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助力學生就業

時間:2022-08-19 11:33:40

導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助力學生就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助力學生就業

摘要:學生就業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之一,關系到學校的社會聲譽、辦學資源的獲取及招生任務能否完成。因此,各高職院校普遍重點關注學生就業。在該背景下,文章通過闡述高職院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學生就業的關聯度以及對接發展的現狀,探究兩者融合發展的路徑,以搭建高質量的就業信息宣傳平臺,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

關鍵詞:文化育人;就業質量;立德樹人;就業觀念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引導和支持力度,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總體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在改革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高水平師資力量不足、招生和就業工作壓力大、人才培養改革方向不明晰等。其中,畢業生就業困難已經成為影響制約高職院校發展的突出性問題。該問題不僅影響學校自身的發展,而且還事關學生工作情況。因此,各高職院校均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問題,通過多種舉措確保學生順利就業。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學校黨建引領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學生順利就業,為學生就業、學校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高職院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就業工作的關聯度

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過程中,思想政治素質處于首位,文化素質是綜合素質中最基礎的素質。如果思想政治素質不過關、不過硬,即使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素質強,也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更稱不上優秀人才。同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對于開展就業指導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單一的就業指導很難解決學生在求職過程遇到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與就業指導相結合已成為高校培養教育學生的關鍵方法[1]。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如果執行不到位、成效不扎實,會嚴重影響人才培養工作和就業指導工作,導致學校無法培養出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過硬的畢業生,以及畢業生無法在求職中有上佳表現,進而影響用人單位的評價和畢業生成功就業。其次,就業工作需要整合高校能力,以確保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就業是學校的重點工作,不能認為僅是就業部門的工作,而是要樹立全局視野,形成學校黨委統籌領導、全校各部門單位同心協力的工作格局,這就要求校內各部門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團結一致的良好氛圍。為此,必須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廣泛宣傳發動。另外,在“互聯網+”的形勢下,學生就業工作要想不斷提質增效,高職院校需要緊跟時代需求,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為畢業生、用人單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業信息平臺,在深化校園信息化改革過程中,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可以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信息化技術,更好地做好服務與保障工作,為各方搭建人才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從而為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作出貢獻。

二、高職院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對接就業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思想文化助力人才培養

各高職院校通過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平臺渠道,不斷提升學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且提高高職院校的品牌效應,以高質量人才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各高職院校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著力解決學生“抬頭率”低的問題,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入腦入心”的有效途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通過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轉移到革命和建設紀念地、紅色景點等,邀請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在現場授課等多種形式,積極打造“第二課堂”,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感染力,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理解領會授課內容的精神實質,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同時,積極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門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構建思政教育矩陣。通過出臺校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意見、開展課程思政教改課題研究、推出課程思政示范點等方式,課程思政工作目前已經在各高職院校全面展開,在干部教師中形成共識、深入人心,并初見“育人”成效。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相結合的舉措,不僅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使其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而且能夠改變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拓寬學生的就業視野,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讓學生步入社會后能夠更加順利地工作[2]。在文化育人方面,部分學校結合各自專業特色,以特色學校文化培育學生,如筆者所在的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提出了“鐵色文化”鑄魂育人的文化育人總方針,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在就業市場上展現出強勁的綜合競爭力,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江蘇省同類院校前列。另外,作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表現載體,各級各類宣傳陣地尤其是新媒體陣地,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信“鐵小微”連續數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官微百強”稱號,成為師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平臺,在育人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參與人才培養工作這方面也存在短板,如忽視學生作為受眾的接受偏好和能力,自說自話;新媒體等宣傳平臺管控不足,存在一定的意識形態風險,且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和形式創新度不足,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對校內外相關優質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充分,尚未形成顯著的育人成果等。

(二)宣傳工作有利于凝聚共識、打氣鼓勁

學生就業工作是高職學校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事關學校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招生吸引力及學校的長遠發展,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共同努力。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首要的功能是凝聚共識、營造氛圍和打氣鼓勁,如南京某傳統行業背景的高職院校,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持續降低用人需求,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偏低。為此,該校充分發揮黨員和干部的帶頭作用,將“全員抓就業”融入支部“三會一課”、師生政治理論學習等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深入廣泛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形成了干部職工人人參與就業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時,學生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在“先就業、再擇業”、創業光榮等就業擇業觀的引導教育下,出現一批成功自主創業的學生,在升學、服兵役、先就業再擇業方面也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經學校媒體報道后,在學生中引起積極反響,影響帶動了更多學生,該校也一舉改變了就業率低的局面。同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就業工作氛圍營造、宣傳發動方面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在解決學生就業思想觀念問題時,學校未能實現“一對一”的精準幫扶,仍舊是“一對多”的幫扶模式,導致幫扶效果不一;在開展就業指導宣傳教育時,重理論宣講輕實踐教學,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在求職時出現禮儀禮貌缺失、面試能力不強等問題,嚴重影響就業成功率。除此之外,法治宣傳教育的缺失導致畢業生不了解勞動法律法規和維權渠道,當自身權益受損時,學生無法及時維權。對此,學校應該推廣相應的法律宣傳普及教育。另外,就業宣傳引導的內容和平臺載體還不夠豐富,對新媒體技術運用不足,對青年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對宣傳教育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三)宣傳平臺提供就業信息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顯著優勢在于:具有不同種類和特點的宣傳思想文化平臺,如學校官方的“一網兩微”、校報、廣播站、電視臺,相關的論壇、課堂、會議等,能夠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全天候”的宣傳推廣,因此,這些宣傳思想文化平臺是服務和保障就業工作的有效“信息武器”。該平臺解決了用人單位情況介紹和需求發布、校園招聘會信息發布、社會招聘信息發布、學校畢業生結構和數量情況等問題,在求職學生和用人單位溝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建立了專門的畢業生就業網站,用于及時發布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和畢業生求職信息。同時,相關院系專業針對用人單位個性化需求,通過各種聊天群在目標畢業生群體中發布小范圍用人需求信息,為招聘方和求職方搭建起更為直接的溝通渠道。上述渠道基本滿足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需求,但仍有上升空間。比如:根據筆者調查研究發現,江蘇省內15家高職院校就業網站存在頁面設計同質化嚴重的情況,普遍存在雙向互動技術落后的問題,缺乏求職學生與用人單位、求職學生與就業指導教師之間的雙向互動功能,無法在線完成簡歷投遞、在線面試、在線咨詢等就業環節,只能由求職畢業生單方向瀏覽招聘信息;發布的信息中存在未經甄別審核而直接轉載的情況,部分經過甄別的信息屬于過期信息,時效性差,容易誤導瀏覽者,甚至部分就業指導咨詢模塊根本無法使用,在排版設計、網站美工等形式上存在瑕疵,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網站的公信力和使用率,造成了學生精力的浪費和求職機會成本增高等問題。

三、高職院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助力就業工作提升質效的對策與路徑

(一)繼續強化文化育人工作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緊緊圍繞育人的核心任務,通過強化文化育人,不斷提升學生思想文化素質,做好服務保障,助力學生就業。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基層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應該讓思想文化更深地融入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以此促進人才培養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從而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實現畢業生優質就業。同時,要通過輿論宣傳,營造樂學上進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內生動力,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繼續推進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策略,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學校工作各個方面,有效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比如: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下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公平、正義、和諧,認識到積極參與社會工作的價值,從而提升學生就業認知[3]。要結合突出特色和推動普惠,建立“有特色、寬覆蓋”的學校文化,健全文化育人機制平臺,培養學生成為富有家國情懷、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注意注重學生自主創業,讓學生在參與宣傳思想文化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升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同時,提升自我教育管理能力,有效增強學生成長能力,使學生形成終身受益的意志品質。要進一步明確正確導向,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在校園杜絕錯誤思潮的出現,開展鑄魂育人、固本強基工程,宣傳“正能量”,確保正確育人導向,堅定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

要不斷提高新聞宣傳業務水平,用心用情服務學校和師生,著力打造有情懷、有溫度、有技能的“三有”新聞宣傳稿件[4]。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宣傳陣地,講好師生“身邊故事”,著重宣傳學生在成人成才、努力學習、創新創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倡導“先就業、再擇業”的思想理念,避免學生出現因就業觀念的偏差和就業知識、就業必備技能的缺失導致無法成功就業的情況。可以在校園媒體上宣傳表彰表現突出的先進干部職工,將其精神風采、先進事跡和經驗做法宣傳推廣給更多的干部職工,讓干部職工學習掌握先進人物、模范人物的經驗,從而整體提高工作能力。要對就業先進單位的經驗做法進行宣傳推廣,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帶頭作用。要善于對外溝通合作,為就業工作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宣傳報道合作企業,以及邀請企業工作人員參與校內思想政治和文化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宣講、教育等,促進校企互相之間的友誼,鞏固互利共贏的合作基礎。同時,將校企、校地合作解決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的典型案例作為宣傳重點進行推廣,給更多的用人單位和院系提供經驗參考。通過以上舉措,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合起學生、干部教師、用人單位等三方面力量,共同推進學生就業工作向前、向好發展。

(三)為供需雙方提供更加豐富便捷的信息交流平臺

“互聯網+”時代,就業工作需要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保持與時俱進,實現就業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以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服務和保障學生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考錄等工作。尤其是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用人單位和求職學生不方便面對面交流溝通,為雙方構建網上交流溝通平臺尤為重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教育部及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時發文指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智慧平臺,鼓勵用人單位和求職畢業生通過網絡實現供需對接,精準推送、智能化匹配人崗信息,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大學生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精準就業服務體系。具體內容是:綜合運用相關新媒體技術,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起方便快捷的交流溝通平臺和供需配對渠道,確保就業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充分體現信息技術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幫促作用;同時,利用校園媒體、社會媒體,宣傳學校的辦學實力、辦學成績,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避免出現影響學校形象的負面新聞報道。要立足于既有條件,充分挖掘資源潛力,為用人單位和畢業求職學生搭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網絡交流平臺,搭建集招聘信息發布、簡歷投遞、在線溝通為一體的網站,確保求職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有效溝通,同時,及時高效處理負面輿論宣傳,保持學校良好形象,多措并舉,推進畢業生就業。高職院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工作,其成效高低對畢業生就業工作有著重要意義。要充分認識、正確看待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就業工作之間的密切關系,構建無縫對接、有效融合的體制機制,這是各高職院校決策者、管理層、師生員工共同面臨的課題和任務,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既能體現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發展能力和潛力,切實增強高職院校黨組織政治引領力,又能切實解決高職院校面臨的突出矛盾,因此,構建兩者之間良性互動的關系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重點。

作者:韓廣來 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