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專業雙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1-31 10:39:00
導語:新聞學專業雙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雙語教學的定義及教學模式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美國傳統詞典(雙解)解釋為“①能熟練地使用兩種語言的:使用或能使用兩種語言的,尤指同樣或幾乎同樣流利地;②用兩種語言的:恰當地使用兩種語言的,以便促進那些掌握母語而正在學習另一種語言的學生的學習”。《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認為雙語教育的最低標準應該是一種在教學的某些過程中至少使用兩種教學用語的教育。教學使用兩種語言,不一定同時使用,不必在同一學期內使用,而是在各年級連貫地使用兩種語言。對于雙語教育一詞,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西格恩(Siguan)和麥凱(Mackey)對“雙語教學”的理解是指一個把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的教育體系,其中的一種語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學生的第一語言。”①將“雙語教學”作為一個教育體系,它則是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教育系統中老師、學生、教學媒體、教學內容的四個基本要素同樣也是“雙語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②這樣有利于從系統的角度進行雙語教學的設計、評估及優化。雙語教育英語為“bilingualeducation”,但國內幾乎是將“bilingualeducation”翻譯成“雙語教學”,也就是說國內學術期刊中提到的“雙語教學”其研究的就是“雙語教育”,而不在是“BilingualTeaching”。
我國高校雙語教學一般是指高校試圖通過大量運用外語(當前主要指英語)進行學科教學以達到培養雙語人才目標的教育。它以外語應用為目標,實現語言形式與學科內容統一,促進大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盡快與國際接軌。目前國外流行的雙語教學模式有三種,浸潤式(immersion)、過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和維持式(maintenancebilingual)。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雙語教學不但使學生掌握雙語,還連帶著使學生理解、認同和掌握兩種不同的文化。浸潤式(immersion)是在實施了特定的語言環境和條件下,讓學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環境之中,完成學習任務;過渡式是一種將第二語言(或外語)作為教學媒介語逐步導入教學全過程,即學生進入學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維持式是指在將第二語言(或外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同時,繼續用母語來維持學生理解的一種教學模式。二、高校雙語教學的特點
我國的“雙語教學”與國外的“雙語教學”相對比在有著顯著的不同,主要體現在,①國外的雙語教學的目標是解決少數民族及移民通過學習第二種語言融入其主流社會,國內高校的雙語教學主要是以“加強英語,提高英語習得的效率”為出發點的;②語言環境不同,國外雙語教學都是在以英語為社會主流或官方語言的環境下進行的,而我國雙語教學基本和是在沒有語言環境情景下進行的;③師資配備不同,以美國為例,雙語教學基本上都由操本族語(母語)的教師授課,而漢語均由講漢語的華裔教師教授,華裔教師不僅能講兩種語言,更能同時用兩種語言的思維方式進行教學。回顧我國的雙語教學歷程,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層次性
由于我國高校數量及辦學規模差異性大,教育資源的配備、及地域等條件的制約,雙語教學無論從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的選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硬件上的差異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行政及市場手段得以解決,但軟件上(學生水平、師資水平等)的差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這樣有助于我們開展不同層次的雙語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效果。要在吸收國外成功雙語教育經驗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課堂英語滲透力度因所處地區,學校財力,教師水平,學生水平,使用教材,學科要求和應試權重的不同而異。這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應當容許滲透力度有大有小,在不同層次上展開。我國雙語教學的層次性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的改變。
2.多樣性
要正確認識我國的雙語教學,其內涵應當是雙語教育,實際上雙語教育是更加廣闊的一個概念。推行雙語教育,不僅僅是第二語言的習得,恐怕更是一種綜合文化素質的習得和人文底蘊的提高,雙語教育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更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課外學習之中。中國的外語教學在課堂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從兒童時期持續到大學畢業,而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反思,并在雙語教育中注意解決的東西。中國以往的教育過多地注重了課堂教學及教師的主宰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教育觀念的更新,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學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雙語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應當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不論是什么模式的“雙語教學”,能起到加強英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就行。
3.連續性
知識更新的加快,終生教育成為現實。隨著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的不斷加大和改革的不斷深化,有些地方在小學、中學階段就已經開始雙語教學,這使雙語教學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校學習之中,雙語教學從時間上來看是連續進行的;學生進入大學后,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從大學英語到專業外語再到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從大學生的課程體系來看,大學英語、專業英語可以視為雙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學的雙語教學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三、對新聞傳播專業雙語教學的思考
新聞教育領域開展雙語教學,最早的是在1978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創辦的新聞系,由中國社科院、新華社、中國日報三家聯合設置英語新聞采編專業。從1978年到1989年,該專業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新聞優秀人才。在高校的實踐起源于1983年,由、國家教委、新華社和廣播電影電視部聯合在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中國新聞學院等高校開設雙學士學位的國際新聞專業。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過度到普及教育,各級、各類學校相繼開設了新聞學專業,由94年的66個急劇增加到2006年的661個,雙語教學也在各學校展開。新聞專業的雙語教學工作受到學校及教師的高度關注,高校新聞專業的雙語首先要根據學校的總體目標和發展規模,辦學類型、層次、學科專業、服務面的向的定位,開展不同層次的雙語教學。只有定位準確,才能事實求實地運用現有資源,并積極創造條件,將雙語教學做實、做好,對雙語教學提出過高的,立竿見影的要求是不切實際的,也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鑒于師生外語水平的局限性和差異性,以及外文教材選用中的現實狀況,在教學要求、建設目標上應當注意結合實際,體現雙語教學的層次性;③其次,要認真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于新聞學專業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當充分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開展多樣化的雙語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新聞學專業的雙語教學應當根據各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本著層次性、多樣性、連續性的原則展開,辦出自己的特色。
注釋
麥凱,西格恩:《雙語教育概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丁龍:《現代教育技術基礎教程》[M],哈爾濱:地圖出版社,2005年。
蘭勁華等:《高校雙語教學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7年第1期。摘要雙語教學已經成為評估高校教學改革、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我國高校的整體布局及辦學層次等因素的影響,雙語教學存在層次性、多樣性、連續性等特點,應充分運用教育技術學的相關理論及研究成果,并結合新聞傳播專業自身的特點,優化雙語教學。
關鍵詞新聞學雙語教育思考
- 上一篇:視覺藝術教育的社會文化責任論文
- 下一篇:深度報道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