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14 05:48:00

導語:口語交際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語交際教學研究論文

口語交際教學是一個新的課型,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及應對”的能力。在教學時,要求我們突出教學的生活化、口語化,凸顯情感性、互動性。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理想性的設計往往遇到很多困難,口語教學在課堂上難以得到很好的落實。究其原因,我覺得有四:一是課程標準本身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要求較為概略,使得教師在實踐中難以操作;二是教材的開放度大了,提供的交際內容所隱含的互動性因素很不一樣,對教師鉆研教材、把握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教師把握起來困難很大;三是口語交際課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對教師把握學情,調整教學進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戰;四是受“君子敏于行、訥于言”等傳統觀念和東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響,學生不太喜歡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且年級越高,越是“金口難開”。針對新的課型和問題所在,我覺得教師們除了加強對課標的理論學習,更好把握課標對口語交際課的要求外,還要具備以下幾個角色的素養。

一、樂于賞識的“好母親”

口語交際能力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才能體現“交際”。孩子摔到了,會哭著找媽媽,遇到高興的事會滔滔不絕地告訴媽媽,因為媽媽是可親的,是可以信任的。在媽媽的眼里孩子是可愛的、聰明的。然而在班級中約有一半的孩子不大主動發言,這也就無從達到“交際”要求了。因為教師沒有讓孩子“敞開心扉”。學生敢于、樂于表達的前提是心靈的安全和平等。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教學中教師要具備“樂于賞識的好母親素質”。首先要像媽媽一樣“目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把學生放在心上。從范圍來說,是全員,包括每個學生;從時間來說,是全程,從形式上說,應該是關注學生的每一項需求。其次是像母親一樣真心實意地喜歡孩子、關心孩子、欣賞孩子,面對學生能有真情實意,而不是表里不一。這樣才能使學生始終在安全而溫情的空氣中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同樣,我也想說:“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對于老師來說,缺少的只是發現孩子可愛的心靈。”賞識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尊重學生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個性特長、思維與說話方式,要給學生一種感覺: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松的、自主的。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另一方面要以各種獎勵的形式來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

二、善于傾聽的“好牧師”

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不但要會聽,會說,還得講究文明禮貌。所以,常常有人講,這個人很有修養。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是一種綜合素質,它是知情意行的統一體。即使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只要他樂于傾聽,樂于接受別人的不同觀點,他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因此,“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口語交際教學首先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量。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既敢于表達、學會表達,還要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聲音。這一小小的習慣,既是做公民和學習知識的需要,還體現這兩種教育價值觀的整合,即社會本位教育價值觀與個體教育價值的統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集體就是他的“準社會”。他在其中生活、學習、發展自我,同時也受集體的約束,必須遵守其“游戲規則”,承擔責任。

但這些道理學生是不理解的,只有在實踐活動中去感受的。所以,我覺得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是一個教師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所在。在《賞識你的學生》一書中看到一位孩子寫給老師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話讓人記憶猶新:“老師,請你認真聽我把話說完,這樣,我也才會認真聽您的教導。”因此面對孩子們,教師就應該像一位深得人心的“牧師”一樣靜下心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欣賞每一個見解,有了老師的好榜樣,學生才會懂得去接納同學的意見。

低年級學生往往樂于表達卻常常站起來就忘了該說什么,有的表達斷斷續續,話也說不完整,更有的由于理解能力較差而答非所問。還有一些孩子表達能力較強,聽到別人說得不好就大聲笑話或直嚷:“我來,我來。”這實際上對先前那個說話的孩子已經造成了心理陰影,如果加上老師的一聲呵斥或一個不滿意的眼神,甚至一個不置可否的表示,這個孩子今后可能再也沒有表達的自信了。因此,教師的傾聽和鼓勵相當重要。

如看到學生忘了說什么時,教師可耐心地說:“別著急,慢慢說”;當學生疙疙瘩瘩說不清楚時,教師可說:“老師聽明白了,我再幫你說一說”,當學生發言膽怯時,教師可說:“你講得很棒,能不能說得再響亮些,讓同學們學習學習?”這是對學生口語交際信心的激發和傾聽意識的強化訓練。只有當教師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時,融洽、合作欣賞的陽光才會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三、敏于調控的“好主持”

口語交際與“聽說訓練”最大的不同就是口語交際是多向互動的。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題,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你來我往,言語交鋒,也就是進行應對。每次看談話類電視節目時就特別佩服主持人,在寬松的演播廳中,在極富感染力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向中,每一位嘉賓都放松地侃侃而談,舞臺屬于大家的,而主持人卻始終把握者節目的方向。因此,我覺得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還要學習“主持人”的行為。

1.創造輕松和諧的氣氛。

要激發學生人人參與交際的熱情,良好的氛圍是前提。因此教師要向主持人一樣巧設情景創設交際情境,發展口語交際能力。如上《該怎么辦》一課時,教師手拿一封小明寫來的信,訴說小明遇到的麻煩,請全班小朋友幫忙想辦法,這樣學生的興致就高了。其次,教師的語言引導與評價要中肯而幽默。由于小學生生活經歷少,口語能力較弱,無論口語交際的內容、方式和語言形式都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際態度和聽說習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聽學生說話。隨時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讓學生把話說得體。如《小兔運南瓜》幫小兔想辦法時,一個學生說:“我覺得可以用一塊大板做成蹺蹺板的樣子,把南瓜放在一頭,另外請幾個小朋友站在另一頭,南瓜就會飛起來,飛到小兔家的院子里。”我就說:“你的知識之豐富讓人刮目相看,想象之大膽讓老師佩服,讓老師大吃一驚的是你的這個南瓜居然長眼睛了,飛得這么準?”學生馬上發現了這個辦法的不足。

2.調控好動態生成的課堂。

口語交際話題的開放帶來了課堂教學結構的開放,例如,話題“認識標志”,學生就必須經歷下課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上課信息的過程。課內外的完全打通,給課堂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另外,口語交際活動要納入學生個人的經驗和檢驗,由于各人的生活背景、感悟生活程度、知識積累不同,在具體的情景中,必然會出現始料不及的各種差異。也正是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和差異,才體現出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口語交際教學要在預設和非預設之間的地帶來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學,完成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應像一位敏于調控的主持人一樣根據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進程。

3.引導學生參與交際的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在談到對口語交際部分的評價建議的時候說:“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又因為口語交際有極強的即時性和情景性特點,我覺得對口語交際的評價要采用隨堂評價的方式,在活動中評價,即時評價。同時教師應讓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很少聽到連珠妙語,因此教師更因抓住幾個閃光點,引導孩子學習運用。如《小兔運南瓜》一課,學生用到齊心協力一詞,我就馬上鼓勵說;“真了不起,我特別欣賞你這個主意中用到的一個詞,大家注意了嗎?猜猜是哪個?”聽到學生說話很輕,我就引導問:“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孩子們就說:“太輕了,我沒聽清楚”“請你再大聲說一遍好嗎?”。這樣學生就有意識地去仔細聽,認真想,大膽評了。

四、勤于挖掘的“好礦工”。

由于受教材編排、教學時間等方面的限制,人教版教材每學期僅8堂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新課標也強調,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口語交際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可以說無論什么課,無論什么場合、無論什么時間,只要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進行口語交際。豐富多彩的生活恰恰為我們提供了訓練語言的好材料,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就看你是否把握住機會,利用機會,為我所用。因此教師更要成為一個勤于挖掘的“好礦工”,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所隱含的交際內容,利用生活中的題材,以學生原有的口語能力為憑借,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進行口語訓練,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

1.靈活使用教材。

口語交際課的教材內容都隱含著豐富的互動性,如何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設計實施策略使學生比較系統、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是對老師的一大挑戰。例如在我設計的口語交際課《打電話》時,如果僅僅是“有禮貌地把事情說清楚”那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沒有使他們在原來基礎上得到提升,因此我們教研組在這課的設計時有四個情景設計:一、了解現在的各種電話款式、性能、用法。二、創設情景進行打電話的互動練習,了解打電話的基本常識。三、創設幾個緊急的故事情景,讓學生能練習靈活、機動地應變。四、聯系生活,當場讓學生用手機和場外的親戚朋友聯系。這樣處理教材就大大增多了學生練習的機會,使口語交際的互動性得到有效落實,增強了學生在活動中運用的意識。再如在《我會拼圖》里,在孩子們在組內進行拼圖介紹時我巧設情境,扮成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奶奶,問:“小朋友,你們在干什么?”孩子們說:“我們在做拼圖,說拼圖。”老奶奶說:“奶奶年紀大了眼花耳聾,你們得聲音大點兒說。”孩子們馬上為老奶奶搬來凳子,一個個扮演小動物來介紹,把說話與說話時的禮儀有機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課堂有機滲透。

課堂教學就是師生交往的多向互動過程。每一堂課都為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語文課上尤其如此。所以,語文教師課堂上要有滲透的意識,融口語交際訓練于課堂教學每一個環節之中。

拼音教學中,新教材盡可能將過去的單幅圖組合成情境圖,每一課都通過意境優美的情景圖引出所學的字母、音節、詞句、兒歌。這些情境圖不僅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拼音,識漢字,讀兒歌,便于理解意思,還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創造的空間,因此我們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畫面,發揮想象創造,運用音節或詞語來說話、編兒歌、編故事,把學拼音、認讀字詞和發展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口語能力的培養。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漢字的基礎知識,聯系自己生活經驗,用多種方法分析記憶字形以求掌握漢字的音、形、義。要指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學,敘述自己自學的方法和結果,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如:教“愛”字時可以讓學生說說:“你愛誰?愛吃什么?愛玩什么?愛做什么?”等等。還可以讓學生給一些生字編字謎,如“秋”字,學生就編成“左邊綠,右邊紅,左邊最怕蟲咬,右邊最怕水澆。”為了鞏固生字,還可以讓給幾個生字串起來編故事。還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己的認識某個字的識字小故事。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強化。

閱讀教學中口語訓練的滲透機會就更多了。課文的質疑、釋疑的環節,就是通過互相討論,甚至爭論來求取真理、提高能力的過程;在個性化的閱讀理解中師生針鋒相對地闡述自己的意見;在朗讀評價中可提出自己的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更是為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語訓練提供了機會。我們還經常性對一些課文的空白處進行“補白”,如:續編故事,想象人物的語言、神態等等,還根據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改編表演,這些活動不僅能使學生互相交流,敢于爭論,在心理上獲得了一種成功的滿足感,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更是培養了口語交際的信心。

3.課間即興交流。

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地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同時,師生在學校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必定會產生許多生動、有趣的話題。這些話題的交流比課堂上的書本學習顯得更真實、和諧。如:早晨到校,學生往往會就自己的家事、路上的見聞、電視里的新聞、玩的游戲說個沒完沒了。班級中突發的事件也同樣吸引他們。上學期的一天早上,數學老師上班路上摔斷了腿,學生就議論個沒完,我就組織他們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什么?打算怎樣去看望老師?怎么做才讓老師放心地養傷?”學生不僅說得情真意切,而且一如既往地踏實學習。班級、學校的活動更令他們興奮,如春游活動、技能運動會、“藝術節”活動、“六一”游園活動、班隊活動、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往往在活動之后,學生還沉浸在活動的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生活,細心捕捉生活中的說話點,抓住一閃即逝的機會,及時組織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得到快速提高。

4.在生活中交際。

生活無處不課堂,口語交際活動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把口語交際的課堂“遷移”到廣闊的社會、美麗的大自然中,就會使口語交際活起來,使學生樂起來,并營造出一種輕松自然的交際氛圍。同時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觀察、想象及表達能力也能盡情發揮。因此我經常依托家長這一教育憑借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口語訓練,真正體現交際的生活化。每天我讓學生做新聞報道員,把學校中發生的、你最高興的、最有趣的、最難忘的事告訴家長,同時把自己在家、在社會上、在電視上……看到的新鮮事、有趣事在第二天向同學們報道。碰到教材中的拓展活動也讓學生在家長帶領下實踐,如一年級上冊中,學了《菜園里》后,我讓孩子們和父母去買菜,學習討價還價,說說見到哪些菜?有什么特點?有機會去參觀果園,看看果園里的水果有什么特點?仿照課文的樣子說一首《果園里》的詩。還要求學生和父母旅游時把見到的事物說出來,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父母走親訪友時注意說話的得體。在寒假期間,我還設計了幾個話題,供家長有意識地指導孩子說。如:“一學期結束了,向你的爸爸媽媽說說自己一學期的進步吧,說好了,你會得到掌聲的。”“快樂的寒假來到了,認真設計一下自己的寒假‘節目’單吧,讓節日更精彩。也可以動手寫寫畫畫哦!”“過年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拜年,向親朋好友祝賀一下吧!看誰的嘴最甜。”“年夜飯多豐盛,說說你最喜歡的一道菜的色、香、味,向做菜的人表示你的感謝吧!”有了家長的支持和合作,口語交際的訓練才會真正學以致用,為生活服務。

總之,新課程給了我們機會,也給我們以挑戰,要想上好口語交際課,我們教師要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的具有綜合素養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