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社會化發展管理思考

時間:2022-12-16 10:58:00

導語:工會社會化發展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會社會化發展管理思考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偉大實踐中,各級工會在黨中央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指引下,積極探索工會工作社會化、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和工會工作品牌化的有效途徑,取得了積極成果。本文就工會工作社會化、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和工會工作品牌化的內在關系、作用和協調發展,做如下探討。

一、工會工作社會化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工會十四大以來,各級工會適應經濟關系、勞動關系、職工隊伍發展壯大的深刻變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樹立開門辦會理念,廣泛借助社會資源、建立社會化維權機制,推進工會工作社會化,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黨中央的充分肯定。2004,總書記對義烏市工會維權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完善在工會組織領導下的維權機制很有必要。要總結經驗,不斷強化職能,更好的為職工服務。”2005午9月15日,全總在義烏市召開全國工會維權機制建設經驗交流會,王兆國同志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有效整合工會內外資源,逐步形成社會化維權格局。”2005年12月10日,王兆國同志在全總十四屆七次主席團(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堅持社會化的維權方式,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重視、社會支持、職工參與、工會運作的維權格局。”習在中國工會十五大的祝詞中明確要求:“要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職工權益機制中發揮工會的特點和優勢。”“要把更多資源和手段賦予工會組織,把黨政所需、職工所急、工會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給工會組織去辦,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社會影響力,為工會事業發展創造更好環境。”理論和實踐證明:工會工作社會化與工會本質屬性緊密相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二、工會工作社會化的內涵

工會工作社會化是指:工會按照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要求,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發展規律,把活動空間向社會領域拓展、同時廣泛借助社會力量開展工會工作、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的一種雙向互動過程。通過工會工作社會化,可以使工會工作轉變傳統的“內循環”、“小循環”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取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持、社會參與和社會認同,創造更為有利的工會工作社會環境和條件,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其具體內涵是:

(一)工會維權方式的社會化。即:借助社會力量維權,構建社會化維權格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勞動關系的日趨復雜化,使工會組織履行維護基本職責的難度越來越大,迫切要求工會組織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職工權益機制中發揮工會組織的特點和優勢,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會運作、職工參與”的社會化維權格局。

(二)工會活動領域的社會化。即:把活動領域向社會拓展,工作成果得到社會認可,工會作用得到更好更大的發揮。改革的深化和開放的擴大,工人階級隊伍的日益發展壯大,使工會工作的領域和對象產生了新變化和新特點,迫切要求工會組織在黨的領導下,主動爭取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群眾組織的特點和優勢,把工作向社會各層面、各種所有制企業拓展,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最大程度地把工會工作做到職工群眾當中去。

(三)工會自身建設的社會化。即提升工會組織的社會形象,擴大工會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建立職業化工會干部隊伍,提高工會干部的社會參與、社會對話、社會運作能力。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使工會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迫切要求工會組織強化自身建設,提高組織職工、引導職工、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社會化的有效途徑,努力增強工會組織特別是基層工會組織的活力。

三、工會工作社會化的內部結構和相互關系

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品牌化是工會工作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工會工作社會化,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品牌化和工會工作社會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和工會工作品牌化的結構性作用。

(一)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近年來,各級工會從全局性、戰略性高度來加強自身建設,拓寬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方式,加快了基層工會干部的職業化建設。如,鄉鎮、街道工會、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和區域性、行業性非公有制小企業聯合工會、工會聯合會,通過社會招聘積極引進懂經濟、懂管理、懂法律、懂政策的專業人才,充實基層工會干部隊伍,提高了工會的社會化維權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工會工作社會化。一是基層工會干部的招聘、選拔、任用由上級工會黨組織決定,體現了黨管干部的原則,保證了基層工會干部向黨組織負責、向上級工會負責。二是推行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實行社會化招聘、派遣式任用,使基層工會干部擺脫企業勞動關系的束縛,與企業老板站在同一個平臺上,解決了工會主席受制于雇主不敢維權的問題。三是職業化基層工會干部熟悉工會業務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利用專業化知識和能力,專心,專業、專職、專責地發揮出工會組織應有的作用,提高了工會工作水平。四是職業化基層工會干部成為增強基層工會活力的重要力量,避免了“空殼”工會的現象。

(二)工會工作品牌化。改革開放以來,工會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送溫暖工程”、金秋助學活動、困難職工幫扶體系等工會工作品牌,有效地把工會工作的職能作用以品牌的形式展現出來,成為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系、增強工會工作影響力、促進工會工作社會化的基礎力量和有效載體。工會工作品牌還具有凝聚、培育和激勵廣大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作用,以廣大職工為主體開展的“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創建“工人先鋒號”和職工素質工程、女職工建功立業工程等活動,弘揚了勞模精神,激發了職工潛能,展現了當代職工風采,形成了奮發向上、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良好社會風氣。

(三)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品牌化和工會工作社會化的相互關系。工會工作社會化是發展趨勢,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和工會工作品牌化是促進工會工作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并且存在一定的形態和結構,對工會工作社會化具有推動力,三者的關系緊密聯系、相互促進。我們當前和今后的任務,就是要推進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品牌化和工會工作社會化的協調均衡發展。

四、進一步推進工會工作社會化的思路

(一)堅持科學定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必須高度重視工會工作社會化建設。通過工會工作社會化建設,創新工會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和活動方式,實現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方針任務。

(二)堅持協調發展。促進工會工作社會化,必須堅持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品牌化與工會工作社會化的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和工會工作品牌化的基礎性,結構性作用。

(三)堅持從實際出發。推進工會工作社會化,必須從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三者關系相互配置,相互促進的協調發展原則和規律,做出規劃,采取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