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第11經濟區聯席會發言稿

時間:2022-08-17 03:39:00

導語:市長在第11經濟區聯席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第11經濟區聯席會發言稿

這是推進《規劃》實施的有效形式,經濟區市長聯席會議又召開了實踐證明。相互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意圖的重要載體。剛才,同志介紹了新區建設情況,省發展改革委、關回顧和總結了規劃》實施兩年來的情況,分別就建設副中心鄉村和發展循環經濟作了發言,同志也介紹了做法和經驗,同時大家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必將對更好地推進《規劃》實施工作發生經濟的推動作用。借此機會,講三點意見。

一、起步良好,經濟區建設穩步推進

《規劃》實施兩年來,各地各部門做了大量工作,經濟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6831億元,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590億元,分別增長14.5%和28.7%,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在西北地區的占比均較規劃頒布前提高了4.6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161元和4882元,增長16.3%和2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和6.3個百分點,較年分別提高6190元和1365元,經濟區建設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一是一系列具體規劃相繼完成。以規劃為先導,結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落實“十二五”發展目標,先后制定了城市群建設規劃、高速公路網規劃、省渭河全線整治規劃等專項規劃和新區總體規劃,并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編制了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規劃。在各項規劃引領下,經濟區各項建設全面展開。

二是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鐵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網和航空設施更加完善,高速公路總里程由原規劃的1800公里增加至3200公里,地區公路總里程達到6.3萬公里,尤其是到高速公路的開通,真正把大融為一體。開通了至鄭州的高鐵,地鐵二號線將于今年9月底試運行,即將建成的咸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和第二條跑道,將使設計旅客吞吐量達到3100萬人次,比原有能力和實際水平分別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為中心的“二小時交通圈”和省內當日往返、周邊中心城市當日到達的“一日交通圈”。

三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旅游等優勢產業繼續壯大,其中落戶民用航天科技產業基地和航空產業基地的企業達到698家,總產值比兩年前增加了38%。高新技術、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居全國107個開發區的第三位,渭南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成為四家國家級軟件產業和出口雙基地之一,依托國際港務區設立的綜合保稅區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四是生態建設和文物保護成效顯著。以渭河綜合治理和秦嶺保護為重點,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努力營造大水大綠的人居環境,大中城市良好天氣連年超過300天。將大遺址保護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改善民生有機結合,建成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法門寺文化景區等一批標志性工程。正在浐灞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更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突出例證,大大提升了的城市品位。

五是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已經起步。研究通過了《關于加快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率先構建創新型區域的決定》。實施創新能力建設、新產品開發、新技術開發、產學研聯合開發四大技術創新工程。年,實施新產品開發項目1380個,國內先進水平的占70%以上。加大軍民結合“雙百工程”實施力度,每年支持100個重點企業和項目實現軍民兩用技術成果雙向轉移。通過省創業引導基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文化和科技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多種方式促進科技金融發展。

六是省部共建和區域合作機制日益完善。我們相繼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民政部、商務部、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鐵道部、文物局、中國社科院等簽署了經濟區共建協議,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編制融資規劃協議,推動高新區、經開區、航空產業基地、航天產業基地和楊凌示范區等5個園區成為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前不久,綜合保稅區和國際港務區相繼獲得國家批準,成為西北唯一的綜合保稅區,政策條件更加優越。與此同時,區內各市也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完善了教育、人才、文化、旅游、工商、文物、統計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內部聯系更加緊密。

二、認清形勢,增強加快經濟區建設的緊迫感

經濟區是《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確定的18個重點開發區之一和西部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并被賦予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增長極和建設內陸地區開放開發戰略高地的定位,承擔著帶動大、引領大西北的重要使命。雖然近兩年區內經濟較快發展,但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正視問題,看到不足,切實增強進一步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是要對我們面臨的競爭形勢有充分認識。“十一五”以來,國家大力推進區域開發空間層級優化,區域開發格局進一步細化,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環渤海、海峽西岸等經濟區先后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西北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呼包銀經濟區、蘭西格經濟區、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區等,有的已經獲批,有的即將出臺,區域競相發展格局已經形成。特別要看到許多區域在發展態勢和支持政策上具有一定優勢。比如重慶的兩江新區,發展勢頭很猛,僅年GDP就突破1000億元,增速23%,基建投資每天超過一個億,引資每天高達4.5個億。與我們同在西北的新疆,地大、物博、人少,中央又決定全國對口援疆,并給予了率先進行資源稅改革、設立喀什經濟特區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而我們這個地區雖有多項重要指標都提前兩年完成,但經濟總量占西北地區的比重,2009年為30.9%,去年為30.2%,卻有下滑的趨勢。因此,對我們來說,發展不足仍是突出矛盾,加快發展仍是第一任務,在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只有全面加快發展步伐,才能真正起到引領作用。

二是要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充分認識。首先,區域發展水平不均衡。年,區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和最低的城市相差了12倍,城鄉發展不協調,有些縣的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還不到20%,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薄弱。其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任務艱巨。二產比重過大,三產發展滯后,技術裝備落后,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嚴重制約競爭力提高。此外,國家日益收緊的貨幣政策和土地閘門也對區域發展產生了一些影響,建設用地缺口較大、資金保障機制還不完善等,都使經濟區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三是要對經濟區總體實力較弱的現狀有充分認識。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在既有經濟基礎上的融合。在進入國家層面的經濟區中,經濟區在這一方面并不具備優勢,特別是與東部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去年,長三角生產總值接近7萬億、珠三角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并已形成互通互補、聯動發展的格局。而我們這個區域,生產總值剛剛突破6800億元,七市一區雖然各有特長,但經濟實力都沒有進入全國發達地區行列,相對而言,孤立發展的態勢還比較明顯。我們要充分利用《規劃》實施的歷史機遇,在區域內整合各類要素,深化經濟合作,形成整體合力,在發揮各自優勢、提高綜合實力中,實現互利多贏。

三、突出重點,推動經濟區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一是緊緊圍繞“一高地四基地”的戰略定位,扎實推進經濟區各項建設。建設“一高地四基地”既是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也完全符合關天地區的基礎和需要。我們必須堅持發展定位不動搖,堅持履行國家賦予的職責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持之以恒地朝著規劃的目標不懈努力。區內各個市縣所有落實規劃的工作,都要自覺地圍繞這個目標對照、把握和推進。首先,要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樂際書記多次強調,的發展必須是開放的發展,的經濟必須是開放性的經濟,只有這樣,才有出路、有活路、有競爭力。最近我們很快將召開外向型經濟發展動員大會,專門就開放的問題進行研究、安排和部署,各地要切實抓好落實。各高新區、經開區和產業基地,都要成為開放度更高的示范和引領本地區開放的高地。四個基地中,首先抓好要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設,按照不久前召開的全省科技大會的精神,下功夫解決科教資源條塊分割、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較弱、科技成果轉化不夠等問題,真正完成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探索路徑的任務。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一定要按照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和我省聯合編制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規劃來推進。要把怎樣提高裝備制造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和創新能力作為重點,組織進行裝備制造成套重大項目攻關,加快實現由制造向創造、配套向集成的轉變。建設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主要是發展好楊凌示范區,并依托這個平臺,積極探索城鄉政策一致、規劃建設一體、公共服務均等、收入水平相當的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徑,實施土地整理,推進土地流轉,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帶動整個經濟區乃至全省現代農業的發展。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區也要按照總體規劃的布局,把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作為重要任務,使新區成為我省繼楊凌示范區之后又一個現代農業的樣板。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關鍵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集聚的優勢,唱好旅游經濟大戲,做足文化產業文章。要在近兩年已有良好開端和充分發揮曲江文化產業基地作用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培育多元化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建設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特色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產品,使相關產業彼此促進,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二是緊緊圍繞“兩大重點任務”進行突破,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兩大重點任務,一個是以為重點的統籌科技資源示范基地建設,一個是加快一體化和新區建設。這兩項,既是國家交給我們的改革任務,又是規劃要求率先建設的任務,對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作用。因為科技資源統籌改革做好了,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就強了,新區建設好了,對推動大都市的形成和帶動大、引領大西北的作用就增強了。所以,必須緊抓不放、全力突破,特別是已經明確的規劃和項目,一定要加快推進。

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前面已經說了,這里再強調幾件事情,一個是企業一定要建科技研發中心,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投入標準,政府就要按一定比例提取,作為全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專項經費。這項工作,科技廳等有關部門,要逐企業去落實。另一個是科技成果省內轉化比例要提高,去年只占30%,今年要達到50%,科研單位和企業彼此要加強對接,科技、工信、中小企業等有關部門也要做好搭建平臺的工作。再一個就是要加快推動科技人員合理流動,人事、科技等部門要圍繞打破“終身制”和解決人事關系“條塊分割”,盡快制定促進科技人員自由流動政策。

新區的建設任務非常艱巨,現在,規劃已經做好,藍圖已經繪就,工作機構也已組建,并賦予五個組團充分的自主權,下一步關鍵在于抓好落實。其中有三個問題需要重視,第一是要堅持市場運作。現在省上能給的就是30億元啟動資金和3萬畝土地指標,要充分發揮其在市場上的引導作用,廣泛開展招商引資,一年后五個組團都要有新的形象。第二是要盡快啟動一批項目。最近已策劃了一個百千萬工程,就是今年新區要開工100個項目、投資1000億,10年完成投資10000億。新區管委會要抓緊準備,7月份搞一個一系列的開工儀式,五個組團同時啟動。第三是各市各部門要大力支持。新區建設是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大事,各市都要支持并積極從中尋找促進自身發展的機遇。、咸陽兩市更要全力以赴地支持,目前兩市的常務副市長都是管委會的副主任,咸陽最近又組建了一個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為新區開發建設服務,這個做法非常好。總之,建設新區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全省矚目、全國關注,我們一定要集全省之力,努力按照規劃目標將其建設成一個現代田園都市。

三是緊緊抓住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這個重要任務,大幅提升群眾生活水平。我們所有的工作最后都要體現在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好、更富裕上。落實關天規劃的所有工作,都要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出發點也是落腳點。盡管這兩年經濟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了,但總體上還是偏低,其中農民收入與全國還有1037元的差距。所以,我們必須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重要任務。第一是國家有制度和政策的我們要逐步擴大覆蓋面和提高標準。只有國家有政策,這類制度越早實行越好。比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國家層面上都有了制度規定,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加快速度。近年來我省的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以及最近將全面實行的城鄉統一標準的養老保險制度,就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加快推進的。第二是國家沒有政策的我們要創造條件來實施和推進。如我省實施的“蛋奶工程”,高齡老人補貼、孤兒和生活補助、殘疾人生活補貼等等,就是自己創造條件做到的。第三是對不合理的一些利益格局要予以逐步調整。比如,解決企業的軍轉干部的待遇、完善農村退伍軍人優撫政策和提高過低行業職工收入水平等,都屬于這個范疇。提高居民的收入,既是改善民生,也是擴大消費、優化經濟結構的根本舉措,希望大家主動做、積極做,做實、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媒體采訪有關民生問題的時候,我經常講“加法”和“減法”,但不管是“加法”還是“減法”,目的都是為了加速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我們的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城鎮居民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縮小同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當然,超過了更好。在這一點上,,一定要走在全省前頭。

四是要緊緊抓住城鎮化帶動戰略不松手,加快全區城鄉統籌步伐。長期以來,地區是城鄉分治,重城市、輕農村,結果城鄉差距不斷擴大,二元經濟結構不斷問題加劇,這與地區的經濟發展要求是不相適應的。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實行城鄉統籌,以城帶鄉,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讓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流向農村。為此,要緊緊抓住幾件實事,全力以赴推進。

一要推進農民進城。自去年省政府有關政策出臺以來,全省共有80多萬農民進城落戶,應該說總體情況不錯,但發展也很不平衡。客觀地講,這是一個新課題,要做好確實不容易,但它符合群眾愿望,符合發展需要,必須認真做好。最近國務院文件中有關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和政策更為優惠,目的就是保護農民利益,鼓勵農民進城。所以,各市一定要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尤其是市要進一步突破有關規定。要針對一些大型企業長期聘用農民工較多的情況,允許由企業集體辦理落戶手續,并利用國家政策解決這部分人的住房等問題。

二要推動土地流轉。農民要進城,土地包括林地,一定要流轉。這樣,一份土地資源可以變成兩份收入,有利于農民增收致富。推動土地流轉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農民自愿,一個是要有大企業來投入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沒有農民自愿,土地就無法流轉,沒有大企業開發,農民收益增加就沒保障。省政府已專門下發了有關土地流轉的文件,楊凌示范區現在也做得非常好,周邊也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村子,希望其他各市也加快推進。

三要加快重點鎮建設。現在我們抓30個重點鎮建設,目的就是要提高其承載能力,聚集更多的人口和生產生活要素,使這些鎮變成縣城的延伸區和縣域副中心,成為全省統籌城鄉發展的樣本。省上目前已給了每個鎮1000畝土地和1000萬資金啟動,建設模塊也全部做好。要面對全省房地產開發商,盡快搞一次招商活動,把有資質、信譽好的開發商吸引到農村去,加快重點鎮的建設步伐。

四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性住房是中央和老百姓都十分關注的一件大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內容。由于我們采取了組建保障性住房建設公司等有效措施,今年全省的建設力度非常大,效果也非常明顯,總體上不應該有大的困難。但要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各級政府必須格外上心,既要把目標任務完成,更重要的是保證在實施過程中不出問題。最近媒體報道的套取保障性住房補貼、用保障性住房土地搞開發,以及讓群眾交多年廉租房租金等,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一定要嚴肅處理。

關于加快城鎮化步伐,我提出要按照“做美城市、做強縣城、做大集鎮、做好社區”的總體思路推進,如何理解做美、做強、做大、做好,需要很好地研究,比如做美,第一個是要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內涵,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第二個是完善城市的功能,讓人生活很方便,第三個就是要強化城市的管理,所有事情都規范有序。一句話,城市要功能齊全、生態宜居、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特別是及幾個地級市,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做強縣城,就是把縣城做成三級城市,提高承載力和經濟實力,現在我們縣城的面積、人口和產業總體上都不夠,“十二五”必須加快發展。城市化是必然趨勢,但農村人口不可能全部都到大中城市,還是要就近轉到小城鎮。目前我省鎮的規模普遍太小,功能及承載能力都很低,所以要盡快做大。做好社區,就是要完善社區的公共服務功能,想居民之所想,做居民之所做,各個方面都能讓大家滿意。

同志們,“十二五”是落實《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希望規劃實施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市、各部門,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推動經濟區發展實現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