣象主管機構歸口業務管理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組織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

——人工影響天氣設備(裝備)購置、維持增雨作業和科技開發等所需經費,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

3、加強科學研究與開發,加強綜合決策指揮技術研究。

——重點開展云降水物理、空中云水資源分析研究;作業條件、效果檢驗、評估方法及應用研究;人工影響天氣對區域氣候變化影響的評估研究。

——進行衛星遙感、等效多普勒天氣雷達、雷電探測、GP風廓線儀等新技術的應用開發。

——逐步開展增加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森林防火滅火等人工增雨(雪)和機場、高速公路消霧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到2010年,我市人工影響天氣總體規劃、科技水平及實現經濟社會效益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三)氣象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

——加強理論創新與技術開發,提高氣象科學理論研究應用技術水平。

——大力開展橫向聯合攻關,加快交叉學科領域技術進步,加強科研與業務的結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突出重點與優勢,大力實施相關科學研究計劃。

(四)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以*省氣象局《關于實施三大戰略的指導意見》為指導,以省局“6121”人才工程為重點,繼續圍繞“吸引、培養、用好人才”三個關鍵環節,切實貫徹落實《威海市氣象局實施人才戰略意見》。要大力加強局校合作,突出對高層次和一線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大力推行崗位培訓和在職學歷(位)教育工作,擴大培訓渠道、增加培訓投入、更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檢驗培訓效果,切實提高培訓的成效。

到2010年,隊伍總量要嚴格控制在省局下達的控制數額內;要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水平較高、管理能力較強的領導干部隊伍;努力培養1-2名具有一定國內影響力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數名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氣象科技骨干人才;形成能夠應對服務需求和具有競爭力的氣象科技服務人才隊伍。

---人才工作機制實現新突破。人才引進更注重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初步建立各類人才評價體系,人才成長環境有較大改善,分配激勵機制更加科學、合理和公平。

---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逐步提高。到2010年,具有大專、本科以上學歷和碩士以上人員分別達到職工總數的80%、50%和10%,實現所屬5個縣局(臺站)都擁有氣象及相關專業全日制本科生;市局要擁有10名以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職工的專業結構以大氣科學、電子專業為主,兼顧環境等交叉學科專業。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要力爭有1名人選躋身中國氣象局“32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科技業務骨干計劃),3-5人作為第三層次(青年新秀計劃)人選,并以他們為核心,努力形成市內科技創新團隊;基層臺站的高級專門人才要能適應新增業務和拓展領域的需要。

(五)氣象依法行政。

——加強氣象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地方氣象法規體

系建設;

——增強與市法制辦、消防局、建委、安監等法制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氣象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加大政策性措施的研究和實施工作,著力解決在貫徹實施《氣象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加大執法力度。

(六)基層臺站建設和職工生活改善

——按照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基層氣象臺站建設的意見和指導標準》進一步完善一流臺站建設標準,充分體現氣象臺站的智能化、數字化和高科技化。

——進一步加強基本建設管理,提高基本建設投資效益。

——“*”期間,榮成市氣象局要實現局址的整體搬遷,

成山頭氣象站要完成高空探測站的搬遷。

(七)氣象文化、氣象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

1、確定氣象文化和文明創建目標任務,打造氣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精品工程。

“*”期間,石島氣象臺和成山氣象站要有一個單位建成“市級文明單位”;榮成局、文登局和乳山局要有一個單位建成“省級文明單位”,達到市級文明行業標準。

2、樹立學習觀念,創建“學習型”部門。形成創建“學習型”部門的有效機制,納入目標考核和規劃,努力實現創建“學習型、創新型、團結型、廉潔型、勤政型”黨組和學習型單位的目標。

3、加強氣象文化建設的宣傳工作,繼續抓好典型的培養和宣傳,不斷總結氣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經驗。

4、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推進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重點的道德實踐活動。

5、加強宣傳管理,進一步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科技周、科技下鄉、網站宣傳等規章制度,促進宣傳工作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