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藝術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07:35: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設計藝術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藝術美探討
摘要:藝術設計是根據人的需求進行設計的,人有對美的追求,這也就要求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藝術美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藝術美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設計藝術美則是一種對藝術的表現手法。藝術美是超脫于現實生活的一種美,其來源在于以生活作為其素材,在人的內心產生的一種心靈的美的表現。藝術美是由藝術家們在進行藝術設計的創作過程中生出來的內心的美。其會隨著我們人類內心情感世界的變化而進行變化,是具有自由性質的美的表達。
關鍵詞:藝術設計;藝術美;關聯
在藝術家的眼里,藝術設計猶如一顆大樹,而藝術美就是其精華之所在。藝術美是藝術設計家們在自己的作品里所獲得的辛勤的報酬,其能夠體現藝術家們的心靈世界,藝術家們將藝術美融入了藝術設計的作品當中,賦予了藝術設計豐富的意境和精彩的表現形式。一件藝術設計作品只有擁有了藝術美,才能稱之為一件好的、優秀的作品,因為藝術美是心靈美,是體現一件作品的最好的表現方式。
1藝術設計的含義
藝術設計在現今當下具有其廣泛性,生活中藝術設計的作品已經充斥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藝術設計作為大學課堂里一門學科,其擁有非常好的教學意義。藝術設計在于讓大眾欣賞到藝術設計產品的美感,設計出符合使用的具有針對性的藝術性產品。具有服務于社會的方方面面的特點,其廣泛性具有影響人的情緒思維的藝術設計特點。藝術的設計需要設計者們去思考、體會、想象,認真觀察我們的周圍所處的環境,好以此作為支撐點去進行屬于我們自己的藝術設計的創作和創新。
2藝術美的含義
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之間的辯證關系
摘要:哲學的最高境界即是將人類思想和經驗統一起來,并達到將本體自覺的理性與存在于事物中的感性相結合。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這二者已是眾所周知的概念,本文旨在對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進行探究與梳理,試圖在哲學背景下,闡述設計理性思維與藝術感性思維之間的關系,從而在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之間找尋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關鍵詞:藝術設計;設計藝術;辯證關系;藝術;設計
一、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的概念
藝術設計是相對于藝術或設計的抽象概念,在早期藝術運動中,東方習慣稱之為“工藝美術”,西方卻在美學的影響下,使得藝術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占有較大比重,但這仍未對藝術設計的發展演變造成影響。然而凡事終究不會一成不變。畢加索立體主義看似對繪畫內容并不側重,僅僅考慮將色彩變成幾何塊面作為其繪畫主題,但正是這種立體主義繪畫孕育出了藝術設計,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將其看作是西方藝術設計的開端。盡管學界對藝術設計的概念至今仍尚存爭議,藝術設計很容易與設計藝術產生混淆,設計藝術相對于藝術設計而言,其所展現出的視覺效果更能為受眾所接受。與藝術設計不同,設計藝術側重于“藝術”,而藝術設計則側重于“設計”,無論是“藝術”還是“設計”,所考慮的都是人類對精神層次的追求,相對于藝術設計與設計藝術而言,二者看似接近,但根本屬性卻大相徑庭,與之匹配的是受眾群體的不同,當然隨之產生的社會影響也各不相同。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設計藝術是藝術發展中將原材料經過既定程序加工至成品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設計藝術是藝術設計的衍生,這需要從歷史線性的發展角度去看,才能全面且整體的把握這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二、藝術設計的范疇與形式劃分
對于藝術設計的分析方法往往是建立在一個具象的環境中,以歷史發展軌跡作為軸線,以具象的藝術設計作品作為分析對象,系統看待事物的發展過程,微觀分析事物的發展方向,宏觀把控事物的發展規律。在看待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將線性的發展作為參考,也要在思想上對藝術設計進行把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藝術的發展是設計的基礎,設計又是在藝術進行質與量的轉換過程中所形成的,因此不得不將藝術帶入文化現象當中,而文化現象則屬于抽象概念,諸如如何解釋文化現象,如何描述文化現象等問題,學界尚未進行明確的定義和劃分,藝術設計在文化現象中,也被看作是抽象概念,在辯證法中,以人類實現感性實踐活動作為基礎,作為實踐中的人對藝術設計的需求,多為滿足其基本生理需要即可,巫術中的面具、舞蹈、音樂等事物的產生,并非被看作藝術,而是作為人類與天地萬物溝通的媒介、方式、渠道。
藝術設計論文:設計藝術發展態勢解析
摘要設計藝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的衍變也無時不刻地影響著設計藝術的軌跡。設計藝術對科技、社會文化變革的適應及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進步的要素與架構。
關鍵詞設計藝術工業設計社會文化
中圖分類號FB47文獻標識碼A
“設計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態度和觀念,一種規劃(計劃)的態度觀點。”——莫合力納吉(LaszloMoholy-Nagy)。“設計是包含規劃的行動,為了控制它的結果,它是很難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謹慎的關鍵的決策。它不重視把外形擺在最優先地位,而是把與之有關的各方面后果結合起來考慮,包括考慮經濟、社會、文化效果。”——利特(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設計從根本意義上講是社會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設計藝術從某種角度上說,是一種對社會的理想。討論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先要看看人們對社會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責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設計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21世紀的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設計的觀念不斷地發展,探索未知,為后工業社會尋找新的造型語言和藝術理念,就是說設計已經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設計研究科學的雙重性的調和,即科技給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響及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污染和危急。設計的觀念決定了設計藝術發展方向,本文即從以下角度探討了設計藝術在未來的發展態勢。
1設計藝術的發展必須適應科技的變革
計算機輔助設計藝術設計教學研究
摘要: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這就需要利用到計算機技術,以便輔助教師在藝術設計課堂上更好地教學。本文講述了計算機輔助技術,介紹了計算機輔助技術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并對藝術設計的計算機CAD軟件、3DMax軟件、VRay軟件、PhotoShop軟件作了簡要的介紹,最后闡述了藝術設計教學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意義,為相關的藝術設計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技術;藝術設計教學;應用
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藝術設計時候需要采用手工制作,藝術設計中的圖形和模型在構建中要花費大量的課程教學實踐,對于教師繪畫的圖形或者制作的模型無法保證藝術設計教學中的精確性和立體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充分運用計算機輔助技術,不但可以保證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進度,還可以提高繪圖的精確性和構建出立體型的藝術模型,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技術設計實踐,將現代化的藝術設計思想和技能傳承給學生,提高了藝術設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計算機輔助技術概述
在藝術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技術是指交互技術、圖形變換技術、曲面造型和實體造型技術等,利用二維繪圖軟件和圖片與動畫設計軟件等軟件與這些技術結合,應用于藝術設計中,達到藝術設計的目的。計算機輔助技術和軟件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和優勢:第一,提高藝術設計的精確性,藝術設計通過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得人們對藝術設計有著直觀的理解,不但可以對藝術設計的細節進行精準的調整,還能夠設計出與實物一樣的模型。第二,提高藝術設計的效果,使得藝術設計的效果更佳生動形象,人們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進行藝術設計的時候可以掌握物體與環境的協調性,在計算機輔助技術中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創造和設計出的成品與環境更加和諧,從而展現出生動形象地藝術設計作品。第三,計算機輔助技術可以對藝術設計的效果進行現場展示,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與變化,人們不再滿足于靜態的藝術圖片作品,都希望看到的藝術設計有直觀的三維模型,而計算機輔助技術則可以利用其技術對藝術設計進行三維投影,使得人們對藝術設計的作品了解更加細致化,這樣有助于人們對藝術設計的方案和組織結構有一個完整的理解。
二、計算機輔助技術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數字媒體技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摘要: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提升,現代設計藝術領域也發生了不小變化,尤其是數字媒體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對現代藝術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藝術設計內容,提升了藝術設計人員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對藝術設計的要求也日漸提升,引入數字媒體技術已然成為推動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此,本文從數字媒體技術發展與應用出發,總結了數字媒體技術特征,并具體分析了現代藝術設計特點,而后針對數字媒體技術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影響展開了分析,提出了數字媒體未來發展對現代藝術設計的促進價值。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現代藝術設計;特征;影響;發展
現代社會發展中,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重要的藝術形式。當前科技日益發展,數字媒體技術為現代藝術設計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催生出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可以說,數字媒體技術的出現不僅革新了傳統藝術設計形式,同時,也為大眾生活增添了更多樂趣,豐富了人們的藝術體驗。本文主要圍繞數字媒體技術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影響進行分析,意在提升數字媒體技術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的作用,促使二者相互影響、促進,從而共同發展。
一、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及應用現狀
所謂的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指的就是依托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基礎的全新的信息化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的實現需要借助相關硬件、軟件設備,最終呈現出相應的制作聲音、圖像、錄像等藝術設計形式。而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能夠促使現代藝術設計作品以更加多樣的方式方法傳播,豐富并增強人們藝術體驗感。追溯歷史,不難發現,早在上個世紀計算機技術不斷普及發展中,已經為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藝術設計發生了一定轉變,逐步從傳統手繪設計方法,發展到電影、虛擬三維等形式。雖然我國數字媒體技術起步晚,但在實際發展中,呈現出較快的速度,從產品設計到一些大型工程項目設計,都可以看到對應的數字媒體技術“身影”。基于數字媒體視域下,對電視、網絡等相關領域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但從具體應用實踐看,也不得不承認,目前客戶體驗以及相關硬件設施方面,還存在諸多方面需要完善,與此同時,資金需求也較大。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徹底打破了以往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對于數字媒體而言,其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術提升,同時,也需要關注藝術效果,促使圖像、聲音等形式能夠有效融合,從而更好地提升工作便利性。而從當前藝術領域發展趨勢看,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與之相適應。人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需要在思想、情感方面融入到創作中,而引入數字化技術后,可以進一步拓寬藝術設計創作者的思維空間,同時,也提升了設計人員應用技術能力,進而助力技術與藝術之間更好地融合發展。
二、數字媒體技術特征
藝術設計與人文教育論文
1人文精神與藝術設計
不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站在生活的立場上,人文精神都與設計藝術是緊密相連的,脫離了人文精神的藝術設計顯得空洞無力,人文精神則可以設計藝術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
1.1設計藝術離不開人文精神。設計藝術源自西方,歷史上西方文明高度發展的希臘和雅典城邦時代,一些藝術家把人文精神引入到藝術領域,設計出了大量不朽的、充滿人性關懷的作品,這些經典的作品直到現代還在影響著設計藝術的發展進程。隨著中世紀黑暗時代的到來,宗教色彩開始統治設計領域,一些藝術學家不得不拋棄了人文精神,設計出來的作品就顯得空洞發力。這種現狀直到文藝復興的到來才得已打破,一些藝術學家,例如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重新把人文精神運用于設計領域,又使得藝術作品重新煥發了生命力,又誕生了大量不朽的藝術作品。
1.2現代科技的發展,呼吁人文精神的回歸。工業革命之后,流水線作業和機械化大生產,慢慢就背離了人文精神的發展要求,尤其是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與藝術設計領域之中,電腦基本上了代替了傳統的人腦構思,設計出來的作品批量大增,但藝術型明顯不足,更缺乏人文關懷,這就引起了消費者的反對,也使得自身的審計人士深感不足,故此,現階段,設計藝術的發展仍不能偏離人文精神,而是應加大人文關懷的使用力度,適時加大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
2人文精神對藝術設計的重要意義
設計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和藝術,需要把不同學科的內容和不同的思想運用到設計過程之中,藝術作品不是用來自娛自樂的,而是用于共同欣賞,或者是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要,設計藝術就應兼容并包,這其中,人文精神就是設計藝術的重要源泉之一。
剖析藝術設計與藝術學關系
1研究背景
自從沃爾特•格羅披烏斯于1919年在德國成立包豪斯學校作為現代設計教育誕生的標志以來,正規的設計教育在西方已發展了近100a。包豪斯學校從一開始就將藝術因素納入整個設計教育體系中,將藝術與技術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1]。在這個近百年的歷史中,歐美設計院校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都有了飛躍性進步,這種進步主要體現在以學分制為前提,強調提高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設計的學科交叉性,同時采用理論教學與工作室制度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和完善了包豪斯學校的“雙軌制”教學。中國的設計教育歷程與德國有關。德意志帝國于1918年11月宣布戰敗,其后成立了魏瑪共和國,為了復蘇國力,致力于發展經濟和教育。1919年4月1日,共和國允許格氏在魏瑪成立了包豪斯,而就在那天,我國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以此為導火索,不久,就在北京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這之后,隨著新文化運動對民主和科學的傳播,以及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的日盛,現代設計的概念也開始傳入我國。中國的設計教育經歷了“圖案”——“工藝美術”——“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進程中,我國的設計教育研究也一直是在不斷的爭論研討中發展的,而真正的現代設計教育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直到1998年7月,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才開始將“藝術設計”定為本科專業的名稱,在此之前的1997年6月將“設計藝術學”定位為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學科的名稱。近幾年來,很多高校還開設了與藝術設計實踐性專業相左的、以偏重藝術設計理論學習的“藝術設計學”專業。由于名稱文字上的近似,人們對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和設計藝術學三者的概念還較為模糊,常常混淆,沒有認識到三者實質上的區別和聯系,沒有分清三者到底是怎樣的辨證關系,這就不可避免地在招生、教學、實習過程中出現專業與學科屬性認識上的錯誤和偏頗。因此,有必要對三者進行深入研究,以明確三者各自的專業與學科特點,使我國的設計教育層次更分明、目標更明確。
2三者概念
2.1藝術設計
當下在各大學招生目錄中的“藝術設計”是指一門專業,它主要包括了視覺傳達、環境藝術、陶瓷藝術、服裝設計等專業方向。目前,國內對慣稱的所謂“藝術設計”的解釋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沿襲國際標準,因為在國外相類似的院校大多都采用“artanddesign(藝術與設計)”的方式命名,在中國省略了其中的“and”,簡化為“藝術設計”,應該算是中式英語翻譯的結果;另一種是根據中國國情,設計教育者們在充分理解了現代設計的產生背景和原理后結合中文語境所命名的產物,是對“設計”的“國情本土化”解釋。而所謂“國情本土化”是為了防止人們還停留在“工藝美術”的概念上,對“設計”的定義缺少全面理解。雖然1998年前我國已經有了“工業設計”這個概念,但還是不能很明了地向世人表達現代設計的意味。最終,人們在“設計”前面加注了“藝術”二字,使人們更容易接受這一概念,“藝術設計”一詞當中“藝術”只是定語,它本身成了對“設計”的裝飾,言下之意就是側重在設計上。這樣情境下的藝術設計成為了解釋和傳達西方design的復合詞,基本上反映了設計教育發源地包豪斯學校的思想[2]。因此,就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目標上來說,需要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會與市場需求的人才,他們不僅應當是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敏銳的設計審美眼光、創新的創造思維能力和熟練掌握藝術設計專業技術的綜合素質人才,而且還應當是了解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前沿和動態,能在視覺傳達、環境藝術、陶瓷藝術或服裝設計等行業從事設計實踐的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2.2藝術設計學
藝術與技術的關系研究
1藝術與技術的發展
從古代到近代,藝術與技術經歷了漫長的時代才統一,融為了一體。在17世紀初期,藝術與技術呈現出分離的趨勢。藝術與技術的統一,需要藝術設計的本質來決定。考慮到藝術設計統一了物資與精神,在價值上表現出審美價值同實用價值之間的結合于統一。所以在藝術設計的發展中,藝術與技術是不可缺少的兩大因素。在設計當中,只有將藝術與技術因素相互統一起來,才能促進藝術設計發展,才能夠將藝術設計推向更高的臺階上。在藝術設計中,技術是為了藝術而服務的,從而達到美的統一和諧的效果。反之,藝術在創造藝術作品時,又必須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但是,無論是一件藝術作品,還是一門藝術,都需要滿足藝術美的要求。也就是說,藝術的最高宗旨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藝術設計并非簡簡單單的藝術表現,而是通過深思熟慮,藝術家所產生的靈感,然后再通過某一種組合、某一些技術,從而組成符合形式美的作品,并且能夠滿足人們審美要求。所以,無論是藝術設計,還是繪畫,藝術與技術是無法分開的整體。光依靠藝術性,沒有技術,藝術品就無法完美完成,變得沒有實質;但是光靠技術,沒有藝術家的構思和創造,再先進的技術也造就不出作品的“靈魂”。藝術需要技術的支持才能完成,但是也需要以技術為基礎來盡情的表現情感和思維。技術是理性與功能的完美表述,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也為藝術表現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例如:水立方是設計師通過牢固的鋼結構展現的,電子產業的產生則開拓了搖滾藝術和電子樂。
2藝術與技術的“硬幣”兩面性
藝術與技術的關系,我們也可以通過硬幣的兩面來加以闡述。在設計藝術當中,這一種關系表現最為突出。在西方設計藝術史上,正是因為藝術與技術之間出現了分離,才導致技術產品缺少人情味,過于丑陋,從而出現了“裝飾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等藝術思潮。無論思潮的開展具有何種初衷,其目的都是為了將設計藝術當中藝術與技術存在的關系良好的解決。在此背景下,現代設計藝術教育誕生了。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是1919年德國包豪斯的成立以及在戰后的烏爾姆設計學院的成立。在設計藝術教育上,包豪斯和烏爾姆設計院校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追求藝術與技術的統一。但是考慮到兩者所存在的社會背景、時代的差異性,導致雖然包豪斯提倡藝術與技術的統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傾向于藝術當面的教學;而烏爾姆設計則偏向于技術方面。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兩所學校設計藝術教學理念逐漸朝著藝術或者是技術方面傾斜。烏爾姆設計院校在后期藝術設計教學當中,將課程教學深入到了社會科學領域、自然領域當中,但是卻沒有實現“藝術設計中,藝術與技術的真正融合”。站在藝術設計的本質角度來看,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才能夠推動藝術學科發展。在1969年,美國管理學家、諾貝爾管理學獎的獲得者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設計科學”(設計藝術學)的概念,設計藝術學從此逐漸形成了獨立的新興交叉學科體系。從其體系的組成來說,也將設計藝術學的交叉性體現了出來。例如:設計藝術發生學是對設計的起源、風格以及發展等進行研究,并且聯系到了考古、歷史等;設計藝術現象學主要是研究設計藝術與消費、經濟之間的關系,從而衍生出藝術設計經濟學等;通過藝術設計與計算機技術學科融合,則產生了計算機圖形圖像學。
3藝術與技術是相互并重、相互促進
在數字技術的發展中,藝術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數字技術的發展是以藝術設計作為基礎,而數字技術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藝術設計問題的解決,而藝術設計也能夠提供問題解決的空間與條件。藝術與技術在中國藝術設計的發展中已經不再是難以突破的問題,全國成立的400多所大學中都設立了與數字藝術相關聯的專業學科,學生達到了45萬左右,他們都能夠系統地學習藝術設計中的藝術與技術,并且也能夠將其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從而通過設計,創造出具有藝術內涵又擁有視覺震撼的藝術作品。藝術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現代化設計文化發展的主流。藝術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將單方面存在的缺陷消除掉,最終為了人類的幸福生活、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幫助。現代化的數字技術不僅能夠實現人們的設計,還能夠提供更多的設計發展控制,讓設計的主體不斷地豐富,擁有更多的設計表達方式,從而提升設計效率。同時,新的數字技術也開辟了更多藝術設計領域,為藝術家找到了更多題材、內涵與思路,進而延伸出新的美學形態,將現在的工作方式、娛樂方式、交流方式加以改變,也有可能對我們的感受問題、思考問題、觀察問題的方式產生影響。
藝術與設計思考分析論文
關鍵詞
藝術設計設計藝術
一關于藝術與設計的概念反映
藝術—名詞,可以作賓語
設計—動詞,可以作主語
偶然在《蘇大藝苑》報上閱讀了一篇“藝術是我,設計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藝術與設計兩個概念的區別和含義。從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確了作為藝術和設計的模糊認識。早在幾年前(或者說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國的藝術工作者已經針對這兩者之間關系有所爭執,到底設計是不是藝術,設計和藝術能否同一而論的觀點一直也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美術觀察》也曾經圍繞這一問題作了的討論。綜觀幾十年來,國內工藝美術界對“裝飾”、“裝飾藝術”、“工藝美術”、“實用美術”、“藝術設計”等概念的逐步過渡和劃分,體現了時代的變革和社會對藝術與設計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有人說設計本身就是問題,而藝術不需要解決問題。這個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分歧,與“藝術是我,設計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兩者之間的關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該如何深入認識和重新定位藝術與設計的關系呢?在這篇文章中,本人斗膽談一下自己的認識,雖然有兔子談論死亡的嫌疑,但還是要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藝術設計管理論文
一關于藝術與設計的概念反映
藝術—名詞,可以作賓語
設計—動詞,可以作主語
偶然在《蘇大藝苑》報上閱讀了一篇“藝術是我,設計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藝術與設計兩個概念的區別和含義。從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確了作為藝術和設計的模糊認識。早在幾年前(或者說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國的藝術工作者已經針對這兩者之間關系有所爭執,到底設計是不是藝術,設計和藝術能否同一而論的觀點一直也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美術觀察》也曾經圍繞這一問題作了的討論。綜觀幾十年來,國內工藝美術界對“裝飾”、“裝飾藝術”、“工藝美術”、“實用美術”、“藝術設計”等概念的逐步過渡和劃分,體現了時代的變革和社會對藝術與設計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有人說設計本身就是問題,而藝術不需要解決問題。這個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分歧,與“藝術是我,設計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兩者之間的關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該如何深入認識和重新定位藝術與設計的關系呢?在這篇文章中,本人斗膽談一下自己的認識,雖然有兔子談論死亡的嫌疑,但還是要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個概念:“藝術設計”、“設計藝術”和“藝術與設計”談一談看法。在英文中我們很難看到“ArtDesign”或“DesignArt”,而“Artand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UniversityofArtandDesign),美國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學院(ColumbusCollegeofArtandDesign)等。如果照國外的說法應該是“藝術與設計”較為準確。由此看來國際上將藝術與設計并列而立,體現了兩個學科領域既相互聯系、又各不相同的特點。在這里,藝術涵蓋了美術、建筑、戲曲、影視和音樂等等的大藝術范圍,設計則包括了從手工藝到工業設計的所有設計范圍。這樣的名稱涵蓋較廣,也比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與“Arts”也有微妙的解釋,西方院校名稱中采用的大都是“ArtandDesign”,而不是“ArtsandDesign”,實際上在英文里“Arts”體現的是手工藝而不是藝術的多種類。當然,中國自有中國的國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譯過來為準。(參考:《關于藝術與設計的思考》,蔡軍)
對目前我國對“藝術設計”的說法,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對“藝術與設計”的簡稱或模糊化思維,省略了其中的“and”,這種方式比較概括,但對于藝術和設計的關系表達不明確。一種則是在當前中國特定階段,設計教育者們對設計的“國情化”解釋。所謂“國情化”解釋,是在人們還停留在“工藝美術”的概念上,對“設計”的定義缺乏全面理解的情況下,在“設計”前面加注“藝術”二字,使人們更容易接受這一概念。然而在“藝術設計”一詞中,“藝術”只是定語,它本身成了對“設計”的裝飾。同時“藝術設計”還是對過去“裝飾”概念的最好演繹,比如過去的室內裝飾系就改名為環境藝術設計系。從更深層看,這一概念反映了中國當代一批工藝美術界學者們對設計的認識。過去一些學者認為只有工藝美術,沒有設計,所謂設計只不過是“現代工藝美術”。雖然這一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了變化,但認為工藝美術是藝術的一部分,要將其納入“設計”范圍還不如稱其為“設計藝術”為好。
- 上一篇:兒童思維能力培訓范文
- 下一篇:女子武術教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