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路徑

時間:2022-05-09 10:09:54

導語: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路徑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樹人、實現“三位一體”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探索以培養醫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仁心仁術爭上游”為目標,通過頂層設計、構建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培養和提升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積極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庫、改革思政教學模式、建立評價機制等路徑,促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有特色、出效果、可推廣。

關鍵詞:臨床醫學;課程思政;“雙高”

一、“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目的

傳統的思政教育作為一門專門課程,獨立在專業學科之外、自成一體,呈現“個體單干”“一錘子買賣”的態勢。導致思政教育“唱獨角戲”“孤立無援”,不能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正面的、顯性的教育優勢;持續影響乏力、教育效果堪憂,不能有效落實和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1]課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創新。把專業學科中思政教育元素提煉出來,融入專業知識學習,將這種隱性教育納入到思政教育體系中來,達成教育的根本目的。[2]課程思政理念符合綜合性的課程觀,專業學科既要傳授知識和技能,也要教育學生做人做事。從而使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與專業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融合在一起,即思想品德教育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教育融合,把專業學科的學習納入學校育人課程體系,使育人體系更完善。立足于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理應注重各個學科課程的重要基礎地位。首先,要弄清專業學科的特質、運行規律,確定專業目標、理念、內容和方法。其次,專業課程有其自身的系統性和簡約性,因為學時所限,在專業學科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必然有限。因此,專業學科的課程思政就不能只是單打獨斗、各自為政,必須納入、融入本專業課程體系,這個體系要求對專業課程思政知識高度概括,保證學習者能夠接受到最有價值知識的良好教育。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徑就是“雙高”建設,[3]其核心仍然是立德樹人。通過課程思政在專業教學的融合,以促進專業課程優化、教師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管理高效,形成高水平專業課程體系,助力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在教育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目標中,價值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路徑和策略研究曾智勇1,胡長虎1,曾小青2,范明寬1,楊秋玲1,包莉1塑造是第一位的,力求人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專業課程思政就是要與思政課程同步,將價值觀引導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融合,教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要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效融合,才能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

(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醫學教育專業使命

新時代,“健康中國”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醫學教育必然肩負歷史使命。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的醫學生要求具備較高素質、復合應用能力強,能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很好地完成衛生健康工作(如臨床診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這些醫學生要學習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和臨床醫學專業核心課程并參與實踐,要掌握與人們健康息息相關的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基本公共衛生的知識及處理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高深的學問、高明的專業技能,才能擔當起實施并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任。所有這些,不可能“一蹴而就”,都必須長期在臨床醫學專業知識技能的教學過程中,逐一融入思政元素,進行隱形思政教育,天長日久,才能成功。

二、“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亟待提高

一是專業課教師在傳統思想上更偏重醫學知識和技術教學,不太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和政治素養的培養;他們常常兼任臨床一線工作,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影響到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提高。二是專業課與思政課教師之間在思想上、行動上還沒有形成合力、同向而行。多數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不善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培養,總認為思政課老師和輔導員才需要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和培養負責任,而自己只負責專業教學。因此不同程度忽略或弱化了在教學過程中的思政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家國情懷和“仁心仁術爭上游”的職業素養比較薄弱,造成學生的“德性”和“才能”脫節,甚至“有才無德”,人才培養的規格品質不能達標。

(二)學生課程思政的學習興趣需要引導,“三觀不正”亟需糾正

高職醫學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面向基層培養合格醫學人才,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所需。但醫學專業課程多、知識量大、學生的學時緊張、學生學習壓力大是實際情況。有的學生認為“思政無用”而興趣不大,平時也忽視思政學習和自身修養提高,無人正確教導,常常“三觀不正”。社會上的陰暗面、醫患糾紛等不良關系和醫療行業不正之風均影響到學生的心態,使其對臨床醫學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降低,職業意向不堅定,就業目標不明確。[4]如何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養成,這確實是醫學教育亟需解決的大問題。臨床實踐證實,只有從醫學生抓起,提升其素質水平,才能有助于改善醫患關系、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5]推進醫學科學良性發展。

三、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路徑選擇

(一)將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融合

根據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必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相匹配、相融合。既要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優良傳統文化,還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擔當精神,具有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負。要將所有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有目的地融入專業課程教育實踐中,讓學生樹立“愛黨愛國愛人民、仁心仁術爭上游”的理想信念,最終能夠成為國家需要、勝任并能開拓創新工作的人才。[6]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和水平,實現實踐技能融合

在專業教師中加強課程思政能力培養,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水平,積極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要組織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老教師與年輕教師等學習、交流、實踐。定期集體備課,相互交流,對專業課程知識點及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進行研討、提煉、建庫、應用、反思、提高,統一思政思想,免除分歧和異議,避免重復和隨意;抽選骨干專業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新觀點、新思路,掌握新方法、新技術,提高見識,交流認識,鍛煉能力,推進工作。解決了思想和技術水平問題,才能充分激發專業教師開動腦筋、積極主動開展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做出特色的專業課程思政。

(三)打好基礎,分門別類共建共享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庫,做好資源融合

不同專業的專兼職教師,對課程思政資源的認識、理解和把握自然不一樣,因此必須在整體上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個人先根據各章節順序挖掘思政資源,再集中交流,統一整理成思政元素資源庫。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庫要做到每個章節都有思政資源,每個重要知識點都有思政資源融合。各門學科、課程、章節之間的思政元素選取還要避免重復、濫用。開發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課外輔導學習資源,按照“大愛無疆——為黨工作、為國出力、為人民健康服務;仁心仁術——大醫精誠、精益求精;力爭上游——追求卓越、不懈探索醫學科學高峰”等系列進行整理資料,作為課程思政的補充。

(四)頂層設計,將專業特色課程思政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融合

在人才培養體系中,要全方位地構建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體系。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程均圍繞專業思政主要目標,整合課程思政資源庫的資源,提煉專業層面下各課程的思政主題。公共基礎課包含大量的思政課程,公共基礎課的思政主題是“端正三觀”“四個堅持”“四個自信”,體現價值追求。專業基礎課思政主題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體現科學探索精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主題是“大醫精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培養職業素養,倡導“工匠精神”“爭先創優”;專業拓展課程思政主題是“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體現人文情懷、仁愛之光。

(五)探索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新模式,使內容與方式融合

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不是“另開爐灶搞單干”,而是將思政元素融合于專業教學中,以不同方式方法呈現,實現“畫龍點睛、潛移默化”隱性教育目的。方式多樣,內容不同。一般采用課前預習的思政案例導入、課程講授中融入、課后討論以及過程性考核融入等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興趣,增強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加深對社會主義先進制度的認識,提升對黨的偉大和“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六)構建專業層面的課程思政評價考核體系,使過程評價與效果評價相融合

構建專業層面的課程思政評價考核體系,涉及教師的聘用、考核、晉升、獎懲等,以持續增強全體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意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考核評價體系包括標準、流程、激勵措施等。對教師考核評價時要注重思政案例與專業知識融合適宜的評價標準的科學制定。對學生的評價,根據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的理解、掌握甚至應用程度所賦予的不同分值,引導學生學習并運用思政資源,提升醫學職業素養。

四、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融合的策略

(一)創新理念,頂層設計,一體化建設專業課程思政體系

1.組織建設。以臨床醫學專業教師為主體,以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為輔助,以院系各級黨組織以及宣傳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各部門為保障,以社團活動、研究項目、課程理論及實踐教學等為載體,形成“一個主體、兩個輔助、黨政保障、多項目載體”的專業層面課程思政建設組織領導和團隊。[7]2.制度建設。實行專業負責人承擔專業建設和課程思政建設雙崗責任制,領導各專業學科團隊建設、負責制訂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方案、創新專業課程思政體系、指導落實專業課程思政育人任務;由教研室主任或課程負責人牽頭,督導各門課程建設團隊,本課程全體教師和相關輔助、實驗人員參加,承接專業安排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具體落實本課程的思政育人任務。不同層級團隊要定期組織開展活動,采用專題培訓、交流研討、外出學習、面對面研討、網絡信息交流等形式,對黨和國家思政教育新政策、新要求收集分析,掌握發展新動態,運用課程思政新策略、新技術,提高專業教師育人的自覺性、能動性、有效性。3.示范建設。將課程思政能力培訓列入青年教師成長培訓必備內容,骨干引領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推行課程思政名師遴選和名師工作室建設工作,盡快培養一批專業水平高、育人能力強的課程思政骨干教師。示范建設一批效果好、特色強的專業思政課程,發揮標桿引領作用。4.載體建設。結合項目載體開展課程思政教研及評價、專門課題研究、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思想理論水平和教育實踐能力,創新專業課程思政模式。

(二)抓住關鍵,落地落實,系統整體協調團隊推進

第一,目的要明確。專業課程思政不是“想不想做”的問題,而是每個老師“必須做并要做好”的事情。專業教師必須在思想上明白、理念上更新、行動上迅速。第二,專業課程思政要考慮專業層面。要從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角度統籌考慮,強調目的性、技術技巧性、文化傳承等。真正讓思政入腦入心,促進學生進步、成人成才。第三,抓住關鍵,精準楔入。制度建設是關鍵路徑,評價機制是工作支點,教師是主體,資源庫建設和課程思政建設是重要載體,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是重點環節。

(三)加強制度管理,建立與時俱進的評價激勵機制,推進建設工程

以組織和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團隊為主體,以骨干示范建設為引領,以評價機制為支點,齊心協力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工程建設。讓教師能教、樂教、潤物無聲,讓學生愛聽、受教、終身受益,打造教學相長、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示范性專業課程思政,促進高水平臨床醫學專業(群)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文星,劉瑞婷,卜美玲,等.職業教育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探索[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84-87.

[2]鄭永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力構建“三全育人”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8(11):11-14.

[3]李菲.新時代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路徑選擇[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1-4.

[4]王艷,劉瓊瑤,周小花,等.臨床醫學生對醫患糾紛的認知情況[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2):99-100.

[5]吳琳.醫學生思政教育中預防醫患糾紛職業精神的培養——以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醫學基礎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2019(1):46-47.

[6]滕蘇蘇.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教師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93-95.

[7]鮑育育,沈詩怡.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改革實施策略探索[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56-59.

作者:曾智勇 胡長虎 曾小青 范明寬 楊秋玲 包莉 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南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