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下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研究

時間:2022-06-23 15:25:00

導語:互聯網思維下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思維下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互聯網思維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互聯網思維逐漸向著管理領域滲透。在大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互聯網思維中的數據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扁平化思維等,進行學生管理制度、管理事務、管理內容、管理流程、管理組織等的優化、調整、改進,可達到提高大學學生管理成效的目的。因此,本文基于互聯網思維進行了大學生管理工作的論述,明確了其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邊界化的作用,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大學生管理;學生管理工作;應用途徑

社會已經步入大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已經滲透至社會生產生活之中,并形成了互聯網環境下的互聯網思維。在傳統的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是工業思維,制定的管理模式、管理組織結構、管理內容等,帶有典型的科層制管理特點,大學學生管理各職能部門之間相互獨立,上下級為領導與指導關系。需運用互聯網思維塑造新型的學生管理組織體系,加快上下級之間信息傳遞的速度與準確度,以及消減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提高學生管理的運作效率,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思維特點,實現大學學生管理工作質效的全面提升[1]。

一、互聯網思維概述

(一)概念分析

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進入web3.0階段,實現人機交互、多終端交互、人人交互,以及在云平臺、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等的助力下,互聯網逐步形成多對多的交互模式,信息交互效率更高、傳播范圍更廣。“互聯網+”逐漸滲透至商業領域、科研領域、教育領域等,促進了各行各業生產、管理、工作等質效的提升,對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著推動性的作用。互聯網出現伊始,人們將其定義為工具,而在當下互聯網不僅僅是工具,還衍生出了互聯網思維,也可說是一種工具思維,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現實世界人的思維也在發生變化,進而帶動行為的轉變。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人們隨時隨地使用智能移動終端就可上網,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思維的發展與深化,使其成為網絡虛擬世界中的一種文化,展示出互聯網環境中的理念、精神、規則等,尤其注重于思維價值的創造。

(二)特征分析

互聯網思維有著自身獨特的核心思維,一是用戶思維,以用戶為核心去考慮問題;二是簡約思維,分為專注與簡約兩個方面;三是極致思維,是指將工作做到極致,完全滿足用戶需求,甚至是超出用戶預期;四是迭代思維,允許出現錯誤,不斷試錯,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五是流量思維,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活躍度,影響著互聯網運行的質量;六是社會化思維,借助社會化媒體或是眾包協作,打造出互聯網的協作模式;七是數據思維,數據是互聯網運行的基礎,現實世界與互聯網世界之間的信息交互,是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傳遞;八是生態思維,互聯網中的各個主體,為利益共同體,自組織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組織形式。互聯網思維是以用戶為核心,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具有平等、開放的特征,民主程度更高,沒有等級之分,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使多層次的組織結構體系,轉化為扁平化組織,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回歸人性的本質,具有在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的前提條件[2]。

二、大學學生管理工作運用互聯網思維的作用

(一)去中心化

大學學生管理組織結構是從工業社會演化而來,帶有非常明顯的工業思維,工作管理具有制度化、標準化、中心化特點。在工業思維管理工作模式下,學生被限制在標準、制度、規則的框架內,管理模式較為封閉。在這種管理工作模式下,大學領導層為中心,負有學生管理的責任,學生為被管理對象,處于管理組織結構的底層,管理突顯的是管理手段,未能展現大學學生管理的服務屬性。互聯網思維下的管理組織結構為扁平化,無核心點,對工業社會的組織結構進行分解,去中心化,將組織結構中的所有人放于中心點位置。大學采用互聯網思維中的扁平化思維,學生為管理的核心與主體,實現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服務的目的。

(二)去邊界化

大學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按照學生管理事務進行劃分,并由相應的各個部門負責,人為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分割,本屬于一個整體的管理事務,被歸于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進行管理,形成封閉管理局面,管理邊界較為明顯,尤其是在大學資源利用與共享方面,邊界化更為明顯,那么在大學生日常活動中,信息交互不及時、不準確,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影響到活動開展的成效。基于互聯網思維,信息交互快捷、精準,可實現大學學生、教師、管理部門、大學領導等之間的高度信息共享,解決大學學生管理信息不對稱、壟斷問題。大學學生管理各主體之間,跨越邊界進行信息交互,在現實的校園環境中實現了互聯網開放性特點的運用,突破大學原有的封閉管理模式,構建出開放、共享、平等的新管理組織形態[3]。

(三)去中介化

大學原有的信息傳遞模式是大學領導發布最新指示給各個部門,由各個部門將信息傳遞給大學班主任或是輔導員,最后傳遞給學生。信息由大學的最頂層傳至最底層,之間存在信息傳遞中介,形成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在互聯網中,所有個體平等的處于環境中,個體之間多對多連接,構建出直接有效的信息傳遞網絡,無中介參與。在無中介的互聯網環境下,每個個體都可發表自身的建議,掌握一定的話語權,進行信息的控制,學生管理工作者在互聯網中,不在完全掌握信息傳播渠道,互聯網中的每個節點都有可能占據有利位置,不受現實世界的束縛,自由發布信息,成為輿論的掌控者。

三、互聯網思維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對策

(一)應用用戶思維,轉變管理理念

互聯網下的用戶思維是以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用戶作為核心節點,圍繞用戶開展一系列的服務活動。在大學傳統的管理模式中,注重的是客戶思維,實行科層制管理模式。在引入互聯網思維后,采用用戶思維開展管理工作,需要大學進行客戶思維的轉變,以服務用戶的管理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產品與服務,注重學生的細節體驗,讓學生有所感知,超出學生對服務的預期。互聯網的用戶思維,是抓住、抓準每一位用戶的實際需求,讓用戶參與產品服務之中,進行產品的優化調整,持續提升用戶的體驗。用戶購買產品與服務關注的重點是價格,那么產品與服務營銷方案的制定則變得尤為重要,用戶思維是以人為本,將用戶提升至主體地位,注重用戶服務的細節體驗,達到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的目標。目前,大學教育強調的是以生為本,與互聯網用戶思維保持一致,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采用用戶思維,深度探尋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需求為驅動力,實現學生管理工作向著服務學生的方向發展。

(二)采用扁平化思維,簡化組織結構

大學學生會是學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組織,屬于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學生會以主席團為核心,主要由一名學生會主席、多名副主席組成,在主席團下,設有多個職能部門,每個職能部門設有部長一名,副部長多名,以及干事若干名。在學生會傳統的管理中,主席團有著決定權、任命權、審議權,上級指導下級工作,有著嚴格的管理層級之分,各部門之間各自獨立,由學生會主席團進行管理,而各部門直接管理基層班級。在應用互聯網扁平化管理理念后,主席團、職能部門、基層班級處于同一拓撲型結構中,削弱了學生會主席團的職能,各個主體之間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上下直達的扁平化組織結構。第一,該組織結構節點為基本單元,組合形式眾多,縱橫之間節點平等,信息交互通暢;第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門之間沒有邊界,重組整個學生會組織,注重基層班級管理效能的發揮。例如,學生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各部門獨立運行,在開展活動中,各個部門與基層班級抽調骨干人員組建活動小組,小組成員之間沒有管理等級之分,互相配合完成各項工作,在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回歸自身的部門或班級。采用靈活組合、扁平化管理思維,簡化活動信息傳遞環節,基層班級的學生也可參與管理活動,對整個學生管理體系進行了優化調整,消減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提高信息反饋效率,防止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過多的消耗[4]。

(三)借助簡約思維,優化管理流程

學生管理工作內容眾多且繁雜,并且學生有著自身的個性特征,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需在短時間內抓住管理的重點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一是簡化事務辦理環節,使用減法,進行辦理手續與流程的簡化;二是傳統學生管理中各部門權責不夠明確,運用簡約思維中的專注力,明確部門的權責,確立日常管理的重點內容,專注于自身的管理事項,彌補學生管理中的疏漏,提高管理的精確性;三是進行管理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精簡不必要的操作流程與管理節點,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管理資源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資源消耗,提升整個管理組織結構的運行效益;四是探尋學生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去除其中管理價值不高的條款,并修補其中的疏漏,保證制度與當下大學學生管理之間的適應性。通過學生事務辦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組織結構的精簡,合理去除冗余組織、多余環節、無價值的管理內容,重塑簡約化管理流程,全面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效。

(四)使用數據思維,提升管理的針對性

數據思維是指充分利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項數據,對學生管理各項工作進行提前規劃部署,將數據作為驅動力,實現學生工作的前瞻性管理,而不是在發生問題后,進行事后的彌補與解決,防止學生管理工作滯后問題。采用數據思維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以數據為指導,通過全面收集數據,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量化學生的日常表現,以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指導。1.個性化培養個性化培養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各項信息,借助數據分析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制定出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像學生專業發展上的分析,收集學生圖書館的借閱記錄,獲取借閱頻率較高的圖書類型,增加該類型圖書的采購量,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需求。或者是分析學生跨專業借閱的圖書類型,為輔修課程的設計提供依據。使用數據思維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指導大學學生培養工作,提高大學教育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實現大學學生的針對性、個性化培養[5]。2.反向匹配反向匹配要以往屆學生分析數據為基礎,對當下學生進行匹配培養。例如,往屆學生在畢業后進入知名企業工作,可對該學生進行各項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工作,包括了學習成績、個性特征,在校期間的綜合表現、干部職位等,完成分析后,與現階段的學生進行匹配,對匹配度高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采用數據思維進行反向匹配,也可用于危機管控工作,像心理危機管控,可收集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特點、家庭狀況等,與正常心理狀態進行反向匹配,確定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危機,以便于進行心理輔導,實現學生各項危機的提前預防,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主動性,避免事后處理成效不佳現象。

(五)基于社會化思維,建立自組織

社會化思維的核心是網絡,學生管理工作面向的是學生,將所有的學生視作網絡化的存在,進行學生管理組織結構的搭建。一是社會化媒體的利用,在學生管理信息交互中,使用社會化的媒體進行雙向的信息傳遞,溝通交流注重平等,打造出鏈式傳播體系,組建社會化的學生管理網絡形態;二是眾包協作,鼓勵學生建立自組織管理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并通過互聯網將分散的學生自組織整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學生自組織可自主制定管理制度與管理流程,并自覺遵守這些規則,而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其中主要負責指導與監督,以提高自組織建設的效果,實現其建設的最大化價值。綜上所述,大學學生管理工作受到工業思維的限制,管理工作著重強調的是管理,采用的是客戶管理模式,未能體現出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的服務性質,也未能突顯學生核心與主體地位,管理呈現出封閉性的特點,形成信息傳遞不及時、管理精準度不足、管理質量與效率不夠理想等問題。因此,大學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及時完成管理思維的轉變,采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工作的改進與變革,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去邊界化,持續提高大學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水平,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信息化、高效化的發展[6]。

參考文獻

[1]李加奎.“互聯網+教育”時代高校教師與學生管理工作協同發展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3):2.

[2]李輝.互聯網思維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及運用[J].視界觀,2019(15):1.

[3]楊婷婷.“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2.

[4]張紅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7):2.

[5]劉巖,趙楠.基于“互聯網+”思維的應用型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創新的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7(14):3.

[6]潘中祥.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路徑轉型[J].高教探索,2019(2):5.

作者:楊志強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