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構建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7 08:26:00

導語:媒介事件構建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介事件構建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媒體能夠通過持續對某一問題的集中報道,使原本不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內的事件成為一時間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媒介構建《死亡日記》事件過程中,媒介間議題設置、賦予事件意義、爭奪報道的話語權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媒介事件不可避免地涉及媒體的倫理問題。新聞從業者的職業價值觀和作為普通人對他人私人生活的尊重是該事件中兩種起主要作用的價值觀,也正是由于兩者的沖突,使對事件的評判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作者認為,最高原則應該是尊重陸幼青本人的私人生活;媒體應該如實地報道陸的生活,在巨大的新聞誘惑面前保持克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及其私人空間。

《死亡日記》本身不僅僅是一個媒介事件,更是一個現代工業社會的大眾文化事件。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已經不止于有關媒體倫理,更多是對大眾文化的反思。

[關鍵詞]媒介事件;議題設置;媒體倫理;大眾文化

在現代社會中,公眾對社會實況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眾媒體,媒體所選擇的議題及其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構建著受眾頭腦中的世界。“現代傳媒首要的文化功能,便是選擇建構‘社會知識’和社會影像。大眾是通過傳媒建構的這類知識和影像來認知世界,來體味曾經經歷過的現實生活。”

在總體層面上,媒體長期持續的報道營造了特定的媒介環境,在受眾注意力總體有限的情況下,媒體的報道足以構成受眾認知中重要的部分。具體而言,媒體可以憑借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通過選擇報道/強化和忽略/弱化使某一議題進入或逸出公眾的視野。議題設置的理論認為,媒體能夠通過反復播出某類新聞報道,強化該話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伯納德·科恩就指出:“在多數時間,報界在告訴人民該怎樣想時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想些什么時,卻是驚人的成功。”

媒介事件是大眾傳播媒介議題設置功能的集中體現。媒體能夠通過持續對某一問題的集中報道,使原本不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內的事件成為一時間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果這一事件主要是由媒體發起、策劃,或在其進行過程中起了主要的推動作用,可以認為這樣的“偽新聞事件”就是媒介事件。當一個事件為傳媒所塑造的時候,它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受眾的口味是傳媒在選擇或制造媒介事件最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媒體在迎合受眾的同時也在引導著受眾關注的重點;由于媒體是媒介事件的制造者和推動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關媒體倫理的質疑。

2000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媒體炒得相當火熱的陸幼青《死亡日記》就是一個有相當典型意義的媒介事件。本文以其為個案,從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和推動入手,關注以下問題:媒體如何報道并構建了這一事件?媒體的做法是否存在倫理問題?在受眾和媒體相互迎合的狀況下,如何評判媒體的社會責任?

一、《死亡日記》:媒體一手構建的“媒介事件”

陸幼青在第一篇日記中坦陳了發表“死亡日記”的想法,已經做好了成為媒體關注對象的準備(不論是網絡還是傳統媒體)。“真實,就是價值。我們做不到真實的人生,至少能寫真實的日記。”他對生命中最后一個階段的展現無疑帶有直播的性質,這自然成為媒體感興趣的話題,也為本次媒介事件埋下了伏筆。

從媒體報道的角度看,陸幼青的“死亡直播”帶有很強的新聞價值:死亡作為一個事件通常蘊涵著異常性,這是選擇新聞的一個判斷標準;“死亡直播”作為一個在中國前所未有的事件足以刺激受眾尋求新鮮的神經;同時這一選擇內含的沖突性(和傳統觀念的沖突,有關道德的爭議)又可能讓媒體保持一種評判者的地位,并有足夠的情節加以展開。有關的死亡直播在大眾傳媒的運作中并非沒有先例,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1998年也曾經為與癌癥抗爭的北京女孩張穆然專門做過一檔節目。與這兩個例子不同之處在于,《死亡日記》事件時間持續半年,更多的媒體參與使其帶有更多的復雜性和爭議。

根據美國學者蘭和蘭的觀點,議程設置原先的觀點有必要拓展,他們提出了議程建構的概念。下文將根據這一理論對媒體構建《死亡日記》事件的過程進行闡述。

2000年8月3日在“榕樹下”網站()刊出第一篇日記,放在該網站“專題”欄目下,據《死亡日記》的編輯、“榕樹下”工作人員瘦馬稱,當時訪問的人數也不是特別多。這是因為“榕樹下”并非專業新聞網站,而且網絡新聞無論在受眾范圍還是影響程度上都尚無法與傳統媒體相比。更為重要的是,該事件是非強制性接觸(unobtrusiveness)問題,在這一特定議題上,公眾幾乎沒有什么直接經驗,他們獲取該方面信息必須被迫依賴新聞媒介;對這樣的議題必須由媒介廣泛的報道——而不是僅僅出現在某個專業類文學網站的某個欄目。

8月9日《北京晨報》一記者偶然上網看到這一篇日記,經網站編輯聯系采訪了陸。采訪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恐怕是所有媒體中采訪時間最長的一次。8月11日《北京晨報》在“晨報要聞”中發表了題為《記錄生命最后的尊嚴》的報道,這是有關陸的第一篇報道。網站編輯回憶說:“《北京晨報》消息發出第二天,我桌上的電話開始響成一片,上海的新聞界似乎突然之間蘇醒過來。”第二天,上海《新聞晨報》在頭版上以“上海版‘相約星期二’”為題做了圖片報道,可能是缺乏第一手資料,報道直接使用了“榕樹下”給《死亡日記》設計的一個頁面。8月14日《北京青年報》在一直未能與網站編輯和陸本人聯系、并取得授權的情況下,以整版篇幅刊發了《身患絕癥來日無多面臨死亡平靜以對日記刻錄死亡歷程》,并首家刊登《死亡日記》。8月14日,《北京晚報》記者約定在陸家中的采訪變成了多達11名記者參加的新聞會。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的《新民晚報》、《新聞晨報》、《青年報》、《上海星期三》、上海電視臺,北京的《北京晚報》、《北京晨報》、《北京青年報》,廣州的《南方都市報》等中國最主要城市的主要媒體都在短短三天之內以較大的篇幅進行了集中的報道。

至此,媒體已經發掘了這一蘊涵巨大新聞市場潛力的事件,并通過突出的報道開始將其納入公共視野。“榕樹下”網站《死亡日記》欄目的訪問量迅速增長到每天7萬人次,并持續上升。

到了8月26日和9月4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和《實話實說》這兩個在全國擁有龐大觀眾群和強大影響力的欄目也介入有關《死亡日記》的采訪時,本次媒介事件的建構達到了第一次高潮,奠定了其在公眾視野中的顯著地位。議程建構理論指出,當知名且可信的人開始談論一個議題時,議題建構的速度會加快。白巖松和崔永元以陸幼青知心人的角色在屏幕中出現時,他們的影響力使《死亡日記》事件取得了遠較在報紙等媒體上大得多的知名效果。此后更多的追隨者加入到采訪該事件的隊伍中來,據《目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一書所載,北京電視臺“北京你早”欄目、ShanghaiDaily(英文《上海日報》)、《人民日報·人文視窗》、《互聯網周刊》、湖南衛視“有話大家說”欄目、香港《東南刊》等媒體都就陸幼青《死亡日記》進行了采訪報道。

此時,從8月11日第一篇報道問世算起約一個月時間內,諸多媒體對這一事件的構建已基本完成了集中報道、吸引受眾的階段。隨著越來越多媒體的加入,該事件開始呈現出不同于剛開始媒體介入時的單一色彩,陸幼青“死亡直播”道德爭議、《死亡日記》出版懸念、是商業策劃還是瀕死體驗等等問題逐步成為媒介關注的內容。同時,媒介在該事件上的集中“炒作”開始引起非議。

11月下旬,《死亡日記》由北京的華藝出版社出版,甫一上市便相當熱銷,媒體又獲得了新的由頭進行報道,有關陸幼青臨死炒作的道德爭議再次成為媒介報道和網上討論的熱點,而他進行“死亡直播”的初衷反而被有意無意地遺忘了。11月底,美國一醫藥公司專程為他送來了治療癌癥的特效藥,又引發了媒體和網上一片議論。12月11日陸幼青在上海去世,17日13時,他的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互聯網上再度爆發悼念高潮,僅13時至14時30分,榕樹下網站的訪問者便逾三千。媒體抓住這一最后的由頭,集中對《死亡日記》事件進行了綜述性的報道和評論,該事件在媒體眼中屢屢入選諸如“2000年中國文化七大‘熱點’”、“2000年中國民間的特殊事件”之類的盤點。

二、媒體構建《死亡日記》事件的運作機制

《死亡日記》事件是如何迅速進入媒體運作進程的?媒介間議題設置(intermediaagendasetting)可以為之提供有效的解釋,該研究結果認為,影響媒介議程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來自其他媒介的內容。《北京晨報》最早刊登新聞,第二天上海的《新聞晨報》便匆匆上陣報道了此事。據作者與該報記者的訪談,《新聞晨報》在創刊時就是以《北京晨報》和《北京青年報》為藍本,平時該報編前會中必看這兩份北京的報紙,而且《新聞晨報》和《北京晨報》之間有交換稿件的關系。這一上海本地的新聞卻被外地報紙搶了先,刺激了該報對《死亡日記》事件的全面介入。在報紙和電視之間議題設置的關系上,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總體看來,是印刷媒介引導電視網的議程,而不是相反。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從報紙上雜志上尋找選題是其工作的慣例之一。這種媒體之間互設議程、互相炒作的結果,使某一平時不為公眾關注的事件能夠迅速成為媒體集中報道的焦點,從而強行將該事件納入公共空間,作為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議題。

受眾市場的激烈競爭是媒體間議題設置的根本原因。受眾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定程度上在某一時間段幾個不同議題之間是零和博弈的關系。一家媒體報道的某一議題如果引起受眾的關注,就意味著其他媒體的報道有受到冷落的可能。這時候最保險的做法就是跟進報道,力圖挖出更深更有新聞價值或市場價值的內容。這樣的運作方法在當前的新聞業內已成為媒體的基本工作原則,競爭意識也已經內化為大多數從業者的職業意識。

在《死亡日記》的報道中較為突出的《北京晨報》的讀者群與《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基本一致,發行數量大體相近,三者之間的競爭遠較其它媒體更為激烈。上海本地的《新民晚報》、《新聞晨報》、《青年報》三家報紙之間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死亡日記》的刊載權是各家報紙爭奪的焦點之一,《北京青年報》在與網站編輯無法聯系上的情況下,未獲得授權便“先斬后奏”地刊出第一篇日記,其理由是“迫于版面的發稿時限,我們只好在未取得陸先生和網站書面授權的情況下,先期開設專欄”,這無疑為該報與其他報紙的競爭中加上了有利的籌碼。《北京晚報》、《青年報》、《周末》等報紙都爭取過日記的刊載權,但都被陸本人回絕。

在媒介互設議題集中報道之后,該事件開始成為公眾關注的議題。為了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媒體必須為處在焦點的這一事件“構造”或賦予一定的意義,從而使受眾易于理解。作者選取北京和上海兩地報道陸幼青較多的各兩家報紙,就其一個月內對陸的主要報道進行文本分析。

初步結果如下:

表1(上海)《新聞晨報》報道的內容分析

日期標題內容傾向關鍵詞備注

8-12陸幼青:記錄走向死亡的每一步上海版“相約星期二”為什么寫死亡日記,陸經歷簡要介紹中性死亡日記、記錄提及《相約星期二》

8-15死亡,讓他如此美麗晨報記者昨夜與“死亡日記”陸現在的生活狀態,寫日記的具體情況,對過去和家庭的看法同情,欽佩死亡的尊嚴、平靜、笑容獨家專訪

8-16生命·愛情·死亡——和“死亡日記”作者陸幼青對話實錄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有關陸生活和《死亡日記》的十個問題同情生命的遺憾,愛情的真諦,死亡的尊嚴

8-16他這樣捍衛死亡的尊嚴采訪陸的過程同情,欽佩尊嚴,人生課采訪手記

8-16“死亡日記”傳媒采訪情況,網上對陸的看法同情,尊重生命的意義,真實的勇敢和脆弱,對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9-7實話實說《死亡日記》崔永元解讀《死亡日記》《實話實說》拍攝過程,現場對話實錄,崔永元看法同情,尊重笑聲,讓死亡也望而卻步,樂觀、豁達提及《相約星期二》

表2(上海)《青年報》報道的內容分析

日期標題內容傾向關鍵詞備注

8-17生死對撞的尖峰時刻陸對死亡的印象,陸拿到癌癥診斷書后的生活,陸的后事及對家人的掛念中性生與死,痛苦,堅強,后事料理整版焦點報道

9-7陸幼青走進《實話實說》采訪陳村有關《實話實說》情況中性“玩深沉”整版焦點報道

9-7看到了我們自己的生活采訪陳村,談他對陸的看法中性鎮靜,內心是孤獨的、憂郁的坦然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9-7孫時進評價他有理智地活著采訪心理學博士,談對陸的看法中性對待死亡的尊嚴,有理智地活著,樂觀自主

表3《北京晨報》報道的內容分析

日期標題內容傾向關鍵詞備注

8-11記錄生命最后的尊嚴死亡日記事件本身,陸簡歷中性記錄、尊嚴、勇氣第一篇報道陸幼青

8-15死亡直播:陸幼青不愿躺著見死神陸幼青治療過程,寫日記初衷,陸現況同情勇敢、樂觀、珍視生命、奇跡般

8-18陸幼青:直播死亡的尊嚴死亡直播的用意是什么(陸日記節選,日記出臺過程)震撼、敬佩直播死亡的尊嚴

表4《北京青年報》報道的內容分析

日期標題內容傾向關鍵詞備注

8-14身患絕癥來日無多面臨死亡平靜以對日記刻錄死亡過程陸寫日記初衷,登出經過(采訪網站編輯),陸簡歷,陸妻看法中性平靜刻錄整版報道

8-16“死亡日記”讀者反響,陸及家人看法同情對生命的熱愛,對家人的眷顧和對生死的豁達,外界的干擾,只是個普通人第一次提出陸不應受到過多干擾

9-7看到了我們自己的生活采訪陳村,談他對陸的看法中性

8-23面對死亡你能否放聲大笑北京人在面臨死神威脅時的心態,對陸和媒體報道的看法坦然面對理解和支持要的是活下去調查報告/精確新聞

以上諸表經統計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四家報紙在第一次報道《死亡日記》事件時都采取了中立的立場,重點在于該事件本身的事實。這是相當審慎而聰明的做法,初次報道便賦予某個事件以一定的意義是危險的,有可能對事件的性質把握失當,影響讀者接受該報道。

從第二次報道開始,四家報紙開始給該事件賦予意義。《新聞晨報》、《北京晨報》、《北京青年報》的報道以同情、欽佩為基調,從其使用的關鍵詞中讀者可以看到這樣的形象:陸幼青坦然面對死亡,以日記的形式追求生命的尊嚴,勇敢、樂觀、鎮定,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方面是現代都市中人可效仿的參照。這樣由傳媒“塑造”出來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某種英雄的色彩,悲壯而深刻,抓住了讀者心中最容易被打動的閱讀興趣。《北京青年報》8月23日的新聞《面對死亡你能否放聲大笑》(21)顯示,85%的被訪者能夠理解陸幼青的感受,同時也對他能夠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作出了高度的評價。57%的被訪者已經讀過或者有興趣讀他的日記,在已經讀過的人中,對日記都有很深的印象,認為日記體現了一個人在直面死亡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沉著和坦然。可以認為,受眾在接受這樣非強制性議題的時候,對該事件的理解受到了媒體預設基調的強烈影響。同時,媒介在報道該事件時所使用的語言和報道的規模(版面大小位置)影響了受眾對該事件重要程度的判斷,四家報紙報道該事件時不留余力的版面使其的重要程度迅速提升。

為了讓公眾更易于接受,不少媒體在發稿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及《相約星期二》(22)。該書在全球的暢銷為媒體推波助瀾提供了內在的動力,而且其已有較大規模的閱讀者和知名度,將《死亡日記》與之相聯系,使受眾在認知、理解、接受《死亡日記》時有了可以對照的指標和方向。媒介把已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的事件與社會圖景中易于辨認的象征和事物聯系起來,使受眾能夠較為容易采取自己的立場,這是媒體在議程建構時所經常采取的一個策略。

但并非所有的媒體都會對同一事件賦予相同的意義。《青年報》自始至終未表現出與其他三家報紙對陸如許之深的同情和欽敬,而是力圖勾勒出這么一幅與眾不同的肖像:陸不是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人,同樣有著對死亡恐懼和痛苦,寫《死亡日記》與其說是面對死神的勇氣不如說是對生的留戀。這種策略可能出于以下考慮:由于《青年報》介入該事件時間比較晚,為了彌補后發劣勢,另辟蹊徑是可以理解的做法——在其他報紙大同小異的基調之外發出自己的見解,爭奪對焦點人物報道的主動權。但這是比較危險的策略,因為文章所呈現出來的這么一幅圖景與陸本人的預期有相當距離,可能招致陸的不快——作為本次事件最為核心的人物,他對所有媒體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新聞源,無疑具有著對媒體相當程度的心理優勢。在第一次報道《生死對撞的尖峰時刻》之后,《青年報》更換了采訪該事件的記者,這并不符合新聞工作的一般慣例(23)。但出于基本立場的一致性,該報在之后的報道中仍然保持了中立的態度,媒體之間對事件/人物“命名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話語權)的“爭奪”可見一斑。

正如沃爾特·李普曼在多年前指出的一樣:媒介更像是探照燈,該探照燈往何處照,往往取決于在某議題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團,取決于人民為獲取注意而制造的偽事件,也取決于新聞記者本身的某些工作慣例。(24)

[page_break]

三、有關媒體的倫理爭議

就一個引起公眾關注的媒介事件而言,媒體在其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發掘或構建一個事件,通過廣泛的報道將其納入公共視野,并賦予該事件以一定的意義,從而讓公眾接受,以此完成對整個議程的建構。問題在于,媒體涉入如此之深,甚至有可能直接推動了事件的進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對媒體本身的倫理爭議。

《死亡日記》作為一個典型的媒介事件,有關這方面的爭議和反駁幾乎伴隨了整個報道的過程。影響最大的是博庫網總編輯黃集偉于10月中旬發表的一篇文章《網絡版“死亡直播”:狂歡,然后謀殺》(25)。文章打破了此前媒體報道的基調,直指媒體存在的倫理問題:媒體將病人及其家長的痛苦當成炒作的“賣點”,受眾在其引導下忽視了《死亡日記》中意義深刻的蘊涵,而是追求感官的快感——這無異于是一場為了商業目的所上演的謀殺,媒體難辭其咎。

“榕樹下”網站總編輯、作家陳村曾以嘉賓身份出現在為陸幼青拍攝的《實話實說·相約星期二》節目中,他很快以《黃集偉把陸先生發表日記說嚴重了》(26)回答黃對《死亡日記》事件的質疑。但是陳村對黃的答復并不有力,他更多只是從各方面參與者的出發點進行辯解,與黃文著重對事件的整體評判并非在一個層面上。

網上是對《死亡日記》事件看法最為活躍和多元的地方。作者以“陸幼青”為關鍵字搜索了國內較有影響的兩個BBS站點:人民日報強國論壇()和西祠胡同(),對所有帖子進行內容分析(27),結果如下:

表5人民日報強國論壇帖子的內容分析

時間2000年12月11日-12月26日

帖子總數16篇

閱讀率最高的三篇帖子《有感陸幼青的死》、《陸幼青走道生命最后時刻(呼喚關注生命……)》、《大家考慮給陸幼青寫幾句話吧……》

帖子分類統計

轉貼新聞轉貼日記網友原創

5110

網友原創帖子中:

對陸幼青態度對媒體態度

同情中立不同情未表態贊同中立不贊同未表態

73000037

表6西祠胡同帖子的內容分析

時間2000年8月18日-12月20日

帖子總數38篇

閱讀率最高的三篇帖子《向日葵告別在清晨(記<死亡日記>作者陸幼青)》、《<死亡日記>作者陸幼青走道生命邊緣》、《我關于陸幼青的一點看法,在他死后發表可能更厚道》

帖子分類統計

轉貼新聞轉貼日記網友原創

131015

網友原創帖子中:

對陸幼青態度對媒體態度

同情中立不同情未表態贊同中立不贊同未表態

103110519

初步結論是:網友對陸幼青持的態度是比較友好的,但對媒體無一持贊同觀點,更多的是對媒體在本次事件中的行為表示不同看法。新聞界一樣有不同看法,由《南方周末》主辦的《21世紀經濟報道》在創刊號連續刊發了三篇文章,批評“事先張揚的死亡和我們”。有關媒體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媒體和出版商出于商業目的炒作此事;媒體的報道干擾了陸幼青最后生命的平靜生活,使其壓抑了作為常人應有的害怕;傳媒使陸在道德審判的旋渦里沉浮不定,陸的家人也受到了媒體的“挾持”、傳媒在有意無意間利用受眾渴望了解外界的需求,煽情的報道讓受眾的選擇權受到了挑戰等等。梳理下來,爭議主要集中在媒體和陸幼青及家人、媒體和受眾的關系上。

媒體的做法是否有違道德?“任何一個決定的作出都必須對一系列價值觀進行清理,這些價值反映了我們對社會生活和人類本性的設想。”充滿激情的批評或辯護未必能看清楚事件的本質,關鍵是要對媒體在報道時作出的決定進行分析:記者/編輯在報道時是出于什么樣的價值觀,奉行的是何種倫理原則,行為是否忠實于他們認定的原則?他們的價值觀和原則是否有可以探討的地方?他們行為的初衷和后果是否發生了背離?

新聞從業者的職業價值觀和作為普通人對他人私人生活的尊重是該事件中兩種起主要作用的價值觀,也正是由于兩者的沖突,使對事件的評判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職業價值觀要求新聞從業者要及時真實地報道新聞事件,公眾有知曉新聞事件事實的權利是其所奉行的一項原則。《新聞晨報》第一次當面采訪陸原先是安排和其他媒體一起進行,但記者認為,既然自己已經知道了這個事實,就應該及時采訪,讓讀者盡早知道更詳盡的事實,而不是等待,結果她說服了陸的妻子,比其他媒體提前一天單獨采訪了陸。在這個決定的過程中,職業價值觀起了絕對主導的作用。《北京青年報》8月18日的調查。顯示,北京市57%的受訪對象認為,媒體應該追蹤報道這件事,以喚起人們對陸先生的精神支持,同時也能讓人們正視死亡。可見,了解更多新聞事實這一受眾的合理要求,是媒體進行報道的合法性來源。

但這并不意味著記者沒有在尊重陸的私人生活這個價值觀面前猶豫。崔永元在《慢慢走,欣賞啊》一文中寫道:“第一回讀他的日記、內心是個俗感覺:既恨又愛。恨的是媒體炒作,曾經顛倒黑白,現在又不論死活了,把日記冠上死亡二字,無非是招徠看客的伎倆”。白巖松的想法則是:“面對與他馬上要開始的采訪,我足既想擁有又想拒絕。覺得殘酷因此想拒絕,可面對死亡的豁達背后又一定有‘貨’,于是又想擁有。”但在這樣的矛盾之后,他們還是選擇了忠于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北京青年報》在陸的告別會上的致辭可以說是代表了媒體在兩難之間選擇的緣由:“媒體的采訪,無論是對陸幼青的身體還是生活,都是一種打擾;有時看著他支撐著瘦弱的身體面對記者、面對鏡頭,我們也會十分不忍和猶豫。但,我們的身后是《北京青年報》的百萬讀者,他們希望了解陸幼青,希望看到陸幼青在生命經受考驗時的真情實感”。

不過也有例外。最早報道《死亡日記》事件的《新聞晨報》在其他媒體大規模介入后卻保持了相對的平靜,對出現的種種爭議性話題沒有跟進報道。記者的想法是:“我的工作要求客觀真實的報道,勢必給被采訪人帶來影響。但作為陸幼青的朋友――也就是不從記者角度考慮的話,我不想卷入那些爭議當中。”在陸去世后發的新聞里,她很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陸幼青走了,把是非褒貶丟在了身后。正如他在8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別人看起來很重要的事,對我而言已經毫無意義了’。”記者在發現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和對他人私人生活的尊重發生沖突的時候,放棄了前者,選擇了后者。

媒體在報道該事件時所持的態度和立場是符合其職此要求的,就這一點而言沒有什么太多可指摘的地方。問題的關鍵在于,告知受眾事實和保護私人生活哪一個更重要?是否能夠找出獲得認同的、普遍的標準?

四、媒體倫理與大眾文化

“一個想在倫理上作出合理結論的新聞機構不能僅僅訴諸職此價值觀,并為與職業價值觀相適應的倫理理論進行爭辯。”作者認為,在《死亡日記》事件中,最高原則應該是尊重陸本人的私人生活。

進行“死亡直播”是陸本人自愿的選擇,但他的初衷是:“我希望以我的行動呼吁社會對數百萬的腫瘤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能夠少受病痛以外的折磨,鼓勵他們生存的勇氣。”即使這是陸的一次策劃,也未必見得低下,至少就他的生死觀給公眾帶來的啟示而言,有相當大的正面價值。他需要媒體的報道,需要公眾的關注,但并不意味著他所有的私人生活都必須暴露在公眾目光之下。

問題在于,這條界線太模糊了。在職此價值觀的驅動和同行的競爭壓力下,媒體像撼動了開關的機器,一經發動便無法停止,勢必對這一事件進行“深層次”的新聞挖掘。記者對陸及其家長提出相當殘酷的問題,報道其日記出版的稿酬懸念,炒作他是否應該服用治癌的特效藥,這部是出于滿足受眾的需要,受眾關心事件進程的需要(發展至極端就是窺視獵奇)也得到了滿足。陸掉進了由自己挖掘的、媒體和受眾合謀的陷阱當中,寫的日記露出越來越多和讀者相迎合的跡象,在采訪時達觀幽默的表現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這是一個“囚徒困境”的悖論,陸幼青、媒體、受眾都出于自己的道德選擇,初衷都無可指責,但三者博奕的結果是誰都陷入了道德上的尷尬境地:陸是“自殘給別人看”,媒體是“借死人炒作”,受眾是“這場苦肉秀的一員”。陸幼青和受眾暫且放在一邊不談,就媒體而言,這樣的要求或許不應該算是苛求:如實地報道陸的生活,在巨大的新聞誘惑面前保持克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及其私人空間。相對來說,作者比較認同《實話實說》和《南方周末》報道所持的理性、平和、寬容的態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周末》作為三家獲得日記刊載權的傳統媒體之一(另兩家是《新聞晨報》和《北京青年報》),自始至終沒有刊發該日記。

但關于《死亡日記》事件的爭議并不僅僅止于媒體的倫理討論上,大眾文化的反思成為不少論者關注的中心。黃集偉就認為:“所謂大眾文化和我們一起完成了一個以‘狂歡’為其艷麗包裝的‘謀殺’:它掐死生命的平凡狀態,也把人內心優雅的恐懼大卸八塊;它斷絕了有可能輸送給生命哲學的思考之氧,也干干脆脆摒棄了那種純凈的而非商業化的對于生命無奈的禮贊……”還有的觀點認為:“一個平常人的死亡,一下子成為公眾重視的焦點。這背后是什么在操作著:商家的商業運作,媒體的恣意炒作,和平庸大眾獵奇心態的滿足……死亡不再是死亡,書也不再是書,這一切現在只是一個事件。”

媒介在大眾社會和大眾文化中飾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把公眾固定在媒介前,另一方面卻具有改變社會的潛能。受眾在媒介的報道轟炸之下,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信息,緩解由缺乏信息導致的對外部世界的不安全感,而且通過對事件“身臨其境”的認知――特別是電視,特別是現場直播――獲得對歷史事件/社會進程的“虛擬”的參與感。受眾對信息的需求,構成了一個文化市場,其巨大的潛力使媒介不遺余力地將社會事件/人物可能具有市場潛力的每一個角落都發掘出來。受眾演變成了平面的消費者,媒介成為新聞商品的生產商,而作為新聞源的事件/人物則是這個生產鏈條的原料來源。

在這種情況之下,媒介對私人空間的侵入順理成章,因為這樣的報道最能滿足受眾的好奇和窺視欲。無論當事人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自愿的還是被迫的,在大眾文化工業的驅動之下,他們一樣無處可逃。并且,置身于媒介和公眾的關注之下并非一無是處,由此帶來的“公眾人物”的心理滿足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樣逐漸形成的社會氛圍之下,心甘情愿被人“圍觀”也逐漸有其社會心理基礎。新浪網在線直播“世紀寶寶”分娩過程,報名者多達數百人,此前“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也是應者云集。報名者、主辦者、觀眾都無可指責,他們只不過是進入了文化工業/媒介工業流程的一個環節而已。美國電影《楚門的世界》(Truemanshow,翻成“真人話劇”恐怕更為貼切)形象地展現了這一現代工此社會的無奈之處。

陸幼青的選擇最初就打上了大眾文化“做秀”的烙印,而接下去的進程由媒介、受眾和他一起完成。《死亡日記》本身不僅僅是一種媒介事件,更是一個現代工業社會的大眾文化事件。

參考文獻

陸幼青《生命的留言一一<死亡日記>全選本》,華藝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瘦馬《目擊者一一<死亡日記>的見證》,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媒體倫理學:案例與道德論據》第5版,華夏出版社2000年8月版。

陸揚、《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0月版。

注釋:

(1)斯圖亞特·霍爾《文化、傳媒和“意識形態效果”》,轉引自《大眾文化與傳媒》,陸揚、著,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0月版。

(2)(6)(10)(14)轉引自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37歲的陸幼育是上海一名普通的癌癥患者。生病前,他是上海浦東房地產展銷中心副總經理。陸幼青6年前發現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今夏,陸幼青再次發病入院時,醫生預言他只能活100天,他決定以日記的形式記載這100天的經歷、生理和心理變化,并定名為《死亡日記》,并決定上網進行。這一事件被報道后,迅速成為諸多媒體集中報道的焦點,并引發了對其本人和媒體的許多爭議。

(4)“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真實,這種文字不太容易有假,而事實上,誰到了我這樣的境地都會覺得已沒有假說的必要了。……在選擇榕樹下作為這些日記的首發地,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覺得網站的風格宗旨很合我的心意,更重要的是,她的網民們是一些思考著的人,我希望他們是最早看見這些文字的人,也是能和我響應唱和的人,我真切地等待著她們的文字……很多傳統媒體提出要刊登這些日記,我把日期往后推了一下,也同意了。我希望他們能把我的文字帶給另一些人,那些在我們身邊,還在苦苦地跟癌癥作戰的人,希望我的經歷能對他們有用。“陸幼青《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記>全選本》,第2頁,華藝出版社,2000年11月。

(5)(26)據黃集偉在《網絡版狂歡,然后謀殺》介紹:1987年11月,德國一家電視臺曾做過一次“死亡直播”。直播癱瘓兩年的姑娘英格麗費立克的一舉一動:“沉默,現場死一般靜。英格麗費立克深深地吸了一口杯中物。隨后,頭輕輕歪向枕頭右下角。天人永隔。”該文收入瘦馬《目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7)(8)參見瘦馬《日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本文有關《死亡日記》的事實將參考該書,不另一一注冊。

(9)榕樹下網站CEO朱威廉在10月25日文章《吾師吾友陸幼青》中提到,“只是服務器不堪重負,差點被每天多出來的幾十萬流量拖垮,不過我們做了擴充,應付得下來。”該文收入瘦馬《目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一書

(11)《北京青年報》委托北京新華信商業風險管理公司社會調查中心,于8月18日進行調查,共隨機抽取了631個有效電話號碼,獲有效樣本200個。調查結果可以推論北京城八區擁有家庭電話的居民。該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應該能得到統計學上的認可。

(12)美國一位身患絕癥的心理學教授,臨死前將他的講課稿寫成日記,取名《相約星期二》。老人辭世后,該書飛速暢銷,銷售打破百萬記錄。該書的中文版亦相當暢銷。

(13)《目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一書的說法是:他們(指《青年報》)在前期的報道中可能有些冒犯了陸先生一家,希望借助換人的機會重新調整關系。

(15)(19)黃集偉的主要觀點是:“陸幼青在網站連載‘死亡日記’,徑真就是英格麗死亡直播”的中國上海版。它是黑色選題。它確乎百年不遇。它是吸引注意力的一張王牌。而同時,它也是大眾文化暴虐成性、嗜血成性的一個逼真寫照。……在陸與傳媒合作開演的這場苦肉秀中,我本人也是一員。我警惕著:隨著這場苦肉秀一起潛人我們內心的,還有鮮血和暴力。……至于媒體,則更是嚴陣以待,和出版社同人一起懷著想入天外的商業預期,端著一臉感人至深的悲憫,一分一秒為陸37歲的生命倒計時著……這是怎樣殘酷的一個讀秒?!”

(16)陳村的主要觀點是:“這樣的文章,在今天出籠怎么說也是非常不合適的。人要有側隱之心。……傳媒總要做點事情,傳媒如果這樣的故事也不報道,那報道什么呢?我相信他們更多的是出于天良而不是為了什么‘業績’。……大眾是在看著。但他們不是為了‘嗜血’而是以揪心的態度希望延緩那一天。……這個世界,最生動的文化,最有人情味的舉動,恰是大眾做出來的。”該文亦收入瘦馬《目擊者――<死亡日記>的見證》一書

(17)需要指出的是,作者進行搜索是2001年1月初,不排除BBS版主已經刪除過帖子的可能,所得結果只能部分代表有關網上討論的情況。對帖子的回復不計入統計數字。

(18)(23)《媒體倫理學:案例與道德論據》第5版,華夏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0)崔永元《慢慢走,欣賞啊》和下文引用的白巖松《生命的顏色》都是他們為《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記>全選本》作的后序。

(21)12月17日《北京青年報》國內部記者曾鵬宇代表北京青年報社致辭發言稿

(22)余潔、王杰《陸幼青今晨6:50去世<死亡日記>悄然終結》,《新聞晚報》2000年12月11日。《新聞晚報》與《新聞晨報》同屬解放日報扳業集團,為搶第一時間發稿,通用稿件的情況在所難免。

(24)曾鵬宇《身患絕癥來日無多面臨死亡平靜以對日記刻錄死亡歷程》,《北京青年報》2000年8月14日。

(25)朱強《對死亡說些什么》,《南方周末》2000年11月16日

(27)崔書田《遺書、遺產,還是……》,《21世紀經濟報道》200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