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國銀行業在入世的沖擊下的對策
時間:2022-04-10 10:17:00
導語:小議中國銀行業在入世的沖擊下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的入世,外資銀行登陸我國的速度明顯加快,這不僅將導致我國銀行優質客戶、業務量和人才的大量流失,金融論文而且對我國的銀行制度及金融監管和金融宏觀調控帶來沖擊和挑戰。為此,中國銀行業必須尋求發展對策:健全商業銀行體系、拓展和創新銀行業務、健全金融法規和金融監管體系。
關鍵詞:入借銀行挑戰對策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協議,中國銀行業開放時間表的主要內容包括:
(1)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在加入WTO后,立即取消在上海、深圳、天津、大連的限制;在加人WTO一年內,取消在廣州、青島、南京、武漢的限制;以后按年逐步取消在中國內地一些城市的限制直至在加人WTO五年內,取消全部的地域限制;
(2)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客戶限制,在加人WTO二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對中國企業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即人民幣的批發業務放開;在加人WTO五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對中國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即人民幣的零售業務放開。顯然,這是一個漸進式的對外開放協議。因此,加人世貿組織后,按照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原則兩項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定,在華外資銀行關于人民幣經營業務各方面的限制將逐漸取消,而待遇也逐步提高。這必將加速我國銀行業參與國際競爭、按照國際規則和市場機制運行的轉軌進程,也將使我國銀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一、入世后外資銀行的舉措人世后,外資銀行采取的舉措
(一)“登陸”速度明顯加快2002年3月,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獲準將營運資金增至5.9億元,成為國內首家獲準全面經營外匯業務的外資銀行分行。2002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商會亞洲地區會議上說:截止到2002年7月底為止,中國已有外資銀行機構400多家,其中營業性機構200多家,允許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有44家;而到2002年10月底為止,僅北京就已有19家外資銀行的分號,另外98家代表處中已有數家正在申請或籌備開業,上海則有53家外資銀行。此外,外資銀行普遍采取區位戰略,以大型中心城市為戰略據點,輻射性地發展業務。
(二)搶灘新業務市場與區位戰略相對應,外資銀行在業務拓展上也采取重點攻略,即搶占新業務。很明顯,外資銀行的業務戰略之一,是針對中國市場加大創新,為客戶量身定做服務品種,如買斷保底協議、信用卡、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等。
(三)牢牢定位優質客戶群花旗收費事件可見一斑,花旗方面表示:花旗原則上不設門檻,上海居民持1美元也可以在該行開設賬戶,但500。美元以下的存款每月收取6美元的手續費。原因很簡單,客戶占用的銀行資源與客戶存款對銀行的收益不成比例,銀行需通過收取手續費加以彌補。匯豐銀行也擬于近期推出對中國居民外匯業務采取類似的收費方式。與此同時,各外資銀行為吸引優質客戶頻頻推出了私人理財服務。2002年8月,香港第二大上市銀行恒生銀行上海分行專為尊貴客戶設立的“優越理財中心”同時在上海分行和廣州分行推出,其最低開戶金額為50萬元港幣或等值外幣;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內地的首間卓越理財中心也正式開業。這家理財中心將為內地客戶提供包括8種外幣的存款服務、一對一專屬客戶經理、24小時電話服務,總存款額達5萬美元的客戶,即可免費享受卓越理財?;ㄆ煦y行的門檻更高,規定需存款10萬美元才可享受免費的專家理財服務。
(四)入股中資銀行通過參股國內商業銀行,可以規避現有業務限制,提前全面進人國內銀行市場,利用國內銀行分支網絡和廣泛的客戶基礎,推廣外資銀行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在外資銀行看好的信用卡、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領域,都需要網點的支持。此外,在政策條件許可時,外資銀行還可以通過增持股份的方式控股一家國內商業銀行。事實上,2002年先后有上海銀行、南京商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西安市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城市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等與外資銀行有參股或合作意向。繼上海銀行引人18%的外資銀行股后,2002年,南京商業銀行也引人了15%的外資銀行股。有媒體披露,花旗銀行擬收購浦東發展銀行8%至10%的股權[l1。交行以及民生銀行也都在作引進外資銀行股的準備。至于四大國有銀行,中行與花旗已有過親密接觸,只等時機成熟,其他三家都可能有這方面的考慮。
二、入世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的沖擊入世后,中國銀行業已經或將要面臨的沖擊
(一)優質客戶改換門庭20%的客戶創造80%的利潤是國際金融業的共識,國內銀行業則有60另的利潤來自10%的客戶。入世后,構成銀行主要盈利能力的跨國企業、三資企業、國內的外向型企業、大型集團公司以及高新科技企業,不可避免地成為中外銀行爭相取悅的對象。隨著對外資銀行種種限制的逐步取消,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將隨之喪失其傳統的壟斷地位。和國際上著名的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的差距是相當明顯的。根據巴塞爾協議,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世界上最大的20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平均為1152%??墒?,按照2001年1月統計圈,四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4.75%,農業銀行為1.44%,建設銀行為3.79%,只有中國銀行達到標準,為8.5%。在2000年世界前20家銀行的不良資產率為3.2%,中國四家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都超過了20%。除了在資產質量和信譽上的差距之外,外資銀行的商業服務功能也全面超過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大多實行混業經營,集商業銀行、投資、證券、保險于一身。與嚴格分業管理的中資銀行相比,它們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業務要求。由于外資銀行在信譽和服務質量上都比中資銀行高出一籌,一旦允許他們經營人民幣業務,必然會與中資銀行展開激烈的優質客戶爭奪戰。
(二)大量喪失中間結算、批發和零售業務中國加人WTO后,國際貿易已經并將繼續飛速發展。銀行的國際結算、信用證業務將大量增加。外資銀行將憑藉其操作規范、管理先進以及與跨國公司的長期合作關系,與中資銀行搶奪市場,爭攬客戶,對中資銀行形成更大的挑戰。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首先將沖擊風險小、成本低、利潤高的遠期信用證、遠期結售匯、利率保值、期權、期貨等中間業務。外資銀行進人中國市場后,將向批發和零售業務進軍。在批發業務方面,銀行貸款是重點,在零售業務方面,消費信貸是重點。同時,外資金融機構將擴大中間服務領域。信息咨詢、家居理財等業務會成為它們新的開拓點。在這一方面,中資銀行也未必具有足夠的競爭能力。中資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歷史包袱沉重,不良貸款比例較高,盈利能力較低,在貸款規模、投向、投量、結構以及時限控制等方面都會受到非市場因素的限制和壓力。相反,外資銀行沒有行政干預,沒有債務負擔,資金后備力量雄厚,許多外資大銀行信譽良好,能夠按照市場規律靈活運作,必然會對中資銀行形成很大的壓力。
(三)人才競爭導致業務骨干流失,中資銀行會遇到強大的人才競爭壓力加人WTO后,外資銀行將突破地域和數量的限制,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對國內管理和專業人才的需求旺盛。他們可以用各種優厚的物質條件以及先進的人才管理方式來挖掘“金融精英”,而國有商業銀行受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條件限制,對一些資深職員和高級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完善培育、激勵機制,有可能形成優秀人才外流。而業務骨干的出走勢必會帶走許多優質客戶,加劇金融系統的危機。事實上,近幾年中資銀行的人才已經大量流失。
(四)我國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銀行制度將會受到沖擊由于金融市場還不夠規范,金融機構內部風險控制還不能適應混業經營的要求,故在混業經營已成為世界性趨勢之時,中國仍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以防止風險交叉傳遞,并防止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助關聯銀行進行不正當競爭。但混業經營能為客戶提供較全面的服務,能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系,將各種金融業務進行有效的組合,能通過業務多元化,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加人wTO后,許多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保險于一體的大銀行進人我國,外資銀行的混業經營與中資銀行的分業經營格局,將使外資銀行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五)金融風險監管面臨嚴峻考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由于中國金融監管水平較低、監管工作落后于形勢的發展,如果對外資銀行在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不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體系風險。
(2)在追求高額利潤的動機驅使下,外資銀行將其業務的重點集中在成本低、風險小、收益高的中間業務方面,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而對那些中國經濟建設中急需資金支持的項目則不屑一顧。外資銀行的這種經營活動將風險業務轉嫁給中資銀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金融業的風險。
(3)外資銀行大規模進人后,隨著銀行結構的復雜化以及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而使銀行體系的不穩定性和系統性風險進一步增加,對這一體系的監管將變得更為困難,謹慎性監管成本將大幅度增加。
(六)金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首先,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加大。由于外資銀行可以通過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來抵制貨幣政策的影響,從而弱化貨幣政策的效應。而且,外資銀行進人中國貨幣市場可能強化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傳導機制,這將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調控難度。其次,對資本流動風險控制的難度增加。由于外資銀行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低成本融資,而中國加人WTO之后將逐步取消對外資銀行經營外匯業務和人民幣業務的客戶限制,中國的各類企業都可通過外資銀行融資,這就意味著本幣與外幣的融通、國際資本的流出入將更加頻繁,因此中央銀行對資本流動風險控制的難度加大。再次,將增加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不確定因素。在中國金融業監管措施尚不夠嚴密和完善的情況下,當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時,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的外資銀行將是一個十分不確定的因素,有可能推波助瀾,加劇匯率波動,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
三、中國銀行業面對挑戰的有利因素及發展對策
盡管中國將會執行其加人世界貿易組織時在開放銀行業方面的承諾,但是中國仍然對外資銀行實施了比較嚴格的限制,使得外資銀行在設立新的分支機構和開展人民幣業務方面,實際上仍面臨著很大的約束,從而使中資銀行在應對挑戰時具有一些有利因素。
首先,外資銀行開展人民幣業務依然受到各種限制。盡管我國承諾從2002年開始每年開放四個城市可以經營人民幣業務,到2007年完全放開,但是中央銀行2002年初公布的《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外資銀行開設分支機構和開展人民幣業務作出限制。考慮到相關因素,外資銀行要在目標市場建立比較完善的網絡并得到人民幣業務許可證,需要較長的時間。
其次,在分支機構較少的情況下,外資銀行吸收人民幣存款的能力受到影響。缺乏穩定的、低成本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將使外資銀行在與中資銀行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外資銀行只有通過同業借款來獲得人民幣資金。而同業借款的成本遠高于儲蓄存款成本,將壓縮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利潤空間。
再次,一些審慎性監管規定也將提高外資銀行的運營成本。
另外,在中國市場上拓展業務的外資銀行同樣面臨許多經營風險,相比之下還缺乏國內銀行所具有的各種優勢。比如道德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等。在人文環境上,外資銀行更無法與中資銀行相抗衡。而且外資銀行無論投人多少資金和物力,在網點規模上仍無法與中資銀行分庭抗禮。為了應對沖擊,中國銀行業應充分利用短暫而寶貴的5年過渡期和有利因素,積極尋求發展對策。
(一)建立健全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首先,針對我國四大國有銀行目前存在的首要問題是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缺失的實際,盡快將四大國有銀行改造成“治理結構完善、運行機制健全、經營目標明確、財務狀況良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化商業銀行”;其次,大力發展民營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進一步改革,以及開放民營銀行等。
(二)創造條件實行混業經營
金融業混業經營是個大趨勢。為應對客戶類型的多元化和服務需求的多樣化,一方面應當建立國內同類型銀行的戰略聯盟,在同城或異地形成廣泛的清算網絡;另一方面,要建立銀行、保險、證券間的戰略聯盟,為個人客戶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和全方位的綜合服務?,F在世界上實行的混業經營模式,可以粗略地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全能銀行式,即允許銀行全面經營各種金融業務,用信貸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另一類是所謂的“傘形”式,即在一個集團內部可以設立辦理各種金融業務的法人機構,但每一個法人機構仍只能經營一種業務。從我國的情況看,第二種模式可能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三)要加快中資銀行的業務創新
中央銀行在強化金融監管的同時,在體制上要給經營者較大的自主權。要大力支持國內中資銀行的業務創新,鼓勵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國際業務、網上銀行和電子商務等新型業務。鼓勵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創新和相互。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加快金融創新機制的建設。緊緊圍繞資產多元化、產品多樣化、手段現代化、服務全能化、管理規范化、利潤最大化的要求來開展創新活動。
(四)創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
人才是銀行的資產,是銀行業競爭的關鍵。為了穩定人才、吸引人才,銀行應該制定系統的人力資源發展計劃,建立好的育人、用人和激勵制度,通過開發現有員工的創造性,實現業務的創新、市場的開拓和業務的發展;通過人才吸引制度,為銀行引進高價值的專業技術和管理技術;壯大銀行的員工隊伍;通過境內外培訓,提高員工素質。
(五)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和金融監管體系
金融監管部門應全面修改和整理所有的金融法律法規和文件,廢止一切不適用的條款,形成既與國際立法接軌,又符合我國金融業發展實際情況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在完善我國金融主體法律的同時,參照國際慣例制定《外資銀行法》、合資銀行法》、《外資財務公司法》、《信托法》、《外資金融機構違法經營處罰條例》等相應法律、法規,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市場準人、資產實力、資本金標準、業務范圍、內控制度、信息披露、違法處理等方面作出詳盡的規定。這將為我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以及健康、穩定運行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
參照國際經驗,在以后的幾年里,將目前比較分散的監管機構,如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多個金融監管機構合并為一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負責所有金融機構和業務的監管,同時完善各項監管手段,制定金融風險國內、國際預警指標體系,實現非現場檢查的電子化、規范化、程序化,運用電子技術進行實時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針對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大幅度提高監管水平和監管質量。
有效監管外資銀行追求高額利潤、或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煽紤]采取以下具體措施:第一,盡快完善外資銀行管理法規。第二,控制外資銀行進人速度。第三,適當控制外資銀行擴張速度。第四,引導外資銀行向不發達地區發展。第五,鼓勵外資銀行參與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第六,引進外資銀行應當首選中外合資方式。
我們相信,只要正視困難與問題,加快銀行業改革的步伐,人世就一定會使中國的銀行業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 上一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路徑詮釋
- 下一篇:小議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