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價值觀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7 06:13:00

導語:新聞價值觀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價值觀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網絡新聞實踐中認知的不斷積淀,對現有的新聞價值觀作理論修正的必要性日益明顯。首先,作為傳統新聞思想核心的、關于“客觀性”的價值,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客觀——主觀性”的綜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其次,傳統的新聞價值系統中諸種較為公認的元素或指向,在泛傳播的條件下,也都正由單調的偏倚而走向辯證的統合。

具體來說,由于把關人的缺失、匿名性、受眾的交互性、網絡平權以及新聞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諸多傳播特征的出現,使得那種在文本生產及新聞理念上強調一元化旨趣限定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已經出現了富有自組織性的新發展,這包括:有關“異常性”的價值觀正在向“異常——尋常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有關“影響性”的價值觀正在向“影響——交響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有關“及時性”的價值觀正在向“及時——全時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有關“沖突性”的價值觀正在向“沖突——沖擊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有關“顯要性”的價值觀正在向“顯要——需要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有關“人情味”的價值觀正在向“人情——人群性”的價值觀方向發展等。

【關鍵詞】新聞價值系統;網絡新聞;綜合型價值觀

新聞價值(newsvalue)是一種度量,用來判斷新聞原事(newsstory)和新聞文本(newstext)的意義。由于新聞價值的度量通常擁有多種取向,因此,不同的度量會自然構成一個指標體系,而這個體系被我們稱之為新聞價值系統(newsvalues)。任何既有的價值系統都無一例外地呈現出某種同一化的理念(mind),我們通常以“價值觀”一詞來指代這一抽象的思想傾向。

滿足那些指標的新聞或文本被視為是“新聞的”,即是指它具有新聞的屬性;而不滿足這些屬性或滿足不充分的,則會被視為不具備新聞屬性或新聞屬性不明確。鑒于對新聞屬性的判斷是在富于主觀化傾向的形容與描述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度量基本上是一種關于主觀認同的標準的預設;之所以在理論上承認這種主觀預設仍具有論證意義,是因為建立這個新聞價值體系的有關度量的不同指向,早已被一一證明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曼切爾(Mencher)認為,所謂的新聞價值標準,就是決定事件或觀念具備新聞價值的因素;麥道格爾(MacDougall)指出,撇開政策考慮作為新聞評判的因素不談,報紙和其他傳播媒介,不論有何差異,他們每天在對千百萬事件作出選擇時都有確定其潛在新聞價值的大體一致的標準。從心理學意義上說,即使這些標準可能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但它們已經受到年復一年的經驗的考驗,并且在一批數目不容忽視的新聞編輯部內盛行。①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曼切爾不僅僅把新聞價值看成是一種對有形對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后者還是一種觀念上的差別信號;而麥道格爾的觀點則能從語言和邏輯上提醒我們,盡管我們承認一切現有新聞價值標準體系,但是鑒于它在理論上是一種流行——盡管這一流行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積淀,被公認為具有合理性和存在的價值,因此它仍然是可以改進的,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新聞實踐的反復積淀,這種改進的必要性日益明顯。而在當代,在Internet以超過以往任何媒介的孕育成長速度發展的十數年間,是否已經沉淀下某種智慧與旨趣,讓我們能夠把握到新聞受眾中出現的有關讀什么、聽什么或看什么的要求?這里,我們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抱著這樣的理論興趣,結合網絡新聞發展的機制,來探索網絡時代對傳統新聞價值體系構成挑戰,并演進出新的統合觀念的問題。

一、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合

客觀性(objectivity)是傳統新聞觀念的思想核心,也是新聞價值系統的邏輯基礎。今天,關于客觀性的理念,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客觀——主觀性”(objectivity/subjectivity)的統合型理念方向發展。

對于新聞來說,客觀性是指一個新聞文本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相對應的程度。而在網絡傳播的環境下,以下兩個因素是我們在探究新聞的客觀性屬性時所必須重視的:1.Internet環境對新聞的概念的泛化,即從狹義的傳統新聞概念泛化為其他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商務。這使得我們對于網絡新聞的客觀性的評判工作變得比以往更具有未知性和挑戰性。2.Intetnet環境的主要特征是把關人的缺失感,反映在信息文本的表現上,則是主體與客體的有效交融。正如我們在泛傳播(pan-communication)的觀念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樣——“媒介即人”——網絡中的受眾已不再單純的是接受者,而演化為媒介的一部分。②因此,對于網絡新聞的某些文本形式(如新聞組、論壇、網絡調查等)作有關客觀性的判斷時,僅僅依靠單純的二元判斷是不夠的。

今天,我們在網絡上體驗到了大眾傳播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來自信源的普遍的匿名性。在由疊加和鏈接共同作用的“輾轉相傳”的環境中,任何一個泛化的終端文本、聲音、圖像、文字、圖表、內容、標題、細節的精細程度,都有可能會遭到折射和歪曲。在匿名、把關人缺失、受眾大量參與交互、海量新聞信息的多重作用下,網絡新聞的客觀性在某些特定的文本樣式以及總體的文本特質中,表現出比傳統新聞更具有脆弱感。也許這正是今天我們在Internet環境下,在享受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和人本化的新聞信息時,不得不面對著更多的新聞誹謗、謠言、片面報道、失實、濫寄(spam)、噪避(zapping)③及其他涉及新聞法律與新聞倫理問題的根本原因。

無論我們是否相信網絡新聞在客觀性方面弱于傳統新聞,我們都會從技術的本質上看到一個明顯的先驗性的主題:在泛傳播的條件下,由于把關人作用的消解,每一個匿名受眾都有可能會把參與交互看成是新聞的一部分,也把對傳播與再傳播的參與看成是一種對新聞資源的良性的開發和利用。不管是在討論版、新聞組、電子郵件中,還是在文章的轉貼、編輯、深度鏈接過程中,我們都能夠發現,由于存在著極大量的個人化影響的可能,我們不得不冒著比傳統媒體更嚴重的失去原創新聞的事實及事實本身的真實的雙重風險。并且,我們還會發現,這一理論上的風險往往不幸被現實所證實。④

但我們同時也注意到,正是由于傳統的客觀性觀念受到沖擊,另一種在Internet上可能會被公認的價值原則在悄悄地浮現。這個新型的傳播事業所帶來的同一性理念究竟是什么?它在新聞價值觀念的判斷上可以被公認嗎?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中,如果確實存在某種關鍵詞的話,那么這個詞可能會是“宏觀真實”(macroscopictruth)或是其類似物。也許,為了與本題相關,我們更應該稱之為“理念真實”(truthinmind)。新聞的宏觀真實強調從宏大的系統上,如從長時段、事件與環境的關連、時代性上總體把握新聞的客觀性,而在Internet上,透過那些技術上具有先驗性的密集的失真,我們恰恰能夠觀照到在Internet的精神深處所蘊含的、本質上的、使新聞信息真實化的能力:1.以多信源的宏觀競爭機制消解單一信源的微觀的不確定或失真;2.以極廣大的受眾的主動化的對真相的追求,取代少數把關人對真實性的施予;3.以信息的極大豐富激發受眾對于真實的判斷力以及受眾作為思想主體群落的自組織性。

也許我們終將承認,正是Internet使我們發現了:在新聞媒介中蘊含著人,人本身即是新聞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客觀性的一部分——或者更準確地說,“人”擴展了“客觀性”的定義本身。

二、異常性與尋常性的統合

有關異常性(abnormal)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異常——尋常性”(abnormal/normal)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異常性是對新聞報道內容所具有的罕見性或陌生感的度量。從傳播經驗上說,異常性顯著的新聞是指對明顯偏離常規和日常經驗的事件的報道。我們需要以異常性作為新聞價值標準,是因為傳播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崗哨作用,它監督人類社會行為的一舉一動,尤其是異常現象。人類應該在日常行為當中密切關注一切有可能會導致對群體有所傷害或危及社會生活的事件,這些事件被當然地被預設為“罕見的”和“令人感到驚奇的”。這也同時告訴我們,求新求異并不是新聞者的動機,而是受眾的源自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傳播動機。只有吻合受眾的動機,新聞的價值才有可能會被確立。

正是從觀察受眾動機的角度,我們注意到,進入網絡時代,異常性的價值觀會緊密地與尋常性的概念相結合,相輔相成地構成一個更新的價值鏈。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使人們在閱讀任何奇異事物的報道時,都會比以往更有條件和更有理由追問:這個奇異的消息對于我本人意味著什么?而恰恰也正是Internet在新聞的領域里完成了對這一提問的回答:你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倉庫、超文本鏈接和Internet交互,在技術平臺上把不尋常的新聞轉化為一種尋常的認識。今天,人們在哲學認知上從異常(個別)上升到尋常(一般)的這樣一個過程大大地縮短了。比諸以前,人們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加充分的技術(包括搜索和統計)條件,能夠在發現異常的同時,也發現該異常對于他們自身日常生活的準確的意義,甚至具體到可量化的細節。人們對于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無止境,網絡新聞恰巧能夠滿足這種巨大的好奇心。從前我們在傳統媒體上對于異常新聞的期待總是有所保留的,因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咬狗”的事件出現,但是當全球的信息聯網如望遠鏡、顯微鏡、傳聲筒、會議廳那樣被造就為一個唾手可得的工具時,人們能夠隨時了解他們想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今天的網絡受眾,比以往任何時候的新聞受眾都更加習慣于經常得到這些異常。這也正可用來解釋為什么網絡新聞既已開發出如此巨大的功能,但是它仍然能以高速度不斷進步。網絡新聞在價值觀念上并不滿足于傳統意義的“異常”,而是強調“尋常的異常”。

更為重要的也許是下面這個因素:在全球化的Internet上,新聞受眾卻是個人化的或至少是分群的,因此他們對于異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幾乎每一個受眾群都有自己的鑒別標準。在某一方認為是異常的新聞,在另一方看來也許是平淡尋常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網絡新聞這個一體化的宏大概念中,如果不將定義范圍縮小到準確描述的分眾群,我們很難定義什么是異常。考慮到了Internet幾乎包容了所有的信息化人群,這種難以定義的犧牲,也許比以往任何大眾傳媒都更具有對新聞價值觀的演進意義。

三、影響性與交響性的統合

有關影響性(affect)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影響——交響性”(affect/interaffect)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影響性是對新聞的題材或觀點影響受眾的深度與廣度的度量。通常我們所指稱的新聞,是指大眾傳播媒介中所的新聞,因此,一個新聞能否影響較大的社會范圍十分重要,影響越深越廣,則新聞的意義越突出,反之,則新聞的意義越微弱。在傳統媒介新聞中,正如密蘇里新聞學院寫作組所闡述的那樣,關于事件影響力的大小取決于下面幾個因素:對多少讀者有影響;對讀者有多少直接影響;是否會立即產生影響。

而在Internet環境下,對新聞影響力的度量的標準發生了某些變化:1.受眾的影響量可以區分為絕對數量和相對數量。追求絕對數量,是指爭取影響總數量較多的受眾群;追求相對數量,是指對于分眾傳播的某一層面的受眾群(目標受眾)來說,要力爭在這一人群中占有盡可能大的比例。網絡新聞人群影響力的計量,是這二者的總和。2.網際新聞的直接影響不僅僅包括針對直接的受眾,而且還包括信息鏈條中的任何一個轉載環節。即對于某一網絡媒體來說,還包括其他網站乃至傳統新聞媒體,包括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等各種傳播渠道對于該信息的轉載、傳達、引用率。轉載、傳達、引用率越高,說明它的直接影響力越大。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影響力的度量特征是:要看它是否能夠立即促發交互。交互式影響是網絡新聞的一個主要的特質,影響的交互性越豐富、越強烈,直接影響越大。3.迅速產生影響的問題反映在網絡新聞的首發與跟進速度上,也反映在是否引人注目,是否便于認知、理解或記憶上。網絡新聞的影響的即時性與其影響的直接性是融為一體的,如前所述,它能夠以當前交互來實現這一融合。

網絡新聞對傳統新聞的有關影響性的不同取向,使得構成影響力的不同元素重新列序,并形成新的重點。這個重點,就是我們稱之為“交響”的影響概念。我們把交響一詞用于定義網絡新聞的影響力,試圖反映網絡新聞在影響力方面的幾個主要特質:1.新聞的文本能夠迅即得到新聞受眾的反饋。2.文本的作者、制作者或者本身能夠與受眾交互。3.受眾與受眾之間能夠交互。4.者與者,文本與文本之間能夠經由后臺管理,而形成與文本信息直接相關的可利用的組織。從以上意義層面上說,也許,我們仿照affect而對比的使用interaffect一詞來指代交響概念更為恰當。在未來,網絡新聞對新聞的價值理論及標準會做出較大的調整,而最有可能被傳統新聞理論所接受的,正是這種從單一性的影響到交互性的交響的跨越。事實上,從當代新聞的發展方向上來看,無論是傳統新聞媒體還是網絡新聞媒體,都在試圖走向聯合、協作、同一,這也更為深邃地意味著,未來所有的新聞領域都有可能試圖向這一價值觀看齊,從而實現多向度的新聞的交響性。

四、及時性與全時性的統合

有關及時性(timeliness)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及時——全時性”(timeliness/timelessness)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從傳統新聞學意義上說,及時性是對新聞報道追蹤新聞事實的速率的度量。新聞通常被人們視之為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個“新近”是指該新聞事件總是在離時間或離當下盡可能近的時刻“發生”。對于電子媒體來說,及時通常意味著在剛才、當天、不久以前;對報紙來說,這種時效性經歷的時間跨度會較大一些,而雜志則更大。盡管電子媒介已經把近代新聞媒介新聞的定時性有效地拓展為及時性,使得時效性的概念比兩個世紀以前要先進得多,但在當代,這種價值標準仍然經由“隨時化”和“全時化”思想而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從觀念進步的過程上來說,全時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受啟發于BBC的隨時化新聞服務理念——它為時效性下了“在需要時收看新聞”(newswhenyouwantit)的定義。⑤隨時化的新聞服務思想既對正飛速躍進的網絡新聞業作出了理念的呼應,又啟發我們對網絡新聞自身所蘊涵的全時化新聞觀作出基本的闡釋:1新聞的全時化觀念并不主動的來自傳統媒介的實踐——僅就作為實態而言,CNN早在1985年已開始電視的24小時新聞播出,但10多年間并未很快形成觀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網絡新聞時代的召喚。2網絡新聞時代的全時化新聞以受眾(消費者)為導向,而不再以新聞文本與故事(產品)或新聞機構與人員(生產者)為導向來規劃新聞運作(生產),這意味著媒介在時間戰略上終于可以有能力真正聽命于受眾的“安排”。3網絡新聞時代的全時化新聞倡導以受眾為本的服務。24小時內每一個收聽、收看新聞的受眾都有自己的特殊傳受要求,因此,既一視同仁,又能區別對待,成為了媒介從觀念到技術的新聞服務指針,在時效性上,新聞更強調時間的縱深感和連續性,更加及時的更新以及更科學的專題服務與搜索服務。4網絡新聞時代的全時化新聞以時間戰略實現了空間戰略。快速(以秒為單位)、高頻度更新(以分為單位)、重復、綜合(主題鏈接)和移動(超文本閱讀),使得受眾對于新聞的接受更具有歷時性和歷史感,而與此同時,“受眾主動式”的深度新聞優勢亦展現無遺。5網絡新聞時代的全時化新聞并不只是針對網絡新聞或傳統新聞,而是針對一切面向未來的媒介新聞,它與泛介質(pan-media)的網絡概念相呼應,⑥從虛指性的觀念角度提示了未來新聞時代的最重要的媒介傳播特質。

網絡新聞時代的“全時性”對“及時性”這一傳統的新聞價值指向給予了重要的改進和統合,使其更強烈、更深刻、更細膩、更人本,同時也更辯證地反映了新聞的時間意義。

五、沖突性與沖擊性的統合

有關沖突性(conflict)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沖突——沖擊性”(conflict/impact)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沖突性是對新聞題材及文本所展現的矛盾或戲劇感的強度的度量。新聞故事中的組織之間、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矛盾與對抗,構成了某種新聞敘述上的本初的張力,而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則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戲劇感。它從兩個方面滿足新聞的受眾需求:1.沖突性的新聞總是給人的啟示較多,同時,有關沖突的內容強烈地向受眾發出警告,使人們關注危險的迫近、困難的出現。2.戲劇化地描繪矛盾被解決的過程,提供了一種可觀賞性,能夠促使受眾的閱讀興趣始終得到保持。

在傳統新聞中,沖突性易被媒體敘述成為一種簡單的二元對立,陷入臉譜化的境地,正如批評者所分析的那樣,媒體似乎在抱著一種處理警察新聞或體育新聞的心理狀態進行報道,把人們分成好人和壞人,而且總是認為每一沖突必有贏家和輸家。⑦此外,過分追求沖突使得新聞充滿了陰謀、暴力、犯罪、戰爭,這對于社會化的教育顯然不利,容易出現那些本來可以避免的負面作用。在Internet條件下,人們(包括大眾和分眾)仍然像過去一樣迷戀于新聞的沖突性,但是與其技術條件和傳播的機理相適應的是,這種沖突性和對沖突性的處理方式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1.人們已經可以主動地尋求沖突和沖突性的表現程度,分眾化的效果使得受眾的決策權力更大。他們對于頻道、欄目或議題的選擇余地更強,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品味或需求來對新聞的沖突性和戲劇感有所把握。2.人們對于沖突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受眾、媒介、記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通過視覺虛擬的方式,受眾可以進入“新聞現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沖突不再是過去新聞事件內部的沖突,而是轉化為它的一個廣泛的隱喻:每一則新聞都代表了這個世界的縮影,代表了某一個受眾對于世界的認知。這種沖突性與其說是新聞戲劇的沖突,不如說是人們內心矛盾的總體表現。3.就媒介的性質而言,Internet能夠用更有沖擊力的方式來表現新聞內容,包括音頻、視頻、文字、圖表、討論和大容量的資料庫,受眾對于新聞形式力量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沖突性”這個純粹的新聞價值取向,在今天已經變得更加繁雜、深刻,并且發生了某種偏轉,它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矛盾的體現,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視角,形成了對廣泛世界和個人內在精神世界的復合化的沖擊之力,我們把這些轉化和復合的方向描述為:有關沖突性的新聞價值已走向“沖突——沖擊性”的統合。

六、顯要性與需要性的統合

有關顯要性(significance)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顯要——需要性”(significance/necessary)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顯要性是對新聞報道涉及知名對象的程度的度量。“顯要”在漢語里有顯赫、重要之意,而顯要性作為一種價值標準,它著眼于外化知名人士和機構所包含的新聞價值。為什么顯赫而重要的人物和機構能夠產生新聞?除了新聞事件發生于他(它)們身上的概率較大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對于大眾而言,名人和著名機構具有很強的召喚力或吸引力,其一舉一動都會影響社會的利益,受眾關注顯要人物或機構的事跡,即是關注他(它)們所代表的階層,亦即是在關注受眾自身的不斷向上增長的需要。

以美國為例,近20年來,新聞的主要旨趣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異,大眾的閱讀興趣更加集中在那些軟性的新聞,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新聞,比如名人的糾紛與風流韻事等等。這些相對軟性的閱讀興趣在近年間形成了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即一方面新傳播時代的人們并未放棄關注國際國內大事,另一方面也對那些瑣碎的、普通的,甚至是“無聊的”新聞內容感興趣。⑧或許,正是這一類的受眾傾向導致了當代新聞傳播的多元化情境。

這種多元化的閱讀在Internet環境下,得到了媒介技術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眾能力,使得受眾可以根據自己閱讀需求去尋找他們的所需要的頻道和新聞欄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與自己閱讀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與他們形成傳播交互關系。事實上,這種傳播方式上的變化是新聞媒介的題材熱點發生變化的一個主要的動因。就像在經濟學領域里所發生的從生產者導向轉化為消費者導向的發展潮流一樣,媒介所的新聞有任何一點旨趣上的變化都是由受眾市場引起的。在Internet環境下,這種多元化的格局將會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種看得見的調節方式,來使得新聞逐步地在終極用戶那里得到和諧和統一,并且自發地產生某種新的秩序。這就是我們所要論述的有關傳統新聞價值觀中的“顯要性”的價值元素開始向“需要性”方向發生偏移的機理。

這種偏移,目前是以一種“顯要——需要性”相統合的形式出現的。在未來將向什么方向變化,一時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種以一個單純的關鍵詞來規定哪些新聞是受歡迎的、哪些新聞是不受歡迎的價值觀念已經過時。

七、接近性與親近性的統合

有關接近性(accession)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接近——親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接近性是對新聞題材與目標受眾生活空間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學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報紙發行的廣播的區域內發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聞價值。⑨接近性之所以構成新聞價值,是因為人們對于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件總是更感興趣,并受到打動——事件發生的地點離受眾越近,與受眾的利益關聯就越大。如果對此做一個有趣的推論,那么我們會認為新聞接近性傾向于把物理距離縮短為零:要是某一新聞事件是由受眾自己參加的,那么該事件的報道在這一個別受眾心目中的新聞價值是最高的。一個較為極端的關于災難性新聞報道的闡釋:災難事件死亡人數的多少與事件發生距離的遠近(以當地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個遙遠國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聞,其價值相當于本國邊遠地區淹死上百個人的新聞價值,又相當于本州內淹死十人的新聞價值,還相當于本地淹死一人的新聞價值。因此媒介對于不得不報道的外地新聞和遙遠的國際新聞,通常會千方百計地突出與當地目標受眾相關的因素,使其帶上地方性的色彩。⑩這種相關要么是指在空間上與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與之相聯系。而從傳統媒介來看,想使得信息與最大量的目標受眾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選空間上的接近性。

但在網絡時代,這種局面已為之改觀。這主要反映在:1.技術特征使得媒介新聞可以支持個性化訂閱、欄目的互動化以及更強的參與性。這使每一個受眾都能夠主動地尋求與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新聞。同時,他們自己還能夠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離更加趨近于零。這實際上是在把過去傳統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達到的出版目的,在一舉手間得以實現。2.由于數據庫能形成任何一條新聞和其他相關新聞相互聯系的便利,使得新聞的本地色彩或者與相關對象之間的關聯變得更加容易。3.在BBS、新聞組等媒介信息(泛意義上的新聞文本)服務項目中,人們所親身參與的內容恰恰又多是他們所最關心的新聞,因此在這種樣式當中,新聞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現為與每一個對象的零心理距離的親近性。

我們注意到,以上三種特征,無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間距離。之所以能夠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在Internet環境下,對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新聞分眾化作業的首要問題,而空間性則早已被介質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轉化為心理,這一媒介特質開創了一個新的傳播時代。網絡新聞在新聞價值方面改變了從前我們所確認的關于“接近性”的單一原則,使其轉化為“接近——親近性”的統合原則。聯想到美國自90年代以來,由WaltHarrington等人在傳統新聞領域里倡導“親近性新聞學”(Intimatejournalism)時所強調的“記錄普通人每日心理與生活”的理念,⑾不能不使我們產生有關網絡新聞環境下“接近——親近性”的統合型價值觀正在與所有新聞領域里的相關理念形成相互激勵的推測。顯然,賽博空間以其虛擬性消解了受眾以往所依賴的集群法則,并正在試圖使信息消費的指向從物理空間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與人群性的統合

有關人情性(humanity)的價值觀在網絡新聞環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統合型價值觀方向發展。

人情性是對新聞內容契合人類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稱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麥道格爾的觀點,人們對于人自身以及對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種事件的興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湯姆森基金會則認為,人情味是指報道可以更多地涉及新聞中的人的人性側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情性可以看作是新聞對于人性的展現、挖掘或捕捉,它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人與社會的關聯,以及人類獨特的情感特征,并進而喚起受眾的廣泛的共鳴。

有關人情性的基本共識大致可以描述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憐憫。對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慘的命運給予關注,并提示他們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當中所出現的喜劇化的特征能夠為新聞作品帶來相互的閱讀趣味。3.故事性或懸念。如前所述,戲劇感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對婦女兒童的關注。婦女兒童的處境總是能夠被置于一種特殊的視角被觀察,對她們的關注能夠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價值指向實際上是在確認,新聞媒體應該用各種手段,從風格和題材上指向盡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們能夠因相同的情感而產生類似的共鳴。這種同一化的努力有時因不能正確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標對象的理念差異不能被有效地彌合。而在網絡條件下,由于大眾性和分眾性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泛傳播意義上的分層、分群的交流,因此,對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種定向方式“本地化。”這既包括個性化服務,也包括網絡用戶的主動性閱讀。如果我們觀察網絡新聞的總體格局,會發現隨著網絡新聞的日益成熟,它在平臺的開發、新聞欄目的設計,以及受眾的交互方面,都越來越傾向于不單純依靠泛泛而論的人性指向,而不斷地“增添”那些能體現“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議題的傳受方式。對于人群的關注既不會過多的抵觸人性的基礎,又會較為準確地照顧到某一特定人群的傳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網絡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單向的,而呈現為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編輯的分群化處理也早已被程序設置以及廣泛的傳播互動所取代。正因為如此,人群性不僅沒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為網絡新聞的實踐而減少,相反,更為它增加了新的、豐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這不僅使新聞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實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強。——比如,你會發現那種“一人有難眾人相幫”或者“一人有疑問眾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實在化生活場景現在正頻繁地發生在網際信息環境中。

結論是:“人群——人群性”的統合理念比之于單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更多地強調新聞價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與其說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說是在反映實際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實在人群的尊嚴。我們可以由此聯想到,西方某些關于中國的“人權”報道,在某種意義上總是在力圖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視了在今天這樣一個多極化、多元化的世界及傳播環境中,脫離有人群性專指的新聞價值觀,實際上難免會退縮為片面化標榜的高頭講章。

今天,網絡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單純是一種口號,而成為完全可以用技術來實現的作業內容。小到只有一個人的專指的新聞服務,大到面向一個階層、一種文化或一個國家。從新聞價值觀來說,也許,這種技術上的偉大進步,其更重要的意義是在于為未來新聞指引了更加科學化的觀念之路,即從普遍人性的觀點邁向“人情——人群性”的統合價值觀。

注釋:

①⑦⑨⑩除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136頁,144頁,139頁,140頁,新華出版社,1998。

②⑥杜駿飛:《網絡新聞學》,14-20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及杜駿飛:《泛傳播的觀念——基于傳播趨向分析的理論模型》載《小雅思想網》網站,

③關于噪避(zapping)的譯名及傳播學意義,參見杜駿飛:《論廣告創意的觀念》,載《南京大學學報》,1998(4)。

④以圖片新聞報道為例,吳心梅在《眼見未必為實——網絡新聞圖片的陷阱》一文中,即以大量事實舉出在Internet上出于種種廣泛的原因導致新聞文本:A.自相矛盾,莫衷一是;B.圖文不符,張冠李戴;C.細節失誤,南轅北轍;D.無中生有,胡編亂造等4大類失實陷阱。載《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網站,

⑤彭蘭:《數字化時代的BBC》,載《國際新聞界》,1998(2)。

⑧有關近20年來新聞旨趣向軟性化方向發展的描述,參見劉微:《變化中的新聞內涵——美國主要媒體20年新聞報道的變化》,載《國際新聞界》,1999(5)。

⑾蔣榮耀:(美國新聞報道的平民化趨勢——對親近性新聞的解讀),載《國際新聞界》,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