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對群眾路線思想的反思
時間:2022-08-14 09:16:00
導語: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對群眾路線思想的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科學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內涵豐富和獨特的群眾路線思想和群眾運動觀.本文根據歷史實際,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對兩者做一反思.
一,群眾路線與民主政治建設
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把握程度,取決于對該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主體力量的認識,把握與利用的程度.在他的著述中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性力量進行了充分的描述和論證,高度肯定和評價了人民群眾在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展開,政治設想的實現,都要由物化的力量即要由主體的人去實現.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是誰呢歷史唯物主義向來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向前發展,實現著進步階級的政治抱負.無產階級代表著廣大人民的利益,無產階級的事業倚仗著人民大眾去完成,不能想象沒有廣大人民參加的民主政治建設會成功.始終關注民主政治建設,并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作為民主的具體實現形式之一.他認為,盡管政黨是民主政治建設的主導者,但僅有政黨組織的自身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地投入到民主建設過程中.他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最關注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是否都發動起來了,加入進來了.因此,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非常重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動員和群眾路線的執行.
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這已為無數的歷史事實所證明.雖然許多群眾的政治水平遠未達到政治家所要求的水平,但政治家們用通俗的口號或與群眾生計有關的問題來號召,打動群眾,使其中一部分群眾覺悟了,行動起來了,于是受其感染,未曾覺悟的和不甚覺悟的群眾就會一呼而起,造成群眾運動的強烈效果.他們盡管沒有明確的理論,但客觀上卻推動著事業的發展.而且當群眾運動起來后,運動本身又成了一種動員與宣傳的形式,吸引著更多群眾的介入,并教育和提高著參加者.中國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正是抓住放手發動群眾這一條,動員起全國的老百姓,依靠人民戰爭,最后取得了勝利.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歷史昭示了這樣一條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是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因此,能否充分調動起廣大民眾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事業,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換言之,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事業的成敗.
二,群眾路線思想
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依靠群眾路線找到了革命的根本利益和農民經濟利益之間的平衡點.群眾路線的方針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相結合,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取得農民支持并領導農民奔向其最終目標的重要條件.建國以后,中國共產黨對于群眾路線的認識和運用有了新的提高.根據變化了的新形勢,更加重視和充分發動群眾,發動社會各階層積極參與政治,并在作出決策時考慮到他們的利益,依靠他們貫徹各項方針政策.把群眾路線看作是制定和貫徹政策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注:《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99頁.).
意識到,在執政以后,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貪圖享樂的情緒可能生長,有的同志可能淡化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針對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強調,共產黨人一定要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要為人民著想;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而要當好人民的勤務員.他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中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黨群關系好比魚水關系.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1957年春天,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他說,所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就是黨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這也是群眾路線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的群眾路線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者,黨除了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外,沒有自己特殊的私利.黨要處處想到群眾,為群眾打算,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二,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要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向人民群眾負責.說:"我們的負責,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做向人民負責."(注:《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28頁.)要考察共產黨人是否真心誠意為人民服務,是否真正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不能只看到他的主觀愿望與動機,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他的實際行動和客觀效果.因此,我們不但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愿望,而且要善于為人民服務,要使我們的工作結果,完全有益于人民.
第三,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注:《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933頁.)他十分強調一切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要做群眾的學生,然后再做群眾的先生.不經常地向群眾學習,不在群眾的實踐中吸取營養,就勢必脫離群眾,使自己孤立起來.只有虛心地向人民群眾學習,把群眾的知識和經驗集中起來,吸收,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夠具體地去啟發群眾的覺悟,指導群眾的行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是科學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系統的集中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主動,更豐富."(注:《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99頁.)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同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黨和群眾融為一體,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貢獻.
三,晚年的群眾運動觀
1958年以后,特別是""時期,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群眾路線幾乎成了群眾運動的同義語.當時的共識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革命的群眾運動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決定力量,……對待革命群眾運動的態度問題是區分無產階級革命家與資產階級革命家的一個根本標志."(注:《馬克思主義者應如何對待革命的群眾運動》,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8~22頁.)
群眾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破壞性的,可以有效地破壞一個現存的社會,與建設時期需要的穩定,秩序,制度,法律是相抵觸的.1962年,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專門批評了濫用群眾運動的傾向,"有些同志,把群眾運動當成是群眾路線的唯一方式,好像不搞群眾運動就不是群眾路線.這種看法,顯然是不正確的."他具體分析說,群眾路線是指"要在群眾中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一切關系到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必須依靠群眾的自覺和自愿.而當時的許多群眾運動,往往沒有真正的群眾基礎,而是在強迫命令的情況下進行的,"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脫離和違反群眾利益",恰恰違背了群眾路線.這種"違背群眾路線的所謂''''群眾運動'''',不僅不能反映群眾的利益和要求,而且損害了群眾的積極性,損害了黨的威信,破壞了社會主義建設"劉少奇的這個講話,第一次從理論上把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區分開來.
而晚年的越來越熱衷于依靠群眾運動來解決政治和經濟問題,對群眾運動由充分信任到極力推崇,最后發展到迷信.
由于對權力腐蝕的高度警覺,建國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官僚主義同人民群眾的矛盾這個問題上.他對官僚主義表現出強烈的憤恨,并進行了深惡痛絕毫不留情的批評.他認為,黨內自上而下已經存在了一個與人民群眾尖銳對立,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官僚主義者階級,傳統的整黨整風已經不能充分解決官僚主義的問題,只有依靠發動群眾性政治運動,公開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人民群眾來揭發黨和政府的黑暗面,才能解決當時存在的官僚主義及其他政治問題.
在1956年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一方面堅持了他關于群眾運動的正確思想,提出全面規劃,加強領導,既要防止急躁冒進,又要防止保守自流的方針;另一方面,他的思想中也隱含著將群眾運動絕對化的苗頭.當時,認為合作化速度過快的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被尖銳地批評為右傾機會主義,領導落后于群眾,"像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里走路."此后,將群眾運動絕對化,對群眾運動的態度如何成為他判定一個人政治立場的標準.基于自己多年的革命實踐,認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莫過于發動群眾搞政治運動.這種非理性傾向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他發動了"",并在運動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口號:群眾可以無需黨的領導,那些束縛群眾運動的框框應統統取消.他主持制定的"十六條"規定:"無產階級,只能是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采取任何包辦代替的方法."(注:1966年8月8日中央通過的《關于無產階級的決定》.)據此放棄了以往派工作組領導群眾運動的傳統做法,使群眾運動陷入放任自流的境地.再加上,等人"群眾運動天然合理","踢開黨委鬧革命"的肆意蠱惑,這些因素極大地加劇了""的動蕩.
我認為,晚年發展到對"群眾運動"的迷信及其實踐經驗的偏好,是有歷史原因的.
首先,革命戰爭時期以及建國初期,依靠群眾運動,黨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對群眾運動的依戀.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推翻傳統統治的基本手段.建國初期,黨領導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在對敵斗爭,社會主義改造,經濟建設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大規模的革命運動是群眾運動,沒有這些群眾運動是不行的,比如,僅僅依靠中央人民政府一個法律而不動員人民群眾是不行的,必須發動群眾,讓群眾來參加,問題才能解決的比較徹底quot;(注:《董必武選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0頁.)廣大人民群眾要迅速擺脫貧困,建成社會主義的熱情期待以及順利發展的形勢,助長了對群眾運動的迷戀.群眾運動既然被視為神圣的,也就很自然地成為衡量人們政治立場的標尺.對待群眾運動,只可贊成鼓勵,不許評頭論足,更不能對群眾運動有所規范.這樣,在片面沿用群眾運動經驗的同時,卻忽略乃至放棄了對群眾運動實行領導的一面."依靠群眾,放手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都要有領導.沒有領導,誰去依靠群眾自己走自己的,這就講不清楚."(注:《年譜》(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63頁.)恰恰是這一點,忽視了.
其次,晚年對"群眾運動"的極力推崇,同他早年受主觀唯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思想的影響不無關系.他青年時期寫過一篇題為《心之力》的文章,強調主觀意志的作用.在1927年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有反對洋學堂,贊揚和支持農民群眾過火和落后行為的思想.他認為"大眾參與是實現真正的社會和政治革命的唯一途徑,組織起來的群眾的支持將無往而不勝."(注:《思想的永生》(外國學者評第3卷),蕭延中等編著,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在50年代末,讀了王勃的《秋日楚州郝司餞崔使君序》一文后,他寫了一個很長的批語.這個批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貧賤低微"與"生力旺盛"之間的必然聯系,把二者視為因果轉化的必然過程,從而構成了極為明顯的"壓抑--創新"的價值取向.在晚年的大量論述中,這種價值取向表現得特別突出.換句話說,認為,凡是被壓抑的主體,必然內聚著天然的實現欲望,而壓抑著別人的主體,又必然本能地產生惰性.二者之中,前者是活潑的,富有生命的動力,后者則是呆滯的,形成歷史的阻礙.上述命題沉淀在的觀念中,就形成了他的名言"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因此,在干部與群眾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群眾.在歷次政治運動中,他都鼓勵來自下層的沖動,不能容忍抵制和壓抑群眾運動的作法.
"他不太看重物質的或組織的作用,獨視人為生產力諸要素中最寶貴的因素,而人之所以寶貴,不在于其體能或理性,而是其意志或精神."(注:蕭延中:《晚年》,春秋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311頁.)試圖重建個人魅力型的組織系統,憑借人的意志力量,群眾的自發首創精神,激勵幾萬萬人民的熱情,以期重建他理想中的新秩序.總觀一生,他后來"左"的理論觀點有一個潛伏,發生,生長,發展,最后到登峰造極的過程.
西方許多研究的學者也注意到的群眾路線思想與現代化過程中擴大民眾參與的關系,并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但也尖銳地指出,這一思想實際運行的方式與現代化所要求的制度化方向是相背離的.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拉爾夫·密利本德就評論說:"人民大眾的卷入同民主的管理不是一碼事,完全有可能在一個方面達到很高的程度而在另一個方面卻成就不多."群眾運動的最大受害者往往就是群眾本身,而如果能避免群眾運動,那么最大的受益者也是群眾.這是十年""留給人們的沉痛教訓.
以上論述表明,群眾路線是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其晚年的群眾運動觀上卻出現了嚴重失誤,造成了慘重的后果.在我們這樣一個有長期群眾運動歷史的國家,在動員民眾的參與熱情時,不能再使用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方法,而只能通過制度的方式漸進地推行.只有這樣,才會深化對群眾路線思想的認識和把握,也才會有利于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 上一篇:淺析鄧小平的群眾路線思想
- 下一篇:群眾路線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