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探索
時間:2022-04-24 10:57:43
導語: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理論,分析了影響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效果的主要因素,從地質勘察、地基處理、結構體系、平面布置、空間優化、材料選用、薄弱層處理、抗震驗算、隔震技術、消能減震技術等方面出發,研究了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化措施
1引言
在諸多自然災害中,地震對人類的影響尤為明顯。震級越高,釋放能量越大,產生的破壞程度越強。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其抗震性能越來越受到考驗,必須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在以往的抗震設計中,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挖掘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完善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體系。
2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概述
2.1地震作用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只不過大多震感不明顯。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典型的地震多發國家,具有活動頻率高、分布廣、震源淺、強度大等特點,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坍塌和生命損傷,給人們造成的創傷至今無法撫平,因此,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圖1為震后高層建筑受損圖。圖1震后高層建筑受損圖
2.2抗震設計理論
現階段,抗震設防可以分為多遇地震、設防地震、罕遇地震3個水準點。常規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普遍遵循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思想理念,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多遇地震下的彈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彈塑性分析。同時,還應該包括設防地震下的中震分析。“三水準抗震設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沒有進行定量規定,而且不能有效控制非結構構件,一旦地震發生,導致非結構構件喪失功能,可能會產生不可預估的損失。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推進,以及人們對建筑抗震期望值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抗震設計理論得以發展應用[1]。
3影響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效果的主要因素
3.1選址問題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區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壞的程度,不同地區的地震烈度不同,直接影響著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效果,而且場地內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地形地貌都會影響建筑場地的抗震能力。通常情況下,抗震設計采用基本烈度作為依據,然后根據建筑重要性、抗震性以及地質條件,結合場地烈度,對基本烈度進行調整,作為最終的設計烈度,所以,地質勘察、選址工作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高層建筑的抗震效果和工程建設的經濟性。
3.2建筑高度
一般情況下,建筑高度越高,建筑重心越高,穩定性越差。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對建筑高度和結構體系進行了相關規定,在設計時,必須滿足相應的設防烈度要求,嚴格按照規范執行。然而,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高層建筑受到了市場的追捧,許多建筑存在著超高超限的問題,產生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設計論證,一旦發生地震作用,很容易產生形變破壞,甚至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2]。
3.3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實體的基本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建筑結構質量,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性能,可以構成不同的結構體系。比如,鋼結構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整體剛性好、抗震性能好、變形能力強等諸多優點,適于建造大跨度以及超高、超重型建筑,而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既具有鋼結構的優勢,又增加了混凝土結構的特點。所以,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應該根據需求,盡可能使用抗震性能好的材料和結構形式,質量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更有利于提升建筑抗震效果。
4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化措施研究
4.1做好地質勘察和地基處理工作
在工程選址時,除了注重地震烈度,必須加強地質勘察工作,詳細了解影響場地抗震效果的各種因素,包括巖體的結構、力學特性、工程地質性質以及地下水的類型和分布,地質勘察是分階段進行的,必須根據不同階段的勘察要求,嚴格把控工作質量,保證勘察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為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現場地質條件,有針對性地制訂地基處理方案,尤其要注意松散軟弱土層、風化破碎巖層、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巖溶、土洞等特殊地質,著重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穩定性,減少不良地質條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根據地質條件和地基處理情況,選擇合適的基礎類型,常見的基礎類型包括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在地基處理困難或者不經濟時,通常可以采用樁基礎,能夠跨越一定范圍的不良地質,從而為上部建筑提供有力支撐[3]。
4.2選擇合適的結構體系
根據建筑承重結構材料劃分,適用于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其中,后兩者由于鋼材的優越性能,具有抗震性能好、變形能力強的優點。根據承重體系劃分,適用于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包括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筒體結構。其中,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但側向剛度較小,容易產生非結構性構件損壞;剪力墻結構側向剛度大,但平面布置不夠靈活;框剪結構集合了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的優點;而筒體結構是抵抗水平荷載最有效的結構體系,適用于高度較高的建筑。在抗震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不同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多道防線,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
4.3優化建筑平面和空間設計
柱子、墻體等主要受力結構的平面布置和空間設計,也直接影響著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在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工程特點、施工技術、現場條件等綜合因素,盡可能使結構平面和空間布置相對簡單,同時,注意分布的合理性,使各部分結構受力均勻,減少薄弱部位的出現。通常情況下,建筑結構的質量中心需要與剛度重心相吻合,在設計豎向結構時,應該適當降低剛度重心,控制豎向結構的錯向頻率,保證豎向位置平衡。另外,合理設置構造柱,可以豎向加強墻體連接,增強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防震縫的設計也至關重要,一般從基礎頂面開始設置,根據建筑高度和抗震烈度,嚴格控制縫寬[4]。
4.4注重建筑材料的選擇應用
相對而言,結構尺寸越小,建筑自重越輕,在遭受地震波沖擊時,產生的破壞性越小,但這需要以提高材料性能為保障,在縮小構件尺寸的同時,能夠提供同樣的承載力,比如,使用高強混凝土,提高鋼筋強度等級,設置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等等。隨著工程行業的持續繁榮,建筑材料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許多新材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設計人員應該及時掌握市場變化,了解各種材料的優越性能,科學研判其抗震能力,積極運用到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上來,盡量選擇質量好、質量小、強度高的復合型材料,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狀況,達到減輕建筑自重、抵御地震災害的目的。
4.5結構薄弱層的加強處理
高層建筑結構的側向剛度分布不均勻,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再加上樓層承載力突變,很容易出現薄弱層,當發生地震時,這些薄弱部位首先會遭到破壞。所以,必須針對薄弱層進行抗震加強設計,優化結構構件的抗震性能,達到局部增強的效果,減少變形問題的出現,設計人員應該提高重視程度,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性[5]。
4.6做好截面抗震驗算工作
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結構截面抗震效果,必須做好驗算工作,注重非抗震承載力設計值的選用,緊密聯系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保證截面抗震驗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和計算機的支持下,應用先進軟件工具,提高驗算質量和效率,提升設計內涵,確保設計目標的順利實現。
4.7隔震技術的有效應用
應用隔震技術,能夠有效延長高層建筑結構自身震動的周期,從而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隔震層的設計至關重要,利用隔震裝置,可以將高層建筑的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分割開來,在地震作用下,隔振系統能夠化解較多能量,上部結構做緩慢平動,這需要隔震裝置具有強大的承載能力,因此,必須保證使用高性能材料,而且為了延長使用壽命,還應該做好保護設計,避免隔震裝置失效。為了提高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可以在頂樓設置反擺隔震層,如果發生地震,反擺隔震層能夠產生反方向阻力,緩解地震波的沖擊,隔震層的位置選擇以及隔震裝置的質量標準,都是隔震技術的應用要點,需要設計人員著重把控。圖2為隔震技術示意圖。
4.8消能減震技術的應用
消能減震技術在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是將某些非承重結構構件設計成消能構件,或者在某些節點安裝耗能裝置,如阻尼器等,在發生小地震時,消能裝置處于彈性狀態,高層建筑結構具有足夠的側向剛度,能夠滿足正常使用需求,當發生中強地震時,隨著結構變形和受力的不斷增加,消能裝置進入非彈性變形狀態,這時會產生較大的阻尼,能夠消耗地震產生的能量,并快速衰減結構的地震反應,防止主體結構產生明顯破壞。消能減震技術是以犧牲消能構件為代價保護主體結構,在地震結束后,可以修復、更換消能構件,使高層建筑恢復到正常使用狀態,這與傳統抗震體系相比,體現了較強的實用性和靈活性,最重要的是抗震效果更佳,消能減震技術成為減少地震災難的有效技術[6]。
5結語
綜上所述,抗震設計是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重點內容,直接影響著高層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線,然而,高層建筑容易受到地震沖擊波的影響,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損失。本文針對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化措施進行研究,在明確抗震設計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有效的應對方法,希望能夠起到積極的現實意義,提升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水平,在發生地震災害時,能夠有效減少損失,保證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盧一麟,尹鳳霞,郭獻洲.超限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加強措施和建議:以某超限高層建筑為例[J].地震工程學報,2018,40(6):1252-1258.
[2]李子懿,肖從真,李建輝,等.復雜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研究現狀與展望[J].建筑科學,2019,35(9):120-125.
[3]邵李娜,華全慶.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2):24-25.
[4]肖從真,王翠坤,黃小坤.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及結構體系創新[J].建筑科學,2018,34(9):33-41.
[5]張建新,李輝,孫柏濤.超限高層建筑結構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6,32(1):94-97.
[6]魏璉,王森.中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發展及若干問題分析[J].建筑結構,2017,47(1):1-9.
作者:王斌斌 單位:安徽電信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鋼混組合連續梁橋設計創新措施
- 下一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