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00:18: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專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研究
摘要:為了解當前高校本科畢業生與指導教師在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該調查以河南農業大學農業專業的學生和指導教師為對象,圍繞畢業生撰寫論文的現狀展開。調查顯示,師生比較重視且認可畢業論文的積極作用,但畢業生缺乏論文寫作的基本技能,且無法投入足夠的時間來提高論文質量。針對這些問題,建議高校在學生大二或大三階段就為其分配指導教師,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與撰寫,同時學校應開設論文寫作指導等相關課程。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論文;問題;調查
本科畢業論文是對大學生所學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檢驗,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大學生綜合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育方式[1]。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涉及文獻檢索、試驗設計、試驗工作的準備與開展、試驗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分析等工作,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總結、凝練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并提高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本科畢業論文不僅是對大學課程學習、實習、實踐的一次階段性總結,還是對學生科研能力的一次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作為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是其研究能力的重要考核內容,也是評價高校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3]。近期,教育部多次強調把好“畢業關”,在中國目前的教育體系里,上到教育部門下到各所高校,對本科畢業論文的相關工作都十分重視,對畢業論文的審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我國對于本科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以及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同時,各高校對畢業生的實習過程和論文的格式進行了嚴格的規定[4]。畢業論文作為高校的教學實踐活動,是對大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專業技能水平、實際工作能力的檢閱,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本科生印象最深刻、掌握最全面的一部分內容,甚至會影響畢業生以后的考研方向、就業路徑乃至人生道路的選擇[5]。畢業論文撰寫期間是畢業生“近距離”感知所學專業、增加個人實踐經歷的“黃金期”,學生必須認真對待。但是,大學生畢業前一段時間往往會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此時還要分出部分精力來撰寫畢業論文,有的大學生甚至忙于實習,往往沒有足夠的精力兼顧這三個方面[6]。調查顯示,近年來,大學生撰寫的畢業論文質量參差不齊,整體呈下降趨勢,雖然有少數學生能較好地獨立完成,但大部分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還僅是完成任務的態度,缺少一定的邏輯思考與創新精神[7]。除此之外,很多大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態度不認真,對教師的要求不以為然,進度滯后,有的學生僅是將相關文獻進行粘貼拼湊,導致論文前后會自相矛盾、錯誤百出、內容空洞、文法不通、結構混亂,給指導教師帶來繁重的工作負擔[8-9]。畢業論文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實踐,需要雙方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10]。但是,部分指導教師反映畢業生撰寫論文時態度消極,投入的精力少,論文水平低;同時有部分學生反映指導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態度不積極[11]。總體來說,當前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差的問題較為嚴重,有繼續惡化的趨勢。其原因十分復雜,涉及就業、考研、學風等眾多因素,而且畢業論文的撰寫時間往往與學生找工作、考研等時間相沖突,直接導致畢業論文質量難以得到保證[12],如何采取有效對策及時解決畢業論文的質量惡化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想找到有效的對策,必須先客觀地深入調查清楚問題根源所在,在全面分析關鍵原因的基礎上,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因此,本調查針對農學類本科畢業生與指導教師對撰寫畢業論文的態度和存在問題,基于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類專業的學生和指導教師展開,以期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對策的找尋提供參考。
1調查內容、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在河南農業大學進行,調查對象為農業相關專業的大四學生及指導教師,圍繞當前大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代表性問題,線上(通過微信、QQ和朋友圈發放)和線下調查問卷同時進行,對其進行調查,線上與線下調查內容均相同。線下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共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線上共回收100份學生調查問卷;線下向指導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共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2調查結果與分析
農業院校機械專業機械英語論文
一、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現狀
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中,專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熟悉機械類常用的英語單詞,能夠掌握機械中常用的英語句型,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翻譯外文資料的能力。在課程開設過程中,根據教學計劃的變化做出了相應調整:2005年至2008年,課程性質為學院任意選修課,1.5學分,30學時,課程開設時間為第七學期;從2009年開始,課程性質調整為專業課模塊(選修),1學分,學時和開設時間保持不變。課程教學模式主要是采用教師課堂講授、提問,課后作業練習以及期末考試。[1]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方面的問題。專業英語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又要有很好的外語水平。目前,專業英語任課教師有3人,1名在讀博士學歷,2名碩士學歷,平均年齡為34歲,均為本專業的專業課教師。盡管近年來我校引進的教師基本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也具備專業水平,但是在英語能力以及教學經驗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使部分教師很難駕馭專業英語課堂。此外,由于課程性質和學時的限制,造成部分教師在心理上不愿承擔專業英語教學任務,教學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專業英語教學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學生方面的問題。該課程開設時間在第七學期后半學期,此時很多學生都忙于準備考研、公務員考試及就業等,請假、缺課現象比較嚴重,即使是來到課堂上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聽課狀態都較差,這表明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農業專業合作社可持續發展論文
1農業專業合作社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1.1國家政策支持下的農業專業合作社
21世紀,國家將農業專業合作社看做“三農”政策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并加大其扶持力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設”強調,“要積極發展各類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專業合作化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規定了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具體內容,為其發展指明了道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使之成為現代農業組織”。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較好,農業合作社涵蓋農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等多個環節,大幅度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逐漸使農業增長方式發生了改變,最終將農業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可持續發展。
1.2農業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是1981年美國人提出的,可持續農業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在農業領域的體現。可持續農業思想影響深遠,各國政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199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了發展中國家進行可持續農業的相關內容及要點。我國政府在1994年提出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及規劃,之后在各個五年規劃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并將其與環保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
2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不可持續性”
農學類本科畢業論文改革路徑探析
摘要:畢業論文在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畢業論文是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也是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以安徽科技學院農科類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得出以下結論:畢業論文改革應以學生為本,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題,畢業論文開題時間應提前至大二學期,根據學生發展動向和創新特點而設計不同的畢業論文課題,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育“四型人才”。注重過程和畢業論文答辯考核,逐步構建和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相適應的畢業論文改革路徑,最大功效的發揮畢業論文對農科人才的培養和支撐作用。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農學;畢業論文;改革路徑
黨的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學類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對農學類本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使培養出來的農科人才與當今社會需求高度匹配成為新的時代課題,也是新時代農業高校辦學水平的最直接體現[2]。安徽科技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農學類專業是該校傳統優勢學科,學校高度重視農學類專業的提升改造工作。同樣,農學類專業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提高學生實踐水平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就是畢業論文設計、試驗操作和論文撰寫等工作,論文進展的每一步都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畢業論文工作開展的水平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通過畢業論文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生的專業水準,是增強應用型高校農學類本科生培養水平和能力的關鍵。
1畢業論文在農學本科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1.1畢業論文是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興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引擎”,具有恒久作用力。同樣,培養專業興趣也是學好一個專業最有效的途徑,而專業素養的形成也是個人發展潛能的重要支撐[3]。學生只有對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本科生要想取得專業技術上的“突飛猛進”,最直接的途徑之一就是早日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參與創新性研究,這樣在實驗室的“熏陶”下才能逐步培養專業興趣,做到“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學生在開展科學研究、完成畢業論文課題的同時,會有更多機會與導師和同學交流探討,從而逐步加深和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調整方向,找到自己的精準“興趣點”。高水平科學研究是一所高校辦學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各高校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國家級創新平臺、省校重點實驗室在每個高校都被打造成“亮點”,這就為本科生開展畢業論文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大學生所處年齡段恰好是創新活力最旺盛的階段,部分同學可能會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對農業科研產生強烈的興趣,更加堅定了考研深造的志向,也有部分同學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畢業論文實習,加深了對農科相關企業的熟悉度,為畢業以后從事農學類相關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有這些畢業論文實習的有力推進和實施,都將對學生專業興趣和良好專業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1.2畢業論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農學類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本科生印象最深刻、掌握最全面的一部分內容。一般來說,農科專業本科生所選擇的學科分支開展畢業論文實習,大多也就決定了該生以后的考研方向、就業路徑乃至人生道路的選擇。農學類本科專業學習科目較多,包括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蔬菜學、果樹學、茶學、花卉學以及植物營養學、土壤肥料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等分支方向,學生的選擇余地很大。但是,學生在增加了選擇性的同時,也增添了盲目性。筆者通過系統調查發現,雖然學生主修的科目比較廣泛,但掌握得都比較膚淺,對以后的就業深造、參加工作等的支撐作用較小。當今許多農科生從未系統了解過“土地”“農作物”“果樹”“蔬菜”“肥料”“病蟲”等概念。由于缺乏實踐訓練,他們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不能完全掌握,對農業概況一知半解的學生較多。因此,為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畢業論文實習階段成為本科生加大專業學習力度、“近距離”感知專業、明確用功方向和增強實踐的“黃金期”。畢業論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農學類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
2畢業論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測繪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分析
農業院校測繪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測繪專業大學生培養的重要一環,也是漫長本科求學路的最后一環,是理論學習和將來實際工作的銜接點。通過分析農業院校測繪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闡述了高校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產生這些問題的主客觀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農業院校測繪生畢業設計教學措施。為將來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畜牧草場變化測量、畜牧數量監測、工程建設等打下良好基礎。
1本科畢業設計現狀
畢業論文是學生從事實際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系統的、全面的考驗與訓練是測繪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科研能力的主要方式,它不僅擔負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測量實驗、文獻資料、計算機應用和創新思維能力的任務,而且對學生工作態度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較大影響。當前,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有兩種觀點:(1)一種是繼續保留畢業設計并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改進,不應取消。畢業論文是強化學生社會意識,培養學生社交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畢業論文是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能讓學生初步具備科學研究的能力。只要教師認真指導、嚴格把關,不僅不會出現抄襲現象,而且畢業生通過畢業論文與設計環節能夠得到比較全面的訓練,對于畢業后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及以后的職業生涯都具有深遠的正面影響。(2)另一種觀點認為,受當今大學教育的普及程度來看,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類同現象嚴重,已無存在必要。本科畢業論文并非授予學位之必須,可以取消。依據是近年來本科畢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隨著我國高考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獲得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也不再是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才能獲得的精英教育,大約每年有一半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入本科院校進行學習,博士生碩士生人員也不斷擴招,致使本科生不再是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首要目標,特別是事業單位對文憑提出更高,更強的要求。這些變化要求對本科教育進行定位并作出改革。通過分析農業院校測繪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闡述了高校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產生這些問題的主客觀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農業院校測繪生畢業設計教學措施。
2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學生對畢業畢業論文認識有偏差。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期間正是找工作關鍵期或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許多學生正為就業或考研深造而奔波,所以大多數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一份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對尚未落實單位的學生來說,要擠出時間和精力來參加各種人才招聘會、面試,有的要到單位進行一段時間實習考察等;對一些考研學生來說,考試前的復習,考試后的復試和面試會占據學生大量時間和精力,很多畢業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業、考研比做好畢業論文更重要,工作和考研與本人的未來直接相關,只要找到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認為不論畢業論文質量如何都能畢業,導致畢業論文形式化,甚至出現學術腐敗的現象,用復制、買賣等方法完成論文。另外,因為在本科學習期間缺乏專業知識的拓展,沒有足夠的動手實踐能力,導致畢業論文完成質量嚴重下滑,弄虛作假現象也開始逐步增多,不能很好地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在本科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很好的學術能力。2.2論文缺乏科學性和創新性。畢業論文安排在大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完成,在漫長的本科學習道路上,畢業論文是最后一站。從小學開始的各種語數外培訓班,到各種事業、教師編制的培訓班,最后一站的學習相對輕松。所以花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很少,有的學生為了節省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就會在原有文章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動,通過替換關鍵詞的方法來降低論文的重復率,這樣完成的論文雖然重復率過關,但并沒有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論文編寫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類同現象,這樣的論文編寫方式失去了論文本身的意義,完全失去了畢業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性。2.3教師對本科畢業論文重視不夠。目前中國高等教育中師生比嚴重失衡,一個指導教師指導七八名畢業生,更有甚者指導十幾名畢業生,教師精力和時間有限,沒有充足的時間輔導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在指導畢業論文時缺乏創新性和深度,畢業論文多數源于指導老師的科研課題,而科研課題的內容具有充實性、系統性和嚴謹性等顯著特點,選題背景、方案設計、實驗操作、論文寫作和修改具有鮮明的科研特色,工作量較大。導致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出現假、大、空現象嚴重。部分教師純粹就是為了完成指導的工作量,致使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很低,不能合理安排好本科畢業論文撰寫計劃,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無法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在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修改的環節,也因為種種原因,并不能有足夠的耐心給予畢業生充分的指導,時常出現學生找不到老師的現象。
3提高本科畢業論質量的措施
農業推廣碩士培養改革的思考
一、地方農業院校培養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的意義所在
地方農業院校對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為滿足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目前,農業推廣碩士涉及的培養領域基本囊括了“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2],而且對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與管理,更加注重國家的方針政策、農業操作技能、農村經濟社會管理等知識的學習,培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在新農村建設的不同領域中能夠應對復雜局面、總攬全局的專業型人才。地方農業院校的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培養為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應用型人才,尤其是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建設提供了保障。
二、對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
鼓勵教師到實際的農業推廣實踐中去,接受農村發展的綜合實踐鍛煉,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強綜合性學科意識。教師在農業推廣實踐中會發現農民素質、政府導向、相關政策、傳播方式、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制約一項技術或理論的應用,任何社會問題都不可能靠單一學科得以解決,必須確立綜合性學科的意識。關注農業政策的研究,以及農民的需求和行為特點,使得更多的農業科學應用到解決“三農”問題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學科和綜合性學科。2.確立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應用型農業推廣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導向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導向不同,最重要的區別是前者更加關注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實踐中的問題,從而思考問題的解決,確立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開放的實踐環境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預防一些潛在問題的發生。3.獲得實踐經歷與經驗。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的教育應重視實踐經驗和實踐經歷,如果教師具有充分的實踐經驗,理解理論的實踐價值,他們就能夠形象地教授理論知識,使理論作為抽象的思維在經驗的基礎上呈現更具操作性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上的創新
農業推廣碩士培養體系的完善
1.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以初步建成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以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導、多元化市場主體廣泛參與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其中,公益性服務方面,我國已逐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鄉鎮的多級政府公益性服務組織;經營性服務方面,我國建立起專業分工趨于完善、經營規模逐漸擴大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合作性服務方面,目前全國已成立了經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50多萬家,在促進農技推廣、生產資料供應、標準化生產、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
2.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對農業推廣碩士的需求
由于我國農業正面臨著階段性的新變化,致使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農業推廣人才在“質”與“量”上的嚴重不足,成為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所面臨的最直接問題。
2.1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面臨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現行的公益性服務機構中,人員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基層農技推廣新舊力量出現斷層,推廣隊伍專業化水平不足,知識老化現象嚴重;其次,部分農業經營性服務機構缺乏對行業內涵的界定,加之涉農服務行業特殊性導致的人才從業意愿低糜,令機構難以招收符合行業規格的人才,且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法律意識;[3]其三,在崗的農業技術從業人員對于農技以外的其他知識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國家推進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撐。
農業研究員評定條件
農業研究員相當于正高級職稱級別,是農業職稱級別中的最高級別,職稱級別對應分別是研究員(初級),助理研究員(中級),副研究員(副高),研究員(正高),農業研究員通常是在一些農業科研機構中從事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這些研究員通常參與并完成國家重要科研任務。
學歷、資歷條件
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高級職稱(高級農藝師、高級農經師、高級畜牧師、高級獸醫師、高級農業工程師、高級水產工程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高級職稱任職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一)提出過有重要學術和實用意義的推廣課題,在推廣技術前沿進行開創性的工作;
農業雜志投稿要點
目前一些農業人員會選擇農業雜志,大家都會考慮到雜志好不好投稿。其實只要是與你所選擇刊物的征收要求一致,并且在征收的時間內進行投稿,論文撰寫格式要求都按照期刊以及專業要求來進行撰寫,并且論文有研究的價值趨勢那么論文被收錄的幾率就會增大,當然了本雜志也不例外。
一、農業雜志征收范圍
在2018年農業雜志主要征收有關:土壤、植物營養與肥料、農業水資源、農業微生物、分析測試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新經驗及國內外發展動態等,有關這些方面的論文大家都可以來本雜志上進行投稿。
二、農業雜志論文撰寫
本雜志的論文在撰寫上都要提前半年,或者更久的時間,一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有充足的資料;二是論文撰寫的格式投稿事項能夠了解更透徹;三是論文撰寫檢查更徹底能夠避免一些退稿事項等。
不管怎么說,論文的撰寫都是比較漫長的,大家要進行自己觀點的制定、對于論文資料的查找和驗證、對于論文撰寫中格式的熟知等等,大家一定不可忽視。同時在撰寫上來說主要注意的就是:標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這些細節的要求。
農業生態學教學變革及實踐
作者:李翠蘭張晉京單位: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農業生態學是運用生態學及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農業生物與其自然和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應用性科學。目前,我國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農業生態學課程,作為農學、生物、環境等專業的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農業生態學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如何提高農業生態學的授課質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學方法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學方法本身又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變化的。在多年的農業生態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統的理論講授與事實舉例等教學方法,已越來越不能滿足21世紀大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了適應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對農業生態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近年來,我們以所講授的農業生態學課程為例,就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做了一些嘗試。
一、多媒體授課與板書授課相結合
教育部2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不斷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體教學具有容量大、直觀性強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盡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從而起到促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積極探索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板書授課相結合,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進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具體的做法包括:
1、制作并使用農業生態學多媒體課件從2002年起,我們收集了大量有關生態學的圖片、圖像等資料,先后獨立完成了農業經濟管理(30學時)、土地管理(54學時)、農業資源(40學時)、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38學時)等專業本科生授課所需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并從2003年開始進行多媒體與傳統板書授課相結合的教學。在多媒體幻燈片的制作上,以圖形、動畫和色彩的設計為主,文字部分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板書和講授為主而不是照著幻燈片去念,甚至對于概念和比較重要的文字敘述,也可以只在幻燈片上寫上這個概念的名稱和文字的標題,具體內容由老師講解學生記筆記,這樣避免了很多學生反映“多媒體上課記筆記時記不下來或記不全”的現象發生,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上課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講授而不是忙著記筆記上。
2、收集生態學科教片,以開闊學生視野農業生態學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但由于學時、條件和經費的限制,學生往往不可能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獲得對基本理論的直觀認識。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我們充分利用生態學擁有一定數量教學資料片的有利條件,收集了一些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農業生態學科教片。我們發現,通過這些科教片與課堂講授相配合,可以形象化的聲像資料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拓寬農業生態學教學視野、著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十分有效的,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農業生態學課程最后一章主要是介紹中國的生態農業,單一的講授法不能給學以深刻的印象,為此我們選用了一些介紹中國生態農業典范的錄像片(如“春光永駐的土地”、“黃土高原的奇跡”等)穿插到教學過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