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介挑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7 10:59:00

導語:新聞媒介挑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媒介挑戰管理論文

摘要加入WTO后,外國媒介產品將會大量進入中國,形成意識形態方面的滲透,中國被納入全球新聞體系當中。國內媒介必須轉變觀念,加快規模發展,加強互聯網建設,培養高素質新聞人才。

關鍵詞新聞媒介挑戰對策

1加入WTO后,我國新聞媒介面臨的挑戰

加入WTO使中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單元,預示著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將會發生深刻而全面的變革。作為開放的市場的一部分,我國的新聞媒介也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入世對我國新聞媒介的挑戰和對我國新聞媒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1外國新聞媒介產品將會長驅直入

建國以后,我國一直維持一個封閉的媒介環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傳播學信息概念的引入,在強化新聞媒介的政治功能的同時,國家又明確其產業屬性,媒介開始走向市場,但是原有的傳播環境并未打破,我國在國內媒介市場上仍然居于絕對壟斷地位,媒介市場成為最后一塊沒有被分割的蛋糕。入世以后,國家雖然會采取種種保護措施,但媒介市場會逐漸向國外開放將是不爭的事實。依據世貿組織的貿易自由化原則、國民待遇原則、無歧視貿易原則,外國媒介將會逐步謀求享受與國內媒體相同的待遇。國外傳媒將會通過參股、控股等方式,對我國的雜志、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資本滲透,繼而在中國設立獨立的新聞機構,向中國出售其媒介產品的原版和中文版,一些跨國商業電臺、電視臺的節目有可能在中國落地。實際上,有些國外媒體早已有所動作?!吨袊嬎銠C報》由于外資的介入成為第一個被捅開的豁口,向人們展示了國外媒體經營的全新觀念和強大的競爭力;美國《財富》雜志也通過在上海舉辦“財富論壇”為條件,取得了在國內創辦《財富》中文版的許可;已經通過MTV成功打入中國的維亞康姆公司及影響廣泛的《讀者文摘》也在叩擊中國市場大門。另外,中美達成的協議包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當日起,允許外國電信供應商占有電信服務公司49%的股權,兩年后這一比例可增至50%;美國可以在中國投資互聯網公司,包括目前禁止的內容供應業務,西方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將會獲得合法的地位。

1.2我國媒介環境將不可避免外國新聞媒介的意識形態的滲透

“在冷戰結束后的世界里,跨國通信一直在不斷地影響著并加快著政治與社會的變化”。蘇東集團解體、社會主義陣營出現重大挫折后,西方的政客以及新聞媒體曾經沾沾自喜地認為正是國際傳播在這場事變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新聞正越來越成為一種有力的政治與外交武器”。入世以后,美國之音、BBC、自由亞洲電臺等媒體必將打著各種旗號,加緊對我國進行政治滲透。隨著外國新聞產品的不斷涌入,國際信息交流的規模不斷擴大,人們的信息源也將大大增加,這將給“把關人”的信息過濾帶來困難。國外商業文化也會加緊滲透中國市場。目前,美國的大眾文化出口已經排在航空技術之后,成為其第二大最具贏利性的出口,美國的電影、電視及流行音樂席卷全球,對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造成了顛覆性的影響??梢哉J為,世界已經開始享有一種共同的大眾文化,而這種文化正是建立在西方大眾文化的基礎之上。西方大眾文化的實質就是宣傳西方日益膨脹的消費主義、鼓吹絕對的個性自由、凸現非理性的和價值相對主義的后現代文化,它在無意識中就消解了其他國家的民族認同,對此我們要保持警惕。

1.3中國將被納入到全球新聞體系當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躍進式發展,人造通訊衛星、互聯網及短波通訊將世界組成一個細密的覆蓋全球的通信網絡,任何一個走向現代化的國家都不能成為獨立其外的孤島。目前的國際新聞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可視為西方新聞媒體,特別是美國和英國的媒體,以及少部分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媒體的一種衍生產品”,“新聞流動僅僅是一種從北方國家到南方國家,或者說從富國到窮國的單向流動”,因此,在這樣一種生態系統中,中國媒介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根據美聯社統計的數字,全球每天有15億人會接觸到美聯社的新聞,它在全球的用戶有15000家,每天為全球6000家電臺和電視臺提供聲像材料。路透社則向131個國家的29310家客戶提供服務。反觀同屬國際上8個A級通訊社之一的新華社,用戶只有4000多家,其中國外用戶僅有100多家。再如,在1999年世界電視100強當中,美國占據了31個位置(前5名為其囊括),占世界電視產業的半壁江山(52%強),僅排在第一的時代華納公司的電視收入就達184.62億美元,而同時入選的中國中央電視臺,產值只有6億美元,位列第51位。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入世給中國傳媒帶來了種種困難和壓力,但也帶來了發展機遇,我們沒有理由妄自菲薄。只要我們正視困難,沉著應對,加快發展,我們完全有可能迎頭趕上,成為“國際信息新秩序”中的重要一員。

2國內新聞媒介的對策措施

2.1更新和轉變新聞觀念

我們應該用全新的新聞傳播觀念來指導現實操作,這是當務之急。近幾年,我國媒介的市場意識雖然得到提高,媒介競爭也空前激烈,但是宣傳方式還不靈活,有效傳播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后,應在強調堅持正確輿論方向的前提下,樹立受眾本位思想,改進新聞宣傳的方法,提高宣傳的藝術,增強新聞宣傳的貼近性和服務性。同時,要借鑒跨國傳媒集團在管理機制、經營方略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促進媒介管理的法制化和公開化。

2.2加快集團化發展的步伐

當前世界媒體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的合并。合并后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年營業額將達到300億美元,成為集因特網服務、出版、新聞和娛樂于一體的超級媒體王國。美國在線的老板史蒂文·凱斯甚至雄心勃勃地說:“我們將最終改變人們獲取信息、與他人交流、購物以及娛樂的方式?!绷硗?,《紐約時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華盛頓郵報》與國家廣播公司(N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C)和維亞康姆公司也先后宣布合作,這些媒介寡頭紛紛互拋繡球,強強聯合,正說明全球媒體競爭已經進入短兵相接、慘烈廝殺的階段,而實力正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順應這一潮流,我國也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報業集團試點,經過幾年的發展,集團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目前我國已經成立起15家報業集團,初步建立起我國報業發展的新框架。廣播電視也正在積極推行集團化模式,部分地區如湖南、四川已有媒體成功上市,進軍資本市場,這些舉措都標志著我國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業已開始從個體化發展轉向整體戰略性產業結構調整。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傳媒市場已經不再是附屬于行政區劃的各自獨立、互不交叉的市場,因此媒體下一步應該樹立國內統一大市場觀念,在相應的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跨地區經營,通過聯合、重組、兼并等方式,優化配置媒介資源要素,盡快打造我國傳媒業的“航母”。

2.3高度重視互聯網建設

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說過:“誰擁有網絡,誰就擁有未來,誰就擁有世界。”互聯網作為信息社會的一個標志,它的飛速發展給人類傳播活動帶來了一場革命。與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具有即時性、交互性、容量大、跨國界、超文本等特點,它綜合了廣播、電視、報紙三大媒體的優點,又有三大媒體所不具的優勢,因此受到世界各國媒體的重視,成為新的信息傳播的制高點,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報刊和通訊社紛紛在互聯網上安營扎寨。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也可謂驚人,1996年以來,國內互聯網用戶每年都以超過200%的速度劇增,現在已逾6000萬,到2015年我國互聯網用戶將會躍居世界首位。截至2004年6月,我國內地全國報刊總數2053種的80%上網。2000年3月,包括《北京晚報》在內的北京9家新聞單位共同加盟“千龍網”,實行資源共享。5月28日,上海各大傳統媒體又聯手推出“東方網”,這兩件事是媒體創新的一個重要信號,它意味著傳統媒體正以戰略聯盟的形式,全面介入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但是,我們在互聯網上仍然與西方強勢媒體有著不小的差距。這首先是因為互聯網上通行的語言是英語,全球電腦儲存的信息中,80%以上是用英語記錄的,漢語作為一種信息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還存在很大的障礙。據《計算機世界》刊載的統計數字,在互聯網上的輸入、輸出信息流量當中,中國僅占0.1%和0.05%,而美國的兩項指標均達到8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存在對等、平衡的傳播。因此,中國應該加大用英語的信息量,向外界更多地傳達中國的聲音,幫助國外受眾更好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網絡交流的價值。另外,據資料顯示,我國信息產業的投入大約在1萬億元左右,約為美國的12.5%,我國信息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比重僅占總投入的0.2%,而美國信息利用與開發的比重卻占到總投入的60%。所以有人戲稱,中國花大錢建造了高速公路,但跑的都是外國人的“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因此,我們必須大力開發中文信息資源,通過降低價格、加強培訓等措施,擴大用戶范圍,讓盡可能多的人上網。只有這樣,我們的基礎設施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服務。

2.4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新聞隊伍

一切戰略的落腳點都是人才,在“入世”的挑戰中,一個實質性的問題就是人才。相對于外國同行,我國新聞從業人員的競爭意識普遍不強,尤其是在新聞觀念、新聞的敏感性、敬業精神、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著相當的差距,因此應把提高新聞工作者素質作為一個應對挑戰的關鍵問題來加以解決。新聞工作者應該在深入研究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學習地緣政治學、多邊貿易規則、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的知識,應該能對錯綜復雜的新聞事實進行深刻的分析,按照新聞規律來合理運用新聞資源,通過最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手段,使用現代新聞語言來向受眾傳輸信息。從這一點上來說,新聞從業人員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威廉·哈森.世界新聞多棱鏡[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111)

2傳統媒體聯袂搶灘第四媒體[N].文匯報,200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