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貿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2:31: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雙邊貿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日雙邊貿易分析論文
一、擴大中日貿易是兩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日本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日兩國的貿易關系對彼此來說都非常重要,雙方貿易互補性極強。中日貿易關系的發展既促進了中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日本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了雙贏,使中日雙方的經濟互補關系在雙邊貿易發展中得以充分體現。兩國在自然稟賦、要素相對價格方面的差異、產業結構發展層次方面的差異既是雙邊貿易得以發展的內在機制,也使優化雙邊貿易結構。進一步發展雙邊貿易,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潛力。
二、中日兩國貿易現狀
1.雙邊貿易增速有所放緩
從《中國海關統計年鑒》歷年統計數據中可知:中日貿易總額從1980年的只有89億美元發展到2006年的2073億美元,增長了將近23倍。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統計數據2007年日中貿易額達到了2367億美元,首次超過對美貿易額,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且比2006年將近增長了12%,連續9年更新歷史最高紀錄。1980以來,中日兩邊的貿易額一直呈增長趨勢,除了1998年有些例外。2002年中日貿易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2006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大關。
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間,日本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伙伴。但自2004年以來,美國和歐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05年開始貿易增長速度有所緩慢。2005年、2006年、2007年中日貿易額的增長率分別下降至9.8%、12.4%、11.9%。這其中不乏因為全球或地區經濟動蕩、政治關系多變、國家政策制定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增長曲線中的斷點和增長趨勢的不連續。
雙邊貿易建構多元結構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美貿易現狀;中美貿易現狀原因分析;促進中美貿易的相關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貿易高速發展,優勢互補明顯、美國的對華貿易限制制約了其比較優勢的發揮、美國國內政治因素的影響、世界經濟不景氣導致美國出口的下滑、中美兩國彼此對外直接投資(FDI)比例極不對稱、中國出口商品結構低下,出口市場范圍狹小、中國企業自身和政府部門一些做法也有不當之處、早日爭取“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改變中美兩國相互依賴的不對稱性,由外貿拉動向內需拉動過渡、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解決貿易摩擦、慎重應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與匯率機制問題等,具體請詳見。
一、中美貿易現狀
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貿易高速發展,優勢互補明顯,貿易結構日趨多元化。貿易的飛速增長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惠,給兩國關系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但貿易摩擦也在增加。2001年底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以來,中美貿易出現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問題、反傾銷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人民幣匯率、紡織品配額問題以及貿易發展不平衡問題等。例如,2002年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實施鋼鐵保障行動;2003年美國對華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2004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彩電和寢室木家具征收反傾銷稅,美國商務部還明令禁止美國進口中國購物袋,美國主要紡織品服裝協會和工會要求推遲取消紡織品配額。
二、中美貿易現狀原因分析
(一)美國的對華貿易限制制約了其比較優勢的發揮
在美國可以自由進口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同時,美國卻對其國內企業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設置了諸多限制。這種貿易的不對稱無疑是導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兩國居民的需求結構也存在著巨大差異。在人們的收入水平很低時,人們的絕大多數支出都將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即此時的恩格爾系數非常高。而當收入水平比較高時,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還可以購買高端產品來提高其福利水平。而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美國一般是高技術高檔產品。顯然,不管人們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須購買的,這就導致美國會大量進口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由于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對美國生產的高端產品的需求卻非常低。這種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異而導致的兩國對貿易產品需求的不對稱是造成美對華貿易逆差的長期因素。
目前人民幣匯率下中美雙邊貿易的發展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對中美貿易影響甚微,不能作為解釋中國對美國產生巨額順差的原因,所以不能把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作為解釋中美貿易順差增速下降的原因;中美貿易順差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但其實質是兩國經濟結構性互補的結果,所以應從中美貿易的本質出發正確看待中美貿易失衡,中美貿易順差是一個結構性矛盾,很難通過WTO雙邊機制得到解決,因此解決中美雙貿易爭端還是要靠雙邊妥協,以積極態度應對中美貿易所產生的摩擦。
關鍵詞:中美貿易,人民幣匯率
一、引言
2009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輪胎特保案”等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引起了中方輿論極大憤怒。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9年前三個季度,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4起,涉案金額58.4億美元,同比增長639%。而在美國國內,由于失業率高升,貿易保護訴求日漸升溫。
2009年1月至8月,中美雙邊貿易額為1837.9億美元。中方遭遇的貿易摩擦占雙邊貿易額的比重僅約3%。中國入世以來,中美雙邊貿易額翻了兩番,但每年的貿易摩擦數量占雙邊貿易額的比重一般不超過5%。
二、中美貿易摩擦現狀分析
剖析危機過后應對雙邊貿易保護主義研究論文
[摘要]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國際貿易、技術轉讓和國際資本流動為載體的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與此同時,國家間、地區間的競爭呈現出立體化、多元化的趨勢,隨著競爭的加劇,戰后為推動國際貿易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的WTO制度本身的缺陷越發明顯,尤其是本世紀金融危機以來,各種新型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極大地阻礙了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本文將要討論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應如何應對不斷升級的新貿易保護。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FTA美國337條款社會責任壁壘貿易救濟
作為經濟發展的必經選擇,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作為一對并存的矛盾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面對自身經濟發展和對外競爭時必須要考慮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何選擇經濟發展的原則往往取決于多個因素,如一個國家或地區自身的發展水平、自身與外界的相互關系等,另一方面,政策的選擇往往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正,在競爭中不斷升級、完善。
相對于經濟自由主義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更關注外界因素對自身的消極影響,其主要是通過關稅和各種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作為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上世紀末期,新貿易保護主義方興未艾,保護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商品經濟的范疇,通過綠色壁壘、社會責任壁壘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達到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進而保護本國就業,維持本國在國際分工和交換中的支配地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和發展既有競爭加劇、經濟理論發展的推動,也有多邊貿易體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依然是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自由和保護的相互交織必然貫穿于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而后危機時代的新貿易保護主義作為自上世紀90年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一方面保留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全部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現出自身的獨特性。
一、后危機時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及發展趨勢
所謂的后危機時代,一方面是區別于暫時已經過去的全球金融危機,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世界經濟并沒有明顯脫離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經濟的反復隨時可能出現,因此,此階段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更多的是對之前新貿易保護方式的延續和精細化。具體而言,有如下特征:
妥善處理雙邊貿易摩擦策略探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美貿易發展的現狀;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原因;建立應對貿易摩擦頻發的解決機制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反傾銷調查層出不窮、反補貼案件逐漸增多、技術壁壘花樣不斷、中美產生貿易摩擦的外部原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回流;美國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經濟自身的不足,是導致貿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應對貿易摩擦頻發的外在解決機制、應對貿易摩擦頻發的內在解決機制
摘要:近十年來,中美貿易關系取得了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但在雙方貿易額迅速擴大的基礎上我國對美貿易順差明顯,且貿易額日趨擴大。隨之而來的是中美貿易摩擦事件的頻鬢發生,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它必將影響到中美雙邊貿易的正常發展。導致這一問題產生的因素很多,既有來自外部的原因,又有來自內部的原因。因此,就中方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務是要努力尋求一種能夠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理貿易摩擦事件的解決機制。
近兩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硝煙四起,持續不斷,花樣不斷出新,究其原因多種多樣。面對貿易摩擦問題日益增多的嚴峻形勢,正確認識我國遭遇的國際貿易摩擦的原因,積極探索妥善解決貿易摩擦問題的途徑,將是保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所在。
一、中美貿易發展的現狀
迄今為止,中美經貿關系取得了長足發展。中美兩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最活躍的經濟體之一,雙方經貿關系迅速發展,貿易額持續穩定高速增長,在中美貿易額擴大的基礎上,順差明顯。巨額順差為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順利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持續曾做出重大貢獻,但伴隨著巨額的貿易順差,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也隨之增多,并且呈現出了擴大化、復雜化、多樣化趨勢。
1、反傾銷調查層出不窮
當前人民幣匯率下中美雙邊貿易的發展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并不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關鍵因素,中國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以互利共贏為基礎的合作應該始終是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主基調,對于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應全面客觀地理性分析,以建設性的態度繼續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健康發展,避免把兩國經貿關系政治化,實事求是地分析中美貿易不平衡,平等磋商,妥善解決分歧和實際問題,中美經貿關系的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中美貿易
目錄
一、中美貿易的背景和現狀
二、人民幣匯率無法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
(一)中美貿易格局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產業分工的結果
中日貿易現狀及影響因素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高速步伐穩定發展,繼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又一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日本經濟不甘落后仍穩居第三,作為經濟實力舉世矚目的亞洲經濟規模最大的兩個國家,其經濟合作關系一直是國際焦點。本文通過分析中日貿易數據及兩國貿易現狀,指出兩國經濟合作中的影響因素,提出深化貿易的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中日關系;經濟貿易;現狀;影響因素
一、中日貿易現狀
縱觀近年來各國間國際貿易蓬勃發展,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發展勢頭銳不可當!在諸多貿易伙伴國中,日本一直是我國的重點關注對象。作為我國近鄰,自1972年9月兩國經濟破冰以來,中日兩國就開始建交開展全面的經濟合作,截止到2014年日本已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中國則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額均位列第一。
(一)雙邊貿易規模擴大
從商務部2001年到2014年數據分析,中日經濟發展十分穩定,形成良好的貿易合作趨勢。總體來說,以2012年為界,2012年以前總量規模都是逐年增加,常年保持20%之上的貿易增速。在2009年,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偶然年度的負增長,但金融風暴過后的2010年雙邊貿易煥發強大動力,進出口分別增長35%、23%,總體來看,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間,中日雙邊貿易總額增長到近4倍。自釣魚島事件發生后,導致中日政治關系幾近斷交,這種政治冷氣候明顯蔓延到經濟領域,兩國雙邊貿易量在此之后每年縮減,中日貿易關系出現明顯下滑信號,態勢萎靡。
小議中國與新西蘭貨物貿易展望
摘要:2008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訂。本文在概述中新兩國貿易規模和產品結構的基礎上,對雙邊的市場緊密程度和貿易互補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新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新西蘭是中國農產品重要的進口來源地,中國是新西蘭工業品進口的重要市場,但雙邊緊密程度有所弱化。中國與新西蘭之間存在持久的產業間貿易互補性,這種互補性在不同行業和國別上存在差異。
關鍵詞:中國;新西蘭;貨物貿易;自由貿易協定
一、引言
無論是傳統貿易理論還是新貿易理論,都認為自由貿易會導致生產成本下降、利潤增加、市場擴大以及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近年來,基于對全球范圍內自由貿易不現實性的理智默認,國家和地區間的各種雙邊自由貿易安排(盯A)不斷涌現。截至2007年7月,成員已經通知WTO的區域貿易安排(R7rAs)有380件。為了順應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競爭格局,中國逐步加快了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步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強雙邊多邊經貿合作。”目前,中國正與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的28個國家和地區商談11個自由貿易安排。中國與新西蘭的雙邊n’A談判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國內環境下產生的。自中新1972年建交以來.兩國經貿關系一直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發展。新西蘭在對華經貿方面的“四個第一”格外引人注目;1997年8月,新西蘭在西方國家中率先與中國簽署雙邊“人世”協議;2004年4月.新西蘭第一個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2004年11月在APEC領導人會}義期間,主席和克拉克總理共同對外宣布,啟動中新n’A談判。這在發達國家中是第一個;在歷經3年15輪艱苦磋商后,中新兩國于2008年4月7日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新西蘭成為第一個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這將進一步深化兩國的傳統友誼,推動雙邊經貿關系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于中國一新西蘭自由貿易區的理論研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可行性分析。樊英(2005)借助一般均衡的三維APG模型預測了建立FTA給兩國帶來的靜態和動態經濟效應;朱穎(2006)定性分析了中新FTA對兩國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的影響,均得出中新兩國都將從中受益的結論。二是考察兩國具體農產品的貿易狀況。宣亞南(2006)分析了園藝產品和乳制品及蛋類,彭可茂(2006)、劉李峰(2006)分別研究了水果和奶制品,結論顯示雙方在這些產品上互補性明顯,貿易進一步拓展的空間較大。上述研究在雙邊貿易結構上的解釋力較弱,而農產品亦不能完全替代兩國貿易的全部特征。為更好地分析雙方合作的基礎和潛力,厘清貿易利益之所在,筆者從整體和分類兩個層面,詳細研究中國和新西蘭的貨物貿易特征①,為中新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提供有力的實證支持。
二、中新貨物貿易的總體狀況
中俄經貿關系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俄經貿關系;市場特性分析;經貿發展戰略
論文摘要:中俄兩國是世界公認的“成長最快的經濟體”,2007年中國和俄羅斯經濟仍繼續保持增長。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兩個充滿活力的巨大市場,為兩國的商品、資源、技術和資本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廣闊前景,中俄經貿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雙方應當抓住時機,充分挖掘潛力,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把兩國經貿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一、中俄經貿關系發展
(一)中俄貿易發展的幾個階段
1991年至今,中俄貿易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1~1993年),蘇聯解體后,兩國貿易方式以政府協定貿易和企業間易貨貿易為主,1991年雙邊貿易額為39.04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減10.8%;1992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8.6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增50.2%;1993年達到76.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增31.0%。第二階段(1994~1998年),貿易方式逐漸向現匯貿易過渡,雙邊貿易額下滑,1994年為50.76億美元(-33.9%),1995年為54.63億美元(+7.6%),1996年為68.46億美元(+25.3%),1997年達到61.24億美元(-11.2%),1998年降至54.81億美元(-10.5%)。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雙邊貿易額止跌回升,連續8年保持快速增長(年均增幅31.5%),1999年為57.20億美元(+10.4),2000年為80.03億美元(+39.9%),2001年為106.70億美元(+33.3%),2002年為119.30億美元(+11.8%),2003年為157.60億美元(+32.1%),2004年為212.30億美元(+34.7%),2005年為291.00億美元(+37.1%),2006年為334億美元,2007年前9個月就達349億美元,增幅高達42%。
(二)中俄經濟科技合作
中俄經貿關系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俄經貿關系;市場特性分析;經貿發展戰略
論文摘要:中俄兩國是世界公認的“成長最快的經濟體”,2007年中國和俄羅斯經濟仍繼續保持增長。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兩個充滿活力的巨大市場,為兩國的商品、資源、技術和資本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廣闊前景,中俄經貿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雙方應當抓住時機,充分挖掘潛力,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把兩國經貿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一、中俄經貿關系發展
(一)中俄貿易發展的幾個階段
1991年至今,中俄貿易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1~1993年),蘇聯解體后,兩國貿易方式以政府協定貿易和企業間易貨貿易為主,1991年雙邊貿易額為39.04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減10.8%;1992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8.6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增50.2%;1993年達到76.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與上年相比增31.0%。第二階段(1994~1998年),貿易方式逐漸向現匯貿易過渡,雙邊貿易額下滑,1994年為50.76億美元(-33.9%),1995年為54.63億美元(+7.6%),1996年為68.46億美元(+25.3%),1997年達到61.24億美元(-11.2%),1998年降至54.81億美元(-10.5%)。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雙邊貿易額止跌回升,連續8年保持快速增長(年均增幅31.5%),1999年為57.20億美元(+10.4),2000年為80.03億美元(+39.9%),2001年為106.70億美元(+33.3%),2002年為119.30億美元(+11.8%),2003年為157.60億美元(+32.1%),2004年為212.30億美元(+34.7%),2005年為291.00億美元(+37.1%),2006年為334億美元,2007年前9個月就達349億美元,增幅高達42%。
(二)中俄經濟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