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水土保持工作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4-28 11:09:38
導語:山區水土保持工作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一些耦合關系,探究其內在的關聯,是全面認識水土保持工作意義的重要途徑,并能基于這一耦合關系,提出促進水土保持工作高效開展的建議,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甘肅山區的水土保持工作為例,探究了這一內在關聯,總結了水土保持工作對甘肅山區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促進甘肅山區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甘肅山區;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
一、水土保持工作與山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關系
(一)山區可持續發展內涵
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能夠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同時又能夠保障未來的發展潛力。根據我國國情,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其實是能夠科學節約、高效利用、環保地進行地區發展。本文闡述的甘肅山區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能夠運用科學辦法節約資源的同時,高效利用生態資源,保障生態環境整體不受傷害,并通過一切努力促進經濟長久發展。基于甘肅山區可持續性的本質內涵,探討其與水土保持工作之間的聯系,通過山區水土保持工作,來維持或者支持山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水土保持工作與山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關系
水土保持工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通過人工干預,緩解地區生態的惡性失衡,讓失衡生態向有序、良性發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國土整治、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水土資源情況關系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會給地區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和物種的生存,也會影響人類正常的農業生產,給人類的生存、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保持良好的水土狀況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土質疏松、資源匱乏、植被稀少、自然災害頻發的甘肅山區,由于地處黃土高原,地域條件惡劣,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據統計,每年甘肅山區水土流失面積占據甘肅全省的85%以上,總水土流失面積達1.1×108hm2。甘肅山區水土流失面積之大、地域之廣,尤其到了夏季,隨著雨水增多,更是頻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不僅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甚至威脅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水土保持工作是保障山區人民生產生活安全的重要任務,更是促進和維系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水土保持工作對甘肅山區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一)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經過水土保持工作的優化,甘肅山區普通梯田能夠增產30%~50%,使山區農業生態逐漸變好。此外,如果能夠配合推行節水灌溉以及精耕細作,就能讓山區的貧瘠荒地轉變為“三保田”,實現土地保水、作物保土、土壤保肥,提高甘肅山區的糧食總產量。由于甘肅山區一些地方不適合耕種農作物,即便是進行了水土保持工作,一些盆地、深谷、丘壑等地也不適于耕種勞作,需要通過發展經濟林或是發展草、畜產業來提高資源利用率,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發展地區經濟。
(二)對山區農民收入的貢獻
通過封山育林、植樹造林、河流治理等水土保持工作,修復甘肅山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甘肅地區的農副產業,使農民不僅發展傳統種植,還可以依靠林果業、畜牧業、養殖業等增收,也可以根據獨具特色的地理環境發展旅游業,推動手工業、餐飲業等的發展,增加山區人民的收入。
(三)對山區經濟結構的優化
甘肅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長期受到惡劣水土環境的影響。隨著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強,山區生態的治理,甘肅山區的經濟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在經濟效益上,梯田的建造以及經濟林的養護,增加了甘肅山區農民的整體收入,使得人均純收入在10年內翻了一番;其次,在生態效益方面,河道治理工程、封山育林工程、植樹種草工程以及蓄水保土工程等讓甘肅山區的土壤結構發生了改變,土壤的滲透力和蓄水力得到加強,提高了對抗雨水沖刷的能力,強化了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實現了防風固沙、排洪減沙等效果;最后,在社會效益上,地區生態環境的轉好,不僅解決了地區溫飽,也促進了二、三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四)對山區生態環境的改善
水土綜合治理工程的推進,改善了山區的自然環境,使得當地的土壤肥力不斷提升,有機物含量逐步增加,植被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由于植被情況的改善,甘肅山區涵養水資源的能力提高了,有效改善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五)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
為響應新農村建設,甘肅山區農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水土保持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積極通信網絡,極大地改善了山區人民的生活狀態,豐富了山區人民的視野。人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一些環保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應用一些技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積極用先進的理念建設新農村。
三、促進甘肅山區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對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思想認識
水土保持工作能夠給甘肅山區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便利,應該充分重視起來。首先應該提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必須充分認識到改善生態環境是維持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認識到生態環境就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充分重視對于山區的生態整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工作,切實將山區水土治理工作落到實處。其次,需要各級部門相關人員積極協調,認識到甘肅山區發展與水土保持工作的關聯性,推動甘肅山區生態向好發展,推動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推進。
(二)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發
不斷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不僅要“治”,也要全面“防”,將“防治”一體化,才能有效對抗甘肅山區的特殊地域環境,使其長遠、穩定的發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就是要統一規劃治理內容和體系,在管理上形成小的治理單元,明確各個單元的防治細節,依據其地區的特色,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治理方法,有效選擇防護對策,進行科學管理,實現區域化、特色化的水土流失防治。例如,對于一些植被稀疏的防護林,可以依據當地土壤情況,進行科學的分層耕種,增加防護林的密度和層次,保持水土,豐沃土壤,涵養地下水。同時,也要在基礎防治工作上加強科研投入,不斷改善區域防治工作,不斷強化防治工作的成效,真正實現科學管理、科學研發、科學應用的特色化防治機制。
(三)健全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制
為了保證各個防治區域管理的有效性,要不斷健全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監督管理政策。可以實行責任、權利、利益一體化的管理辦法,不同區域負責人需要完善本區域的管理制度以及人員管理辦法,進行定期考核。在人員管理上,應該加強技術職稱考評,技術職稱與崗位職務、工資收入等進行關聯,對于積極參與科技研究并應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收獲實效的,應當列入技術職稱考評的加分項,推動地區人員管理制度的完善,實現內部競爭機制的健全,促進水土保持工作與科學研究的融合,推動當地科學治理技術的發展。此外,應當加強相關監督執法機構的監管力度,對于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及時阻止,嚴肅處理,維護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成果。
(四)使水土保持最優狀態
由于甘肅山區所處自然地理環境惡劣,目前治理的成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使當前的治理效果毀于一旦。因此,甘肅山區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能松懈,必須要重視起來。一方面,應用科學技術提高目前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強監督管理杜絕,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預測和提前防護,保持最優的水土保持狀態,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用社會經濟發展來反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斷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五)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資力度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項治理工程,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資金,但是甘肅山區相對落后,發展資金欠缺,為了讓甘肅山區水土保持工作能夠獲得進一步發展,相關部門要增加投入,要積極吸納政府財政、社會機構、商業投資等,建立多元投資管理體系,多方位籌募資金,推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落實。一方面,積極向國家申請資金投入,促進水土保持惠民工程的建設;另一方面,也可以引進企業投資,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企業為當地水土保持工程提供資金、技術等的支持,當地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互惠互利,共同進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和回報體系,不僅吸引企業,也可以吸引團體、群眾,甚至個人投資,統籌多方面的力量,促進甘肅山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更多的技術、資金支持。
(六)加強與農業等部門的合作
由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一個繁雜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因此需要各部門的密切合作。例如,退耕還林工作需要涉及到農業部門、林業部門、水土保持部門等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因此,要統一規劃,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推動甘肅山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對甘肅山區人民生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鄉村建設等都有促進作用,可以說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甘肅山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必須要加強水土流失保持工作的有效性、科學性、持續性,深化綜合治理,明確各級權責,加強監督管理,提高防治意識,強化部門合作,開放融資體系,促進甘肅山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牛炳慧.淺析水土保持與甘肅山區經濟發展的關系[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282+157.
[2]謝艷艷.水土保持與甘肅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耦合關系研究[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09.
[3]李斌榮.努力搞好水保科研工作更好地為半干旱山區治理開發服務[J].中國水土保持,1993(01):16-18.
作者:袁曉明 單位:會寧縣水土保持工作站
- 上一篇: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
- 下一篇:織錦圖形在視覺形象設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