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文化建設特點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9 09:52:00

導語:新農村文化建設特點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文化建設特點研究論文

[摘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并積極穩妥地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扎實穩步地推進,廣大農民對此拍手稱快。近期筆者深入農村進行調查,感到目前農村面貌日新月異,在新農村建設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新農村建設目標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關健詞]新農村建設發展經濟

一是城鄉發展不平衡。二是農民增收緩慢。三是資金投入不足,農村基礎設薄弱。四是農村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落后。五是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設還有較大的差距。六是農村環境存在嚴重問題。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新農村建設,必須下大力氣盡快加以解決,以便早日實現新農村的建設目標。

1.發揮各自優勢,盡量縮小區域間的差距。中部地區發展較快,主要是農業和二、三產業齊頭并進。農村的二、三產業主要指鄉(鎮)企業、村辦企業、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建筑業等。如能把二、三產業發展起來,可以安置一些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好第二產業可以生產出名優產品,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形成產加銷一條龍體系,走產業化道路。同時,實現工業反哺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發展好第三產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擴大收入,不斷減少農民數量,加速城鎮化建設步伐。首先東部要發揮農業生產尤其是種養業的優勢,不能放松二、三產業發展,從而擴大非農業收入。西部要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要引進人才、引進技術,把農業和二、三產業搞上去,盡快縮短和中、東部的距離。國家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健全農村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的縣(市)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加大中、東部地區農村的發展力度,支援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經濟。農村發達地區要采取對口支援、社會捐助等方式幫扶農村欠發達地區。

2.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首先,黨和政府要動員農民通過轉包等形式把土地集中在少數種田大戶手中,使大部分農民真正從土地上剝離出去從事其他職業。這樣一來這些種田大戶就可以將承包的土地連成片,實行機械化作業,就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效益,降低生產成本,盡快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其次,合理調整種植結構,黨和政府要鼓勵農民種植具有競爭力的優質糧食作物,擴大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再次,各縣(市)要建龍頭企業,以帶動畜牧業的發展。比如建成了乳品廠就能帶動奶牛業的發展。工業帶動農業的發展,也是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再其次,黨和政府要搞好勞務輸出與勞動中介部門要加緊聯系,尤其是出國打工的中介部門著重與鄰近發達多簽訂勞務輸出的合同,幫助更多的農民迅速致富。再次,黨和政府還要建立各種種養協會,這也是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不論什么協會都要做好致富信息的傳遞工作,種什么養什么掙錢等都要跟農民說明白,就拿種植協會來說,選用哪些種子、產品的銷售等都要給農民聯系清楚,簽好訂單,這樣就能減少盲目性,使農民致富有保障。

3.縣(市)財政要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投資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設施的質量對建設標準和要求要統一規劃,認真抓好落實。首先,黨和政府要加大農村基本建設的投資力度。要給沒有自來水的村屯建水塔。要給沒有電的村屯通上電。要加強農村通訊設施建設,爭取做到村村通電話,逐步擴大農民安裝電話的數量,各傳輸、交換設備要覆蓋全國農村,使農民在最偏遠的山村也能用手機通話。其次,黨和政府要加大農村道路建設的投資力度,搞好鄉(鎮)道路的建設。縣(市)通往各鄉(鎮)的道路要修建成水泥路。鄉(鎮)通往村屯的道路和村屯通往村屯的道路要修建成柏油路,各村屯的幾條主要道路最低要修成柏油路,條件好的村屯要修成水泥路,并做到整齊、寬闊、美觀。再次,黨和政府要加大農田基本建設的投資力度。旱田要打機井,每公頃土地以四口井為宜,低洼地要挖順水溝,力爭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水田也要打機井,每公頃土地以六至八口井為宜,還要修建順水壕,旱時可將河流的水引出來,這樣就能保證水田的足夠用水。再其次,黨和政府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要利用好現有的水庫、順水渠、塘壩,并做好防護工作,保證蓄水量,以防止旱年種地缺少水源。只有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好,才能保證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才能為建設農村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4.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農村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水平。首先,黨和政府要抓好農村科技工作。一是縣(市)人事部門要有計劃地在不增加原有鄉(鎮)編制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農業技術人員編制,要選調學農業的大學畢業生到鄉鎮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真正把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扎扎實實抓出成效來。二是縣(市)黨校、科協等部門要加大對村干部的農業科技培訓力度并進行嚴格考試,促使他們掌握農業科技知識。并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能夠合理配置本村資源,把集體經濟搞上去。三是鼓勵農民從傳統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學習使用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自身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本領,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四是各縣(市)科協要開展好科技下鄉活動。廣泛宣傳普及農業科技知識。五是各鄉(鎮)黨委要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工作,要求各行政村配齊農業科技人員,各村每個自然屯至少要有一個農業科技員,鄉(鎮)農技站要對農業科技員做好培訓工作,使他們成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和指導者。六是鄉(鎮)農技站要常年辦好各種農業科技培訓班。如藥材種植培訓班、黑木耳栽培培訓班、家畜家禽養殖培訓班等,培養農民掌握致富技術成為農村實用人才。其次,黨和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提高農民文化水平。一是村干部要重視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其盡快具備村干部所需文化素質。二是各村黨支部、村委會要鼓勵年輕農民進修,經濟條件好的村要選送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農民到農業大學進修深造。三是農民要重視子女上學,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不允許再出現新文盲。四是要鼓勵具有初中文化的青年農民學習高中課程、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為依靠科技致富奠定文化基礎。五是對于小學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年農民各村要辦文化補習班,聘請當地文化較高的教師講課。再次,要健全農村文化設施,全國農村都要建設好有線電視接收設施,每個村屯都要有廣播。每個村屯都要有文化活動室,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豐富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再其次,黨和政府要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投入。尤其要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素質教育,搞好九制義務教育,重視高中教育。要鼓勵學師范的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優化教師隊伍,增加教師待遇。還有,黨和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各自然屯都要有診所,以方便農民就近擇醫。目前,另外,要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目前,黨和政府正在落實這項工作,這樣就能保證每個農民都能及時治病,而且解決了治病的高昂費用,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懷。

5.黨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切實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改進農村黨組織設置、活動方式和工作方法。一是要選那些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優秀黨員進黨支部班子,要密切聯系群眾,實現好、維護好、發揮好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二是農村黨支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好先進性教育的契機,教育引導農村黨員增強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使廣大黨員明確先進性的具體要求,自覺提高自身素質,體現黨員的先進性。村黨支部還要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聯系群眾,化解矛盾,整合農村社會,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在建設社會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要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成為致富帶頭人。其次,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努力推進村級民主政治建設。有序推進村民自治、建全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要教育廣大農民增強民主意識,正確對待民主選舉,運用好手中的民主權利,從本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選好村干部,堅持正義把那些品行正能力強一心為農民辦實事的人選進村委會。村委會成員工作要互相配合,遇事要民主協商,真正實現民主管理。再次,鄉(鎮)黨委要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一是鄉(鎮)黨委政府要搞好文明村建設。一則要教育廣大農民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二則要搞好各村屯的環境衛生,保證各村屯清潔干凈。二是鄉(鎮)黨委政府要責成公安派出所加大對農村黃、賭、毒的打擊力度。對黃、賭、毒的窩點要徹底打擊,對涉案人員要繩之以法。對打仗斗毆、小偷小摸等違法分子要嚴肅處理。三是各鄉(鎮)黨委對于貪污腐化等違紀的村干部要增大監督力度及時查處不法行為,把他們敗壞的風氣扭轉過來,早日達到鄉風文明的目標。

6.黨和政府要與環保部門齊心協力,搞好環境建設。首先,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清查所轄區是否有污染源,然后上報縣(市)環保局。環保局領導要安排專人負責對工業污染物和地下水污染等進行綜合治理,各村屯對牲畜糞便、垃圾、臭水塘要統一管理,將牲畜糞便、垃圾放到村屯外的閑置地上去,要將臭水塘墊滿土,使其成為好地。對于有污染的廠子要勒令停業或搬到無人處以減少環境污染。其次,村黨支部、村委會要按著新農村村容整潔的要求搞好村容村貌建設,道路兩側要栽花種草,要美化、香化環境,要將土房全部翻建成磚房,建房樣式和圍墻高矮都要統一標準,要狠抓落實,保證新農村有新的形象。再其次,農民要自覺搞好自家環境建設。自家房前屋后都要整潔,庭院要鋪地磚或打水泥地,柴草要統一堆放到村屯外,牲畜圈舍和廁所要經常打掃清理,真正做到環境清新、干凈,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潔。摘要:祁縣有聲有色的文化建設“紅”了祁縣,“火”了文化。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類型多樣,參與廣泛,滿足了廣大群眾精神娛樂和文化消費的不同需求;簡約自辦,注重實效,代表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內容向上,貼近實際,弘揚了新時期構建和諧文化的主旋律。由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得到三點啟示:黨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文化工作的領導;培育農村文化市場,政府“角色”不可或缺;要大力培養和發展業余兼職的群眾文化隊伍。

關鍵詞: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群眾精神娛樂;群眾文化消費

TheCharacteristicandEnlightenmentof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inQiCountyLIWeidong1,LIShangang2,ZHANGYing3(1.Dept.ofPublicity,QiCountyCommitteeofCommunistPartyofChina,Jinzhong030900,China;2.ManagementOfficeofScientificResearch,JinzhongUniversity,Jinzhong030600,China3.EditorialDepartmentofJournal,JinzhongUniversity,Jinzhong030600,China)Abstract:ThevividanddramaticculturalconstructionmadeQixianCountybecomefamousandmadeitscultureprosperous.Thereissuchagreatdiversityofculturaltypesandbroadparticipationintheprocessof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inQiCountythatculturalconstructionmetthespiritualentertainmentofthebroadmassesofpeopleanddifferentconsumingneedsofthebroadmassesofpeople.Beingself-suffientandpayingattentiontopracticalresultsrepresentthedirectionofsocialandculturaldevelopmentundertheconditionsofmarketeconomy.Positiveandprogressivecontentsandclosenesstorealitypromotethethemeofbuildingaharmoniouscultureinthenewera.BysuccessfulexperienceinbuildingnewruralcultureinQixianCounty,wegetthreeenlightenments:First,thePartyandthegovernmentshouldconscientiouslystrengthenleadershipovertheworkofruralculture;Second,thegovernmentplaysanindispensableroleinnurturingruralculturalmarket;Third,weshouldvigorouslytrainanddevelopamateurmasscultureteamofpeople.

Keywords:Qicounty;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thespiritualentertainmentofthebroadmassesofpeople;theconsumingneedsofthebroadmassesofpeople

祁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化先進縣,是晉劇、祁太秧歌、北方民間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論文更是蜚聲海內外的晉商圣地,所轄城趙鎮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中,形成了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祁地文化。名城文化、名人文化、晉商文化、民俗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等六大文化盡顯祁縣魅力。近年來,祁縣縣委、政府立足于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堅持建設經濟強縣和打造文化祁縣協調并進,積極引導和激活和諧文化建設要素,著力構建多元化文化投資格局,催生發展文化產業經濟,促進了和諧祁縣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

1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特點1.1類型多樣,參與廣泛,滿足了廣大群眾精神娛樂和文化消費的不同需求全縣民辦文化活動從活動內容上可分為晉劇秧歌票友、傳統社火、民間剪紙、圖書借閱、電影放映、威風鑼鼓、武術健身、文化市場綜合經營等十多個種類;從開辦形式上可分為個人獨資、多人合資、村委參資、企業出資等四種;從活動區域上可分為室內、院落、街道、廣場等四種形式;從活動時間上可分為定期、不定期和常年三種形式。在文化活動組織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極具地域和行業特征的文化活動區域,如東觀鎮民俗表演、賈令鎮晉劇票友、古縣鎮秧歌票友、城趙鎮民間剪紙、西六支鄉八音吹奏、昭馀鎮社區文化、城區集鎮區經營文化、旅游區晉商文化等。

據統計,全縣常年參加民辦文化活動的群眾已達5萬多人,每年舉辦活動近3000多場,成為了廣大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和載體[1]。賈令鎮東陽羽村維鏡文化大院、北左村民村合辦的晉劇票友文化大院活動時聚滿了十里八村的觀賞群眾,高峰時有300多人;權勇文化大院吸引了豐澤村20多家企業的青工觀看電影和數千名青少年學生閱覽書籍,常常是“人滿為患”;原東村王德林剪紙文化大院常年有50多位老中青婦女剪紙競藝;女企業家權芝芬創辦的“燕子”社區文化活動點更是聚集了上百名愛好健身、表演、舞蹈的城鎮婦女;古縣鎮溫曲村的武術文化大院里展示的卻是農村青年舞刀弄槍、健身比力的競技場面;東觀村慶福文化大院參與晉劇秧歌票友活動的骨干分子就有30人之多,有干部、教師、工人、農民,夏天在東觀村中心廣場上進行活動時,每場都吸引著近千名群眾駐足觀看。縣城乒乓球俱樂部吸收有愛好者200多名,活動會員150多名,30張球臺每日里都是占無虛席。由13位中青年書畫藝術愛好者成立的麓臺書社,僅兩年的時間就舉辦各種全縣性和跨市縣書畫聯誼展10多次,并拓展到了篆刻、繩編等多種藝術門類。書社整日里賓朋滿座,舞文弄墨,成了全縣書畫愛好者的活動樂園。這些不同類型的民辦文化形式,五彩繽紛的大院文化活動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在文體娛樂和文化消費上的需求,成為了公辦文化的有益補充,在全縣城鄉營造了濃厚的和諧文化氛圍。

1.2簡約自辦,注重實效,代表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民辦文化組織的創立者有農民、工人、退休干部、企業家等。他們懷著對民間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服務群眾的奉獻激情,自我籌劃、自我籌資、自我組建、自我活動、自我創新、自我完善,在人員、資金、場地、器材都較為困難的情況下開辟自家院舍,主動聯系四方,克服生產生活矛盾,漸次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今天有活動場地、活動器材、活動制度、活動隊伍、融資渠道,甚至有經營市場的較為健全的民辦文化組織。曉義村劉繼拴創建文化大院之初僅籌得資金1600余元,購置了晉劇文、武場樂器設備,在活動過程中把樂器保管和使用分配到人,自我保養和維護,歷經十余年器材完好如初。豐澤村夕陽紅文化活動中心把每年節慶期間為企業和單位進行助興演出所得的贊助款集中保管,全部用于器材維護和活動開支。西六支鄉祁城村范青山,20世紀90年代初與家人一道創辦起了八音吹奏教習班,網羅吹奏好手進行技藝交流,挖掘整理傳統曲目30余個。在此基礎上,他組建起了一支經營性的民間吹奏隊,并多次代表祁縣參加國家、省、市級大型文化活動展演,現已發展成為有固定人員30多人,年經營額30多萬元的知名民間文化經營團體。

民辦文化在各個層面凸現出的自主性、靈活性、創造性順應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物自主發展的規律,克服了以往村、鎮集體等公辦文化中“有人參與、管理松弛”的弊端。另一方面,民辦文化組織簡約發展,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小投資、重實效,資源整合利用。據統計,全縣非經營性民辦文化組織(民村、民校合辦除外)中投資基本在15萬元以下,場地以閑置的自家院舍和村委、社區提供的場所為主,器材大多采用獨資、合資或企業贊助和社會募捐等形式購置或自制。參與人員自覺自愿甚至還奉獻自己的積蓄。曉義村晉劇票友文化大院主要骨干30多人,聯系有清徐、太谷等數十個村的近百名愛好者,但是其器材價值不超過3千元,卻排練出了《算糧》《走山》《金水橋》《渭水河》等近10個折子戲。東觀村、民村合辦的文化中心有電子琴、架子鼓和晉劇文武場樂器、音10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響、戲裝等,總價值僅3萬多元,卻能演出30多個曲劇目,而且多次組隊參加省、市、縣的節目調演活動,并獲得優異成績,這在專業團體中是絕無僅有的。權勇文化大院藏書17000多冊,收集電影拷貝1600多部,累計投入11萬元,但其市場價值卻超過了30萬元。在從事民辦文化的過程中,一些“文化能人”還把有消費市場的文化項目推向市場,走經營文化之路。縣里組建的昭馀晉劇團,其組成人員大部分來自于村鎮民辦文化活動點。興藝民間器樂培訓中心等都是由自辦文化發展起來的經營性文化單位。這種花小錢、辦大事、重實效的民辦文化之路,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文化如何建設、如何完善做出了積極探索,也昭示了今后民間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方向。

1.3內容向上,貼近實際,弘揚了新時期構建和諧文化的主旋律祁縣農村文化活動從活動內容、服務形式、文化產品等方面展示的是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揚公民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贊美謳歌新農村建設風貌和新人新事的和諧畫卷,呈現出了向上性、時代性的健康內涵。里村麻萬全文化大院把文化大院辦成學習科技的園地,先后聘請太谷、清徐、平遙等地的農業技術員舉辦溫室大棚、酥梨套袋、肉牛育肥、辣椒加工等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講座,并把講座錄音每周用高音喇叭復播一次。城趙鎮剪紙文化大院里的剪紙藝人們創作的《水滸傳人物譜》《計劃生育大國策》《百業圖》《奧運中國》生動地再現了水滸人物的迥異個性,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展示了祖國建設新貌。東風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舞蹈隊排練的秧歌舞《夸夸咱宿舍新變化》,充分展示了社區建設的喜人景象和她們喜悅的心情。豐澤村夕陽紅文化活動中心自編自導自演,推出了反映婆媳不和的秧歌劇《一日三餐》和《滿月風波》,教育人們贍養老人是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催人淚下,感人至深,公演后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建軍80周年”,權勇文化大院精選出愛國主義影片200多部,在縣城廣場、建筑工地、機關社區、村莊企業等處輪放750多個場次。還主動參與夏季7月份的昭馀文化廣場“電影放映月”活動,使成千上萬名青少年學生和消夏群眾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東觀是全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活動中心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舉辦了“美麗東觀,歌頌家鄉”秧歌票友電視大賽,愛好者踴躍參與,樂此不疲。十七大學習宣傳期間,豐澤村夕陽紅活動中心自編自演了《十頌十七大》《十七大報告十八個新亮點》《縣委書記講黨課》等劇目,受到了黨員群眾的熱烈歡迎。喬家堡文化中心的50多位中老年婦女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主動擔負起宣講十七大精神的光榮任務,挨家挨戶贈送十七大報告和宣講十七大精神。由此看出,民辦文化組織弘揚的是時代的、向上的健康文化、科學文化,彈奏出的是凝聚民力、共謀發展的和諧樂譜[1]。

2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對全縣經濟社會的影響如火如荼的民辦文化,著實成了祁縣精神文明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了廣大群眾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那么,民辦文化帶來了什么呢?一是民辦文化“紅”了祁縣,“火”了文化。全縣八大鄉鎮六大社區都有民辦文化,類型各異,特色明顯,參與群眾呈上升趨勢。有些村還出現了多個文化大院齊頭并進、較勁比勢的勢頭。如豐澤村已發展有五個公益性民辦文化活動點。繼晉商大院之后,文化大院已成為祁縣的又一品牌。2007年權勇文化大院就接待全國各地來訪者近5000多人,還上了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民辦文化的確是“紅”了祁縣。民辦文化大院的“火”使一些傳統的文化項目進一步發揚光大,使瀕于失傳的民間藝術再度予以傳承。祁縣秧歌的上百個曲目、溫曲武秧歌、火流星、祁城民間泥塑、木雕、石刻等傳統項目在民辦文化的襁褓中再度孕育成長,文化資源得以發掘利用,還產生出文化經濟效益。喬家旅游文化開發公司等就是以策劃、生產、銷售傳統特色文化產品(五谷畫、葫蘆燙雕),開展傳統特色文化服務(駝隊、民俗表演)等為主的文化企業。大院文化使得“文化”這塊大蛋糕更加充盈和豐實,著實是“火”了文化。

二是民辦文化彈響了全縣共建和諧的強音,煥發出廣大群眾健康向上的人生心態。無論是晉劇秧歌演唱,還是圖書電影服務,反映出的都是守禮法、講團結、謀發展的向上價值理念,吹起的是黨和政府科學發展共奔小康的奮進號角。參與文化活動的人能遠離麻將桌、是非圈,追求的是經濟富裕后的文化新生活,崇尚的是文明和諧的人生新理念。常年參與文化活動的人員性格開朗、精神矍鑠、身體健康、共事和睦、鄰里團結,沒有賭博、懶作等惡習。文化活動組織著實為城鄉群眾營造了一個和諧的“人文圈”。

三是文化活動營造出了“尊文重教”的濃厚氛圍,影響和培養了新的一代。大院文化的繁榮使一些11(總第101期)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特點及啟示(李衛東等)地方一改以往在文化建設上的“窮文化”、“軟文化”的做法,認識到了扶持發展民辦文化是得民心、見效益的大好事。如豐澤村權勇文化大院就接待本村和縣城學生參觀展覽、觀看電影、閱讀圖書等。在權勇、夕陽紅大院文化的熏陶感染下,豐澤村尊文重教成風。2000年以來新培養大學生80人之多,相當于該村前20年考上大學人數的總和,中考成績連奪全縣農村中學之冠,豐澤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村”。紅紅火火的大院文化,在祁縣大地上營造出了民生和諧、社會文明的發展氛圍,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事業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2007年,非旅游類文化經濟產業實現產值近7000萬元,安置就業3000余人,晉商文化旅游經濟再上新臺階。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已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成績斐然,被晉中市命名為平安縣創建先進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繁榮[2]。

3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經驗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一方面得益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更主要得益于黨政各級組織對民辦文化的培育催生、精心呵護和正確引導。縣委、政府、宣傳文化職能部門和村鎮社區因勢利導,在民辦文化的催生發展中勤于擔當好各自的角色,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發展方針,始終堅持“群眾文化群眾辦、社會文化社會搞”的文化共建方針,積極扶持民辦文化,放大大院文化效應,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事業的綜合進步。

3.1縣委、政府當好“中軍主帥”縣委、政府充分發揮民辦文化組織知曉社情民意、聯系群眾緊密、隨時隨地組織、形式靈活多樣、活動成本簡約、宣傳效果顯著的優勢,一是堅持推進“文化祁縣”發展戰略,對民辦文化發展予以重點支持;二是進一步加強黨和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把文化工作納入縣四大班子領導工作責任制,把發展壯大民辦文化作為基層文化工作的重點。縣委書記、縣長多次深入民辦文化大院了解情況、現場辦公,放大大院文化示范輻射效應;三是在執行和制定“十一五”規劃中把公益性文化事業經費比占到當年財政支出的1%,并逐步加大在公益性文化事業支出中扶持民辦文化發展的投資比例;四是啟動文化陣地設施綜合利用工程,把機關單位、學校企業、村鎮社區內的文化活動室、活動場地摸清底數,由鄉鎮和系統黨委與產權單位協調,優先民辦文化組織開發使用。如曉義村、東觀村、里村、北左村,都是由村委出面提供場地,出讓給民辦文化大院使用的;五是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民辦文化參與企業和公益性文化活動,推廣“經濟帶文化、文化促經濟”的企業文化和民辦文化相結合的運作辦法。每年元宵節文藝活動的社火隊伍中的絕大部分表演者來自于各村鎮、社區的文化大院,單位、企業舉辦慶典和縣里舉辦的消夏文化活動中,都能見到民辦文化大院活動隊的活躍影子;六是積極支持文化部門工作,把鄉鎮、社區的文化服務干事全部列為財政供養人員,解決其后顧之憂,把轄區內民辦文化的發展狀況列為其崗位工作目標的考核內容。通過以上措施給予了文化大院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和寬裕的政策環境支持,使得祁縣民辦文化近三年來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趨勢。

3.2宣傳、文化部門勤做“護花使者”一些文化組織初建伊始,大部分傳唱的是傳統劇曲目,沒有新意。宣傳、文化部門就及時選派專業創編人員深入到村鎮大院實地采風,并緊密結合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利用文化大院活動陣地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和科技知識。如十七大精神學習宣傳期間,把100多冊報告和輔導讀本贈送到權勇文化大院和豐澤村的黨員農民手中,縣委書記、宣傳部長等領導親自到場為大家做十七大精神學習輔導,暢談學習體會;文化部門組織編創人員深入到古縣鎮、城趙鎮等村辦文化組織幫助活動群眾編排膾炙人口的小節目。文化部門實行了文化系統單位、鄉鎮文化中心專業人員包鄉鎮、蹲村戶的辦法,經常性地深入到各文化組織和活動點實地輔導,與活動群眾一道載歌載舞,錘煉品賞。節慶和農閑時間文化大院里到處能見到文化服務人員忙碌的身影。文化館多次深入大院進行圖書、圖片展覽指導,圖書館服務人員為文化大院的圖書分類編目,文化中心對電影拷貝名單進行整理打印,宣傳部的領導經常去文化大院摸排調研,為其排憂解難、鼓勁打氣,還整理編寫事跡材料,發揮其在民辦文化建設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文化部、省文化廳等單位獎勵權勇文化大院電影機、發電機,把其列為財政部、文化部“送書下鄉工程”配送點。宣傳、文化部門對權勇等文化大院的培養和宣傳更加堅定了創辦者辦好大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3.3村鎮、社區甘做“娘家人”村鎮、社區黨支部、村委從為民服務的宗旨出發,給予了文化組織最大限度的支持,擔當了“娘家人”的角色。北左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委辦公設施破12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舊,但對于開辦的晉劇票友文化大院以場地、水暖電和購置電視機、VCD機等設備的支持;豐澤村支部、村委在近年來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投資400余萬元興建了中小學校和完成了村內街道硬化,又專門撥付5萬元興建了100多平米的室內小劇場,購置了樂器、音響等設施,專門提供給“夕陽紅”文化活動中心常年使用;權勇之所以能成為全縣文化大院示范戶和省、市民辦文化業的優秀典型,離不開豐澤村支部、村委二十余年的關懷支持。在1995年集體經濟極度貧乏的情況下,是老支書自己借錢支付他全年的電影放映費,在他面臨困難,產生停辦大院的念頭時,是村委領導及時給予諄諄教誨和物資支持,扶持他的文化大院走到了今天;東風路社區安康小區是全縣最大的居住區,該區物業中心面臨收費困難、更換鍋爐資金緊張的困擾,仍出資5萬多元新建了文體操場,購置了2萬多元的活動器材,并出資主辦了該社區文體表演大賽和慶典晚會等。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正如里村文化大院的創辦者麻萬全所言,“沒有支部、村委的關懷支持,沒有老百姓的熱情相助,我們是辦不到今天的。有了娘家人的支持,我們信心更足了,勁頭更大了。”

4祁縣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啟示4.1黨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文化工作的領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不僅是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的需要,也是滿足農民求知、求樂、求富的需要,更是提高競爭力、發展地方經濟、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需要[3]。黨委和政府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戰略高度,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努力弘揚優秀文化,改進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積極將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充分保證對農村文化經費的投入,落實國家扶持公益文化事業的各項政策,切實承擔起政府發展公益文化事業的責任,推動農村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4.2培育農村文化市場,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要按照“群眾文化群眾辦、社會文化社會辦”的思路,轉變觀念,改進方法,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興辦農村文化事業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業,逐漸建立起多渠道的農村文化建設投資的新體制。要圍繞滿足農民文化消費多樣化的需求,著力構建以戲劇、電影為“主打產品”、以農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文化產品供求體系,探索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政府要建立“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享受”的機制[4]。拿出適當的政策補助,作為激活農村文化市場的推動力,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把戲劇、電影下鄉納入市場機制軌道。要鼓勵、引導、幫助、扶持農民從自身需要出發,開辦文化大院、農村圖書室、農民演出團體及經營文化產業。要把文化大院等作為農村基層文化活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掀起群眾文化活動的熱潮。4.3要大力培養和發展業余兼職的群眾文化隊伍專職的基層文化工作人員數量有限,活躍基層文化活動必須依靠大批群眾文化骨干。要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參與基層文化建設,不斷擴大基層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保護和發揮人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要充分重視蘊藏在農民群眾中間的創造力,積極發掘和推廣具有農村特色的文化活動形式,提高宣傳文化機構對農民群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5]。鼓勵創作和演出農村小戲等深受廣大農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積極推廣優秀農村文藝作品。在農村培育和發掘一批熱愛農村文化事業愿意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文化骨干,建立一支不走的農村文化工作隊伍,充分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晉中市委宣傳部.2007文化晉中建設報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晉中市委宣傳部.騰飛的晉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宣傳部.改進創新服務“三農,一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座談會材料匯編[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5

[4]中央文明辦.大力加強基層思想文化建設——‘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材料[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4.

[5]田翠翠,齊心.農民閑暇[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