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課程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10:17: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課程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課程論文

新課程教師消極心理調適論文

摘要: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目前論文正逐步進入關鍵的階段——課程實施階段。新課程實施得怎么樣,直接關系著課程改革的成敗,而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中最主要的參與者,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面對課程改革,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能出現的心理定式、猶疑觀望、惰性及焦慮等消極心理阻礙了新課程實施的進程,影響了新課程實施的質量,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新課程;課程實施;教師;消極心理

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于1999年開始啟動,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5年,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學生已全部進入新課程。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啟動,2003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十五個學科課程標準(實驗),2004年9月起,山東、廣東、海南、寧夏、江蘇等省(自治區)相繼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到2008年全國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將全部進入新課程實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目前正逐步進入最關鍵的階段——課程實施階段。

課程領域普遍認為,課程的改革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是啟動和動員階段,即課程采用階段,是指制訂使用一種課程計劃的過程;第二階段是實施、開始使用階段,即課程實施階段,是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第三階段是持續化、常規化階段,即課程制度化階段,就是把課程計劃及實施過程作為一種系統模式確定下來。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首先,課程實施是課程采用的現實化。課程計劃的確定、課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確了課程的應然狀態,是課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訴人們新時期的學校教育應該確定什么樣的課程目標,建立什么樣的課程結構以及選擇什么樣的課程內容,但在教育實踐中人們有沒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課程目標、課程計劃去執行,即課程的實然狀態如何,卻是由課程實施決定的。課程計劃再完美,課程設計得再好,如果沒有在教育實踐中得到實施,或者在實施中走了樣,那都會使課程的目標無法實現,從而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其次,課程實施也是課程制度化的基礎。課程制度是課程改革步入正常軌道、進入良性運作的表現,它必須在做課程計劃時就被考慮到,但它并不是被規劃出來的,而是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說,課程改革能否成功,關鍵是看課程實施的情況。“改革很多時候被視為失敗,其實不然,因為它們從來就未得到實施”[2](J.I.Goodlad)。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起了大規模的課改運動,設計的課程方案和編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錯,在當時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實施中出了問題,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實施或被扭曲地實施了,最后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師是決定性因素,他們是課程實施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與者,影響課程的諸多因素往往要通過教師反映到教學實踐中去。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以滿腔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新課程的教學中去:深入理解新課程的本質,在課程實施中真正貫徹新課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將新課程的內容傳達給學生;新課程的實施還需要教師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權和創造性,根據新課程的終極目標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區、學校、學生和教師個人的實際,對新課程方案進行必要的調適、補充和完善。如果沒有教師積極努力的參與,任何好的課程計劃都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目前,面對課程變革,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的反映卻并不盡如人意,教師往往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響著新課程實施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從而影響了課程實施的效果,阻礙了課程改革的進程。在我國逐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教師中可能出現的消極心理及其對課程實施的影響。

一、心理定式

查看全文

心理學課程改革研究論文

90年代以來,心理學教材開始不約而同地貫穿了認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認知心理學的概念、方法、理論,從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方面,對其中每個具體環節所涉及的認知過程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例如,將課堂傳授的知識分為不同類型,對每類知識采用不同的教育與學習方法;將教學過程進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等。這些新內容、新思想與傳統教材相比可說

我們認為師范類心理學教學應達到以下幾個主要目標:首先,要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與未來教學工作相關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如心理活動主要規律,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矛盾,影響教學效果的各種心理因素等。其次,應使心理學知識與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加強應用性、實踐性,提高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以上兩方面現行教材都有較充分的體現,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評。但還有一個主要目標目前仍處在忽視的地位,這就是教師人文意識的培養問題。當前中小學校相當部分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曾受過系統的教育理論培訓,卻仍然沿用簡單粗暴教育方式,漠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忽視學生的心智啟迪、個性發展。有些讀書時心理學得高分的教師對學生卻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行為會給青少年脆弱心靈造成怎樣的傷害;學了很多心理知識,眼中的學生卻仍是無生命、無情感,只知服從與接受的“知識容具”或是“考試機器”。換言之,他們還沒有形成重視學生心理,關注學生成長的基本意識,這一現象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上述問題也反映出師范類心理學在課程體系上存在著的盲區,教材中各種概念、理論、研究成果介紹了不少,但總體而言多偏重于從專業研究角度進行分析,學術性較強而實踐性較弱,難以使人將所學知識與教學工作完全聯系起來,而在教師相關意識培養方面更顯缺乏。也許教材編寫者們的想法是:師范生主要任務是把理論學好,等將來工作后自然就會把理論與教學實際掛上鉤。但對于接受了多年傳統教育,又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師范生而言,這種想法則多少顯得有些一廂情愿。因為他們在學習心理學時,更多地是作為一門孤立的課程來學的,往往覺得只要掌握了這些知識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很少有意識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用于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也就是說,對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認識不足。因此,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不注意加強相關意識的培養,那么他們在成為人師后,又會沿用早已習以為常的應試教育那一套做法。這樣發展下去,素質教育的實現將顯得遙遙無期,可見師范類心理學課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師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未來教書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學教學也不能僅僅滿足于指導未來教師教好書、上好課,還應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使之更多地關心愛護青少年的成長,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這樣才能實現從“經師”向“人師”的轉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這樣的任務對于心理學這門重要的教育理論課程而言可說是責無旁貸的。

我們認為在教材中還應加強心理規律與素質教育的聯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實際,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相應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處、依照素質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這樣可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的教育實踐結合起來,使之認識到復雜的心理現象在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表現,了解遵循心理活動規律進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他們避免或減少在未來工作中重入傳統教育的誤區。

素質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為基本特征。它要求讓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要培養的個體素質結構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學課自然應著重于心理素質的發展方面,在教材中不僅要分析說明心理素質的各方面(如認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點、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搞好教學工作,還應討論怎樣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各方面心理素質,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發現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一定發展。這后一方面應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來教師相關意識的培養。通過教學使他們認識到中、小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個體,心理上存在著很大的可塑性,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方法都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采取更為慎重、負責的態度。

查看全文

優化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論文

高師公共心理學肩負著培養師范生的心理學素養的重任,必須以培養師范生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優化其課程體系。首先,高師公共心理學教材的內容必須具備實用性。具體來說,一方面應注重培養師范生正確的心理學的觀念,為師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學中心理學問題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師范生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技能,使師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組織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技能,解決當前的教育教學問題。其次,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必須具備最優化的結構。根據心理學關于學習規律,課程的結構是形成學生認知結構的基礎。高師公共心理學的課程結構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學的認知結構,有利于調動師范生學習公共心理學的積極性。

2.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分析與評估回到本文目錄

現行的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并不是一個統一的課程體系,各高等師范學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學體系,但這些課程體系的內容與結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對象進行分析與評估。

從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內容來看,闡述心理學基本理論的內容十分詳盡,而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性內容則非常單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十分嚴重。其具體表現為“三多三少”的現象,即對心理學概念、原理進行哲學式的闡述多,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闡述的少;對一般意義的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知識多,對教育活動中心理現象進行解釋、診斷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識少;要求學生對心理學的概念、原理進行闡述多,要求學生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教育活動中的實踐問題的技能訓練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師范生解決教育、進行工作中心理學問題能力的培養。

現行公共心理學課程內容陳舊,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方面,現行教材中的有些內容,與教育、教學工作關系甚遠,對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實際的指導價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緊密結合教育實踐而進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學觀念,沒有被吸收進教材。

從教材的結構來看,現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學理論為主線方式進行編寫。現行課程體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等心理學分支學科理論,而心理學每一分支學科理論又自成體系。以心理學的相關分支學科的理論為主線編寫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條塊分割”的現象。這種編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師范生掌握心理學理論體系,但是,師范生所學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心理學知識則支離破碎,不能形成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為核心的、完善的認知結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實用性,妨礙了師范生形成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能力。

查看全文

師范類心理學課程改革論文

90年代以來,心理學教材開始不約而同地貫穿了認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認知心理學的概念、方法、理論,從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方面,對其中每個具體環節所涉及的認知過程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例如,將課堂傳授的知識分為不同類型,對每類知識采用不同的教育與學習方法;將教學過程進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等。這些新內容、新思想與傳統教材相比可說

我們認為師范類心理學教學應達到以下幾個主要目標:首先,要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與未來教學工作相關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如心理活動主要規律,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矛盾,影響教學效果的各種心理因素等。其次,應使心理學知識與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加強應用性、實踐性,提高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以上兩方面現行教材都有較充分的體現,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評。但還有一個主要目標目前仍處在忽視的地位,這就是教師人文意識的培養問題。當前中小學校相當部分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曾受過系統的教育理論培訓,卻仍然沿用簡單粗暴教育方式,漠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忽視學生的心智啟迪、個性發展。有些讀書時心理學得高分的教師對學生卻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行為會給青少年脆弱心靈造成怎樣的傷害;學了很多心理知識,眼中的學生卻仍是無生命、無情感,只知服從與接受的“知識容具”或是“考試機器”。換言之,他們還沒有形成重視學生心理,關注學生成長的基本意識,這一現象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上述問題也反映出師范類心理學在課程體系上存在著的盲區,教材中各種概念、理論、研究成果介紹了不少,但總體而言多偏重于從專業研究角度進行分析,學術性較強而實踐性較弱,難以使人將所學知識與教學工作完全聯系起來,而在教師相關意識培養方面更顯缺乏。也許教材編寫者們的想法是:師范生主要任務是把理論學好,等將來工作后自然就會把理論與教學實際掛上鉤。但對于接受了多年傳統教育,又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師范生而言,這種想法則多少顯得有些一廂情愿。因為他們在學習心理學時,更多地是作為一門孤立的課程來學的,往往覺得只要掌握了這些知識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很少有意識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用于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也就是說,對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認識不足。因此,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不注意加強相關意識的培養,那么他們在成為人師后,又會沿用早已習以為常的應試教育那一套做法。這樣發展下去,素質教育的實現將顯得遙遙無期,可見師范類心理學課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師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未來教書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學教學也不能僅僅滿足于指導未來教師教好書、上好課,還應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使之更多地關心愛護青少年的成長,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這樣才能實現從“經師”向“人師”的轉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這樣的任務對于心理學這門重要的教育理論課程而言可說是責無旁貸的。

我們認為在教材中還應加強心理規律與素質教育的聯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實際,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現狀和存在問題、相應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處、依照素質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這樣可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的教育實踐結合起來,使之認識到復雜的心理現象在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表現,了解遵循心理活動規律進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他們避免或減少在未來工作中重入傳統教育的誤區。

素質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為基本特征。它要求讓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要培養的個體素質結構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學課自然應著重于心理素質的發展方面,在教材中不僅要分析說明心理素質的各方面(如認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點、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搞好教學工作,還應討論怎樣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各方面心理素質,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發現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一定發展。這后一方面應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來教師相關意識的培養。通過教學使他們認識到中、小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個體,心理上存在著很大的可塑性,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方法都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采取更為慎重、負責的態度。

查看全文

隱性課程心理學方式發揮論文

摘要:作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隱性課程是建立在人們的認識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一的心理學基礎之上的。隱性課程發揮作用的心理學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從眾、內化。

關鍵詞:隱性課程;心理方式;作用

隱性課程是建立在人們的認識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一的心理學基礎之上的。早在19世紀,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就已對這個方面進行過探索。保加利亞心理治療醫生洛扎諾夫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無意識心理活動,創立了“暗示教學法”。

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杰克遜在《班級生活》中,首次提出“隱性課程”這一概念。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獨特作用證明了它是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國內學者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關注和研究隱性課程,隨著對隱性課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識到,隱性課程廣泛存在于學校之中,不論是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隱性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隱性課程的優勢就在于它可以利用周圍環境中的各種教育因素去開發學生的潛力。作為隱性課程,不論以何種方式影響受教育者,都通過無意識發生作用。人在作為隱性課程的文化環境、道德環境中生活就會不知不覺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對其進行模仿,實現著文化心理積淀[1]。

隱性課程的特征決定了其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隱性課程的功能具有兩面性,即正功能和負功能。如今,學校德育實效性低下的現狀使更多學者們把目光放到了如何發揮隱性課程的正功能上。隱性課程是通過人類無意識、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發揮作用的,這正是隱性課程正功能與負功能產生的內在機制。挖掘隱性課程發揮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為我們更好地發揮隱性課程的正功能、避免負功能提供幫助。

隱性課程發揮作用的心理學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從眾、內化。

查看全文

新課程改革下心理溝通探析論文

摘要:怎樣才能確立新型師生關系,達到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呢?1.要真心愛學生,2.充分給予疏導幫助,3.平等合作,對話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

關鍵詞:新型師生關系心靈溝通

新課程理念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而在傳統的學校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總是以雙方互為主客觀前提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傳授與接受的關系,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氛圍。那么,怎樣才能改善師生關系,達到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呢?

一、要真心愛學生

給學生以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是與小學生心靈溝通的首要條件,這樣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也才能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把學生的憂慮當自己的憂慮。一旦當學生感悟到老師真誠的愛時,就會激起他們心靈的火花,把教師當作最可信賴的人,并毫無保留地將心靈的大門向老師敞開,告訴你他內心深處的秘密。

真心關愛每一名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生。不把學生劃分三六九等,要一視同仁,尤其是對發展緩慢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當學生正待奮起的時候,你能送去鼓勵的微笑;當學生陷入迷惘的時候,你能夠給予清晰的指點;當學生深感孤獨的時候,你能夠送去關心和溫暖;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你能夠給予內心的勸慰。抓住這些有利的教學時機,只需要幾句話,幾分鐘就可以產生巨大的心靈感應,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達到師生心靈的溝通。

查看全文

心理素質教育課程設計論文

摘要: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論文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心理素質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整體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目標體系的確立;構建心理素質教育的本土化模式;構建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及課程類型;確立心理素質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則,這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關鍵詞: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方法

一、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目標體系的確立

1.必須符合教育的總目標。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的構建必須置于人的全面素質教育的任務體系之中,注意與德、智、體等幾方面的各項教育目標的銜接,必須為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為實現充分個性化與順利社會化服務。

2.必須從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出發。心理素質是指在遺傳的基礎上,在教育、環境及主體實踐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狀態及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的狀態主要體現在心理能力的強弱、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個性心理品質的優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響的行為的社會適應狀態上。

3.應以心理科學為基礎。心理教育指對人的心理的各層面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積極影響,從而達到心理素質的全面優化。它既是有別于心理學的教學,也不是某一分支學科理論的具體應用,而是需要運用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咨詢學、心理治療學、心理測量學等相關學科的有關理論,同時需要有機地運用教育科學、社會學、人口學、哲學等相鄰學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體技術。這樣,才能科學地確立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目標體系。

查看全文

淺談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心理鍛煉研究論文

【摘要】:在學校進行體育活動時,由于學生的體質、智力、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在身體上還存在著一些缺陷,而常規的學校體育又以“尖子生”為主要培養對象,或者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因而忽視了對學校體育中這部分弱勢學生的教學和指導,忽視了這部分學生自我價值的開拓與發展。本文分析了這種現象以及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原因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網頁;弱勢學生;鍛煉;

1前言

在我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大中專學校還是中小學校,各級各類學校都會有一些弱勢學生。這些弱勢學生指的是肢殘、智殘學生;生理上有某種疾患的學生;身體過于肥胖或過于瘦弱(包括發育不良、患矮小癥等)的學生,以及部分體育差生等。在現階段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指導思想的沖擊下,學校體育是以體育特長生為主要培養對象的,而體育課也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的,在體育教學和課外鍛煉中,忽視了對這部分弱勢學生的體育指導,忽視了這部分學生自我價值的開拓與發展。因而影響了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效果。

2導致弱勢學生不能正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響

查看全文

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教育心理學是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兼具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特點,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研究擬對教育心理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課程評價制度三方面提出改革建議,希望能對教育心理學課程更好地開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評價制度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起源于1903年桑代克發表的《教育心理學》,同時教育心理學也是一門交叉學科,兼具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特色。《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課程從最初生硬借鑒普通心理學的內容到今天已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內容和結構。教育心理學歷史悠久,但是內容體系繁雜。它作為師范院校教師教育類專業的專業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從目前的教師授課情況和學生反饋情況來看,該課程還是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的。

一、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從教學目標上來看,地方師范院校的《教育心理學》的課程目標大多重結果而輕過程,強調對概念理論的理解和記憶忽視對知識高層次的整合和運用。從課程內容上來看,首先《教育心理學》的教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教育實際為出發點的,但這種教材沒有考慮到教育心理學的學術價值;另一種突出教學心理學的科學價值和實驗性,但往往忽視了教育實際。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所用教材大多與研究型本科院校所用教材差別不大,在設計和取材上也是偏向學習理論、學習遷移、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等學習模塊知識。這些模塊側重于理論知識,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而學生在實習實踐中遇到較多的涉及教育心理學中個體差異,道德發展等問題,在《教育心理學》授課中所占課時較少。第二,《教育心理學》課程往往忽視中小學教育現狀,導致所教授的內容與中小學實際教育情況脫節。第三,學生反映不知道如何在教育實習中應用這些知識。在課程內容的呈現上,主要是采用多媒體技術,這種方式方便直觀,易于呈現,但是許多老師在ppt上呈現的內容非常多,呈現速度又非常快,學生還沒來得及觀看就已經切換到下一張了,造成學生認知負荷非常大,還學不到東西。從教學方法上來講,《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般采用講授法。這種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方法使學生很難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消化,僅僅停留在應付考試時的死記硬背階段。另外,這種單調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很容易照本宣科,學生戲稱教師是“用行為主義或認知主義的方式教授人本主義或建構主義的內容”,造成了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主要就是上課記筆記,課下背筆記,考試回憶筆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二、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目標

查看全文

中學心理教育課程建設管理論文

1997年4月,國家教委印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行)》,第一次以課程標準形式規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此規范教育實踐。據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學制初中一年級、五四學制初中二年級在思想政治課中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課,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編教材,主要由政治課教師任教。

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心理教育以課程形式進入中學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心理教育在學校可搞可不搞和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之進入合法、規范發展的軌道,它必將在形成、維護、促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課程的開設意味著心理教育作為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已經正式樹立。

如何實施心理教育?十多年來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約而同地把專門課程放在各種途徑的首位。首先,因為課程最能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憑借課程有可能將教育內容較為全面地實現。其次,從我國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受過心理或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奇缺,短時間內對眾多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又不大現實。而心理教育課程有專門的教材和翔實的教學指導用書,教師在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培訓、研討、實踐、總結、提高等一系列環節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當然,專門課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難以顧及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需要,但這可以通過個別輔導等途徑彌補。

就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而言,選擇初中年級作為心理教育課程的試行年級,是抓住了一個有利的教育契機。這是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對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的豐富而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和開放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各種刺激和誘惑,難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性,使得個體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時,他們對于自我、對于他人、對于人際關系、對于社會生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也構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機。因此適時適宜地進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動防范為積極預防,達到促進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標,十分有效地對個體的發展發揮作用并對其將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無疑優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補充。在課程結構符合社會需求、學科體系及學生發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說原有結構更注重前兩個因素的話,那么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則是加強了學生自身發展的權重,三大要素逐步達到動態平衡。課程結構更趨合理,更符合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其建設還剛剛開始,應當盡可能的借鑒國(境)外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和應用國內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彎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