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科技期刊編輯審稿主導作用

時間:2022-03-31 10:45:00

導語:透析科技期刊編輯審稿主導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科技期刊編輯審稿主導作用

摘要:審稿是保障期刊編輯出版質量的核心環節。編輯審稿與專家審稿是科技期刊稿件鑒審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互為補充。但編輯時期刊的整體質量和發表價值負有主要把關責任,要進一步明確編輯在審稿中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審稿專家審稿

審稿是保證期刊編輯出版質量的核心環節。目前,我國科技期刊審稿方式普遍采用“三級審稿制”,即責任編輯初審,同行專家復審,主編終審。由于科技期刊稿件內容的專業性及其所涉及學科領域的復雜性,以及稿件質量評價標準的多方面性和綜合性,稿件的審查是由編輯(包括責任編輯或專業欄目編輯、主編)與編輯部以外的專家共同進行的,而編輯在審稿中起主導作用。但目前一些科技期刊編輯在審稿環節上對此問題仍存在模糊認識和不適當的做法:編輯審稿只是對稿件作形式或規范審查,稿件的取舍過分甚至完全依賴專家審稿意見,在行使審稿職責時不能正確、合理地發揮審稿的主導作用。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從理念上未能根據科技期刊編輯和同行專家所處的不同角色和相應的職業優勢,明確各自應擔負的職責以及稿件審查的總體性要求。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編輯審稿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主導作用。

一、編輯應發揮審稿的主導作用

同行專家由于具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較豐富的科研經驗,對論文所涉及的學科發展和前沿動態較為熟悉,對論文的科學性、創新性和應用價值等有較深入的認識,能夠對其學術質量作出較準確的評價和判斷,并發現文稿中的專業細節問題,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或建議,從而為編輯決定稿件采用與否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但同行專家審稿也可能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稿件的評議過于簡略空泛;因囿于門戶之見,對不同流派學術觀點稿件的評審失之偏頗,對處于萌芽狀態尚不完全成熟的學術見解采取冷漠、懷疑、求全責備甚至排斥壓制的態度:不同的學者對同一學術觀點會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評價意見;有些審稿人對一些交*學科、新興學科不甚了解,審稿盲目性大,甚至出現錯誤的審稿意見;個別審稿人甚至對有獨創性的文章予以否定,爾后自己主攻該方向,行為道德失范;審稿人對刊物具體情況和審稿要求了解不夠,致使審稿的學術尺度把握不準,等等。正如閻西林在《論“外審”的角色定位》一文中指出的,理想的、完美的“外審”專家實際上并不存在,編輯不能苛求同行專家都能準確地判斷出稿件的學術價值。事實上,編輯部聘請的同行專家只是履行“同行評議”的職能,他們對作者稿件學術價值的評議是其對稿件的信息反饋。這些反饋意見對編輯判斷稿件的學術水平和發表價值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外審”專家正確的角色定位是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同行讀者”。而嚴格意義上的審稿則是對編輯而言的,其實質是編輯把社會與讀者的時代需求轉化為內在的選擇標準和判斷尺度,有目的地根據辦刊宗旨和組稿要求,精心地選擇具有學術價值和市場應用前景的論文。以滿足科技發展和市場及讀者需求的過程。因此,科技期刊編輯尤其是責任編輯和主編在稿件鑒審中不能簡單地依賴或順應專家的評審意見,而應充分發揮其審稿的主導作用,即編輯基于審稿的主體地位,依據自己的學識和經驗,按照期刊宗旨和出版要求,在參照同行評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稿件學術水平和發表價值進行綜合性鑒審和主導性判斷,并做出最終的審定。

二、編輯如何發揮審稿主導作用

1、基于對同行專家審稿意見的綜合分析

對科技學術期刊而言,“專家評審”或“同行評議”是審稿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而且為使稿件評審公正、客觀,稿件一般都要分送2名或2名以上的專家評審。但這與編輯審稿的主導作用并不矛盾,專家對稿件的創新性、科學性和應用價值以及存在的問題的意見是編輯在審稿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基礎。編輯處于作者和同行專家之間,是一個信息轉換的中介環節,但絕非只是一個單純的信息傳輸通道,而是一個信息轉換的“中樞”和“關鍵”。不同的審稿人對稿件內容的認識、理解和把握往往各有不同的側重,審稿人之間的專業研究方向和領域以及學術觀點也各有不同,加之許多論文,尤其是創新性論文一般具有綜合性、交*性、邊緣性等特點,須經過跨學科的多專業評審,因此編輯應對各位專家的評審意見進行分析、比較、確認、篩選和綜合;對因審稿能力、專業局限、審稿經驗、責任心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專家審稿意見分歧甚至相反的情況,責任編輯則應深入分析其中的具體原因,對專家審稿意見進行仔細的對比研究,找出分歧點和緣由,并根據自己的學識做出判斷,提出公允而合理的見解。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掌握編輯的原理、方法和技能,還必須注重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素質和學術水平,掌握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當然,對評審意見有原則性分歧的重要稿件,為慎重起見還可針對具體情況另選專家作進一步評審,最后將各位審稿人的評審意見連同責任編輯的意見送主編核審,有時還可提交編委會集體討論決定,以確保不埋沒優稿,不誤用差稿。

2、基于對刊物的定位和具體審稿尺度的把握

論文稿件能否發表必須從其學術質量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兩個方面來考慮。論文學術質量標準的絕對性,是指任何一篇論文都必須具備創新性、科學性、理論性、實用性和規范性。這一基本尺度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專家評審往往是從專業學科角度對稿件學術質量的“絕對性”進行把握。但毋庸諱言,不同刊物或同一刊物發表的論文質量水平是有相對差異的,學術質量又都具有相對性。這種相對差異表現為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個方面:歷時性是指論文內容從科技發展或學術研究的歷史軌跡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可以不斷深化并逐步修正、完善的;共時性則是指論文學術質量在特定時間內橫向比較。不同國家、地區科技總體發展水平,不同作者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客觀條件,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尤其是相對特定學術刊物現有的質量標準、審稿尺度和稿源、退稿率等,都會使所發表的論文在創新程度、科學性程度、重要性程度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準確度和可靠度,以及解決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難度或巧妙程度等方面顯示出相對的差異,表現出質量水平的相對高低。把握審稿尺度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有助于合理鑒審論文學術質量水平,確定論文稿件能否在特定的刊物發表。編輯對自己刊物的宗旨、學術地位、讀者定位、報道范圍、學科發展導向、已情況以及讀者需求等,有較全面的把握,根據刊物的宗旨、性質、內容和編輯方針以及階段性重點選題組稿和報道內容情況,并按照刊物對論文質量的總體要求和具體審稿尺度,與自己刊物或其他刊物已發表相關論文的質量作必要的對比分析,可以對論文整體質量以及發表價值進行綜合評定,從而決定論文是否發表或修改后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