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00:18: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患者安全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患者安全論文

患者安全文化論文

1患者安全文化涉及內容

目前為止,關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內容和組成要素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看法。美國衛生保健研究和質量機構(AHRQ)在其開發的組織安全文化的調查問卷中明確定義患者安全文化包括10項內容:管理者有關促進患者安全的期望和行為;組織層面的學習;部門內部的團隊合作;開放性的溝通;有關醫療差錯的反饋和溝通;對醫療差錯的非懲罰性反應;人員配備;對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跨部門的團隊合作;交接班和轉診。MichelleHalligan查閱了113篇文獻,總結出關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領導對于安全的承諾;基于信任的開放溝通;組織學習;不良事件非懲罰性的報告和分析;團隊合作;相同的對于安全重要性的信念。

2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工具及其測量維度

醫療機構關于安全文化的測評,主要依賴于基于安全文化內容的典型定量調查問卷。不同的測評工具,其在測量的維度、條目、信度方面均有所不同。目前,國外文獻報道中用于患者安全文化評估的工具主要有安全態度調查法(SAQ)、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法(HSOPS)、醫療機構患者安全文化調查法(PSCHO)、安全氛圍刻度表(SCS)、安全文化調查法(CSS)、改良斯坦福/患者安全咨詢中心文化調查表(MSI)和醫院病室安全氛圍調查表(HUSC)等。所有調查用都是5分制Likertsscales,其相關特征及內容見相關文獻。國內客觀、科學標準的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工具較少。2008年陳方蕾對醫院護士患者安全文化測評進行了研究,才引入了較成熟的安全文化調查問卷,安全文化維度分別是團隊氛圍、對工作的滿意、對壓力的認知、單位安全的氛圍、對管理的感受,臨床護士通過自我觀察與感受判斷對條目的認可程度。此外,在中文文獻中發現在SAQ基礎上由國內護理人員修訂而成的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問卷(PSCAS)。

3患者安全文化測評工具的應用現狀分析

評估安全文化,可以進行安全文化診斷發現安全系統的薄弱環節及潛在隱患,同時其可用于評價患者安全項目或者干預措施的實施效果并進行實時跟蹤等。美國醫療衛生機構認證委員會(JCAHO)要求所有參評醫院必須自2007年起進行年度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自我測評,歐美等國對醫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調查已成為了評價醫院服務質量的指標。美國用HSOPS評估4所非營利性療養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結果顯示療養院在差錯的非懲罰性、團隊合作、公開交流、對差錯的反饋交流和組織的學習得分顯著低于醫院,并為患者安全文化找到了改進方面。患者安全文化測評量表成熟度不一,有的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被研究者廣泛應用。其中SAQ作為臨床領域工作人員安全狀態的一個“快照”,現己被翻譯成7種語言。并且包括普通臨床科室版、門急診版、ICU版、手術室版、產房版、藥房版等有多種版本,分別適用于不同科室。通過近幾年文獻中發現,HSOPS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已被瑞典、法國、日本、挪威、德國、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等多國翻譯成本國語言并使用。我國也根據需要將其做了本土化修改并運用于醫院安全文化測評。而其他有的量表很少被研究者所應用。很多研究者將HSOPS運用于實際,并在多數研究中表明其有效性。瑞典MatsHedskld將問卷增加了2個維度以及一個結果變量,并根據不同目的在醫院和初級衛生保健機構進行測評,證明該問卷調查在部門和國家的患者安全改進計劃評估中表現出其優勢。ShinyaIto通過日本13家綜合醫院的實踐評估,發現其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均比較理想。FadiEl-Jardali等通過對沙特首都醫院2572名醫務工作者調查,得出需要加強醫院員工配置,構建非懲罰性醫療差錯反應和增強溝通的開放性來增強醫院患者安全文化氛圍的結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聶艷麗等將問卷維度縮減到10個,調查了我國15個城市33家醫院1160名醫護人員,結果表明國內醫護人員對于安全文化的意識比較積極,在科室團隊合作、組織持續學習和改進,開放交流、非懲罰差錯反應和科室之間的合作比AHRQ得分高。也有將問卷運用于科室層面。KonstantinosArfanis通過將問卷應用于麻醉科調查,并進行了針對性的文化改進措施,使得基于科室層面的安全文化評估成為可能。一些醫療機構安全評估是為了找出有關影響患者安全的跡象。美國一些醫院已經對安全文化評估表現出很大興趣,并且醫療保健組織鑒定聯合委員會(JCAHO)提出測評標準。雖然安全文化評估不是強制標準,但是JCAHO卻要求醫院要收集數據以監測患者安全。曹榮桂在分析我國患者安全面臨的挑戰和現狀時,指出我國尚未形成醫療安全文化的氛圍。國內學者劉義蘭、陳方蕾等進行了醫院護士患者安全文化測評,以及香港醫院管理局已在積極推行策動安全文化。近幾年研究中,歐陽霞采用該問卷調查醫院內安全文化測評,指出本量表Cronbach''''sα值≥0.6、CVI≥0.71,適合使用。向家艮采用該量表對廣州市7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進行患者安全文化測評,指出需要改進的方面是人員配置、對差錯的非懲罰性反應、溝通的公開性以及事件報告頻率。

查看全文

患者安全與安全文化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文獻篩選

1.1.1納入標準。①所有在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間發表的關于國外患者安全文化評估的英文文獻;②研究所用的測量工具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應用最廣泛且表現出良好信效度的量表主要有: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表(HSOPSC)以及安全態度調查問卷(SAQ);③安全文化得分用積極反應率表示。

1.1.2排除標準。①調查在社區、基層衛生服務站、居民護理機構、護理院進行;②調查結果只有簡單的文字陳述,缺少數據支撐;③調查結果評估的是調查工具的心理學特性,而沒有對患者安全文化本身進行統計分析。

1.2方法對應用的調查工具、參加醫院的數量、研究進行的水平(醫院或科室)以及調查結果等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2結果

查看全文

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論文

【關鍵詞】急診室醫院危重患者轉動護理

急診危重患者經過急診科搶救、復蘇、早期處理后,因診斷與治療的需要,常需轉至檢查科室、手術室或病房,途中雖然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對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隱患,如嘔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突然心跳呼吸驟停,靜脈輸液管路、氣管插管等各種管道脫出,氧氣供給不足,內臟二次出血等。有文獻報道,院內轉運能增加重癥患者的并發癥,轉運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險[1]。因此,成功轉運對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傷殘率有著積極的意義。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解放軍第148醫院急診科共對156例危重患者實施院內轉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156例中男92例、女64例,年齡3~76歲,顱腦損傷患者32例,腦血管意外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胸腹部外傷21例,刀砍傷患者8例,急性中毒11例,心力衰竭患者12例,慢性支氣管炎、呼吸衰竭患者26例,其中院內轉運需要機械通氣支持者26例,需2個通路以上靜脈輸液者48例,15例在轉運過程中病情加重,1例在轉運過程中突發呼吸心搏驟停,4例在手術臺上呼吸心搏驟停,2例在入院后1h內死亡。

2轉運的目的

進行CT、X線片、急診手術以及運送到病房進一步治療。

3轉運的要求

查看全文

兒科患者安全護理措施論文

隨著人們對醫療行業需求的增加,醫療已成為高風險行業,兒科護理風險性也相對的增高。如何安全的護理兒科患者,已成為兒科護理工作關注和努力的方向,防范護理事故是兒科的一項系統工程,我們科根據患兒小,表答能力差,缺乏自理能力,針對患兒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對護理風險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常見的安全的問題

1.1窒息:喂養時體位不當,人工喂養的橡膠乳頭孔較大易嗆奶.溢奶。食物及嘔吐物誤入氣管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2意外傷害:小兒好動,好奇心強,對周圍事物充滿興趣,但無主動防范意識,易墜床,燙傷,觸電,誤服藥物或將一些小型食物,如花生、瓜子、葡萄干等,塞入鼻或誤入氣管等造成意外傷害。

1.3醫院感染:由于小兒免疫功能缺陷,血腦屏障功能不全,尤其是低體重新生兒,早產兒是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常見的感染有:

1.3.1皮膚感染;

查看全文

護理院校患者安全教育論文

1我國護理專業學生接受患者安全教育的現狀

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整體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以“患者安全”“安全教育”“安全培訓”等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等數據庫發現相關文獻鮮見,且均集中于近5年。相關報道基本可分為兩類:護理院校的患者安全教育和教學醫院的患者安全培訓。

1.1我國護理院校的患者安全教育

患者安全教育主題在我國護理院校的教材中有所體現,如本科教材《護理學基礎》專門設置了“患者的安全”章節,介紹了影響患者安全的因素、患者安全需要的評估及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等內容。而在本科教材《護理管理》中的“護理質量管理”章節較上一版增設了“不良事件申報管理”,表明該問題已逐漸引起了護理教育者的重視。我國護理院校患者安全教育的相關研究則可大致分為兩類:嘗試將患者安全主題直接融入課堂教學,如許瑛和鄭智慧將患者安全案例引入護理技能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對于患者安全知識的理解、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或以選修課的形式實施患者安全的針對性教育,如李遠珍等組織82名大學四年級學生學習了患者安全知識課程,結果表明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本科生的患者安全知識、態度和技能。護理院校實施患者安全教育的研究文獻總體偏少,授課方法以專題講授及案例分析為主。除李遠珍等開設的患者安全知識選修課為20學時外,而黃美萍等開設的護理與病人安全課程及其他研究并未明確課時安排。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兩個選修課均參照WHO的《患者安全課程指南》設定,體現了課程設置的完整性。

1.2我國教學醫院的患者安全培訓

在臨床實習中,護理實習生需要直接為患者提供護理,因此各教學醫院相對于學校來說,對于患者安全及醫療風險等問題更為重視。教學醫院通常對于剛進入臨床的實習生進行集中培訓,并在實習過程中則多以講座的形式予以強化。相關文獻表明,近年來教學醫院針對護理實習生的安全教育更側重于教學方法的變革,如劉義蘭等和張希春等應用PBL教學法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培訓,結果表明有助于學生對于患者安全知識的掌握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周永琴則將安全教育直接融入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改善了教學效果;而聞彩芬則通過構建患者安全文化主題提高了實習生的患者安全意識。各研究的培訓內容均自行設定,多涉及患者安全的相關概念及其影響因素、不良事件報告、醫療風險評估等主題。此外,培訓教育次數或課時安排以3~4次(1~2學時/次)為主,而部分文獻則未明確交待。培訓效果多以問卷評價為主,其中岳曉艷亦進行了遠期評價,表明試驗組學生的護理行為規范化調查滿意率、差錯事故發生率等指標優于對照組。教學醫院的護理實習生患者安全培訓教育相對較多且緊貼臨床,已有研究既證明了患者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同時也為我國系統規范的患者安全教育提供了參考。

查看全文

手術室患者安全措施探討論文

【關鍵詞】手術

手術室是外科及其相關科室患者進行手術的場所。患者在接入、轉運及手術過程中病情隨時可能出現變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們必須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個護理環節,保證患者的安全和手術的順利進行。現將我院手術室針對手術患者所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介紹如下。

1手術患者在手術中安全管理的目的

(1)在手術與麻醉過程中,患者病情隨時有可能出現變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術前了解、評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機械性傷害的措施。(2)使手術順利進行保證其功能完善。(3)確保術中患者的安全。

2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1)各種接送患者的平車、床都應配備安全帶和防護欄,防止患者摔傷,同時,在車上要有保暖被,以免患者受涼。(2)危重患者及特殊治療的患者應由護士和醫生一同接入手術室,途中要注意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3)手術結束后,要由術者、麻醉醫師及手術室護士一同將患者護送回病房或ICU、CCU,并做好交接班。

查看全文

手術室患者安全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行擇期手術患者170例,隨機平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安全管理常規流程干預,觀察組則采用安全管理流程優化干預;比較兩組臨床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優于對照組(72.94%);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1.18%)顯著低于對照組(11.76%);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

關鍵詞:安全管理;流程優化;手術室;效果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強度大、節奏快及對專業技術水平要求高等特點[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護理服務質量已成為手術室護理工作關注的重點與難點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擇期手術患者170例,分別采用安全管理常規流程干預和流程優化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探討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的臨床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擇期手術患者17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每組85例;對照組男47例,女38例,年齡15~66歲,平均(37.44±7.28)歲,其中骨科手術24例,神經外科手術11例,普外科手術45例,婦科5例;觀察組男50例,女35例,年齡17~65歲,平均(37.50±7.32)歲,其中骨科手術24例,神經外科手術12例,普外科手術40例,婦科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的護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規流程干預。觀察組則采用安全管理流程優化干預,即分析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潛在危險因素,以流程圖和表格形式確定具體流程,制定專門護理人員負責制[2];手術室護理人員接收手術通知單后于術前1d對該患者進行詳細訪視,了解手術準備情況[3];術前1h進入手術室,調節房間溫濕度;詳細核對患者手術信息,確認無誤并與病房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后,送入手術室;麻醉前與麻醉醫師核對患者麻醉信息,手術開始前,手術醫師再次核對患者的手術信息,詳細填術信息核對表,并由參與核對人員簽字;器械和巡回護理人員手術前后仔細核對手術器械、藥物及其他醫療用品數量,防止異物殘留體內;術后由專門護理人員監督醫護無菌操作執行情況,并予以記錄上交作為進行獎懲的重要依據;器械護理人員與標本運送員進行標本核對移交工作;由巡回護理人員與麻醉醫師將患者送返病房,與病房護理人員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參與移交人員簽字。觀察指標:①護理滿意度評價:出院前向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這份量表是本院自擬的,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護患溝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總分100分,≥95分判定為臨床護理滿意;②記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包括手術部位錯誤、輸血錯誤、術中用藥錯誤、標本錯誤及異物存留體內等,計算發生率。統計學處理:數據錄入和分析使用的軟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是P<0.05。

結果

查看全文

眼科患者住院期間安全隱患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提高眼科護理人員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隱患的認識,加強對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方法對眼科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做出加強安全防護的措施。結果實施安全管理措施后,將不安全因素減少到了最低限度,安全事故發生率為“零”。結論細致的個性化管理和護理人員安全性教育是預防不安全因素發生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防護

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因素進行有效控制[1]。安全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客觀需要[2]。由于眼科患者視力障礙,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誤食、暗室內碰傷等安全問題的幾率比一般患者高,故而我們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對可能發生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總結采取人文關懷以及安全防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影響眼科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分析

1.1跌倒眼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地面光滑、潮濕、有果皮,病房內設施多,過道障礙物,俯臥時間過長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穩而跌倒。據報道,有患者因術后臥床時間長,在慌忙起身接電話時跌倒,導致顱底骨骨折[3]。

1.2誤食眼科患者因視力障礙發生誤食屢見不鮮,特別是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另外,因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激發白內障或青光眼的患者,誤食后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給術后帶來不利因素。

查看全文

住院患者靜脈用藥安全管理論文

1藥物分類放置,標識醒目,限量儲存

1.1分類定點放置的重要性腦外急診患者多,需護士密切觀察病情的一級患者多,工作計劃性時常被打亂,時常面對著應急的處理,對規范用藥、高風險藥、搶救用藥、備用藥的定點分類放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極大地方便護士的操作,減少用藥的差錯。

1.2根據藥物使用中不同的風險度,加注不同標識負責收藥的辦公護士在清點藥物時應在高風險藥物的盒子上用紅色筆注明藥物的名稱,以提示使用藥物的護士加強注意,護士在為病人使用此類藥物時要懸掛科內專門制作的“特殊藥物”標識并告之患者陪護。

1.3限量按要求儲存,及時補充,嚴格交班對可能給患者造成不良損害的高風險藥物,應根據病區的情況定量存儲,對使用情況進行登記,嚴格交班,及時補充,對要求避光(硝普鈉等)、低溫(胰島素,肝素鈉等)保存的藥物應按藥物說明書的要求執行,以免影響藥物的用藥效果,從而保證用藥質量和安全。

2嚴格核心制度的落實

2.1查對制度的執行在臨床管理實踐中,認真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可以有效防范和減少用藥的差錯發生。

查看全文

神經精神科護理新趨勢心得體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精神病護理學進展;睡眠中危急狀況的識別與護理;護理文書相關問題中的病情記錄常見缺陷;護士身心健康的維護;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患者有權保持尊嚴、獲得關愛、高質量的護理、應有合格專業護士,實行24小時責任制護理、所有患者在病程中應接受全面評估、提倡依靠環境,設施盡可能保證安全及減少約束、護士應接受行為評估、約束或隔離的決定應即刻通知家屬,應予書面通知,不應以約束為理由阻止家屬訪視、對所有病人的身體狀況、病情、主要用藥都要有一定了解、做好解釋、安慰和心里支持工作、重視自身的睡眠;勿誤導患者、欠準確、欠具體、用詞不當、抄襲檢查結果沒有護理意義、語句組織欠妥,造成錯誤意思、病情觀察無連慣性、提高管理者的支持、護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的措施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月24-29日,我和**、**三位護師參加了XX省護理學會舉辦的《神經精神科護理新趨勢學習班》。

學習班的內容主要有講義授課和論文交流分兩大部分,講義共有10個課目,如精神病護理學進展;睡眠中危急狀況的識別與護理;精神(心理)護理文書相關問題;護士身心健康的維護;護理科研中的科研——選題技巧等內容。

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簡述如下:

一、精神病護理學進展。國際精神病與精神衛生護理聯盟關于約束、隔離精神病患者的原則。

1、ispn認為患者有權保持尊嚴、獲得關愛、高質量的護理。注冊護士應提倡和保護患者的權利;任何精神衛生機構應將患者權利以通俗懂的語言置于顯著的地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