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高質量發展研究

時間:2022-10-07 10:55:04

導語: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高質量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高質量發展研究

當前,我國開啟“十四五”階段建設新征程,正在朝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穩步邁進。金融發展在面臨更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商業銀行要在鞏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果基礎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與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以高質量風險管理支持和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新形勢下銀行風險管理面臨新挑戰

(一)邁入新發展階段,客戶需求更加多樣,防控復雜化風險面臨新任務

新時期,金融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特點。個人客戶需求多樣化,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速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健康金融和服務金融需求多樣化,金融錯配風險增加;企業客戶需求多樣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企業轉型尋求突破,往往形成跨區域跨行業多樣化經營,結構復雜、邊界模糊,風險隱蔽性大;產業升級需求多樣化,我國部分行業已進入夕陽階段,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形成過程中,產業遷移加速吸引信貸、債券、理財、信托等社會資金聚集,風險發生機制更加復雜。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加速雙循環,防控關聯性風險承擔新課題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客戶間鏈式、網狀聯結不斷延伸,互相交織,關聯更加緊密。加速行業循環,既有產業鏈、供應鏈縱向流動,也有行業間橫向流動,點面交互動態變化,要注意防范風險跨市場共振傳播;加速城鄉循環,銀行客戶下沉,觸角深入城鎮鄉村,如何精準定位客戶與需求,如何有效獲取信息,成為需要破解的難題;加速政企循環,政務互聯和政企互聯層層深入,銀行服務呈現場景化和非接觸等新模式,通過場景捕捉和管控風險,特征提取難,場景畫像難,客群定位難;加速生態循環,客戶圍繞產業鏈、資金鏈、物流鏈與信息鏈,形成共生共榮的生態群落,風險管理從客戶管理向客群管理的轉型難度大;加速跨境循環,全球已有171個國家與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國內有21個自貿區成為改革開放新高地,境內外互融共通,要注意防范輸入性風險。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塑造經濟新優勢,防控多元化風險提出新要求

“創新”發展提出新要求,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互聯網金融跨業跨界競合,銀行面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壓力增大,要注意防范金融脫媒風險;“協調”發展提出新要求,金融體系多層次、多業態并生,金融機構綜合化經營,業態優化與統籌協同面臨挑戰,要防范脫實向虛風險;“開放”發展提出新要求,線上業務不斷拓展,自動化流程模式下,信息核驗的真實性、準確性要求高,要注意防范欺詐風險;“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相關客戶面臨的轉型和整合壓力增大,要注意防范銀行資產質量階段性波動風險;“共享”發展提出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金融業社會責任大,要更加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妥善處理聲譽風險。

二、服務高質量發展必須保證風險管控全覆蓋

當前風險形勢復雜多變,管住風險,關鍵是“全”。要堅持全局視角,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做到風險立體防控無死角。

(一)風險管控覆蓋全范圍

全面覆蓋境內外,中資銀行海外發展迅速,如工行境外資產占比已接近10%,工行堅持統分結合,針對各國差異性,無論分行與子公司,全部納入集團全面風險管理范圍。全面覆蓋表內外,針對表內表外、線上線下全產品體系,工行實施全口徑管理,全面覆蓋信貸、投資、交易、理財、租賃、、托管、顧問以及各類新型業務。全面覆蓋四大板塊,針對境內分行、境外機構、綜合化子公司及總行部門進行板塊管理,特別是盯準、抓牢過去容易忽視的子公司及總行部門。全面覆蓋9+X風險,在管好信用、市場、操作風險等9大類風險基礎上,工行不斷擴展風險管理范圍,將交叉性風險、氣候風險、模型風險等新型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框架。

(二)風險管控覆蓋全流程

建立全流程閉環管理,針對新業務、新客群、新風險,實施流程再造,確保有效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全環節。信貸流程全覆蓋,把牢風險重要關口和關鍵環節,落實風險識別、監測、預警、處置全流程管控。工行通過建立“三道口、七彩池”風險動態管控機制,實施審批新規,嚴把資產入口,強化貸后分類管理,動態把握風險演變進程,提升風險資產經營能力,實現風險有序釋放和處置化解。投資流程全覆蓋,嚴格投資池動態管理,強化市場跟蹤預判,按照風險偏好和限額控制,靈活調整投資策略,落實多維度、全環節投資監控。工行在國內首創產品控制體系,針對市場交易,實現事前預警、事中校驗與事后糾偏的全流程監控。以交易員為關鍵點,打造行為監測體系,探索全主體風險管控。

(三)風險管控覆蓋全周期

周期性是銀行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特別在當前周期拉長,疫情反復、中美摩擦等偶發性因素加劇情況下,防范周期波動帶來系統性影響,實現跨越周期的穩健經營,顯得尤為關鍵。一方面,要從周期視角優化業務結構,合理配置跨周期與親周期資產占比,以跨周期資產保障持續穩定,以親周期資產獲取收益成長,通過二者動態平衡,實現長期穩健發展。工行作為國有大行,持續保持跨周期資產合理占比,有效“熨平”周期波動,為支持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好“壓艙石”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強跨周期管理,準確把握行業周期波段,統籌親周期性資產策略,在經濟恢復期,抓住時機,優勢出擊;在繁榮期,利用寬松窗口,做好結構調整,以逆周期操作實現周期穩健。

(四)風險管控覆蓋全體員工

壓實全員管控。人是誘發風險的關鍵因素,要以文化為綱,制度為網,加強審慎盡職的作風建設,建立覆蓋全員的防控體系,確保責任落地、不留死角。工行建立了網格化、智能化管控體系,實現對全行40萬員工58種活動異常行為的識別管控。把牢關鍵環節。聚焦重要節點,管好各機構、各條線關鍵崗位。工行通過職業生涯全周期管控、行為管理、風險視圖等手段,把關鍵少數的監督落到實處。落實認責問責。進一步明晰權責,通過剛性懲戒機制,發揮警示約束作用,確保守責盡責。工行建立了全面覆蓋四大板塊和9+X類風險的責任認定機制,開展責任評議、認定與問責,實現對員工行為的有效規范。

(五)風險管控要有補位意識

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沒有一成不變、十全十美的體系,要保持警覺,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查漏補缺。堅持人民至上,筑牢消費者權益保護。始終將客戶利益擺在前面,在產品設計、營銷推介、售后管理等環節,自覺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妥善做好客戶投訴工作;豐富投訴處置手段,做好客戶關系維護與管理。重視隱形關鍵,強化聲譽風險管控。既要做好事后快速響應和穩妥處置,更要強化前置治理防控,防患于未然,多渠道主動發聲,做好正面輿論引導。工行作為國有大行,體量大、客戶廣,事關國計民生、社情民意,堅持主動前置,做細做實源頭管理。堅持綠色先行,保障綠色低碳轉型。嚴控“兩高”行業貸款,優化投融資結構,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將氣候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三、服務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風險管控前瞻性

當前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增加,前瞻性把握機遇,前瞻性識別與防控風險,被提升至更加突出位置。

(一)堅持發展導向,強化趨勢判斷把控

堅持把握全局方向,加強國家政策、宏觀經濟的研究分析,黨委、董事會與高管層要拿主意、定方向,從整體上、趨勢上強化方向判斷、階段判斷、節奏判斷,站在更長時段把控資產配置;堅持把握行業、市場趨勢,整合銀行內部研究力量,既有分工,又形成合力,將趨勢判斷融入業務策略,賦能前臺搶抓機遇;堅持提高戰略規劃能力,工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研究確立了第一個人金融、境內外匯首選銀行、重點區域提升、城鄉聯動發展及綠色低碳發展五大戰略,保障了穩健發展,行以致遠。

(二)簡政放權,推進風險關口前移

傳統銀行風控流程普遍存在“前輕后重”的特點,控制重點過多放在中后臺,容易造成前臺忽視一道防線責任,中后臺與市場脫節。這已不適應發展需要,應簡政放權,主動前移風險管控關口,提升前瞻性風控能力。謀客階段要前移風險關口,參與市場定位、行業分析與產品設計,考慮市場和收益的同時也考慮風險,通過風險分層,細分市場定位;獲客階段要前移風險關口,參與營銷策略制定,把風險篩查與風險分層作為營銷策略要素,按照風險分層,匹配營銷渠道、手段與產品,按風險高低定價,實施主動授信;黏客階段要前移風險關口,依靠大數據,識別客戶潛在需求,基于風險畫像,提供一攬子增值服務。

(三)改進方法,用好風險預警與壓力測試手段

做好主動全景掃描。通過市場預測、財務預測、行為預測以及輿情分析,主動掃描風險,理清風險發生點與接觸面,防止風險傳染;用好壓力測試工具。工行借鑒國際上的CCAR壓力測試方法,改進關鍵技術,完善情景設置,在統一情景下,從收入、損失、風險、資本等方面進行聯合測試與模擬核算,對于提前發現、把控、應對重大風險發揮重要作用;強化預警反應機制。信用風險方面,工行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對于重大風險事項,統籌協調,前中后臺齊抓共管;市場風險方面,建立全球應急管理機制,應急情況下,主要機構24小時值班,實現T+1早8點集團范圍交易風險及損益全面報告。

(四)加強統籌,堅持風險管控統一性和穿透性

統一管理包括偏好、數據、制度、流程、方法與系統六方面統一,銀行應圍繞風險偏好的傳導與實施,以偏好指標為核心,以政策和流程為路徑,以數據及系統為基礎,以限額、授權、資本等工具為手段,自上而下層層分解,明確部門、條線、分支機構和員工的具體目標,并細化到每一個過程中,成為全行風險管理工作的統一指南。要堅持管控穿透性,堅持向子公司派駐董事、監事,確保經營方向與集團要求保持一致,重大事項及時報告;堅持關鍵崗位人員與集團實行雙向流動,保證風險文化得以有效貫徹;堅持制度能穿透,子公司在制度中明確上報集團審批的事項、范圍,明確報告內容與頻率,并制定清晰的流程與路徑,確保與集團有效對接;要實現數據能穿透,滿足監管要求前提下,集團范圍內統一數據標準與口徑,做好系統對接,保證信息有效傳輸,實現逐筆業務的監測、分析與控制。

四、服務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風險管理智能化

立足科技自立自強,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謀劃實施新一輪科技創新重大工程,以金融科技為驅動引擎,以數字資產為生產要素,強化科技賦能,助力打造智慧風控銀行。

(一)完善智慧風控技術手段

夯實數字化基礎。盤活全行數據資產,實施數據清洗,全部納入統一“數據湖”,建立風險主題數據庫,實現數據整合共享;完善智慧化手段。優化數據挖掘、加總、分析與診斷技術,運用機器學習、網絡分析、知識圖譜、生物識別等最新技術,創新風險識別與控制手段,全方位、動態識別與攔截風險,提高自動化與精準性。

(二)加快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風控模式

當前,線上業務發展迅速,線下業務線上化趨勢明顯,為適應這一特點,要加快金融與科技融合,線上線下通盤考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風控新模式。一是實現線上線下產品營銷的精準匹配,根據客戶偏好、行為等特征分析,精準定位客戶需求,按需求分析匹配產品;二是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管理,基于大數據智能系統,自動完成貸款審查、授信管理、貸款審批、押品評估、貸后監測、額度管理、催收管理等信貸全流程;三是提高風險管理精細化能力,通過場景、客戶、業務、模型、策略智能匹配,為客戶配備個性化風控策略。

(三)全面提升風險管理智能化水平

信用風險方面,加強客戶、業務、機構、人員、流程五維一體信用風險監控體系建設,實現智能化風險識別、挖掘、定位,建設智慧審批平臺,推進建立“云審批”體系;市場風險方面,加強市場風險智慧分析監控,實現市場風險報告全流程自動化和智能監控,提高危機時期快速決策與報告能力;操作風險方面,構建智能運營風險管控體系,全景展現多維度風險管理視圖,實現全渠道、全客戶、全業務運營風險量化監測和智能管控;欺詐風險方面,加強反欺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管理,應用機器學習工具研發高維反欺詐模型,實現在線實時計算和快速迭代;以場景為驅動,加快融安e信大數據風控平臺技術創新;交叉性風險方面,完善交叉性風險監控平臺,智能分析不同場景風險傳染路徑和影響范圍,實現全流程、可視化風險管理。

五、服務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風險管理生態化

加快融入經濟生態,打造生態化銀行,建立產業與金融共生的生態圈,銀行風險管理要相應向生態化方向轉型。

(一)推進風險管理從單一客戶管理向客群管理轉型

生態化客群內部成員相互依存,類型多樣。傳統單一客戶管理模式,已不能反映客群的關聯性、多樣性特點,風險管理模式需要從客戶管理向客群管理轉型。一是建立適應客群管理的數據基礎。根據客群成員之間的產業鏈、業務鏈、股權鏈、資金鏈、物流鏈與信息鏈,梳理資源交互路徑,明確客群內部循環關聯關系。二是進行客群準確分層。根據交互關系及重要程度,按照中心客戶、互惠客戶、單向寄生客戶等類型進行客戶分層。三是準入時按照客群進行評級、授信與審批。在傳統客戶維度基礎上,考慮客群維度,進一步增加客群評級與客群授信,客戶的最終評級與授信,要根據客群及客戶在客群分層情況進行調整。四是貸后按客群進行監測。把客群當作一個整體進行監控,客群與成員之間根據風險變化相互修正。

(二)推進風險管理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型

生態客群具有動態性與成長性的特點,要使用成長的、周期的觀念看待和管理生態客群。首先,客群的邊界是不確定的,其邊界處于動態變化中。因此,風險管理需要從確定的封閉型管理,向模糊的開放型管理轉型,采用“模糊”管理的方法,對客群關系進行動態調整。其次,客群具有生長性,這導致客群抵抗風險的韌性明顯高于單一客戶,壓力會由群內成員進行分攤,并通過“犧牲”邊緣客戶進行“斷尾求生”。因此,需要運用生長性、周期性的觀念來管理風險。

(三)推進風險管理從損失管理向價值管理轉型

客群生態化將帶來風險管理理念的轉變,對于賦能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傳統的風險管理是對損失大小及損失可能性進行管理,核心是損失。客群生態化擴大了風險管理的范圍,客群個別成員的受損有可能使其他成員獲益,而個體成員的受益又有可能犧牲其他成員的利益,導致客群整體受損,平衡個體與集體利益關系的核心是價值,因此,風險管理需要從損失管理向價值管理轉型,增加客群EVA等價值維度,從客群整體價值的變化來考慮風險。客群價值不但反映客群整體的利益,同時也反映銀行在生態圈中拓客、獲客與黏客的程度,有利于銀行建立完整的客戶體系,促進形成銀客共同成長的良性生態循環。

作者:王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