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化的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2 21:34: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化的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化的論文

農業可持續發展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保護性栽培技術可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現代農業在推動農產品產量快速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本文從四個方面系統地分析了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積極推廣少耕、免耕、作物殘茬覆蓋、合理施肥、節水灌溉和有機農業生產等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自上世紀30年代初,化肥、農藥的相繼出現并應用于農業生產,標志著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在現代農業時代,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壤機械化作業強度的不斷提高、作物耐肥品種的推陳出新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創新,共同推動了農產品產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與此同時,現代農業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

1現代農業的負面影響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長期以來,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施用導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農業及環境科學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化學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極強的氮素化肥,不僅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沖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過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農業生產活動被認為是硝酸鹽污染水環境的最重要原因。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鹽的含量,從而導致了水環境的富營養化。

查看全文

馬克思生態農業思想探討

土地作為自然物質循環的基礎,一方面通過土壤各元素的循環承載了農作物生長的根基;另一方面,還是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的重要對象。所以,土地的經營狀況影響到農作物的生產效率。然而土地并不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厚禮,而是農業自然生態不斷循環、持續發展的結果。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泥土的營養循環、碳的循環到植物的開花結果,這都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所以,保護與土地有關的資源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與土地有關的資源包括生活資料的富源和勞動資料的富源。自然生活資料的富源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有助于農業生產的水平。馬克思恩格斯從土地與周圍自然環境的關系入手分析了農業的生長過程,體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內在統一。繼承和發展了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思想。伊壁鳩魯唯物主義哲學突出特點在于認為自然萬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來源于地球不斷進化、不斷更新的產物。這里面包含著深刻的生態思想。但是伊壁鳩魯的生態理念思想畢竟還停留在機械自然觀范圍內。還不能解釋自然界進化的許多復雜現象。馬克思對自然進化和社會發展之間的必然性聯系做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博士論文》里充分肯定了伊壁鳩魯的原子傾斜運動,論證了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決定性和道德哲學自由性的兩重特性,從理論上論證了人的自由只有通過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中才能實現。這是對以往哲學的超越,也是自希臘哲學以來對宗教神學的偉大變革。馬克思恩格斯有關生態思想的論述留下古希臘哲學思想的烙印,特別是深受伊壁鳩魯進化論的自然觀影響。

吸收和創新了李比希的農業化學思想。1840年李比希出版了《農業化學》一書,他在對農業生產進行大量研究基礎上,揭示了農業生產與化學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李比希看來,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資本家為攫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獲得更多的利潤,不顧土地肥力所能承受程度,不惜一切手段對土地肆意利用。這樣一來,帶來嚴重后果就是土地的荒蕪、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大量農民的流離失所。更嚴重的是整個社會出現了城鄉分離,社會階級矛盾的嚴重對立。他認為資本主義不合理的經營制度造成了土地貧瘠的一個根源。人類與動物的排泄物給土地環境的污染,而有機的營養成分又不能得到合理的循環利用,這是農業土地貧瘠的又一根源。最終得出結論,單靠農業化學和土壤并不能解決資本主義農業危機,解決土壤貧瘠的問題只有在原則基礎上合理農業。李比希所說的合理農業更多停留在對資源循環利用的認識層面。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人與動物的排泄物可以通過自然的循環系統,使糞便中的營養成分重新回歸土地,從而使土地得到充分的養分。在制度層面,李比希并沒有提出構建農業發展制度框架,更多是對現實制度的批判,但是把農業土地肥力得不到合理的回歸,歸結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農業掠奪性的耕作,這些思想卻是現代生態農業思想的萌芽。

馬克思深受李比希農業思想的影響,但是在農業發展理論方面又有所超越。這在于馬克思注重批判理論的構建,提出資本主義農業“新陳代謝斷裂理論”。[1]在馬克思看來,“新陳代謝斷裂理論”不僅存在于自然系統中,而且還存在與資本主義社會運行中。自然系統具有獨特性,它是獨立與人類活動自然循環,又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特殊代謝,它實質上受制于人類物質交換的特定機制。如土壤營養元素的補充,氮、磷、鉀等物質相互循環,帶來植物的生長和開花結果,保證了整個農業系統正常運轉,從而支撐人類社會的存在和延續。所以說:“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給勞動者提供了立足之地,給他的勞動過程提供了活動場所。”[2]馬克思還用此理論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農業生產的交往形式。認為資本主義農業生產是通過積累來實現的。積累是“整個經濟制度的主觀目標和馬達動力”。[3]資本主義的競爭和擴張是通過競爭和資本的積累、集中后果就是導致了自然生態的退化和環境的污染,從而影響了生態系統再生產的自然循環。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農業思想的主要內容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論述中并沒有直接提出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等概念,但是在他們對農業思想論述中,有大量關于保護農業自然環境、維持土地肥力、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維護人類身體健康等方面較為豐富的生態農業思想。第一,生態農業技術維度———生態技術。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作用。這是他們生態農業思想的核心內容。從農業發展史看,科學技術對土壤的改良,農作物的生產,農產品的增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充分利用從根本上在于農業化學和機械技術的進步。在談到土壤肥力的時候,馬克思說:“同樣的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決于農業中化學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農業機械的發展。”[4]這些化學和機械的方法,實際是指利用自然循環的原理改造生態農業技術。在當時由于歷史條件和科學認識條件限制,生態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自然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化學、物理學和農藝學等科學的進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土壤結構和各種元素認識程度的加深,人們認識利用土地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提高,土地的效能和適用耕種的范圍也在擴大。所以土地的好壞標準也是隨著生態技術提高不斷改變。“有的土地所以被看作壞地,……一旦發現克服這些障礙的手段,就變成了好地了。”[5]這里克服障礙的手段主要指生態農業技術,馬克思認為農業生態技術的發展,可以提高人們對土壤的利用率,擴大土壤的基本用途,提高土地的基本效率。第二,生態農業環境維度———持續發展。在19世紀,資本主義農業生產方式對土壤環境破壞導致的生態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對人們的消極影響還不是很明顯,所以人們對保護土壤肥力、保持生態平衡的生態意識還很淡薄,但是馬克思恩格斯從資本主義農業生產過程中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在他們有關農業思想論述中,對不合理農業生產方式危害生態環境的現象作了詳述。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本前提。馬克思在談到土地利用的情況時,提醒人們應該注意利用土地和保護土地的關系。作為一個民族,馬克思認為“應當作為好家長把經過改良的土地傳給后代。”[6]在這里,馬克思認為人類作為土地的受益者,要想保持從土地中長久地獲取利益,就必須從長遠的眼光來利用和保護土地。這是站在一位“家長”的角度,認為只有保護土地、珍惜利用土地、改良土地,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才能為整個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提供必要的基礎和前提。

在以后著作中,對資本主義社會一些危害生態環境短視現象做了進一步揭露。在小亞細亞等地,由于森林的大肆砍伐,結果帶來是“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兇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7]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環境的破壞,馬克思認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8]他告誡人們要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自然,實現人類與自然發展的一致性。在談到人類進步與自然系統的相互關系時,強調人類社會每進一大步都是與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分不開的。所以馬克思認為要真正理解規律必須“學會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慣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較近或比較遠的影響。”[9]因為只有把握了自然界內部發展規律和人類農業生產活動規律,才能正確處理人與土地自然生態系統的關系,才能實現環境的持續發展。第三,生態農業組織維度———集約化經營。小農經濟是一種比較低級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生產交往形式方面也存在不足,它是一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的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方式僅與自然交往的單方面關系,并沒有專業的分工,科學技術得不到發展,導致居民之間、村與村、省與省之間,成為缺乏相互聯系和交往的個體。馬克思以法國作為例子,把法國的農民形容“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10]這深刻地揭示了小農經濟自身的局限性。與小農經濟不同的是,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大生產在技術和資金方面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在農業技術應用方面,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農業技術手段的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大規模農業生產方式促進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交往,這有效地整合了農業發展資源,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后勁。另外,現代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又離不開規模化的農業,它要以農業規模化經營為依托,從而達到農業集約化發展的目的。“我們所擁有的進行耕作的技術手段,如機器等,只有在大規模耕種土地時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11]第四,生態農業消費維度———綠色環保。人類用的所有食品歸根到底還是來自農作物,農作物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健康的消費制度對工人身體健康帶來了危害。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他們看到工人惡劣的生活條件和居住條件,危害工人身體健康的變質食品,表現出深深的憂慮和同情。

查看全文

農產品貿易狀況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產品貿易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近年來由于國際市場環境惡化和我國自農業自身的不足,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面臨著嚴竣挑戰,同時一些國家的嚴格標準,更讓中國的農產品貿易雪上加霜。因此,我國應逐步采取措施,更好地在農產品貿易中維護自身利益。

一、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1.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訴訟增多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訴訟越來越多,已成為阻礙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非關稅壁壘之一。截止目前,我國所遭遇的各種反傾銷已經達到了500多起,我國已連續7年成為世界頭號反傾銷目標國。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件給我國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嚴重萎縮,有些甚至已經被迫退出市場,構成了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巨大障礙。

2.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出口的影響

查看全文

農業科技人才開發現況及路徑

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下,區域科技水平的提升,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其中,科技人才對科技水平的提升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科技人才作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保障農業科技事業的持續發展,還能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需要開發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現代化農業科技人才,為實現鄉村戰略的有效推進、農業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對此,本文通過分析吉林省農業科技人才開發的現狀,提出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大力推廣農業教育、注入資金保障人才總量、深化評價制度改革四點建議。

一、農業科技人才開發的重要性

農業生產與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農業科技人才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能夠實現農業現代化,保障農業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是重要的政策之一。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能夠促進國家現代化的發展,為國家實力的整體提升打造堅實基礎。農業科技人才能夠快速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以及農村經濟的快速提升。其次,能夠實現農業的產業轉型升級,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力量。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農產品價格“天花板”、資源環境“硬制約”等,影響著農業與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而農業科技人才的開發,能夠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創新農業技術,提升農業裝備水平,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還可以利用農業科技人員的高學識,對農村人員進行農業方面的指導和教育,從而培養更多的農業技術人員,推動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最后,還能增強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以及國際競爭力有所提升,但是與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整體水平有待提升。所以,吉林省相關部門要加大農業科技人才的開發力度,充分利用人才的創新力與想象力,不斷改進農業技術,打造農業發展優勢經濟帶,促進區域農業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

二、吉林省農業科技人才開發的現狀

1.農業科技人才管理機制不完善。在吉林省農業科技人才開發的過程中,由于農業科技人才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人才開發困難。其中一點,吉林省體制內農業科技人才具有明顯的行政化功能,很多人會將農業技術人員當作行政管理者,無法扎根到農村農業生產的一線中,農業科技人員的創新力不足,難以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職能。另外,人才振興與激勵措施的針對性不強。在農村農業生產中,由于農作物的生產周期長,許多科技人才處于生產一線,會面臨工作條件艱苦、難出成果的問題。再加上工資福利、晉升機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制約著農業科技人才的有效開發。2.農業教育體系不夠健全。中國是農業大國,想要開發農業科技人才,需要加強農業教育,建立健全農業教育體系。然而,針對吉林省來說,雖然吉林省設有農林高等院校,但是學校數量比較少,并且農林類院校設立的專業是屬于綜合性的,農業類的學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農業類的學生畢業后也會選擇其他的行業。這樣的現象會導致農業人才的流失,難以開發農業科技人才。3.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總量不足。相比較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的農業科技人才來說,我國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總量不足。吉林省是農業大省,需要開發和儲備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以保障農業技術水平以及農業技術的創新。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雖然吉林省的農業人數較多,但是農業技術人才匱乏,高水平人才稀缺,尤其是缺少一流科學家和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團隊,制約了吉林省農業經濟的發展活力。所以,吉林省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總量不足,也在限制著農業水平的發展。4.農業科技人才考核評價制度尚不完善。在傳統的考核評價中,農業科研機構注重農業科技人才的論文數量、職稱與學歷的高低等,不以實際農業操作為考核內容。這樣的農業科技人才考核評價制度是不完善的,具有明顯的缺陷,無法留住農業科技人才。并且在職稱評審中,部分科研機構以人才的年齡、資歷為側重點進行考核評價,這樣的考核方式會降低年輕農業科技人才的積極性。

三、吉林省農業科技人才開發路徑

查看全文

農業研究機構分析論文

整理說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贛之新建人。中國現代植物學研究事業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雖以科學名世,而于國學亦有頗深造詣,屬于較為鮮見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從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從事之學科史料,所著《植物分類學簡編》(上海技術出版社,1958年)一書,即有“關于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工作”的歷史論述,分別介紹歐美植物學家和中國植物學家對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成績;在后人編輯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類文字。今春搜討史料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國農業機構概況》手稿,該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據文意所加。

該文作于1950年,其時作者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文分八個部分,主要介紹浙江、江西、華北等三所農業研究機構和中山、金陵、嶺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學之農學院,于各機構之創建始末、發展沿革、隸屬變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簡明之記述。諸多情形,今多已失記,可視為中國現代農學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寫完之處,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錯誤之處,恐為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一、浙江省農業改進所

浙江省農業向稱發達,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準較高,故以科學改進農業之運動,亦較之他省發生為早,遠在前清光緒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蠶學館之創設,至宣統三年勸業道即在杭郊筧橋設立農事試驗場,至一九一五年設立原蠶種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設立棉種試驗場,一九二四年設立昆蟲局與造林場,一九二七年設立蠶業試驗場,一九二八年設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設立杭州繅絲場,一九三O年設立稻麥改良場,一九三二年設立化學肥料管理處,一九三六年設立園藝場、家畜保育所與土壤調查所,一九三七年設立茶葉改良場,一九三八年設立農業改進所,將各農業機關合而為一,改進機構,至一九四O年蠶業推廣部分復行劃出,成立蠶絲管理委員會,一九四二年又劃出農田水利部門于建設廳內成立水利處,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組,除一面歸并與農業有關各機關外,內部力求簡化,只設立農藝、農藝化學、植物病蟲害、森林、畜牧獸醫、農業推廣等系,其后省府加強領導農業生產,擴大各種生產有關的專業機構,本所原有推廣、造林、治蟲防疫等工作,在實業廳成立專業部門負責進行,農業推廣系與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場湘湖繁殖場劃歸實業廳直接指導,三界茶場劃歸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場劃歸余姚縣人民政府,另接辦黃巖園藝場及海寧豬種繁殖場歸并入硤石綿羊場,再度改組后本所現有農藝、農藝理化、植物病蟲害、及畜牧獸醫各系,下設稻麥場、蕭山棉場、黃龍洞農場、黃巖柑桔場、硤石種畜場。

農業改進所業務狀況

(一)稻麥浙省稻麥改進工[作]開始于一九三O年創設之稻麥改良場,歷年以來工作方針,始終一貫,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麥改進設備,日趨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國育種專家海斯博士來華考察,譽為國內最完備之育種機關。

查看全文

農業機構概況研究管理論文

整理說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贛之新建人。中國現代植物學研究事業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雖以科學名世,而于國學亦有頗深造詣,屬于較為鮮見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從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從事之學科史料,所著《植物分類學簡編》(上海技術出版社,1958年)一書,即有“關于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工作”的歷史論述,分別介紹歐美植物學家和中國植物學家對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成績;在后人編輯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類文字。今春搜討史料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國農業機構概況》手稿,該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據文意所加。

該文作于1950年,其時作者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文分八個部分,主要介紹浙江、江西、華北等三所農業研究機構和中山、金陵、嶺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學之農學院,于各機構之創建始末、發展沿革、隸屬變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簡明之記述。諸多情形,今多已失記,可視為中國現代農學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寫完之處,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錯誤之處,恐為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一、浙江省農業改進所

浙江省農業向稱發達,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準較高,故以科學改進農業之運動,亦較之他省發生為早,遠在前清光緒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蠶學館之創設,至宣統三年勸業道即在杭郊筧橋設立農事試驗場,至一九一五年設立原蠶種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設立棉種試驗場,一九二四年設立昆蟲局與造林場,一九二七年設立蠶業試驗場,一九二八年設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設立杭州繅絲場,一九三O年設立稻麥改良場,一九三二年設立化學肥料管理處,一九三六年設立園藝場、家畜保育所與土壤調查所,一九三七年設立茶葉改良場,一九三八年設立農業改進所,將各農業機關合而為一,改進機構,至一九四O年蠶業推廣部分復行劃出,成立蠶絲管理委員會,一九四二年又劃出農田水利部門于建設廳內成立水利處,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組,除一面歸并與農業有關各機關外,內部力求簡化,只設立農藝、農藝化學、植物病蟲害、森林、畜牧獸醫、農業推廣等系,其后省府加強領導農業生產,擴大各種生產有關的專業機構,本所原有推廣、造林、治蟲防疫等工作,在實業廳成立專業部門負責進行,農業推廣系與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場湘湖繁殖場劃歸實業廳直接指導,三界茶場劃歸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場劃歸余姚縣人民政府,另接辦黃巖園藝場及海寧豬種繁殖場歸并入硤石綿羊場,再度改組后本所現有農藝、農藝理化、植物病蟲害、及畜牧獸醫各系,下設稻麥場、蕭山棉場、黃龍洞農場、黃巖柑桔場、硤石種畜場。

農業改進所業務狀況

(一)稻麥浙省稻麥改進工[作]開始于一九三O年創設之稻麥改良場,歷年以來工作方針,始終一貫,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麥改進設備,日趨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國育種專家海斯博士來華考察,譽為國內最完備之育種機關。

查看全文

人口流動與城市化研究論文

城市化是現代化過程中最富生氣和活力的形態之一,產業革命以來城市化浪潮靡滿全球的社會現實已充分證明其本身的普遍性。與此同時,在人文社會科學界,至少有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對此給予熱情的關注。紛繁復雜的城市化理論,林林總總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顯得模糊不清,甚或無所適從。大體而言,社會學家從人類行為方式的角度考察,認為城市化是人們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化的過程;人口學家強調城市化是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地理學家視城市化為一種地理景觀,認為城市化是鄉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化過程;經濟學家側重于產業結構的變化,認為城市化是人們從農業向非農業部門轉變的過程;歷史學家則認為,城市化是一個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過程。

應當說,從不同學科的基本特征出發,給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內涵,是學術史上的正常現象。值得重視的是,無論學者們給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種“較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數學科所接受,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即為城市化,因為,社會是一個以共同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口集團,城市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單元,必定集中一定數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來源必然來自農村。較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埃爾德里奇(H.T.Eidridge)認為:人口集中的過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義。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斷發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隨即停止。(注:參見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頁。)《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是: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詞,是指人口向城鎮或城市地帶集中的過程。這個集中化的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個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充。(注: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選編:《國外城市科學文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

由此可見,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

城市化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城市史研究在國內外的普遍展開,人口流動與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經取得相應的成就,對此進行學術史意義上的檢討,或許會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檢討中外學者關于中國近代人口流動與城市化的研究歷程,以本世紀70年代為分界,我將此分為兩個階段。

查看全文

人口流動與近代中國城市化研究述評

【正文】

城市化是現代化過程中最富生氣和活力的形態之一,產業革命以來城市化浪潮靡滿全球的社會現實已充分證明其本身的普遍性。與此同時,在人文社會科學界,至少有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對此給予熱情的關注。紛繁復雜的城市化理論,林林總總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顯得模糊不清,甚或無所適從。大體而言,社會學家從人類行為方式的角度考察,認為城市化是人們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化的過程;人口學家強調城市化是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地理學家視城市化為一種地理景觀,認為城市化是鄉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化過程;經濟學家側重于產業結構的變化,認為城市化是人們從農業向非農業部門轉變的過程;歷史學家則認為,城市化是一個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過程。

應當說,從不同學科的基本特征出發,給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內涵,是學術史上的正常現象。值得重視的是,無論學者們給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種“較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數學科所接受,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即為城市化,因為,社會是一個以共同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口集團,城市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單元,必定集中一定數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來源必然來自農村。較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埃爾德里奇(H.T.Eidridge)認為:人口集中的過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義。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斷發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隨即停止。(注:參見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頁。)《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是: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詞,是指人口向城鎮或城市地帶集中的過程。這個集中化的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個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充。(注: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選編:《國外城市科學文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

由此可見,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

城市化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城市史研究在國內外的普遍展開,人口流動與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經取得相應的成就,對此進行學術史意義上的檢討,或許會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查看全文

人口流動與我國城市化研究論文

正文】

城市化是現代化過程中最富生氣和活力的形態之一,產業革命以來城市化浪潮靡滿全球的社會現實已充分證明其本身的普遍性。與此同時,在人文社會科學界,至少有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對此給予熱情的關注。紛繁復雜的城市化理論,林林總總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顯得模糊不清,甚或無所適從。大體而言,社會學家從人類行為方式的角度考察,認為城市化是人們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化的過程;人口學家強調城市化是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地理學家視城市化為一種地理景觀,認為城市化是鄉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化過程;經濟學家側重于產業結構的變化,認為城市化是人們從農業向非農業部門轉變的過程;歷史學家則認為,城市化是一個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過程。

應當說,從不同學科的基本特征出發,給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內涵,是學術史上的正常現象。值得重視的是,無論學者們給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種“較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數學科所接受,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即為城市化,因為,社會是一個以共同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口集團,城市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單元,必定集中一定數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來源必然來自農村。較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埃爾德里奇(H.T.Eidridge)認為:人口集中的過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義。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斷發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隨即停止。(注:參見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頁。)《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是: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詞,是指人口向城鎮或城市地帶集中的過程。這個集中化的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個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充。(注: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選編:《國外城市科學文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

由此可見,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

城市化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城市史研究在國內外的普遍展開,人口流動與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經取得相應的成就,對此進行學術史意義上的檢討,或許會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查看全文

低碳農業經濟認識與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以低碳農業經濟的認識與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以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為依據,首先介紹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作用,包括低碳農業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轉變、低碳農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低碳農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其次從制定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機制、加強財政部門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持工作、規范農村生產的農民行為、開發并推廣低碳先進技術和增強農民對低碳農業經濟的認知五個方面深入探討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低碳農業;農業經濟;認識研究

低碳環保為現階段社會及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心思想,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為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實現低碳農業經濟能夠為人類的工作與生活提供保障。在中國社會經濟體系中,農業經濟占有特殊位置,我國正處在社會形式轉變的一個重要階段,要想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要將低碳環保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的戰略目標,最大程度提升我國整體經濟水平。

一、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作用

(一)低碳農業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轉變。現階段,農業出現產品供給不足、農民收入水平下降、環境資源破環等問題,國家在處理問題過程中受資源匱乏、肥料資源利用率下降、環境保護力度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影響農業生產與發展進程。低碳農業的實現,需要將利用化學肥料及生產農藥等幫助動植物生長的理念轉為利用有機化肥及生物農藥獲得農業產品的最大經濟效益,增加資源利用價值,建立農耕操作、耕作技術與現代先進農業技術融為一體的農業生產經濟體系,降低農產品投入成本,排除化學物品對農業產品的干擾作用,維持生物多樣性發展,進而實現經濟發展的低碳轉變。(二)低碳農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當前,中國的許多地區種植農產品仍采用化肥與農藥價格增長的方法,但是這樣會增加農業生產成本,影響生態環境。所以,需要將投資高、產量低的農業發展趨勢轉為投資低、產量高的農業經營模式,盡量降低有害農業物品的投放數量,防止環境受到污染,并且依據最少的物品投資實現農業經濟的最大效益,例如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等,以此提升產品使用效率,增加勞動產量,降低成本,促進經濟水平的整體提高。(三)低碳農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經過調查,農業為溫室中污染氣體產生的源頭之一,在農業集中化發展與大規模使用肥料及農藥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威脅,一方面增加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甚至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這樣會提高氣候大幅度變化的幾率,影響農業產品的不穩定生長。農作物生產結構與空間發生變化,極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與傳遞。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進程加快,致使土壤質量不佳、生態環境被破壞。當農業經濟生產模式轉為低消耗、低污染的管理理念時,不但能夠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需求,也能夠適應全球氣候的各種變化方式,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進程。基于此,重點發展低碳環保的農業經濟,創新資源充分利用理念,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二、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