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書籍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7 05:55:00

導語:新聞傳播學書籍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傳播學書籍研究論文

由于第一次對我國新聞傳播學書籍進行年度概述,這里先把我國新聞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情況做一簡單回顧。

解放以后至,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出版的關于新聞工作的書籍只有百來本,而且沒有一本學術專著。1982年甘惜分的《新聞理論基礎》是我國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此后我國出版的新聞傳播學著作日漸增多。1991年,各種關于新聞和傳播的書籍超過了1000本。最近的十年,出版的新聞和傳播方面的書籍,大約有1500本以上(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資料室和中國新聞年鑒的粗略估計)。如果說80年代是我國新聞傳播書籍出版的準備年代,那么90年代至新世紀初的兩年,無論這數量和質量方面,與自身相比都是最輝煌的年代。最近的十幾年,新聞和傳播方面書籍出版的特有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各類新聞傳播學的教材基本完善,形成了各自的體系。80年代,我國各高校流通的教材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和復旦大學新聞系為主,其他高校缺少自己的系統教材。90年代的情況大大改觀,各個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陸續組織寫作和出版具有自身特點的各種專業教材。到世紀之交,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則全套更新和增補新的面向新世紀的系列教材,北京廣播學院也出版了自己的成套的專業教材。

現在的問題不是缺少教材了,而是有些教材的質量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垃圾;內容重復現象較為普遍,相互抄,車轱轤話來回說。關于網絡的教材,顯然為了搶時間,更為粗糙,相當多的這類書籍停留在描述現象和想象的理論層面。如何提高教材的質量和在一定時期穩定教材,是目前教材寫作和出版的要務。

二,大量傳播學譯著在世紀之交的幾年內成批推出。這對于我國傳播學研究的深化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這類譯著中有世界信息與傳播的綜述性著作,也有傳播學研究的概述性著作,還有一些專題研究的著作,例如組織傳播、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媒介形態、媒介與大眾文化、電視批評、媒介倫理等等。(參見我在《新聞與信息傳播》2001年夏季號的概述文章《直面當今傳播學研究----最近兩年我國傳播學譯著展示》)

可能出版者從贏利角度考慮較多,現在出版的傳播學書籍多數為教材,有的出版社選擇的層次更低,是一些普及性傳播學讀物。這給國內某些本來就對傳播學有“階級”成見的人留下印象:傳播學就是這么個層次和水平。傳播學的研究性專著,尤其是傳播學經典著作很少,最近幾年的新著更少。經典中唯有麥克盧漢的著作出版了好幾種,但他畢竟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物了。最新的傳播學研究的經典譯著可能需要再等一二年,正在組織翻譯出版中。

譯著的翻譯目前也存在問題,如果是普及性讀物,由于語言和內容較為簡單,可以考慮組織研究生集體翻譯,但是學術專著若由一撥學生每人分上一章一節翻譯,在短期內出籠,差錯較多,后患無窮。已出版的譯著中有一些翻譯質量過差,甚至到了無法讀懂的地步。

三,國人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性專著依然不多。盡管出版的新聞和傳播學方面的書籍越來越多,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浮躁使得可以列為研究性專著的書是有限的。相當多的書,包括一些教材,不要說學術結構,就是話語也是非學術的,或政治套話,或新聞報道式語言,用這樣的話語體系論證學術,可以想象是些什么東西:現象性的描述內容多于論證,擺出問題(有時很生動)但沒有能力說明問題;論證邏輯貧乏,諸如“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區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類。

四,出版新聞傳播學的“套書”呈現為一種趨勢。這種出版現象有商業包裝和贏利的目的,但也不能輕易說都沒有意義。如果學術研究的條件成熟,這種推出的方式對于學術研究有一定推動作用。近幾年傳播學譯著的推出,大多采用了這種出版的方式,教材也采用了這種方式。但是研究性的專著,不宜采用這種批量推出的方式,因為任何學術研究都不可能是工業流程式的。

現在從已出版的套書看,同一套教材,質量高低差距較大。有的較高,有的明顯地差。特別是網絡叢書,尚沒有一套提得起來?!?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叢書總體水平較高,但也有的相對不高?!叭A夏傳播研究叢書”研究水平有限,但有資料價值。“南京大學當代學術棱鏡譯叢”中有幾本涉及傳播學的,尚有水平?!扒迦A傳播譯叢”中有幾本的水平也行。有的叢書以“最新”或“高級”冠名,但內容不新,也談不上高級。

五,新聞記者的個人文集越來越多?,F在只要有錢,出書不像以前那樣難了,難的是寫不出那么多好東西。最省力的就是將自己歷年發表的新聞稿件合集出版。由于新聞作品的時效特點,相當多的這類文集只有個人收藏價值,并無社會價值。有的新聞傳播學教師和研究者也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有些是有水平的,但似乎水平不高的居多。這類文集在已出版的書中所占比例不小。出版是自由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讓市場來調節吧。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聞和傳播方面的書籍出版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機遇,與過去相比,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但也有令人憂慮的地方,即其中攙水的較多,書籍的內容質量(現在的裝幀質量一本賽一本)成為影響新聞傳播學外部形象的一個問題。

2002年新聞和傳播方面的書籍,大約有300本,比去年增長了一半左右。但總體上水平有限。已出版的書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概述如下:

一,幾乎同時,各出版社推出了一批關于中國傳媒近年總體發展情況和展望的書籍。有代表性的例如陸小華的《整合傳媒》、孫燕君的《報業中國》、周偉主編的《媒體前沿報告》等。前一本帶有政策研究性質;后兩本像新聞報道那樣對媒體發展形勢作了記者式的描述,因而這類書籍屬于普及讀物。對近年媒體發展作一整體情況的描述是有意義的,但缺少學理方面的分析。其中有些理性分析的書是喻國明的文章和調查報告集子《解析傳媒變局》。他本人強調學問就在于經世致用,必須與“問題單子”聯系在一起。作為一種觀點,我予以尊重,但不敢茍同。正是中國傳統的實用理性,使得我們這個民族缺少理論思維。創新的中國需要應用研究,同時也需要不是為了應用而存在的理論思維,它代表人類的精神能力,如同自然科學中我們需要陳景潤一樣,盡管他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二,關于研究專著,數量依然不多,有幾本尚有新意。有一些書從標題上看是要構建某種理論、某種核心,但是翻開一看,索然無味,拍拍腦袋想出來的名詞概念較多,說來說去就是新聞傳播的一些常識知識,又換了一種說法或換了個包裝。研究專著中值得提及的,我認為侯健的《輿論監督與名譽權問題研究》給出一種什么叫研究的榜樣,他從一個較小的問題切入,深入地研究了新聞法,給人以思想。陳力丹的《世界新聞傳播史》在結構和內容上比以往的同類書有些新意。杜俊飛的《彌漫的傳播》可能是這年出版的書最難讀懂的一本書了,表達上過于晦澀,但若硬讀下去,還是確實有思想的。

三,關于專題和會議文集,這年不多,下面書介中介紹的,均有些意義。除了上面提到的喻國明的那本外,徐迅的《中國新聞侵權的第四次浪潮》頗有水平,新聞法治意識十分明確而且論證有力,只是未對書名作解釋,令人莫名其妙。尹鴻、李彬主編的專題論文集《全球化與大眾傳播》,論題集中,這種有組織的專題論文集現在不多,值得提倡。張國良、黃芝曉主編的《中國傳播學:反思與前瞻》和展江主編的《中國社會轉型的守望者》屬于會議文集,也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四,這年新聞傳播學教材出版的熱潮已經過去,新出版的教材明顯減少。新出版的新聞傳播學教材,通常列入已出版的套書教材中,作為增補出版。其中有水平的如魏永征的《新聞傳播法教程》、李良榮的《當代新聞事業史》等。這年新出版了一套網絡方面的教材,也有單本的網絡方面的書籍,但新的內容不多。

五,這年的傳播學譯著沒有像兩年前那樣大量出版,但已出版的譯作大多水平尚可。例如李普曼《公眾輿論》的新譯本(上海人民版)、理斯曼《孤獨的人群》的新譯本(南京大學版)、利文森《軟邊緣:信息革命的歷史與未來》的譯本(清華大學版)。

六,這年出版的新聞業務方面的書依然量很大。除了記者個人的作品集外,關于新聞寫作方面的書中較有特色的,例如,以“全”為優勢的黃曉鐘的《新聞寫作思考與訓練》,論證角度較新的郭光華的《新聞傳播藝術論》,有些新意的新聞攝影方面的文集《讀圖時代新聞攝影論說》等。

以下是2002年內出版的部分新聞和傳播方面書的書介: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詞典》,陳力丹著。255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該書以詞條的形式,全面、客觀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主要觀點、馬克思主義新聞和宣傳工作史中的主要媒體、人物、事件。以時間前后為序,圍繞馬克思和恩格斯、列寧及其他國際共運領袖、中國共產黨和黨的老一代領導人、劉少奇、、鄧小平等等,以及等關于新聞、宣傳工作的思想觀點和不同時期的政策展開。全書30萬字,分為理論思想、觀點術語、人物活動、論著文件、媒體組織、歷史事件六個部分,共530條。這本詞典是作者在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全部著作基礎上的獨著,相當完整地展示了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基本內容和框架結構。

該書的出版,配合目前正在各級新聞和宣傳部門進行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作為豐富、穩定的學術資料,該書也可以長期作為高校新聞院系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課程的輔助教材。

《整合傳媒》,陸小華著。399頁,中信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全書共分為12章。作者分析了中國傳媒競爭的十大趨勢:政策規則創新加速傳媒結構調整;媒介形態趨向融合與互相進入;傳媒集團特別是多媒體新聞集團將成為市場格局主導者;經濟科技娛樂類新聞信息產品將成為競爭焦點;新聞媒介管理模式由資產管理向資本管理轉變;出售服務與經營媒體成為新的贏利模式;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內容供應商與寬帶網將以新方式融合;人才激勵、控制模式將加快變化;發展戰略研究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作者就“傳媒整合如何操作”提出了四大對策:加入WTO背景下的集團化調整對策、市場細分化背景下財經媒體市場策略、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報道模式變革、傳統媒體調整方案設計與創新操作。

作者在后記中強調:“傳媒是有生命的有機體,有其自己的特性與規律。傳媒作為單體與作為產業的運轉方式和規律是絕對不一樣的,傳媒作為歷史與作為未來也當然是不一樣的,對真正想關注傳媒業發展趨勢與競爭策略的人們來說,真正需要把握的,是從多個角度觀察判斷出的大的趨勢,是真正切及傳媒發展軌跡的對操作規律的分析?!保ǖ?96-397頁)

《當代新聞事業史》,李良榮著。283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這本書是“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十章,分別討論近代新聞媒體的產生和勃興、當代新聞媒體的格局、當代新聞媒體的發展態勢、當代世界的著名新聞媒介、當今世界的主導新聞學理論、世界新聞媒體的運行體制及經營管理、新聞自由和新聞控制、報紙新聞報道的主要體裁、報紙版面和版面編輯和廣播電視的主要報道形式等主要內容。一批博士生和作者一起完成了這本書。

該書前言寫道:“本書試圖勾勒出當今世界新聞媒體的一個概貌,涉及世界新聞媒體產生、發展的簡史,當今世界新聞媒體的格局、發展趨勢、各地區新聞媒體的主要特點、新聞學的主干理論、運行模式、新聞法規、新聞業管理以及新聞業務等等,讓讀者對當今世界新聞媒體有一個鳥瞰式的了解?!?/p>

《孤獨的人群》,[美]大衛·理斯曼等著,王崑、朱虹譯。328頁,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這是一本涉及傳播的社會學著作,討論了美國人社會性格的形成和演變。作者根據傳統導向、內在導向、他人導向的社會性格類型,對具體的社會階層——美國中產階級的性格形成和演變進行了全面闡述。作者認為,父母、家庭、學校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社會性格最終體現為一定的生活方式,在工作、娛樂、政治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活動中表現出來。作者著重探討了19世紀美國占主導地位的內在導向性格如何被20世紀中葉的他人導向性格所取代的過程,研究了這一取代的原因、過程以及對美國當代主要社會生活領域的影響。

全書共三篇16章。第一篇“性格”,主要分析了性格與社會的幾種類型、性格形成原因的演變、內在導向型和他人導向型的各自特點。第二篇“政治”,討論了三種性格類型的政治風格、政治游說和權力問題。第三篇“自主性”,回顧了不同時期自主性的特征,論述了娛樂中的自主性障礙。書后附有索引18頁。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美]E·M·羅杰斯著,殷曉蓉譯。520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全書共12章,主要探討傳播學的歐洲起源、傳播學在美國的發展和傳播學領域的建立等問題。書后附有“傳播學史中的主要人物”8頁和參考書目55頁。

作者在《譯者的話》中寫道:“為寫作《傳播學史》,羅杰斯訪談了許多傳播學的大師及其合作者和追隨者(例如R·默頓、T·彼得森、E·卡茨等),也與相關學科的權威人士多次進行了交流,如有關法蘭克福學派的‘最有權威的’研究者馬丁·杰伊,熟悉芝加哥學派的E·L·法里斯等;他還廣泛利用了洛克菲勒檔案中心、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及斯坦福、耶魯、芝加哥、哥倫比亞、伊利諾伊、衣阿華等大學的圖書館和檔案室?!薄皻W洲起源、三個學派、四個先驅者和作為集大成者的施拉姆,是《傳播學史》的主線。”“《傳播學史》注重的是傳播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生成過程,也就是傳播學如何在以美國為主的大學內作為一門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領域脫穎而出?!?/p>

《報業中國》,孫燕君著。408頁,中國三峽出版社2002年3月版。

這本書以新聞報道式的語言描述了近年中國報業發展的概況。其結構,是以幾個大城市(廣州、北京、成都、西安)為點,以都市報、財經報、行業報、報業集團、投資報業為橫切面,借以全面敘述中國報業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的發展變化,以及激烈的競爭態勢。全書分為十個部分38個小節,書前有傅樺寫的序,書后附有參考書目2頁,以及作者的后記。

作者在后記中談到該書:“這是一本描述中國報業現狀和趨勢的書,一本寫給報業通同行特別是那些想辦一張好報的同行看的書,是一本寫給已經進入和想要進入報業的投資者看的書,一本寫給關注報業留心報業的其他行業人士看的書?!保ǖ?08頁)序言中,傅樺轉述了作者的觀點:“中國報業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過程中,已經走到了需要智者的時候。所謂智者要有幾個條件:(1)掌握中國傳媒政策;(2)有報業經營經驗;(3)對新時代、新經濟要有敏銳的感覺,對市場細分要有足夠的把握,熟悉傳媒產業,對報紙發展方向要有架構能力;(4)有寬宏的胸懷和高尚的品德,能組建一個強有力的團結的傳媒隊伍。”(序第4頁)

《媒體前沿報告》,周偉主編。382頁,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這本書以新聞報道式的語言重點描述了近年中國報業發展的概況,另外,一較少的篇幅描述了國外媒體的發展狀況。主編“策劃”,由三位博士生執筆完全。全書分為六章32節,各章的標題依次如下:資源整合:媒介變革大勢;搶灘中國:跨國傳媒巨頭各顯神通;硝煙彌漫:報業新銳的市場競爭;媒體新經濟:尋找產業鏈中的新商機;媒體病:我們該不該相信新聞;西方媒體運作方式----以美國為例。書前有主編的序言,“中央新聞機構和省委機關報領導成員名單”作為附錄,最后是2頁參考文獻和后記。

主編在序言中就該書回答的問題作了這樣的概括:“如何看待境外媒體的進入,如何借鑒西方傳媒的運作方式,如何在國際化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如何完善傳媒監管機制,如何應對媒體融資……媒體究竟往何處去?一個個問號籠罩在傳媒人的心頭,一個個必須直面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回答?!保ǖ?頁)

《大眾文化與大眾傳媒》,潘知常、林瑋著。589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全書除序篇外,分為二十一章,書后附有參考文獻3頁。該書借鑒英國文化研究學派、法蘭克福學派、后現代主義文化學派、西方美學和社會學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觀點和方法,敘述了大眾文化的全球化、市場化問題,討論了中國當代的大眾文化,包括廣播電視文化、電影、MTV、報刊書籍、廣告、網絡文化、日常生活中的大眾文化、搖滾樂青年亞文化、大眾文化的理性和非理性等等問題。

全書的基本思路是:從大眾文化所帶來的新的美學模式、新的不言自明的前提入手,來理解和批評大眾文化,揭示大眾文化因技術而生,并為技術而生這一直接淵源;以滿足為需要而需要、虛擬幻想為特征的內涵。作者認為,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唇齒相依的價值尺度,大眾文化憑借著技術化、市場化、全球化的力量甚至已經成為所謂的“美學意識形態”。

《新聞傳播法教程》,魏永征著。349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這是一本全面概述中國現行法律中有關新聞傳播條款(宏觀意義的新聞傳播法)的論著。全書共分十章,根據中國憲法、普通法、專門法、司法解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110種法律法規,以及7項國際公約,討論了中國新聞傳播中各種的法律問題,以及它們法律依據。該書涉及憲法規范的新聞傳播權利、新聞傳播與維護國家安全、新聞傳播與法治、新聞傳播與公民權和人格權、特殊的新聞和信息的、對新聞業的行政管理、新聞傳播活動與著作權、新聞傳播產業、涉外新聞傳播的管理等等問題。書后附有中國和國際法律法規和公約名目117項。

作者認為:“我國現行新聞傳播法無論是維護公權還是私權使之免于新聞傳播活動中可能發生的不法侵害,大都已有完備的內容。”“現在人們要求制定的‘法’的內容,是指具體規范新聞傳播活動中公民和新聞工作者的權利的法,如新聞記者和媒介的采訪權、報道權、批評權等等,……至今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對這些權利還沒有從國家對保障這一權利所承擔的義務這個法律關系的層面上作出明確的界定”。(第19、23頁)

《輿論監督與名譽權問題研究》,侯健著。17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這本書從法學角度詳盡地論證了輿論監督與名譽權的矛盾問題,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的。全書包括導論和六章,書前有作者的導師沈宗靈寫的序,書后附有中英文參考文獻7頁,以及作者的后記。六章的標題依次是:輿論監督(言論自由)與名譽權、如何理解輿論監督與名譽權的沖突、制度建構的法律理論和技術、輿論監督與政府官員名譽權、輿論監督與政府機構的“名譽權”。

沈宗靈在序言中概括了作者的觀點:“輿論監督與政府機構或政府官員的‘名譽利益’之間的沖突,不僅是權利上的沖突,其實質是公民的民主權利與政府機構或官員的公共權力之間的沖突;僅僅將這種沖突視為兩種權利之間的沖突,是不利于恰當的制度建設的?!薄胺上抻趹土P那些對現存秩序可能造成或已經造成嚴重危險的故意捏造的失實言論,余者的不良影響可以通過‘更多的言論’去消除?!?/p>

《新聞寫作思考與訓練》,黃曉鐘編著。516頁,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版。

這是一本新聞寫作方面的高校教材。全書分為16章,涉及新聞報道樣式、新聞寫作準則、新聞報道語言特點和表現手法、消息寫作、通訊寫作、邊緣文體、專訪以及深度報道、調查性報道、精確新聞報道的寫作等內容。

該書突出了實用性,將應用示范和理論闡釋緊密結合。以充分的范例分析及正誤范例比較,提出相關新聞寫作類型的基本規則、變化及思維方式,使學習者對各種新聞寫作樣式有清晰的直感和系統的理性認識;同時,設計了一百多道系列性的思考題和訓練題,系統地強化訓練學習者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正確的新聞思維方式。

該書旨在讓學習者能基本把握不同樣式的報道,知道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并理解為什么。

《軟邊緣:信息革命的歷史與未來》,[美]保羅.利文森著,熊澄宇等譯。243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版。

這是一本關于傳播媒介形態發展變化的歷史研究方面的著作,全書分為十九章67節,書后附有參考文獻17頁。該書從字母的發明開始談起,談到印刷術、攝影、電報、電話、廣播、電影、電視、錄像機、計算機、網絡傳播、版權、人工智能等等與信息革命相關的一系列傳播媒介形態對人的觀念的沖擊。

作者談到硬媒介決定論、軟媒介決定論,他本人持軟決定論觀點。他指出:“有些媒介學家認為信息系統對社會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響,他們稱這種關系為硬媒介決定論。這種關于抽象語言和人類的關系的觀點有些極端;很難找到一些事實來說明信息技術和它們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之間非常復雜的關系。理智地講,媒介很少產生絕對的不可避免的社會結果。相反,它們提供事件產生的可能性,事件的狀態和影響是諸多因素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結果。媒介學家稱這種關系為軟媒介決定論。”(第3頁)作者以軟決定論為基本論點,廣泛討論了各種媒介的出現對人們思想的沖擊,以及多種媒介并存和發展的前景。

《今日媒介:信息時代的傳播媒介》,[美]斯特勞巴哈、拉羅斯著,熊澄宇等譯。49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版。

這是一本關于現代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形態,以及大眾媒介與社會各種關系的教材性著作,共分為十五章。其中前兩章論述了媒介環境和媒介理論,第3-11章探討的是各種媒介形態的歷史和技術特點,第12-15章討論了媒介的各種社會聯系。

作者認為,繼續談論印刷、收音機、電視、電影和計算機燈各種媒介,好象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實體已經沒有意義了,計算機和電訊網絡方面的進步已經使得它們的融合為一般意義的“大眾媒介”了,各種傳播技術在融合,產業在融合,人們在生活中使用各種媒介的方式也在融合,媒介職業人的技能也呈融合態勢,甚至媒介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是共同的。他們寫道:“到有來很可能只有一種媒介,而不是各不相同的收音機、電視、電影和印刷媒介。其形式將是精密高速的計算機網絡以及與之相連的顯示器和存儲設備?!郧皞鹘y媒介之間的明顯區別將快速消失?!保ǖ?-8頁)該書關于媒介與各種社會關系的論述,包括媒介與個人、媒介與社會、媒介政策法律與倫理、媒介的全球化等問題,作者給出各種不同的理論,促使讀者思考,并沒有答案。

《全球化與大眾傳媒:沖突·融合·互動》,尹鴻、李彬主編。389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該書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甫一成立推出的“媒介研究”系列的第一個專題論文輯。全書共收集五組20篇論文。第一組是對全球化與大眾傳播、大眾傳媒理論的反省。第二組是對全球化與國際傳播格局的分析。第三組探討了全球化對新聞學、傳播學研究和教育帶來的影響。第四組的主題是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大眾傳媒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第五組則是對全球化時代國際傳播與意識形態、媒體政治關系的分析。

編者在前言中寫道:“大眾傳媒與全球化的問題,不僅受到中國大陸學者的普遍關注,同時也受到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傳媒學者的關注。而這些關注應該說都來自于一種普遍的共識:全球化將不僅改變我們的大眾傳媒,而且將改變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借助于文化形成的對于我們自己和我們所遭遇的世界、對于我們的現實和我們所經歷的歷史的認識、理解、體驗和期待?!北疚募淖髡邅碜杂诓煌膰液偷貐^,所收集的論文大都是首次發表。

《世界新聞傳播史》,陳力丹著。400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該書分為七篇二十一章。第一篇論述了世界新聞傳播的宏觀歷史,其他六篇分別論述了各大洲或大的區域內各國新聞傳播的歷史發展和特點,然后選取各大洲或區域的代表性國家共14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印度、日本、埃及、南非、澳大利亞),較詳盡地敘述和研究其新聞傳播發展的歷史和特點。該書以各國縱向的歷史發展為主線,輔以橫向區域內的比較;歷史和現實的媒體是否提及和論述詳略,以歷史和現實中產生影響的大小作為選取標準,不再以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來劃分論述對象。該書材料截止2000年,書前有歷史資料圖片4幅,書后附有中英文參考文獻共132項。

該書是作者在多年給新聞學碩士生講授世界新聞史的基礎上完成的。作者在前言中寫道:“新聞傳播史不能簡單地敘述史實,研究各個國家新聞傳播的發展特點,特別是文化特點,是本書的目的之一。本書重視各國的國家形成、歷史傳統、政治經濟體制、內部民族和語言狀況、在世界交往中的地位等因素對該國新聞傳播業發展和體制形成的影響。”(第2頁)

《新聞傳播藝術論》,郭光華著。241頁,岳麓書社2002年5月版。

該書副標題“報紙新聞寫作魅力探索”,主要從新聞如何傳達新的信息的視角,以新聞寫作要交代的幾個W入手,論述了新聞的寫作的要領。全書分為七章21節。書前有陳力丹寫的序,書后附有參考文獻3頁。

該書序言指出:“本書作者強調不以‘主題’(即要求新聞報道表達某種思想)論新聞,當以‘信息’論新聞,這就撇開了研究寫作時干擾理解新聞的主要障礙,便于直截了當地分析新聞寫作本身的主要問題,從研究方法上找到了一個解決現在新聞寫作癥結的切入口?!坏┌研侣勑畔⒆鳛檎撌龅闹髅},許多支持新聞寫作技術處理的理念,在這種情況下得以清晰地顯現或被揭示,問題的深化成為可能。這本書改變以往以新聞體裁劃分論述結構的模式,而以‘何事’、‘如何’、‘為何’這些新聞作品的基本要素,作為分析寫作的切入口,從而能夠較清晰地論證純粹新聞寫作的要領。”

《彌漫的傳播》,杜駿飛著。338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5月版。

這本書是《思想的境界》叢書之一。全書分為“思想”、“對話”和“資料”三個主要部分?!八枷搿辈糠种饕接懥朔簜鞑サ睦碚撃P汀ⅰ翱刂?,還是解放”的思想母題、泛傳播環境下的新聞價值系統的演進和有關彌漫時代的其他意見等問題;“對話”部分收錄了兩篇學者訪談實錄;“資料”部分涉及近20年來國內傳播學研究回顧、Internet與彌漫計算、信息政治與文化批評和新聞價值觀研究等問題。書后附資料引用書目3頁。

該書前言寫道: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傳播觀念和理想的理論向度,從技術及方法論層面深度影響了所有媒介的傳播形態,包括過去的、現在的以及(更為重要的)未來即將延伸出來的新形態?!边@種影響是“泛化影響”:“(1)由靜態的化為動態的;(2)由確定的化為不確定的;(3)由狹義的化為廣義的;(4)由單向、雙向的化為雙向和多向的;(5)由集中的化為分散的;(6)由控制的化為自由的;(7)由稀有的化為普及的;(8)由對立的化為融合的;(9)由相對孤立的化為普遍聯系的;(10)由物理的化為人為的。”(第32頁)

《中國傳播學:反思與前瞻》,張國良、黃芝曉主編。301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這是2001年底首屆中國傳播學論壇的論文集,共收入論文20篇,作者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香港各地的新聞教學和研究單位。全書分為“探討中國傳播學的學科建設”、“應對全球化、網絡化的時代趨勢”兩部分。

張國良在序言中概括了眾多論文的觀點,接著在展望未來時指出:“在我國,傳播學的引入工作主要由新聞學界承擔,所以繼之而起的傳播學研究歷來以大眾傳播(更多的是新聞傳播)為主要關注對象,而忽略了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口頭傳播、非語言傳播、政治傳播、國際與跨文化傳播等眾多領域。如果說,這一狀況在初期也有其合理性,而對于學科的中長期發展而言,就是又一大‘瓶頸’了。很顯然,不切實有效地拓展領域(包括研究和教育層面),中國傳播學的學科建設就難以快速、健康地向前推進?!保ǖ?頁)

《公眾輿論》,[美]沃爾特?李普曼著,閻克文、江紅譯。32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全書共八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外部世界與我們頭腦中的景象”。之后的七個部分作者分別對外部世界、成見、興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報紙和有機化情報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書是第二個中譯本。

作者是美國著名新聞評論家和作家,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專欄作家之一。此書是他的最有影響的著作?!白鳛橐徊拷浀湫缘闹?,《公眾輿論》第一次給了公眾輿論一個全景式的生動觀照,可以讓我們細細地體會到輿論現象的種種內在與外在機理。此書自1922年問世以來,在幾十年中已經被幾十種文字陸陸續續地重印,至今仍然保持著這個論域中的經典性地位,而作者直到1974年去世也沒有對它作過任何修訂增補,盡管書中所使用的實證資料僅僅截止到成書之前。由此也不難看出,縱使時移境遷,物是而人非,對歷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則斷不會過時?!保ㄗg者前言)

《中國社會轉型的守望者》,展江主編。410頁,中國海關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副標題“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的語境與實踐”,除導言外,全書共分“成敗利鈍——一個泱泱大國世紀之交的共識”、“良性互動——新聞輿論監督與依法治國國策”和“他山之石——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先行先鑒”三篇。每篇各兩章。

編者在該書《內容簡介》中寫道:“本書圍繞新聞輿論監督這個學術性、實踐性與社會敏感性兼具的當代問題,探討了在新世紀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推進經濟市場化的現實情境下,新聞媒介為建設公共領域擔當中國社會轉型守望者角色的舉足輕重的意義。本書集納了來自新聞學、傳播學、法學界的中外學人的30多篇文章?!逼渲屑扔型鯊娙A、魏永征、孫旭培、郭鎮之、陳力丹、徐迅、焦國標、王軍、郭衛華等專家的佳篇,又有一批年輕博士、碩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還有英美多名同仁關于調查性新聞業理論與實踐的文章。

《中國新聞侵權的第四次浪潮》,徐迅著。380頁,中國海關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該書的副標題是“一個記者眼中的新聞法治與道德”,全書分為四章,集納了作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法律顧問)44篇關于新聞法治和新聞道德問題的報道和理論文章。第一章“侵權與法治”,主要涉及新聞媒體侵權和法律規范問題。第二章“媒體與司法”,主要涉及媒體監督司法過程中發生的種種矛盾。第三章“暗訪與自律”,主要涉及新聞采訪中偷拍偷錄的法律責任問題。第四章“域外見聞”,主要介紹了英國新聞法治和新聞道德的現狀。書前有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所研究員魏永征作的序,書后有作者寫的后記。作者1983年從政法大學畢業后一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當記者,并考取了律師資格。魏永征認為她是“學者型記者”。

作者認為,中國侵權糾紛的第一次浪潮,發生在1987-1988年,由于1987年元旦《民法通則》實施,開始出現較為集中的小人物告大報的現象。1992年,名人告小報形成一股訴訟浪潮。1993-1994年,第三次媒介侵權的浪潮的特點是工商法人告傳媒。(第34-40頁)作者沒有對書名“第四次浪潮”作出解釋,可能是將最近幾年出現較為集中的媒介侵權、媒介職業道德問題,視為第四次浪潮。

《網絡新聞傳播導論》,屠忠俊、吳庭俊著。431頁,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該書分為九章29節,全面論述了網絡傳播的理論和相關問題。前兩章回顧了傳統傳播媒介和網絡傳播的崛起,接著按照傳播學研究的傳統框架順序對網絡傳播分別進行了媒介分析、受眾分析、效果分析,并用傳統的各種傳播理論對網絡傳播現象作了闡述,最后,談到網絡的新聞傳播、網絡傳播的倫理與法制、網絡新聞人才的培養等問題。書后有參考書目6頁。

作者認為:“因特網傳播是一種網絡多媒體傳播。多媒體電腦技術與電腦網絡技術原來是電腦技術的兩個發展領域,這兩個領域的技術成果的相得益彰導致一種嶄新傳播媒介的產生?!保ǖ?02-103頁)在這種情況下,“傳播學必須考慮建立新的概念、命題等來解釋網絡媒體傳播,為此,需要更多地考慮相關的技術因素和社會因素?!保ǖ?頁)

《社會輿論原理》,劉建明著。360頁,華夏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這是一本關于輿論學的著作,較為全面地闡述了作者對輿論和輿論現象的認識。全書除了導論,共分為十三章42節。討論了輿論的傳播特征、輿論的形成、輿論的群體表達、輿論形態、輿論的類化、輿論傳播的增減律、輿論傳播的波動律、輿論的正負功能、輿論傳播機構、輿論在社會中的地位、中西輿論制度、社會問題與輿論等等問題。書后附有作者學術活動簡介和必讀書目17種。

作者認為:“公眾意見僅僅是輿論的一種說法,而不是輿論這一概念的嚴格界定。從外在形式看,輿論是多數人的議論和意見,但實際上它是眾人對社會事務共同感悟的頑強意志,表現為一種希望和追求。……輿論永遠處于群體傳播狀態,所以把輿論界定為‘一定范圍內多數人的集合意識及共同意見’,是一個科學的定義?!保ǖ?頁)

《讀圖時代新聞攝影論說》,許林著。309頁,中國攝影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這本書集納了作者(人民日報攝影記者)關于新聞攝影的43篇文章,劃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篇”,主要是關于新聞攝影的理論和理論綜述。第二部分“說評篇”,是關于新聞攝影的時評文章。第三部分“談拍照”,談的是關于攝影的知識。第四部分“評作品”,是關于新聞攝影經典作品的評論。第五部分“看人物”,是關于新聞攝影工作者的報道。第六部分“議版面”,即議論新聞攝影的版面。最后一部分“話改革”,是對新聞攝影未來發展的論述。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李仁臣為該書作序,人民日報的老攝影記者蔣鐸作跋。

該書中作者對1945年著名的新聞攝影作品《勝利之吻》提出畫面作假的疑問,認為“它嚴重地違背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偽造了歷史,既是對讀者的戲弄,又是對歷史的褻瀆”。(第169頁)作者對1997年評上金獎的照片《盲女》(關于香港回歸)的導演成份提出質疑,認為“從對這張照片的評選上反映的問題,證明有的評委在評選的觀念導向上,仍然存在看重事件本身,而輕新聞攝影自身規律的現象”(第76頁)。

《解析傳媒變局》,喻國明著。380頁,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這是一本作者發表的文章、調查報告和采訪談話集,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全書分為三篇:上篇“傳媒創新趨勢”包括文章12篇;中篇“市場調研報告”8篇;下篇“傳媒焦點訪談”11篇。該書的文章部分,談到我國受眾需求的變化趨勢、媒介集團化的和競鏈接、媒介市場的創新、媒體改版的理性和風險規避、中國傳媒投資的風險規避等問題。該書的調研報告涉及北京居民2000年讀報情況和讀報意愿調查、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財經類報紙競爭力調查、北京電視觀眾收看電視新聞類節目情況和意愿調查。

該書前面有作者的代序“關于傳播學研究的若干斷想”,最后是作者寫的“后記”。作者的目的是“讓自己的研究在經世致用中實現它的價值”,提倡在傳播領域進行“建構式研究”。(第1-2頁)他認為建構式研究的關鍵性提前是:買方市場的發展趨于白熱化;傳媒市場的發展、變化呈現出高速律;規?;膫髅礁偁幨箓髅疆a業進入‘大投入’期。(第2-3頁)

《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美]約書亞.梅羅維茨著,肖志軍譯。36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這本書的英文版1985年出版,現在翻譯過來對中國電子媒介發展的現實恰好給予了較為適應的說明。全書分為五部分共十四章,論證了電子媒介(電報、電話、廣播,特別是電視和網絡)帶來的社會結構的悄然變化。作者認為,電子媒介帶給社會變化的三個維度是:社會群體的融合(以男性和女性氣質的融合作為個案)、社會角色的轉換(以成年人和兒童界線的模糊為個案)、政治英雄權威力量的下降(以政治領導人地位的變化為個案)。作者在“前言”里強調:“電子媒介如何影響社會行為,這種影響并不是因為訊息的力量,而是因為重新組合了人們交往的社會環境,削弱了有形地點與社會‘地點’之間曾經非常親密的聯系。”書后附有英文參考書目31頁。

《網絡新聞學》,仲志遠著。459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這本書敘述了網絡發展歷史和網絡新聞傳播基本業務知識,分為二十章79節。書前有劉海貴寫的序,書后附有與網絡新聞傳播有關的中國網絡傳播界的公約、中國關于網絡的法規、司法解釋和部門規定共6項,以及參考書目2頁。該書前六章主要涉及網絡發展的歷史,從第七章起,依次敘述了網絡新聞的特征、網絡新聞的版面布局與表現形態、網絡新聞標題和標題的制作、網絡新聞體裁、網絡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版權與爭議等等問題。

作者在后記中就這本書的特點寫道:“本書純粹基于網絡新聞的業務操作與現實變化的情勢走向而形成個人之見,深入淺出于網絡新聞傳播理論、歷史與業務之間,并緊密地敘述了其與傳統新聞的密切關系,以及新聞傳播四種工具此消彼長的行進去向?!保ǖ?62頁)

《中國報業的產業化運作》,董天策等著。501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這本書較全面地敘述了中國報業走向市場經濟的歷史和現實運作的特點和經驗,分為十一章34節。討論的范圍,除了歷史的敘述外,還涉及報業的基本市場、生存格局、報紙策劃、市場營銷、經營戰略、管理機制、集團化發展、網絡經營、產業運作規范等等。書后附有參考文獻3頁。

主要作者董天策在“后記”中就此書的基本觀點寫道:“中國報業最根本的發展趨勢還是產業化,許許多多的變化都可以在報業產業化這個總體趨勢中得到解釋?!兰o之交的中國報業正處在產業化進程中,市場經濟的‘拉動’與黨和政府的‘推動’,始終是這一進程的主導力量。因此,中國報業的產業化并非西方報業發展史上的完全產業化,而是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的有限產業化,是在保證不改變報業政治屬性的前提下進行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經營,即產業化運作?!?/p>

《網絡受眾心理行為研究》,巢乃鵬著。296頁,新華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該書的副標題是“一種信息查尋的研究范式”。作者從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研究的視角對受眾在媒體(特別是網絡傳播)上進行信息查尋的行為做了一項實證研究,此書便是這項研究的成果。全書分為十章27節,對信息查尋行為的研究范式本身、認知心理學與信息查尋行為研究、社會心理學與信息查尋行為研究進行了回顧和進一步的探討,以一項網上調查為依據,具體論證了受眾網上信息查尋的模型構建。書后引文注釋359條,附有作者進行網絡傳播調查時的問卷。

作者在“緒論”里就此書寫道:“本書基于這樣一種實際情況,一方面是快速發展的信息環境呼喚著受眾信息查尋行為范式的建立;另一方面,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還缺乏一個整體性的思考和回顧。因此筆者嘗試對受眾研究的信息查尋范式進行全面的審視,……在數字化信息環境中,受眾的心理行為與傳統環境中肯定有著相當的不同,受眾在網上將以獨有的心理模式進行信息活動。對受眾在網絡環境中的信息查尋行為的研究有著獨特的研究意義”。(第3-4頁)

《新聞輿論研究》,王雄著。413頁,新華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該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共九章30節。上篇“新聞輿論本體論”,重點對“新聞輿論”的概念進行了討論。作者認為,狹義的新聞輿論是指“媒體表達的意見”,廣義的新聞輿論是指“通過或經由媒體表達的社會意見”。(第14頁)中篇“新聞輿論功能論”,討論了輿論引導、輿論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的法律保護和限制問題。下篇“新聞輿論、公民社會、公共領域”,從公共領域的理念出發討論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諸問題。書后附有參考文獻8頁。

作者在“后記”就就此書寫道:“筆者撰寫此書,意在總結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體會和思索,……力圖從多學科視角(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意識形態理論)透視新聞輿論,并使這種研究具有一定的體系性。”“筆者相信,新聞輿論和意識形態之相互關系以及新聞輿論與社會公共領域之相互關系是國內輿論研究界不甚重視甚至完全忽視的研究課題,但這一類研究課題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十分切近、急迫的現實意義?!保ǖ?03、404頁)

(博士生李明偉、馮丙奇、劉自雄參與了部分書介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