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的運用
時間:2022-12-14 09:42:41
導語: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地鐵作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所包含的地鐵空間成為地域性公共藝術最佳的展示地點之一。文章首先闡釋了地域文化的形成與特征,其次對我國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的介入現狀提出了存在的問題,最后總結了如何提煉地域性元素、介入位置的選擇和介入形式的選用。希望通過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的介入,使城市文化、民俗特色、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等元素在地鐵空間中得到體現,改變其面臨的空間特色危機,重塑城市、時代的形象。
關鍵詞:地域性;公共藝術;地鐵空間;介入
經濟和信息的全球一體化發展使得城市的地域特征逐漸模糊,城市中許多與其獨立品格息息相關的特有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均被快速發展所抹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眾已經對快速、冷漠的“流水線式”的公共空間感到厭倦,他們希望空間能夠被賦予更多的特性。地鐵作為最富有人氣和最能體現城市地域性的軌道交通空間,以其內部豐富多樣的公共藝術品成為城市對外展示人文和地理文化的重要窗口。地鐵空間內地域性公共藝術的創作和表達實際是對地域性文化與精神的綜合表達,對于消除空間特色危機、體現當代城市的風貌、重塑城市文化形象至關重要。
一、地域性文化的形成與特征
地域文化(圖1)包含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一是自然環境,二是人文環境,三是社會環境。這三個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決定了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地域性公共藝術具有很強的專屬性。它吸收了本土、民族和民俗的特征,象征著一種精神和力量。除此之外,地域性公共藝術倡導公眾的參與性,以反映公眾面貌為主張,在作品題材上更多呈現的是該地區市民化、大眾化的元素,旨在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增強公眾的道德榮譽感,具有很強的識別性。
二、公共藝術介入地鐵空間時存在的問題
公共藝術因其突出的地域性、文化性、藝術性、社會性,在提高大眾生活質量、展現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位、構建和諧人居環境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對其概念研究和社會慣性思維的局限、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違反規律的過度發展,公共藝術在介入地鐵空間時還存在以下四點問題。
(一)商業廣告介入過多
地鐵空間中商業廣告的介入為其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支撐。這些商業廣告以娛樂和商業推廣為目的,為大眾提供了高濃縮的信息。鋪天蓋地的廣告成為阻礙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凸顯的主要因素,使城市的地鐵站點因為過度統一而缺少變化。
(二)表現形式和選位單一
我國地鐵在建成初期,空間內的公共藝術品數量和種類較少,大多以壁畫和雕塑為主,材料上多采用陶瓷、石材、金屬等傳統材料。例如,北京地鐵內的壁畫多以裝飾性表現為主,材料上采用了傳統的陶板、石材、鍛銅材料;上海地鐵內的公共藝術品也是以壁畫為主,表現形式單一,與地鐵站點內部空間的融合有待提高。國內公共藝術品在放置的位置上基本集中在站廳的墻面和柱子,而國外地鐵空間中的公共藝術品選位的范圍就豐富得多。除了常規的界面以外,頂棚、柱子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結構都成為公共藝術品擺放的空間。
(三)對于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彰顯不全面
地下空間局促、封閉、構造單一,給人一種壓迫感和單調感。而公共藝術品能夠給公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地鐵空間的差異性和識別性。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的介入對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彰顯具有促進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城市化進程中對待文化藝術“快餐”式的心態影響,我國很多城市的地鐵空間設計模式化、單一化。例如,廣州地鐵5號線僅通過色彩區別各站點。這種設計手法雖然簡潔、現代,但是由于過度強調功能而導致地域性文化的缺失,公眾在空間內情感麻木,很難對所生活的城市產生歸屬感。
(四)開放性與趣味性的缺失
公共藝術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現實生活與精神世界平衡的藝術,注重大眾的自由參與和認同,并非是藝術家自我表現的主觀藝術行為。我國早期地鐵空間中公共藝術品的題材多以自然風光、歷史故事和愛國主義為主,所代表的是政府或藝術家的思想,沒有充分地表達出開放性。地鐵空間發展到現在,已經被公眾賦予了很多情感,是能夠喚起人們回憶和產生故事的場所,但是其中大部分公共藝術品缺乏趣味性,與公眾互動性差,一些公共設施的材質和造型在選擇上過于理性、古板,讓大眾在使用時心理上會產生排斥感。
三、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的介入
(一)地域性元素的提煉
地域性公共藝術作品在某一層面上象征著城市、民族、國家的精神,體現了城市、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現在以及未來,唯一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其最大的特征。很多城市地鐵站點內的公共藝術作品的建設就充分體現出該城市或地區的地域性元素。例如,俄羅斯莫斯科各個地鐵站的公共藝術的創作題材選擇的是民族特色、愛國主義和歷史事件等元素。莫斯科地鐵革命廣場站陳列了以蘇聯紅軍反法西斯戰爭和“十月革命”勝利為主題的雕塑;基輔站內的壁畫描繪了迷人的克里米亞和黑海風景,美麗的烏克蘭姑娘和充滿民族風情的舞蹈等,這些都生動、鮮明地向公眾展現了烏克蘭的民族傳統和生活習俗。公共藝術創作者在對地域元素進行提煉時,為了保證創作者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更多的反映大眾的聲音,應該盡可能深入地挖掘地域文化所包含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背景,得到更豐富的創作題材。例如,青島地鐵3號線8個站點內所設的公共藝術作品就是融合了青島“山、海、城、島、灣”的自然環境特點和近現代的人文背景,展示了青島東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和歡樂旖旎的海洋文化。其中,青島站內由中央美術學院創作的浮雕《紋脈》使用了指紋印記的造型元素,并組合成青島老建筑、船等剪影式的造型,體現出青島獨特的地域性及歷史融合性,將青島百年文化表達得淋漓盡致。地域性公共藝術對城市的地鐵空間建設有著指導性的作用,創作者常常通過對不同城市的生活場景、民風民俗和民居建筑等地域性元素的提煉來展現城市的生活與歷史文化。北京地鐵6號線的公共藝術作品就通過對老北京的歷史、民俗、建筑、生活場景等地域性元素在建筑空間、材料與結構上的展現來體現“老北京”的特色。還有一些站點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以民間藝術、傳統紋樣裝飾和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手工藝品等物質形態,提煉出抽象的地域性元素符號,并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將這些傳統的符號整體地運用在地鐵空間中。
(二)介入位置的選擇
地鐵空間主要由站點出入口建筑單體、出入口、步行通道、站廳、站臺和列車車體等組成。目前,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介入的位置除了常見的頂棚、地面、墻面、地鐵站點出入口、上下樓臺階、設施以外,還有一些站點由于建筑本身結構的原因,在柱子、天窗、穹頂等展出公共藝術品,這些位置的介入往往會給公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感受。我國臺灣地區高雄地鐵美麗島站的玻璃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以祈禱為主題,在大廳的穹頂和柱子表面融合了傳統鑲嵌玻璃、手工吹制古典琉璃、高溫熱熔琉璃和威尼斯水晶圓盤等各類玻璃經典制作工藝,展現了水、土、光、火四大主題板塊,反映了宇宙與生命的誕生、成長、榮耀與毀滅。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介入位置的選擇甚至可以利用藝術品取代抽象的文字信息,將引導信息以更加簡潔明了和人性化的形式傳遞給大眾。美國紐約地鐵大自然博物館站的地面設有不同石材構成的魚群,引導人們走向自然博物館的入口。車站的墻面嵌入了巨大的恐龍化石和由馬賽克拼貼的各種昆蟲以及爬行動物的壁畫,人們一出車廂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到達的站點。公共藝術的多元化使其在地鐵空間中介入的位置已經不僅局限于建筑空間,地鐵車體內部也有所涉及。南昌地鐵1號線目前開通運行了“荷塘印象”和“海洋世界”2個文化主題的專列地鐵。其中,“荷塘印象”清廉文化主題列車以“入蓮境,品蓮韻,思蓮境”為創意出發點,運用3D彩繪工藝,對地鐵內部進行全景包車,將荷塘的生態環境在車廂內三個界面以全景模式呈現出來。除此之外,列車上還配備了原創作品“荷塘印象”反腐倡廉系列動漫宣傳片,以輕松易懂的方式對公眾進行清廉文化的普及。
(三)介入的形式
隨著公共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共藝術品已經從對純粹意識形態的宣傳紀念,逐步轉向對空間藝術、地區文化及藝術形式語言的探索。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介入的形式也從傳統單一的浮雕壁畫向形式多樣的現代藝術作品轉變。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使得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介入的位置和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北京地鐵8號線內部空間使用了奧特板、玻璃和搪瓷鋼板等新型裝飾材料,并采用先進的絲網印刷技術將表現地域性公共藝術的元素符號在地鐵空間中的重要位置呈現出來。一些新銳藝術家在地鐵空間中大膽地嘗試運用聲、光、電綜合表現的裝置藝術以及新媒體等虛擬空間來豐富藝術品,形成與公眾的互動交流。北京地鐵15號線清華東路站的公共藝術品《學子記憶》在地鐵站廳墻面的櫥窗展示,還原了學子個人記憶中16個最具代表性的情境或場景,這些采用了特殊透視和照明手法的藝術品最大限度地引發了觀賞者的共鳴。此外,公眾可以掃描作品旁邊的二維碼,通過學子記憶公眾互動平臺參與日后新的公共藝術作品的生成活動,實現藝術實體和線上公眾平臺的對接和延展。
四、結語
地鐵是一個城市的動脈,也是承載城市文明的重要空間。地域性公共藝術是公眾參與的具有區域特性的藝術行為,其“地域性”不僅包含了自然環境,也概括了該區域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創作形式也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和跨界性。地域性公共藝術在地鐵空間中的介入增強了地鐵站點的辨識度,讓公眾與城市和文脈之間產生緊密的聯系,消除了地鐵的“特色危機”和“情感缺失”,并在某種意義上喚醒了公眾對過往生活習慣、民俗民風的記憶,強化和保護了公眾的場所精神。公共藝術在給公眾帶來身心愉悅的同時,也為創作的延展性帶來無限的可能。
作者:丁磊 單位: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婦產科護理糾紛產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 下一篇:指紋識別技術在司法鑒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