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黨報社會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8:02:00
導語:新聞黨報社會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新聞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社會風貌、社會問題、社會事件的一種新聞題材,報道的內容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貼近、利益相關、情趣相連,因而博得了讀者的廣泛關注。正因為社會新聞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這種優勢,搞好社會新聞報道也就成為各新聞媒體提高自身競爭力,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手段。
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逐步建立,報紙靠讀者求生存已經成為現實與必然。面對這個現實與必然,作為黨報如何去爭取更多的讀者,從而更加體現出自己的權威性,發揮好自己的指導性,黨報惟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新聞宣傳,增強新聞的可讀性。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吸納其他報紙宣傳上的長處,使之與自身的宣傳優勢相結合,實實在在地去體現黨報與群眾之間那種特有的親和力和貼近感。
社會生活、社會現象、社會問題,同人們息息相關。對其有選擇地、適時地加以報道,是黨報應該負有的重大社會責任。社會新聞報道與政治、經濟以及法律或其它報道一樣,應當起到伸張正義、弘揚正氣、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等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黨報報道社會新聞不是一味地爭搶讀者,而應當是用理性思維增加社會新聞報道的深度,把社會新聞報道推向一個較高的層次,使之能給人以理性的分析與思考,從而給人以啟迪。
實踐證明,讓社會新聞成為黨報宣傳的一個亮點,以其特有的魅力贏得讀者的喜愛和贊賞,是黨報在新聞改革的嘗試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成功之路,有些黨報在這條路上已經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一、以政治家辦報的敏感選擇社會新聞的切入點,體現黨報的大家氣派。
作為政治家辦報,一個重要特色,是具有全面、正確、深刻的大局意識。一方面是抓住帶全局性的問題做文章,運用正確的輿論推動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面是抓新問題、新思路、新事物,使報紙真正出新聞,有活力。圍繞這個原則,黨報如何選擇好社會新聞的最佳切入點,使黨報的社會新聞宣傳進而達到服務于改革開放的大局,服務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需要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社會新聞宣傳,對于以此唱主角的晚報來說,有著快捷、不惜版面、報道集中、講求陣容等絕對優勢。對于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導向性的黨報來說,在宣傳上始終保持著穩重、嚴謹的特點,注重的是把黨的政治觀點、方針政策準確生動地體現和貫注到報道之中,讓人“入眼”、“入腦”,真正地達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但是,在報道社會新聞方面,如何更講究既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既體現出黨報的“大家氣派”,又能雅俗共賞,還尚需進行努力探索。在此努力中,有些黨報已見成效。
1999年6月3日,南方日報在一版頭條位置刊發的以《為了一個受傷弟兄》為題的長篇通訊,同時配發了評論《新時期的真情頌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是黨報以政治家的敏感和胸懷,在社會新聞的報道上較為成功的一例。這篇通訊反映的是:武漢“廣廣蛇府”的打工仔阿水被毒蛇咬傷生命垂危,當地的工友、群眾、民航、醫院全都行動起來,數百人不計得失,各盡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老板黃海達及其股東在“廣廣蛇府”已累計虧損十幾萬元的狀況下,果斷拿出12萬元,千里包機救阿水。這一事件發生后,有數家新聞單位參與報道,其中不少報紙是在搶新聞、炒新聞,而作為廣東省委機關報的南方日報則站在政治家辦報的高度,穩重從事,廣泛采訪,深入挖掘,占有充分的真實材料,作了全方位的觀察,集眾家報紙報道之所長,用新的視角瞄準報道的最佳切入點,選擇了最有效的報道方式。這篇通訊在寫作上質樸無華,文內的8個小標題:“5月26日下午6時,阿水被蛇咬傷”、“7時許,呼救信號響遍武漢夜空”、“與此同時,黃老板開始找民間偏方”、“晚上8時,開始聯系外地”、“27日凌晨1時,開始聯系飛機”、“奇跡,飛機從聯系到起飛不到2小時”、“凌晨1時,廣州的醫生就忙開了”、“6月1日,阿水完全治愈”,是按新聞事件的進展順序擬定,報道由此實實在在地展開,這種真誠、樸實、新穎、具有大家氣派的寫作方式進而使全文呈現出層層遞進,緊扣心弦、震撼人心的好效果。讀后讓人無不由衷地贊嘆,是一曲人道主義大協作的頌歌,更是一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凱歌,感人至深。這篇報道不僅讓人回味,更讓人去思考。可貴的是,作者站在黨和國家的利益上,對社會變革作了深入挖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勞資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生存關系作了深刻剖析,從而使報道生動地體現出新時期存在的那種難能可貴的人間真情,進而在群眾中引發了一場人格情操的大討論。黨報報道社會新聞的目的就在于此:讓社會新聞報道成為黨報宣傳的一個亮點,以正面宣傳為主,用高尚的思想和美德去啟發人、塑造人、鼓舞人,激勵著人們都要獻出一點愛,讓社會成為美好的人間。
二、用全面厚重的報道,讓社會新聞達到引導、教育、啟迪民眾的作用,體現黨報的權威性。
黨報是黨的喉舌,肩負著組織群眾、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促進社會發展的偉大使命。因此,黨報宣傳必須牢牢把握新聞真實性的原則,通過實事求是地對社會真善美的頌揚和存在的現實問題的批評和糾正,進而達到引導、教育、啟迪民眾的作用,體現黨報的權威性。
黨報的權威性,是黨報自身特有的一種優勢。這種優勢體現在新聞報道之中,必然會呈現出它所具有的品位、內涵及其深度,通過及時準確地宣傳報道黨的聲音,指導基層工作;通過客觀真實地宣傳報道基層的情況,為各級黨委和政府正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以其巨大的影響力而擁有廣大的讀者。黨報自身特有的這種優勢,要求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充分地顯示出全面、翔實、厚重的個性,用理性的力量給人以教益,在思想深處給人以震憾,使人產生一種心靈的顫動。黨報要善于運用和充分發揮自己的這種優勢。只要這樣做,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亮點,也肯定能夠創造出頗受讀者喜愛的品牌。
[page_break]
1996年,我國打擊活動進入如火如茶的階段,眾家新聞媒體不斷有此類報道見諸報端。但是這些報道中卻反映出一個明顯的問題:盡管許多媒體對有關部門的專項治理行動、色情場所的陪侍活動甚至婦女的心理感受報道均很詳盡,卻很少有哪家新聞單位就這種社會丑惡現象的社會成因和政府部門存在的管理漏洞進行深入挖掘。
當時,河北日報編輯部獲悉:秦皇島市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容留、唆使婦女案。一名年僅24歲的洗頭房老板,容留、介紹4名婦女,自己從中提成數萬元,已使3名女患上嚴重的性病。該報通過有關途徑還了解到,這家洗頭房的所在地是秦皇島市有名的“洗頭一條街”。于是,該報記者與數家新聞單位的同仁跟隨河北省公安廳掃黃辦公室的人員一同赴秦皇島市采訪。在秦市采訪期間,該報記者除了跟隨采訪團詳細聽取了當地辦案人員的案情介紹,查看了作案現場,采訪了案件當事人外,還深入到“洗頭一條街”的住戶、居委會干部、出租房房主、發廊以及其他從業人員之中,去了解、發掘、探尋那些值得發人深省的問題遺漏點和思考點。他們還帶著一些疑問和難解的問題,虛心向馬路邊補鞋的、修車的、擺攤賣貨的以及出租車司機等人請教,然后順著行業管理的權限依次走訪了工商行政管理局、衛生局、公安局等有關部門,最后終于弄清了事實真相。回報社后,他們充分運用采訪中掌握的大量的真實的素材,辯證地去思考、認識問題的成因。在其他新聞單位或報戰果、或就事論事的報道紛紛見諸報端后,河北日報隨即以《鬧市里的“空白區”》為題,在1999年9月25日一版推出30O0余字的長篇通訊,在披露了“洗頭一條街”存在嚴重藏污納垢事實的同時,指出了該區域在出租房屋登記、工商、衛生、公安等行政管理銜接上的漏洞,乃至于背后一些“特殊”人物在丑惡行徑滋生蔓延中所起的作用。
這一頗具深度的報道發表后,馬上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河北日報在秦市爭相傳閱。很多讀者打電話給報社對事態的發展表示關注。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就此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責成市有關部門對該區域進行了嚴格的治理。省領導批示并協調省有關部門重新明確了行業管理范圍,解決全省類似的行業管理銜接部位的“空白區”問題……
《鬧市里的“空白區”》獲得了1997年河北省新聞獎一等獎。
讀者說:從這篇文章中看出了黨報的功力!新聞界的同行們說:這篇全面、厚重的報道,體現出了黨報的權威性。記者在總結這篇報道的采寫體會時說:這次報道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因為黨報所具有的特殊地位,黨報記者站在維護黨和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從報道的深度和高度出發,從一般的事件中發現不一般的事物,從不一般的事件中挖掘出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讓報道有內容、有深度、有分量,如同警鐘,啟迪民眾用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去戰勝丑惡;教育那些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嚴把漏洞,解決問題,把各種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之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而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繁榮。這是黨報報道社會新聞的最終目的,黨報的權威性也就體現在這里。
三、運用邏輯思維,讓社會新聞給人以理性的思考,體現黨報的高品位。
黨報的新聞報道尤其講究純真、準確和鮮明。辦黨報要求,要站在政治家辦報的高度,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才能正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的體質。百姓敬重、信賴黨報的宣傳,因為百姓深知黨報肩負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工作大局服務的神圣使命。黨報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通過新聞報道及時地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達給百姓,使百姓明事、知理,從而不斷地促進生產和生活的健康發展。百姓更為贊賞黨報在宣傳上能夠始終不懈地追求并保持著較高的品位,這種品位就是理性,作為黨報的新聞報道,只有挖掘出新穎的思想,只有具有理性的力量,才能給人震撼性的啟悟。
特別是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應該通過記者敏銳的洞察力和對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以及黨的方針政策的準確把握,從而瞄準那些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公共道德水準的提高、有利于社會風氣的全面好轉、有利于某些社會問題的圓滿解決、有利于安定團結的好題材,在報道中運用邏輯思維,以足夠的真實素材為根據,層層推理,從中揭示出內在的規律性的問題,既讓人在得到理性的啟示的同時,明了是非,催人奮進,從而真正發揮出社會新聞的積極作用。
3月30日,山西日報在第六版推出了一篇圖文并茂的長篇社會新聞,題為《超限:公路謀殺者》,在讀者中傳為佳話。近年來,大噸位汽車載貨超重、超載、超高,在公路上超速行駛比比皆是,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數不勝數。對此,新聞媒體較為重視,報道也很頻繁。可是對于大噸位汽車的“超限”問題及其引發的更多危害和嚴重后果,新聞報道卻很少涉及。山西日報的記者瞄準這一問題,站在黨報的高度,通過深入采訪和挖掘,揭示出汽車超限的種種危害、超限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由此增加了報道的深度和力度。這篇報道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人深刻地明了“大噸位汽車超重、超載、超高、超速與人的生命安全緊密相連,而超限不僅與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還會使公路壽命大大縮減”的大道理。文章一針見血、觀點鮮明。
這篇報道刊登后,不僅在該省引起較強的社會反響,在全國也引起了人們對此問題的熱切關注。大車輛超重、超載、超高、超速和大噸位汽車“超限”引發的嚴重后果,開始引起有關管理部門和運輸經營戶的高度重視,此問題在嚴格的治理中,開始日趨見少。新聞界同仁評價說:這篇社會新聞報道抓住了好的主題,寫出了理性化的深度,起點高,教益面廣。黨報如能有更多的這種高品位的社會新聞報道,黨報就更會讓人肅然起敬。
讓社會新聞報道成為黨報宣傳的一個亮點,是黨報緊跟時代的步伐,注重貼近性,提高可讀性,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為此,從事黨報社會新聞報道的采編人員,應該勤于學習,打好堅實的新聞業務理論和政治理論功底。只有這樣,才能居高望遠,心系大局,才能以較強的新聞敏感,既把握住頗受讀者歡迎的好題材,又能運用邏輯思維,從理性認識的高度去升華社會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水平,從而使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服務于社會,又起到為黨的既定方針和各項政策的正確貫徹實施做好宣傳,使黨的各項工作能夠真正深入人心并得以順利展開,更好地發揮出為各級立法和黨政機關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提供大量可行性研究資料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改革開放、促進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讓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真正地放射出絢麗的光彩。
- 上一篇:大眾媒介社會影響管理論文
- 下一篇:傳播學批判學派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