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內需擴大
時間:2022-04-09 11:02:00
導語:淺論內需擴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4、不適應居民部分消費領域需求的消費環境。當前不適應居民消費領域要求的消費環境方面還是比較多的,但較為突出的方面主要有:一是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較低。1977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8.8平方米,限制了居民對裝飾材料、對家具家電等的消費;二是受輸電線路特別是農村輸電線路覆蓋面及負荷偏低的限制,加之農村電價偏高,影響了居民對空調、冰箱等家電的消費;三是道路擁擠、停車攤位偏少,影響了一些大城市居民對汽車的消費。
5、不利于居民消費增長的體制和制度。這主要表現在一些職能部門對一些商品和服務的管理上。如對私人購買汽車的不合理收費,一些城市規定的“占地費”,電力部門收取空調增容費及超用電過高加收電費,對公有住房限制房產買賣的規定,等等。這些規定和制度都不利于居民對相關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影響了居民消費的增長。[6]
二、對擴大內需政策的不同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擴大內需是從我國實際出發的必然選擇:理由是:第一,我國是一個大國,具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和特殊優勢。我國地域遼闊,消費人口多,國內需求巨大且市場潛力更大,當受到國際經濟變化的沖擊時,國內的回旋余地也很大。第二,應從戰略性高度看待擴大內需,而不應把它看作是權宜之計。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的最大影響,應該在今明兩年,這是回避不了的。因此,我們不可能被動地等待國際經濟的回暖,而必須主動地尋求發展的新路,所以擴大內需就顯提極為必要。從另一個角度看,擴大內需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有利于推動國內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的戰略性改變,使整體的經濟運行上一個新的臺階。第三,擴大內需有巨大的潛力。我國的市場廣大,消費增長點多,擴大內需的潛力也相當巨大。[7]
第二種看法認為,擴大內需必須解決體制栓塞。首先,盡管微觀上企業已不能不參與市場競爭。但全社會宏觀投資體制卻依然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占據社會總資本60%以上的國有經濟,無論其總規模還是分布結構,均處于僵死狀態:雖然它們所處的消費品生產領域已顯然競爭過度,雖然它們因不能贏利而虧損,但卻不能破產,生產要素無法向其他領域或部門流動;而從全社會角度看,大量的社會資本沉淀在低效的國有經濟組織中,不能向其他相對高的經濟成份轉移,同樣造成了經濟的栓塞。其次,至今尚未打破的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嚴重阻礙了市場的有效擴大。傳統的戶藉管理限制了城鄉人口流動;基于計劃經濟時代城市平衡觀念的規劃政策限制著城市需求的迅速提升;現有的農村土地制度阻礙著城鎮資本向農村流動;凡此種種,無疑造成了城鄉市場之間的栓塞。再次,政府運作目標的所謂“效率優先”雖然短期可以強力推動經濟發展,但卻日益導致地方保護盛行、市場分割嚴重以及經濟環境的扭曲。這同樣是提高國內市場需求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巨大障礙。[8]
第三種看法認為,調整消費政策鼓勵消費。
1、更新消費觀念,刺激消費。一是要劃清消費與浪費的界限,提倡消費,反對浪費。二是要劃清合理消費與過度消費的界限,提倡合理浪費,防止過度消費。三是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要作適當調整。近年來投資率上升過快,1981年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投資為32.5%,1995年上升到40.5%,顯然過高,影響了消費的擴大,建議把投資率壓縮到35%以下,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增長保持在4%左右,以擴大市場消費需求。
2、調整供給結構,擴大消費容量。一是對供過于求、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行業和產品,要堅決實行限產壓庫,避免邊生產、邊積壓的情況繼續發生;二是實行資產并購重組,促使資本和社會資源向優勢產品、名牌產品集中,擴大適銷對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三是采用高新技術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3、調整消費結構,引導消費增長、消費結構是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長而不斷升級換代的,合理的消費結構可以使消費得到全面實現,從而拓展消費總量。
- 上一篇:淺析財務分銷系統改進
- 下一篇:代匯兌系統監督管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