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發展論文:滿族民歌繼承與發展
時間:2022-02-03 10:33:34
導語:民歌發展論文:滿族民歌繼承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李鑫李世綱單位:大慶師范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
小調滿族民歌中以小調體裁數量為最多,這個題材不僅觸及到歷史題材,而且也反應當代的現實生活。滿族人民英勇好戰,這種崇尚武功的精神滲透于滿族人的生活之中,同時也反映在滿族民歌之中,小調《軍歌》就及其具有代表性。滿族自古就有尊老敬上、禮貌待客的傳統美德。在一些群體性的大型活動之中,大都離不開民歌。在祭祀活動中演唱“祭祀歌”,在祝壽或結婚儀式上演唱“空齊歌”,在喪葬儀式中唱的“哭喪調”等等。滿族的小調曲調活潑,情節生動,風趣幽默的詼諧歌曲也頗具特點。例如《拜年調》、《打花名》等,在人物神態的刻畫和語言的表達上都較為準確細致。此外流傳的現代民歌,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滿族的生活。如《六月探妹》、《四季抗戰歌》、《新五勸》、《黑龍江好地方》等等歌曲,都傾吐了滿族人的理想和愛憎。兒歌與其他民歌一樣,滿族兒歌的內容除了反映社會生活外,大多與游戲及傳播知識有關。至今流傳的兒歌有《搖籃曲》、《對花》、《壓板歌》、《莊稼十花名》等,其中人們最熟悉的是《搖籃曲》。由于《搖籃曲》流傳的地域極為廣泛,并且千百年來一直在滿族婦女中流傳,因此唱調是多種多樣的。《搖籃曲》的唱詞一般都比較簡練,而且大同小異,最初都是用滿語演唱的,但隨著滿族人逐漸放棄民族語,現在流傳下來的《搖籃曲》大都是用漢語演唱的,能夠用滿語演唱的人已經不多了。但不管語言如何變換,《搖籃曲》的曲調形式基本上沒有改變,滿族的《搖籃曲》,是最富滿族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歌之一。也是千百年來,一代一代人口耳相傳的結果,不僅為我們保留下了極好的滿族音樂,也保留了極好的滿族古歌,同時也構成了滿族獨特的育兒風俗。薩滿神歌“薩滿神歌”是滿族薩滿祭祀時所演唱的歌。由于神歌與薩滿教同時產生,因此有了薩滿教,就有了神歌。所以薩滿神歌更能代表滿族早期音樂形式。每逢豐收吉慶之日,滿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演唱祭祀調,祭祀儀式的主司者便是薩滿。祭祀活動多則三天至五天,少則也得兩天,祭祖時主人家請“薩滿”和“扎力”來家里舉行各種祭祀儀式。“薩滿”頭戴神帽,身穿神裙,腰系神鈴,手擊神鼓。隨著《祭祀調》的節奏且歌且舞。各地區和各姓氏的“薩滿”在祭祀儀式和演唱程序上各有不同,因此也多種多樣。與其他類型的滿足民歌不同的是,滿族薩滿音樂有比較固定的曲調形式,神歌大多是用滿語保存下來的。
滿族民歌的音樂特征
滿族民歌中的調式、音階構成的特色以五聲音階和五聲性調式構成的歌曲最為常見。隨著歷史的發展,滿族民歌在清朝時期雖然很繁榮興盛,但到了清末,由于受到漢文化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民歌都發展成了說唱和戲曲,只保留下來很少一部分。除了薩滿神歌以外的勞動號子、小唱以外,民歌還采用規整的五聲音階,音程的構成形式大多數都以大、小三度音程為主,音域多數在八度以內,所以說并不是所有的民歌都使用五聲音列,很少出現七聲音節。在薩滿神歌中多數是多采用三、四聲的調式音階,有時也有二聲調式音節的出現。滿族民歌歌詞內容豐富多彩,其內容與人們現實生活情況緊密相連。既有反映滿族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環境的內容,也有表現獨特民風民俗和民族性格的歌詞。歌詞有純滿語的,也有滿漢兼用和純漢語三種。滿族民歌經常采用以三音組為基礎的各種基本調式,如以宮調式、商調式較多,其中強調以三音向上級進組成的旋律較多。由于調式功能性不強,在調性的轉移上簡潔明了,不需要具備許多條件。因此宮商角三音小組是滿族民歌曲調產生的一個重要基礎。在演唱方面,滿族民歌的唱法各具特色,根據不同的曲調不同的演唱形式大致可分:真聲唱法、輕聲唱法、真假聲結合唱法等。以真假聲結合唱法為例,在演唱時根據風格的不同,隨時調整唱歌狀態,大大提高了歌唱能力,豐富了音樂的表現手法,拓寬了演唱音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種唱法一般運用在號子、山歌和小唱中。正是由于這些特殊演唱效果的運用,才使得我國各地的民歌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風格。由于歷史的原因,滿族民歌除了部分被漢族漢化以外,傳承下來的很少。滿族民歌作為一種表現手段,我們當今不僅要很好的傳承下去還要開發新的演唱方式以適應當代審美需求,為繁榮和發展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做出更大的貢獻。
民族融合環境下的滿族民歌新發展
漢、滿及所有中國的少數民族是兄弟姐妹,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滿族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語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點,在長期、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滿族受到先進的漢民族的影響,兩族人民的共同性愈來愈多,其中一部分滿人逐漸與漢民族融合。從滿族民歌的音樂特征上看,其藝術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因此,滿族民歌是詩歌與音樂的有機結合。當人們的思想情感無法用語言表達時,民歌是最直接抒情的工具,在這種藝術審美交流中,人們的情感得到最大化的釋放,也實現了民歌的自身藝術價值。這種自然的融合,乃是正常的、進步的現象,是人類向未來的共產主義世界各民族大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滿族的文化雖然出現了與漢族融合的新局面,但是也不能否定滿族民歌在新形勢下的客觀存在。首先從民族學角度看,既然民族存在,那么其文化就一定還存在。作為民族文化特征的基本要素之一的音樂文化在民族融合過程中的到了最充分的發展。其次從社會學角度出發,音樂作為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上層建筑,常常起到維系一定社會組織的功能作用。因此音樂文化在滿族融合的特殊政治社會環境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最后,從文化人類學角度來看,一個民族距離現代文明社會越遠,生產力就越落后,其民族音樂與生活的關系就越為密切。
滿族民歌的音樂特色與滿語的影響密不可分。隨著時間的流逝,滿族獨特的民族品質漸漸消失。滿族民歌有著自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曾經對中國北方地區產生了深遠的音響。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使一些古老的民歌失去了存在的社會條件,因此逐漸消失。滿族社會生產由漁獵方式轉變為以農耕為主,也使其文化慢慢向農業文化轉變。但是,由于生產發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偏遠地區,數量不多的古老的滿族民歌得以保留。這也成為我們現今唯一能夠搜集到滿族民歌的地區。但是影響總是相互的。漢族也在潛移默化之中被“滿化”。由于歷史原因,人們習慣上把漢族中流傳的民歌視為漢族固有的,不肯承認在漢族中的滿族因素。民族總是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地分化和融合。中華民族便是生息在中原大地上的祖先五千多年來不斷繁衍、遷徙、融合的產物。作為他們的主體,漢族更是如此。今年來,由于滿族語言的漢化以及滿族民間歌手的相繼謝世,如何挖掘保護滿族民歌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滿族音樂應該順應歷史趨勢,與漢族和其他民族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形成區別于其他民歌的特色,從而順應不斷發展的歷史。
- 上一篇:電影音樂論文:歌舞青春系列電影音樂舞蹈
- 下一篇:淺析陣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