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規律與辦事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1 09:53:00

導語:新聞傳播規律與辦事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傳播規律與辦事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聞傳播規律人民日報

《新聞與寫作》發表

同志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關于黨的新聞和宣傳工作講話,是他2002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講話、2003年12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1月在解放軍報的講話以來,又一次集中對黨的新聞和宣傳工作的理論闡發。他在新的環境條件下,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有很多新提法、新措施。

尊重新聞傳播的規律

在2002年的那次會議上就指出:“要尊重輿論宣傳的規律,講究輿論宣傳的藝術,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水平和效果”。[1]這是中國共產黨歷任主要領導人首次談到“尊重輿論宣傳的規律”。

這一次,他進一步明確為“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他關于新聞工作的論述,再現了馬克思165年前表達的思想。1843年馬克思寫道:“要使報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須……承認它具有自己的內在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1卷397頁)馬克思后來關于黨的報刊工作的論述,都是首先建立在尊重報刊規律的基礎上的。

把堅持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要求,建立在尊重新聞傳播規律的基礎上,這是他的“科學發展觀”思想在黨的新聞工作方面的體現。

五方面的“創新”要求

在提出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之后,緊接著提出五方面的創新要求:“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以此,造成這樣一種整體情形:“使新聞宣傳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創新觀念。這個問題首先涉及我們以往關于“新聞、舊聞、不聞”思維定勢。這是在“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的做法,當時有一定道理,但在中國納入世界交往體系的當代信息社會,這種思維方式已經多次使得我方在與國際社會交往時處于被動局面,例如2003年SARS流行初期。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及時調整政策,信息公開,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擊SARS的勝利。觀念創新,首要解決的是“信息公開”這個新聞報道的基本前提。

創新內容。新聞是新近發生的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敘述,但是我們的一些傳媒,所報事實不具有新聞價值是普遍現象,大家不愛看,如何談及正確的導向?在歷次關于新聞工作的論述中,一再強調“三貼近”,其實就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報道內容,要求內容的新鮮和與公眾心理的貼近。這不是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否真正轉向為社會主義服務、人民服務的問題。“三貼近”的要求,為傳媒找準新聞源頭指示了方向,提供了豐富的源泉。

創新形式。新聞的表現形式應是多樣的,生動的和富有創造性的。但是我們現在的報道形式,特別是會議和領導人活動的新聞報道,長期以來模式化,既體現不出事實的新聞價值,又面目可憎。2003年,在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意見》要求:報道不應把中央領導同志是否出席作為報道與否和報道規格的惟一標準,不應完全依照職務安排報紙版面和電視時段。但是,這個文件至今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

創新方法。報道方法的單一和簡單化,也是我們現在新聞工作遭到公眾批評的方面之一。以前多次做過指示。其一,善于用事實說話。他要求:“緊密結合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和生產生活實際,善于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搞好宣傳教育”。[2]其二,提高新聞的感召力。在視察解放軍報時,他要求:“提高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召力、戰斗力。”[3]其三,注重改進文風。他要求“切實改進文風,寫文章、搞報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動鮮活、言簡意賅,切忌八股習氣。”[1]

創新手段。這是關于新聞工作論述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各大眾化報紙關于視察人民日報的報道,主題都在這個方面。當代的傳媒已經呈現融合趨勢,我們宣傳方面的領導機關,有些思路依然是管理傳統媒體的那一套。有些黨政領導機關,以及相應的宣傳部門,思想沒有適應新的環境,不會利用網絡與公眾溝通,甚至把網絡視為“添亂”的源頭而加以整肅。我們必須跟上形勢,善于采用最新的傳播方式與群眾建立密切的信息互動。同志在人民網與網友的對話,帶頭上網,他說:我是網民常看網。這體現了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對新聞和宣傳手段創新的高度重視。

信息的權威、時效和透明度

基于創新觀念這個首要的創新要求,在考察人民日報時強調:“第一時間權威信息,提高時效性,增強透明度,牢牢掌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動權。”這是總結這次汶川地震報道得出的經驗。早在2002年1月的那次講話中,他就提到“要密切關注國內外大事,善于捕捉信息,進一步增強宣傳報道的敏銳性和時效性”。現在他更加明確地再次談到這個問題。在黨的歷任主要領導人中,是首位正面強調新聞宣傳時效性的人。時效,是新聞報道的基本特征,尊重新聞傳播的時效,一定程度也就是尊重新聞規律的表現。

這方面,我們有過教訓,例如1994年3月31日的“千島湖事件”。這是一起惡性刑事案件,三個歹徒劫持了浙江千島湖的一艘游船,洗劫了船上的32人(24位臺灣游客,2位導游和6位船員)后,把他們全部悶死在艙底。由于我方習慣性地封鎖消息,認為事情沒有弄清楚前不能對外傳播,不接受任何記者的采訪(包括中國記者),因而臺灣和香港媒體的報道均為猜測。正式渠道沒有消息沒有,小道消息橫生。臺灣當局因此宣布中斷兩岸的一切聯系,演變成政治性質的臺海危機。大約20天后新華社了關于事實真相的消息,的是真實情況,但是此前臺灣和香港媒體關于這個事件的報道已經形成一種認識定勢,許多人寧肯相信這些媒體的猜測,也不相信公布的真相,總認為中國官方隱瞞了什么,兩岸關系因此緊張。此事件成了臺灣統獨消長的轉折點,影響到后來很多年大陸的對臺關系。

2000年9月8日烏魯木齊廢舊彈藥爆炸事件,由于報道及時,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那天傍晚19時,一隊運送廢舊彈藥的軍車途經烏魯木齊市區時發生意外連鎖爆炸,死79人,傷369人,37輛車被毀。新華社于第二天清晨5時就了關于事故的消息,公布了初步的死傷數字,說明這是一次事故,沒有“疆獨”的政治背景。先聲奪人,世界各地的媒體關于這件事情的報道,基調與我們的報道差不多。盡管事故慘重,但是它畢竟是偶然事故,沒有影響外商和旅游者到新疆的計劃。事后王樂泉接見駐新疆的六家中央級傳媒記者,感謝他們及時報道了新疆發生的這個事件。因為以前新疆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都不讓報道,傳聞很多而得不到證實,外界誤認為新疆是個恐怖的地方,不敢來投資,不敢來旅游,使得新疆的經濟難以發展起來。

我們經歷了多次正反兩面的經驗和教訓,由于多是局部的,處理這類突發事件信息的傳統做法依然占據主導,直到2003年才開始從整體上意識到信息公開的意義。這次由黨的主要領導人出面,以剛才發生的汶川地震報道來總結經驗,意義重大。

當代信息社會中,信息與物質、能量同格。控制論創始人維納和哲學家波普爾在20世紀奠定了物質、能量、信息三位一體的理論,徹底改變了原有世界的圖景。物質描述了世界的實在性;能量描述了世界的運動性;信息描述了世界從反應、感覺到反應的特征。信息不是物質,不是能量,而是一種新的運動形式,它具有很大的左右世界的力量。因而,信息的及時、者的權威、信息的透明度,都會影響信息的運動方向,如何掌握信息的主動權,當今已經成為一種科學,不能再靠封閉環境中獲得的那些局部的、手工業條件下的“經驗”來管理現代信息傳播了。

所以,“科學發展觀”同樣要在新聞傳播領域中貫徹,按照傳播規律辦事才可能取勝。這是與時俱進的新思維,應當認真領會和貫徹。

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的三個步驟

如何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呢?除了信息的權威、及時和透明等可以直接看到的做法外,進一步論證了以下三個步驟:“認真研究新聞傳播的現狀和趨勢,深入研究各類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加強輿情分析,主動設置議題,善于因勢利導。”親自提出研究新聞傳播的現狀和趨勢、研究受眾,這對于我國傳播學的研究也是一種鼓舞。

這三個步驟依的講話邏輯,即第一,對新聞傳播的總體方向把握,需要建立在了解對內對外的傳播環境、傳媒媒介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這種宏觀的把握,不能依靠簡單的個人感覺,必須要有常年科學調查的機制,分析各種力量之間的變化,及時調整傳播的重心和基調。黨的主要領導人單獨提出“研究新聞傳播的現狀和趨勢”這樣的問題,尚是首次。這說明,新聞傳播這個領域已經成為世界格局變化的重要法碼,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了。

第二,把握了新聞傳播的現狀和發展趨之后,具體的操作就要考慮傳播的對象了。因而,研究各類受眾群體的心里特點和對信息的接受習慣,自然就提上了日程。提出研究受眾,在黨的歷任主要領導人中,也是首次。此前只有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劉少奇在1956年提出過研究讀者的問題。

第三,傳媒的議題,特別是排在前面的幾個議題,往往對受眾有較大的影響力。因而,在了解傳播態勢、受眾心理的前提下,傳媒主動研究、設置公眾關注同時又是黨和國家的重大事項的議題,對于正確引導公眾意見,甚為重要。當然,這種設置不能只是傳媒一方的主觀意志,而要建立在對輿情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在這個問題上,同樣得體現說得“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尊重人民的自主地位”。

鑒于以往傳媒在某些情形下不能全面、真實地報告事實,早在2002年指出:“要堅持講真話、報實情,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堅決反對弄虛作假。要切實改進文風,寫文章、搞報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動鮮活、言簡意賅,切忌八股習氣。”[1]這次他強調要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這些,都是傳媒主動設置議題時要注意的問題,即保證真實是設置議題的前提。議題本身帶有濃重的主觀成分,會影響傳媒的公信力。

[注釋]

[1]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2002年1月11日。

[2]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3年12月5日。

[3]視察解放軍報時的講話,2006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