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創新措施
時間:2022-10-07 10:50:58
導語: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創新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受到了廣泛重視,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風險管控要求,不能很好地防控銀行信貸風險。區塊鏈技術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可靠性等優勢,將其作為基礎創新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能夠及時掌握并發現銀行信貸的風險問題,更好地規避風險,具有一定的風險防控意義和作用。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區塊鏈技術,提出了其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創新中的應用建議,旨在為有效防控銀行信貸風險問題提供幫助。
關鍵詞:基于區塊鏈技術;銀行信貸風險;創新管理模式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應該加大信貸前、信貸中、信貸后的風險管控力度,積極借鑒成功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經驗,確保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增強信貸風險的防范效果,降低風險問題發生率的同時保證銀行信貸的安全性。
1區塊鏈技術分析
對于區塊鏈而言,屬于分布式鏈狀記賬系統,通過開源軟件技術措施,整合密碼學原理、時序數據信息、共識機制等創建了具有一定安全性、隱私性、實效性的共享機制,主要經歷了區塊鏈1.0、2.0與3.0幾個階段。在理想狀態下,數據區塊鏈替代網絡中心服務器,能夠創設交易信任機制,在該機制的作用下創建公開、透明的數據庫系統,實現對點記賬目的及數據認證目的,無需借助第三方平臺建立交易雙方的信用度。在此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1去中心化的特點
對于區塊鏈系統來講,該系統由多節點組成點對點的網絡系統,不具備一定的中心化硬件設備、管理機構,但各節點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都具備均等性特征,該系統內的數據塊利用系統維護功能實現節點維護目的,任意節點出現損壞或丟失情況,都不會對整體系統的運行產生影響。
1.2具有共識信任的特點
此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轉變以往的中心化信用機制,利用共識數字算法在設備之間形成具有信任度的網絡平臺,通過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的信用機制,更好地預防信用風險問題。同時,區塊鏈算法證明機制能夠與系統各節點進行數據交換處理,無需創建信任過程,且在其規則范圍內的節點不能隨意篡改數據,無法進行人為造假。
1.3具有安全性的特點
區塊鏈技術主要使用分布式數據庫系統,該系統可以完整拷貝各節點的全部數據信息,在驗證信息后將其添入區塊鏈中,并將數據信息進行永久存儲,且不能對存入系統后的數據信息進行更改,保障了各節點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確保其不受非法入侵,保障了所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當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限,但其具有的風險防控優勢不可否定。因此,銀行應使用區塊鏈技術,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增強銀行的風險分析能力及預測效果,保證風險問題得以有效預測、分析和管理。
2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創新的注意事項
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管理工作主要在客戶提出有關貸款申請后,客戶經理進行實地考察,將材料上報至信用審查部門,然后開展審核工作、貸款下柜等工作。該工作過程周期較長,不能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且銀行難以有效進行風險管控,尤其在審批、管理等流程中存有很多潛在的信用風險問題。近年來,部分銀行開始采用信息技術收集、獲取客戶的信用信息及經營信息,在客戶有貸款需求時可調取存儲的信息數據進行業務處理,雖然這能夠提高數據信息的準確度及工作效率,但會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風險問題。區塊鏈技術帶有供應鏈金融價值邏輯,能在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搭建供應鏈金融聯盟鏈,進行客戶數據信息的分析、研究、調查等工作,掌握客戶的實際情況,健全有關信用機制及模式,有效防控信用風險,規避并預防欺詐風險問題、信用風險等問題,為銀行信貸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提供了幫助。
3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模式創新措施
銀行在采用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應著重進行信貸前、信貸中、信貸后的全過程管理,借鑒成功的風險管理模式創新改革經驗,確保在新時期環境中增強銀行的信貸風險防控能力。
3.1構建信貸之前的風險防范模式
在銀行信貸前,可利用區塊鏈技術防范風險問題,尤其對于信息共享的信用問題,可以借助區塊鏈技術構建共識機制與共享機制,有效應對并解決信用問題。銀行在信貸前,可應用區塊鏈的聯盟鏈模式,結合、匹配金融機構,通過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提升區域鏈數據信息的透明性、真實性、可溯源性與共享性,借助不可篡改、需驗證等機制保證銀行獲取客戶信息及資料內容的準確性。銀行可在用戶電子檔案中設計區域鏈,將數據信息輸入聯盟鏈內,以便于各分行及時獲取、共享數據信息。該過程能夠減少重復驗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擴大了銀行獲取信貸信息的渠道,在提高各節點工作效率的同時,增強了其延展性,維護了客戶的隱私安全,保證了客戶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信貸之前的風險防范工作可根據以往風險問題的發生特點、規避與防范措施及成功的信貸方案等完善風險防范工作,明確各部門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規定的信貸要求等,借助現代化的風險防范工作方式提前預測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提高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安全水平,改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效果,發揮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務改革優化、信貸業務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價值。在信貸前的調查階段,也可通過區塊鏈技術區分普通、優質客戶,便于銀行按照客戶實際情況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在目前我國的銀行信貸業務中,銀行主要通過企業、個人征信系統獲取客戶的征信信息,不能廣泛、準確地收集、調查客戶信息,導致銀行不能全面分析各客戶群體的實際需求,難以準確、及時地識別信貸風險。在此情況下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增加銀行業務范圍的同時,拓寬信貸發放群體,在符合國家普惠金融方面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增加銀行的信貸效益。
3.2構建信貸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模式
在具體的銀行信貸工作中,如果不能及時、準確地識別風險問題,將會降低信貸安全性,甚至造成經濟損失。因此,銀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積極運用區塊鏈技術,創建信貸風險管理模式,確保能夠在信貸過程中全面防控信貸風險。首先,在進行貸款前的調查工作期間,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公開、透明地處理客戶信息,保證所有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保障貸款審查的工作效果,降低人工操作量,減少重復調查的次數,及時掌握并識別風險隱患。其次,區塊鏈的所有數據信息需要添加于各個節點中,并加蓋時間戳,確保其數據鏈條的可塑性。此外,區塊鏈還能系統化地記錄相關客戶的交易路徑信息、交易方式信息、交易金額信息等等,有關數據信息能夠實時更新處理,進行分布式傳遞,然后準確存儲。在確保信息真實性和安全性的情況下,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都不能更改有關的數據信息,以預防篡改信息而引發的風險問題的出現。最后,使用相關區塊鏈技術還能有效預防信貸審批風險問題。區塊鏈各節點的數據信息具有公開、透明的特點,任意節點的數據信息不能被篡改,同時區塊鏈還能自動識別不符合要求的數據信息,從根源預防信用風險。與此同時,需在信貸過程中基于區塊鏈強化風險防范工作與管理工作,結合不同風險問題的發生特點及具體狀況,深入研究不同風險的應對措施及管理方式,聘請專業人員,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做好區塊鏈技術的監督工作及管理工作,落實監管工作,在信貸過程中切實發揮區塊鏈技術的風險防控作用。
3.3構建信貸之后的管理模式
銀行采用區塊鏈技術時應該確保在該過程能夠有效預防信貸風險隱患問題。首先,銀行在使用相關區塊鏈技術時,應該保證客戶交易信息的真實性,準確了解資金的流動狀態,保證數據信息的實效性。同時,銀行還需提高流轉數據信息的透明度,研究貸款人借貸款項的使用途徑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準確識別風險隱患問題,便于及時應對并管理風險。其次,銀行在貸款后可在區塊鏈中提取客戶的具體交易數據信息,詳細分析、了解客戶及其上下游交易狀態、往來數據信息等,準確分析、判斷客戶有無影響正常歸還貸款本息的負面因素,了解客戶的實際經營狀況及生產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區塊鏈的時間數據信息,準確掌握客戶的工資發放狀況、日常水費、電費及稅費的具體繳納情況,間接了解客戶的經營發展狀態,若發現有異常現象,則需及時針對融資策略進行調整,以此預防和控制信貸風險。最后,區塊鏈技術具備可溯源性特點,可以證明有關數據信息的所有權歸屬對象,能夠預防出現銀行已質押或已抵押擔保物被反復出手或反復抵押的情況,能夠更好地維護銀行合法權益。考慮到區塊鏈技術在信貸業務中具備業務風險分析作用、安全隱患歸納總結作用及問題研究作用等,銀行應按照信貸業務的具體執行狀況及發展規律,借助區塊鏈技術規避可能存在的問題,嚴格管理、防控所有風險問題,保障業務的安全性,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
4結束語
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工作中積極采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提升信用風險防控效果,這對銀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銀行應該重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合理創新和構建新型信貸風險防控模式,利用有關系統更好地預防、識別風險隱患問題,保證信貸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林瑩瑩.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創新中的應用[J].中國商論,2020(11):76-77.
[2]王蕊,蔣靜玉,徐文博.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10):65-68.
[3]趙翔.區塊鏈在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應用可行性分析——以扶貧小額信貸為例[J].消費導刊,2019(11):186-189.
[4]黃文菁,張靖.基于城市商業銀行視角下區塊鏈技術應用探析——以贛州銀行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8(23):113-114.
[5]劉博恒.商業銀行“區塊鏈”技術[J].財訊,2019(28):171-173.
作者:暢思瑤
- 上一篇:證券投資基金對證券市場的作用
- 下一篇: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高質量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