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考察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8 06:1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會考察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是指導注重。首要指導負責機關公事員年度審核工作指導小組組長。為做好公事員治理工作,常常組織公事員司法律例學習。專門制訂了成都會糧食局公事員審核施行意見(試行)。
二是嚴厲貫徹執行《公事員審核規則(試行)》的狀況。依照施行意見執行成都會糧食局公事員審核治理。依據小我自評和民主引薦的狀況在必然范圍內調查群眾對被審核人德、能、勤、績、廉的評價,并依據測評狀況合理給出響應分值(滿分為100分),引薦年度績效審核優異等次人員。依據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的有關規則,市糧食局機關優異等次人員比例按總人數的15%執行。即:機關昔時度可評定優異等次公事員7名(不含局級指導)。每年評選出的優異公事員經公示,無狀況反映。
三是嚴厲貫徹執行《公事員獎勵規則(試行)》。我們嚴厲依照《公事員獎勵規則(試行)》規則的獎勵前提、規范、權限和順序施行、報批獎勵,無違規景象。
篇2
9天、3個國家、13場活動,前沿技術標桿企業探訪、投資并購項目對接洽談、政府級交流合作論壇,一次歐洲汽車前沿核心之旅就這樣結束了。
這是由《汽車商業評論》雜志主辦、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局提供資源支持的“2016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歐洲行”活動。
考察團的成員來自中國汽車投融資機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企業、汽車整車貿易公司及地方政府招商部門。
從5月11日至20日,他們在德國慕尼黑、斯圖加特、意大利都靈、英國考文垂等汽車工業重鎮,了解和學習了歐洲重點國家在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的前沿技術、管理水平與可持續發展能力,與他們交流的對象包括當地政府貿易促進部門、相關汽車協會組織和汽車技術研發企業以及相關律所、會計事務所、咨詢公司等。
更為重要的是,有關項目還進行了實質性的合作洽談。
中國客
這是《汽車商業評論》雜志和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共同組織的第二次中國汽車產業赴歐考察活動。
去年6月初,由兩家國內汽車投資基金、國內零部件企業、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組成的考察團,歷時9天,分別到訪德國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捷克布拉格、法國巴黎,對當地汽車產業進行了考察。
歐洲汽車產業極具創新的研發技術和專業精神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印象,結合中國汽車領域活躍的資本和廣闊的市場需求,兩個全球重要市場的聯合,已激發出巨大的合作想象空間,中歐汽車產業在資本、技術、產品、制造等領域的全面投資合作實踐正在掀起。
今年的“2016中國零部件企業歐洲行”活動,從去年底時就已啟動,并在《汽車商業評論》雜志及新媒體平臺上進行了預熱,先后了上百個歐洲汽車及相關產業投資合作項目,引起了中國國內汽車行業和投資者的極大興趣。
這也使得今年的歐洲行考察活動務實而有效,有志于在歐洲進行并購和投資合作的中國企業很多都是帶著任務和明確目的出發的。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副院長、蘇州清研資本管理企業董事長王邵明今年已是第二次參加歐洲行活動。
蘇州清研資本管理企業是專注于投資汽車核心零部件及相關領域內創新企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而成立于2011年7月的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已孵化培育了50余家高科技創新企業,形成了包括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設計、汽車電子、智能汽車、車聯網、新能源以及汽車后市場服務的高技術產業集群。
王邵明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他負責汽車新技術的產業化以及國內外汽車高科技企業的投資及并購,目前共有4只基金投入汽車領域,今年年底還將專門成立一只基金,有30億元左右的資金將專注于海內外的并購,此次來歐洲考察的目的正是尋找合資并購的標的物。
蘇州凌創電子系統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汽車零部件的檢測、設備和服務,目前正在進行股改,準備在A股上市。公司董事李志明表示,此次來歐的目的主要是看重了德國企業在自動化裝備方面的優勢,他正在尋找汽車企業的二三級供應商、大功率電機制造商、專注汽車零部件檢測的軟件和服務設備、測試工具的關鍵零部件等。
卡爾斯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文海和其同事季琳君,也參與了此次歐洲行考察團,但基本上是與考察團“若即若離”,因為卡爾斯主業做汽車進出口貿易,在歐洲已有很多業務,在跟團考察時往往會抽空去歐洲其他地方臨時跑業務。
趙文海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卡爾斯除了做進出口貿易和汽車物流,還在天津泰達開發區建立了汽車零部件研發基地,其沖壓件產品已配套于豐田汽車工廠此外他們還在為寶馬汽車電池的部分元器件做研發設計。
“我們這次來歐洲希望能找到有_定知名度的品牌但經營狀況不太好的企業進行合作,并且運作在中國落地?!彼f。
江蘇日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是蓉珠,把這家位于江蘇常州的鄉鎮企業做到了年銷售額2.5億元的規模,并將在A股上市。
這家公司目前是大眾和奧迪的全球供應商,公司主要做汽車清洗系統和傳感器兩大類產品,此前他們同德國企業已進行了多個項目的合作,2009年在德國卡爾斯魯厄設立了研發中心,并就光學原理項目進行了臺作。
是蓉珠表示,這次歐洲行主要尋找一些技術先進的合作伙伴,將考察汽車電子模塊前端設計、有自己品牌的精密注塑模具和嵌件企業。
像王邵明、李志明、趙文海和是蓉珠這樣帶有明確目的和誠意的投資及合作者,在此次歐洲行考察團中不在少數。
當這些有巨大的中國市場做背書、擁有投資能力的“中國客”一踏入歐洲大陸,立即引起了當地相關汽車企業及機構的極大興趣和合作熱情
在中國商務部投資促局駐外機構及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等的推薦下,本次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歐洲行考察活動,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
他們分別邀請考察團在德國斯圖加特、意大利都靈和英國考文垂參加了當地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組織的論壇,與更多的企業增進了彼此了解和溝通,尤其是擴大了合作的范圍,增加了合作的可能性。
因為此次“2016中國零部件企業歐洲行”所考察的地方,均為歐洲乃至世界汽車工業重鎮,也是全球汽車零部件工業的最前沿核心,除了合作洽談,對當地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車及創新模式的學習和交流也是考察的重點。因此,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安排與相關企業的訪問交流。
慕尼黑
5月11日,歐洲行考察團首先參觀了位于慕尼黑的寶馬總部的寶馬汽車博物館,適逢寶馬剛剛度過百歲生日,這里展出了寶馬汽車和MINI、勞斯萊斯等寶馬旗下品牌的最新車型。
在由霍金路偉律師事務所(HoganLovellsInternationalLLP)舉辦的歡迎及交流活動上,霍金路偉律所律師彼得?胡伯(PeterHuber)向考察團介紹了“中國投資者在德并購需要知道的8件事”:1.要有好的時機;2.中國投資者在德國很受歡迎;3.進行收購不需要獲得許可;4.合并審查對中國投資者不是問題;5.經營―項業務不需要許可證;6.需要在德國當地有聯絡人;7.工會或聯盟不能阻止交易達成;8.會涉及房地產方面的交易。
“我叫施改革,因為上世紀90年代曾經在中國南京大學讀過中文,在起中文名時正好中國在進行改革,所以就起名叫施改革。”在彼得?胡伯講完后,一個操一口流利中文的光頭“老外”登臺了。
他是巴伐利亞中德經濟文化協會執行主席施改革(Stefan Geiger),在他看來,經濟的持續增長,加入世界世貿組織,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所有這些明確地向世人展示:中國作為投資地和貿易合作伙伴的意義在以后幾年將進一步增加,而巴伐利亞需要一個中國關系網,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他們建立了“巴伐利亞中德經濟文化協會”作為連接巴伐利亞和中國有關活動的一個注冊非盈利協會。
目前,巴伐利亞中德經濟文化協會已從17個創始會員發展到現在超過180個會員,會員包括奧迪、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NZG、德勤、中國的華為、天津泰達等。協會主辦的眾多系列活動包括培訓、進修班和中國商務考察之旅。為中國商務代表團舉辦城市投資招商會,為中國工商業者量身定制德國經理人培訓。
實際上,隨著中德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類似對中德之間交流和提供并購咨詢服務的公司在德國有很多。易企買(iMaGe)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構,它由德國兩家律所――緯澤和遠景共同出資建立,易企買法律咨詢合伙人何昕表示,德國緯澤主要提供并購的法律服務,遠景提供并購的財務咨詢,而易企買提供的不是單一的并購的法律或財務服務,而是涉及到綜合資源運用的一站式服務。
顯然,他們對中德之間并購情況非常熟悉。5月12日,在慕尼黑舉辦的中國歐洲行考察團與德國Perspektiv有限公司以及緯澤公司的對接會上,易企買合伙人韋約亨(Jochen Wierz)就中德并購情況發表了演講。
根據韋約亨的統計,中國并購德國的目標企業是銷售額在1000萬歐元以上的企業。自2004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德國并購數量不斷增加,主要目標行業包括汽車、機械制造和醫療保健等。
從2011年開始,中國企業對德并購投資有強勁發展的勢頭,已經從2011年的每年12宗發展到了2015年的29宗,2016年第一季度已達7宗。
韋約亨認為,系列并購呈現出這樣的特點:自2005年以來,每10筆中德并購交易中就有一筆是由“系列并購投資人”完成的;拓展自身品牌與技術、進入目標市場是主要的并購動機;德國企業對中國賣方的信任度明顯增加;戰略合作和合資企業作為中國中小企業投資的備選方案;進行破產重組并購采取的是“高風險/高回報”式的市場進入策略。這種類型的并購只能借助專業指導才可進行;擁有德國市場經驗、專業的系列并購投資人,并購成功率較高。
據韋約亨介紹,十分之一的并購由系列并購投資人完成,中航集團已在德完成5個并購。從2004年到2016年第一季度在德國完成至少三次并購交易的中國投資人包括中航集團、安徽中鼎控股、上工集團、均勝電子、中集集團。
“據我的觀察,這些企業第一次并購的時候都是并購的德國破產企業,把這個作為進入德國市場的入口,然后再進行更大更復雜的并購?!彼J為并購成功的關鍵是長期的戰略規劃。
韋約亨以上工集團的案例進行了驗證:從開始簡單的并購到在很短時間內進行后續的并購,這些都是通過跟德國管理團隊的合作,打開了行業和產業的通道。
上工集團的經驗是:溝通是關鍵,建立信任是最大的挑戰,要以德國的企業管理模式管理被并購企業。
Proyecta Ventures項目基金管理合伙人邁克爾?豪克(MichaelHoeck)為歐洲行考察團帶來了三個投資項目。
Proyeeta Ventures于2011年成立于德國慕尼黑,專注于種子期風險投資機構,對技術型初創企業提供長期支持,重點關注機動車和可再生能源。
邁克爾?豪克介紹的三個項目都跟汽車和新能源相關:1.采取直運銷售模式供貨可在家充電的UNU Mo-tors電動摩托,UNU在柏林有20多名員工,產品已投入市場,A輪融資正在進行;
2.給載重汽車裝上尾翼后能有效節省燃油7%的BETTERFLOW有限公司項目,該項目擁有歐盟專利,目前公司在德國亞琛有超過4名員工,計劃于2017年夏進入市場,已通過原型產品駕駛測試;
3.水流速度只要達到2m/s就可以利用水輪發電、費用低廉的REAC能源項目,這個項目處在最開始的階段。
LEANTEC公司總經理史密斯還在交流會上介紹了他們的電動汽車高功率電機投資項目,該項目較為成熟,電機扭矩密度和高效能,成本低,安裝所需空間小。
歐洲行考察團通過在慕尼黑與律所及會計事務所等機構的接觸,并初步接觸了合作項目,可以說為歐洲之行的交流打下了理論基礎。
斯圖加特
5月13日下午,剛剛換屆的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政府迎來了中國的客人。
巴登符騰堡州擁有戴姆勒、保時捷、博世等世界著名汽車企業,斯圖加特是州首府。“中德汽車產業合作交流會”就在位于斯圖加特市的巴登符騰堡州經濟部舉辦。
除了歐洲行考察團外,中國銀行駐法蘭克福分行、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和企業駐德代表處也參加了會議,德國沃爾夫斯堡股份公司、GL自動化有限公司、龐巴迪Primove、保時捷、南德意志集團、普華永道等來自中德汽車領域的企業、科研機構、咨詢機構、協會代表等近百人出席會議。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經商領事朱偉革到會致辭,他表示,近年來中德關系取得長足進展,兩國政府高層互訪頻繁、企業合作日益密切。中國經濟雖面臨下行壓力,但基本面仍然良好,今年開局良好,產業結構進―步優化。
巴符州經濟部中小企業與市場司司長萊希爾(Hartmut Reichl)表示,新一屆巴符州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對華經貿合作,中國是巴符州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巴符州國際經濟及技術合作公司等機構將積極為中資企業落戶提供服務。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汽車產業部主任林若塵也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現狀、熱點和投資機遇。
他說,中國經濟和汽車產業―直處于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國汽車行業可以關注的投資機會很多,下一步市場的變化在于,中國對更低能耗、更高品質、更加智能的產品需求在快速增長。
因此中國汽車市場的機會就在于中國汽車的跨代過程中的機會。從傳統產業向新的趨勢邁進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機會非常多,此外還包括汽車的輕量化、汽車共享、汽車后市場等等。
巴符州電動汽車及燃料電池局代表喬納斯?馬辛(Jonas Massing)介紹了巴符州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除了戴姆勒、保時捷、奧迪、博世等領先的汽車生產及零部件供應商,數量眾多的細分領域專家企業以及超過30萬的從業者,賦予巴符州雄厚的行業基礎。他還從國家及地方層面解讀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認為電動汽車將在2017年后步入高速發展的軌道。
來自中國的中德(沈陽)裝備制造產業園投資促進局局長肖永和江蘇日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是蓉珠分別從各自角度表述了對德國方面的需求及合作經驗。德國Evandus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彼得?斯托爾特則介紹了汽車行業發展新趨勢以及該公司對華合作的設想。
德國羅德律所合伙人、亞洲稅務負責人Mathias Muller有個很中國的名字一一慕容滿庭,他在演講中以綠顏色的汽車和帽子在中國不吃香為例來強調了中德文化的差異。
一份引自華為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57%的德國人對中國文-化感到非常陌生;50%的中國人對德國感到非常陌生,因此進行境外投資最大的挑戰就是互相信任和理解。
慕容滿庭認為,中國企業在德國并購成功需要五大要素:一是戰略,涉及到增長、能力、市場份額、協同效應、本地化要求及低成本運作等;二是領導,涉及到縮短談判、成本控制、機密數據保護、如何保全面子等;三是盡職調查,涉及到強度、項目、合適的顧問、可支配性等;四是主觀意愿,涉及與管理層氣氛是否融洽、收購是否符合主觀意愿等;五是并購后的整合,并購后的整合往往被人們忽視,但它卻是并購成功的關鍵因素,而且并購后的整合幾乎涉及到公司的所有部門。
此外,慕容滿庭還對并購中的盡職調查、如何確定收購價格等關鍵要素作了說明。
會后,與會的中德企業家們就投資和合作展開了廣泛交流。是蓉珠對這種交流的感受是,中國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制造需要和國際上知名的特別是德國制造來進行技術合作,才會有更大的蛋糕和平臺。
她表示,之前她也談過合資項目,但德國企業對中國有很多疑問,通過這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民營企業以市場為中心,與德國汽車產業強大的技術相結合,中德之間在互相信任和交流的平臺上可以打開中國和全球市場,實現雙贏。
5月13日上午,在參加“中德汽車產業合作交流會”之前,考察團還來到了斯圖加特的HUBER集團進行交流參觀,該公司是很多著名汽車生產商的獨家供應商或一級供應商。在中國的客戶包括長城、江鈴、慶鈴、福田,涵蓋了轎車和商用車。HUBER曾在2008年給慶鈴做過一種與共軌技術平行的汽車排放系統升級,為其節約了大量成本。
HUBER集團CEO馬丁?胡伯(Martin Huber)介紹說,他們的產品分三類,一是工程技術,提供硬件和軟件,做結構和應用設計,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如測試、研發等;二是各種材料的機器罩子;三是復合材料、金屬材料,硬件的焊接和電器元件的設計等。
“我們的業務集中于從低端到高端車輛的所有電動集成和電器系統,技術附加值很高,每年的銷售額增長都在500萬歐元左右。目前也在做電動汽車的分析和在線監測、蓄電池的管理、48V電池管理系統等。最近和雅馬哈合作在搞研發?!瘪R丁?胡伯說。
EFA-SGmbH(斯圖加特電動車有限公司)是一家將柴油車改裝成電動車的公司,公司創始人瑞恩哈特里特(Reinhardt Ritter)完全是憑個人興趣建立起的這個公司,他在1991年買了_一輛全新POLO,他將自己在機械企業做技工學到的數控機床技術應用到POLO車里,將其改裝成了450V電壓的電動車。后來戴姆勒奔馳看中了這個技術,幫他申請了專利。
2009年他成立EFA-S公司,專門開始改裝從350-380V的電池。目前他們公司使用的是同步電機,其優點是效率很高,能達到97%的能效。第二個優點是能在0轉速的情況下達到正常的轉矩,即800N?M。第三個優點是體積小。但缺點是需要特殊的磁鐵塊,這個磁鐵塊目前由中國生產,中航鋰電是其穩定的供應商。
目前EFA-S已與UPS簽訂改裝電動車的合作協議,2014年完成了20輛訂單,給巴黎市中心的做物流車。
都靈
都靈作為意大利第三大城市和工業中心,僅就汽車產業來講,都靈擁有鼎鼎大名的菲亞特集團和各種汽車設計公司。
5月16日上午,在都靈汽車工業協會舉辦的合作交流會上,意大利汽車YAk協會(ANFIA)國際部副主席皮爾蘭格洛?佩西(Pierangelo Peisi)向歐洲行考察團介紹了意大利汽車工業和市場情況。
他表示,ANFIA已有100多年歷史,有270家會員單位,其中大型企業占10.4%,中型企業占21.5%,小型企業占41.8%,微型企業占26.3%,而大型企業貢獻了40%的產值。
2015年,意大利乘用車新車銷售157.6萬輛,出口38.6萬輛;商用車新車銷售15萬輛,出口29萬輛。但實際上意大利汽車市場整體處于下滑趨勢,2015年比2007年下滑幅度達37%,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意大利作為技術領先的汽車強國的地位。
在接下來的環節里,來自意大利的三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分別與中國考察團進行了一對一洽談,這三家意大利企業分別是:主要生產機械密封件和汽車冷卻水泵的密凱加集團、CMD發動機公司、做內飾注塑制造和加工的SOAG公司。
密凱加集團技術銷售總監馬可小尼卡薩(Marco Benincasa)當場就合作問題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副院長、蘇州清研資本管理企業董事長王邵明達成了一致意見,一個月后馬可?本尼卡薩將到訪蘇州進一步溝通。
5月16日下午,考察團來到都靈理工大學,參觀都靈理工大學13P創業孵化基地,該孵化基地成立于1999年,覆蓋領域包括清潔技術、醫療、信息電子技術、機械、能源等。
據13P創業孵化基地高級顧問馬里奧?維特恩(Mario Vittone)介紹,前后已有188家企業進入孵化基地,目前在孵化基地內托管的企業有44家,已成功孵化出94家企業,31家淘汰出局。
5月17日上午,歐洲行考察團參觀了長安汽車沒在都靈的歐洲設計中心
據長安汽車歐洲設計中心副總經理王崠介紹,2006年,長安歐洲設計中心在意大利注冊成立,目前已從一家小型辦公室發展為中型設計公司,擁有來自13個國家近160名員工,不乏曾經在大眾、寶馬、豐田、福特、賓尼法利納等世界知名企業服務過的資深設計師。
從2006年到2009年,長安汽車歐洲設計中心為長安汽車樹立了“好看”的產品形象,從2010年到2015年,則用時尚締造了長安品牌的全新形象,CS75、CS35、逸動、悅翔等產品的外形設計都從這里誕生,另外,長安CS95更是受邀入駐了都靈國家博物館。
他表示,長安汽車歐洲設計中心除了做好造形設計,還利用地理優勢將優質供應商資源引入中國長安總部,同時也發揮橋頭堡作用,了解消費者需求,為長安汽車進入歐洲打好基礎。
考文垂
5月17日,歐洲行考察團來到英國考文垂,感受到了極大的熱情。
考文垂是英國汽車工業的發祥地。1896年英國第一輛戴姆勒汽車在此誕生,此后,考文垂就一直是摩托車與汽車的制造中心,霍博(Humber)、捷豹(Jaguar)、羅孚(Rover)、凱旋(Triumph)等一大批汽車品牌均誕生于此。
不過隨著英國汽車工業的萎縮,這些品牌均已旁落,目前僅有捷豹總部依然設在考文垂,并且有自己的工廠。
盡管如此,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強國,英國依然保持著在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
5月18日上午,歐洲行考察團參觀了米拉公司(HORIBA MIRA)及米拉科技園企業的電機控制系統和電池測試試驗室、車聯網機器人演示,并乘車進行了賽道體驗。
米拉公司1946年由英國政府創立,1975年成為獨立的車輛工程咨詢公司,是全球頂級底盤和NVH開發工程公司。
米拉公司擁有自己的試驗場和近37座大型試驗設備,以及600余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其中75%為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其試驗場試車道總長達100公里。
米拉科技園已成為歐洲最大的交通運輸研發科技園,已經吸引了賓利、豐田、捷豹路虎、本田、博世、大陸、采埃孚、固特異等很多全球知名汽車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落戶。
米拉公司商務總監泰瑞?西伯(TerrySpall)表示,之所以這些公司會選擇米拉科技園落戶,除了這里的全球頂級研發資源,還因為這里處于英國的中心地帶,入駐成本低,入駐后五年內免稅,周邊有17所大學,不乏教垂大學、華威大學這樣的國際名校。
事實上,米拉公司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自1990年就已開始,為許多自主品牌完成了大量開發項目,例如廣汽傳祺的第一款車就是在這里進行的測試,此外米拉公司與奇瑞、北汽、吉利等也都有合作,米拉還設計了中國第一個高標準試驗場(襄樊試驗場)。
除了與米拉的合作,中國國內汽車企業還在英國建立了研發中心,例如上汽在伯明翰設立的上汽英國技術中心,依托上汽MG英國公司開發新車型和動力總成。此外長安汽車也在諾丁漢建立了長安汽車英國技術中心,主要擔負動力總成的研發。
5月18日下午,“英中汽車產業合作論壇”在考文垂汽車博物館會議廳舉行。在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和考文垂市政府部門的組織下,當地汽車及相關企業幾乎傾巢參與,與中國考察團進行交流。
例如具有120年歷史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Covpress公司、為F1車隊提供服務的Delta公司、打造純手工復古豪華跑車的David Brown公司、Gibbs水陸兩棲汽車公司、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領先者的RDM公司、West-field跑車公司等。
此外,英國新能源推進中心、英國特殊尖端車輛協會、賽車行業協會、英國議會考文垂西北部議員、華威地區議會等也參加了論壇。
在考文垂華威地區企業合作局主席喬納森?布朗寧(Jonathan Brown-ing)的主持下,英國貿易投資總署中國關系主管凱蒂(Katie Lee)和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汽車產業部主任林若塵分別介紹了英國涉華合作情況和中國汽車產業的狀況及機會。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汽車產業局研發專家杰奈格雷(Jay Nagley)表示,目前英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歐洲惟一增長的市場,英國汽車本地化比例也不斷上升:從2012年的36%增長至2015年的41%;同時相比2011年,2015年英國汽車的銷售額已經增長32%。到2018年,英國汽車年產量將達200萬輛,比2009年翻一番。
他告訴中國考察團,未來英國政府的投資將側重于低碳、輕量化和車聯網三個關鍵領域,其中低碳方面將投入10億英鎊;到2015年將投入4000萬英鎊用于輕量化復合材料的研發;未來五年內將投入2億英鎊用于車聯網方面的研發。
根據統計,英國每年有1700人以上死于交通事故,全球的這一數字則達到了150萬人;在英國,每位司機每年因擁堵花費的時間是30小時,如果在倫敦則達到96小時;英國人口的老齡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駕駛證而不能開車。
英國商務創新技能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中心主任邁克爾?泰伯特(Mi-chael Talbot)在“英中汽車產業合作論壇”說,以上的這一切問題未來將通過智能網聯車來解決。智能網聯車將提升道路使用率,節省燃料,提高空氣質量,節省時間,并將提高老人或弱勢人群的生活質量。
他說,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英國成為對自動駕駛最為積極、監管寬松的國家。2015年,英國政府成立了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中心(CCAV),并規定目前英國境內道路上都可以測試無人駕駛車輛,無需特別許可或擔保,只需滿足三個條件:測試車輛必須是道路上使用;有受過適當訓練的駕駛員;保險必須到位。
正因英國已成為研發自動駕駛的最適宜的地方,沃爾沃汽車已將做無人駕駛測試的兩個地點之一放在了倫敦進行,另一個是沃爾沃在瑞典的研發中心。
英國汽車制造商工作組主席兼英國特殊尖端車輛協會主席朱利安?特納(Julian Turner)在演講中透露,目前全球有11個主要汽車制造商和前20家汽車供應商中的18家已經在英國投資運營,英國汽車零部件每年大約有30億英鎊的供應缺口,這也給海外投資者進入英國的汽車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投資機會。
本次考察團成員、卡爾斯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文海因在論壇上介紹自己時表達了尋找整車或改裝車合作伙伴引入中國的愿望,論壇剛一結束便被英方企業圍了起來。
實際上,此時歐洲行考察團的成員已被“分隔包圍”,場面熱烈融洽。來自遼寧曙光汽車、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管委會、順義區政府、常州市商務局等考察團的成員也分別被英方人員圍起來溝通交流。
本次論壇的舉辦地點在考文垂汽車博物館二樓,雖然會議廳內人聲鼎沸,氣氛熱烈,但博物館一樓的展廳內則顯得冷清寂寞。
這里展示的各種交通工具代表了英國汽車工業曾經的輝煌,凱旋、捷豹、霍博、羅孚這些閃耀的品牌,對于英國汽車工業來說已顯黯然,但二樓會議廳里的暢談也許預示著這些品牌正在以另一種形式延續榮耀,他們厚重的技術沉淀將憑借中國廣闊的市場與中國汽車產業重新融合聚變。
事實上,在來英國之前,記者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英國會允許自己那么多汽車品牌都被賣掉?他們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又是如何留住了英國汽車工業最后一點似錦的繁花,成為目前歐洲惟一增長的汽車市場?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汽車產業局研發專家杰?奈格雷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記者專訪時表示,近30年來,英國一直是最為開放的國家,積極開展對外合作,無論是跨國并購還是合資合作,只要是在英國本土進行運營和生產的企業,都將按照本土企業對待,并不會對外資有任何限制和歧視。
杰?奈格雷說,盡管大多數英國汽車品牌被外國收購,但核心生產工廠和零部件工廠依然在英國本土,英國的汽車文化、賽車技術(英國是一級方程式行業的全球中心)、手工制造工藝,都―直保持著很高的水準。
英國在汽車領域的科研投入、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也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企業來英國投資發展,為英國的就業帶來了增長,也讓英國汽車市場相對于歐洲其他國家保持了較強的增長潛力。
5月19日,本次歐洲行考察活動的最后一站是位于考文垂市的英國華威大學WMG和尖端制造中心。
WMG(華威大學制造工程學院)由巴特查亞勛爵教授(ProfessorLord Bhattacharyya)于1980年建立,曾經是華威工程學院下面的一個二級學院,隨著其實力不斷增強,已從工程學院獨立出來,成為華威大學的王牌學院之一。
WMG業務拓展經理理查德?西格(Richard Seager)介紹說,目前WMG有400多名員工,年收入5470萬英鎊,年度計劃1億英鎊以上,但從中央政府獲取的資金不到10%,與500家公司保持著有效聯系,在香港、中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都設有教學和研究中心,與捷豹路虎,塔塔汽車歐洲技術中心和塔塔鋼鐵公司都有合作。
WMG與中國的合作也比較密切。據WMG中國項目經理林怡嘉介紹,WMG與中國的友好合作交流已保持了30年,曾于1981年協助航天局梁思禮博士―行開發發射設備。
自1984年起,每年有超過500名中國籍學生在WMG學習,參與企業總數超過600余家。2014年9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英國出席并主持第六次中英財經對話期間,曾特別到訪WMG,參觀了WMG先進的汽車輕量化及蓄電池技術的研發,這是馬凱副總理此次訪英惟一安排參觀的大學院校。
接下來,歐洲行考察團還參觀了尖端制造中心、汽車智能駕駛技術模擬試驗室、塔塔汽車歐洲技術中心和英國能源創新中心。
不是句號
5月20日,為期9天的“2016中國零部件企業歐洲行”活動圓滿結束,考察團的企業成員均感覺這次歐洲行收獲頗多,而這次考察交流的成果他們也將馬上落實。
最新的消息是,在“英中汽車產業合作論壇”活動上與王邵明進行過交流的英國米爾布魯克(Millbrook)國家汽車試驗中心,已在6月初到訪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商談進一步合作。
篇3
關鍵詞: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創新;校園文化;創新隊伍
多年來,北京服裝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外樹形象、內聚力量”的工作思路,結合學校特點不斷創新工作內容、方法、手段和載體,全面服務學校科學發展,形成了集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文化培育、宣傳載體打造、向上氛圍營造于一體的多維度、立體化宣傳格局,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紡織服裝高校作出了積極貢獻。
充分認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在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文化多元的當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鶎有麄鞴ぷ魅绻€只是停留在原有的思考上,就會有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甚至被忽視、厭倦的可能。只有著眼新情況、開拓新思路、提高針對性、不斷創新工作,才能使宣傳思想工作立于不敗之地、發揮應有作用。
創新,是指更新、改變、創造新東西,含革新、使用新方法的意思,也可理解為在已有基礎上加工、完善和改良。高校作為面向廣大師生的基層單位,積極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是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是凝心聚力、服務學校改革發展的需要;是虛功實做、增強宣傳思想工作吸引力和感召力,將工作落到實處的需要。
積極探索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的有效途徑
1.從學校特點出發,創新師生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服裝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其前身為1959年建校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增添服裝設計、經管等專業,努力建設以服裝為主線,從面料開發到產品設計再到營銷的一條龍服裝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堅持“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建立了“藝術教育與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結合,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現代服裝教學體系。目前,在學校8,000余名在校生和近800名的教職員工中,藝術和工、文類幾乎各占一半,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結合學校實際,找好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這樣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為廣大師生所接受,真正收到實效。
第一,理論武裝有的放矢。每學期初,宣傳部制定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下發至各個黨總支、直屬黨支部,各支部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做到學習有時間、有地點、有中心發言人、有考勤、有記錄、有督查。學習形式多樣,組織專題理論學習和理論研究,定期舉辦專題報告和講座,組織社會考察與參觀活動。黨委理論中心組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參觀第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時裝周、京交會、宋莊畫家村等;結合大學治理工作,參觀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研究院、動畫學院;結合廉政建設,參觀北京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基地。院系中心組先后組織參觀中關村、798、房山韓村河等地。同時,結合重點時期工作為師生員工放映電影;引進“部長進校園”活動,邀請專家、名人面向全校師生作有影響力的大報告,助師生啟發心智、拓展視野,提升綜合素養。
第二,師德建設統分結合。師德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師德建設不僅關系到教師的自身修養,也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宣傳部與人事處、工會等齊抓共管,建立了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學校制定了《北京服裝學院師德建設實施方案》,在全校開展教師三級培訓: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納入師德內容;青年教師師德培訓班、思政教育社會實踐常抓不懈;針對老教師開展教授師德研討班。每年教師節前夕,宣傳部組織召開以師德為主題的座談會,開展師德征文并結集印發,固化了師德教育成果;定期組織師德專場報告會;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兩年一次的“北服師德現狀問卷調查”,為黨委深入開展師德建設提供第一手參考資料;利用官網、院報、櫥窗等宣傳陣地宣傳師德典型,營造尊師愛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校園氛圍;建立青年教師社會實踐基地;組織一年一度的校“優秀德育獎”評選等,擴大了師德建設的影響,使“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
第三,日常宣教落到實處。針對學?!八嚬と诤稀钡膶W科專業特點,將主題教育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第一、第二課堂,將主題教育與專業學習相融合,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育人。例如:建議專業課教師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學生作業選題、舉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品展、“弘揚雷鋒精神”主題墻繪、“八榮八恥”漫畫大賽、“北京精神”創意速寫比賽,以及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黨史知識答題競賽等。從2004年開始,學校每年年底舉辦北服 “十大新聞”評選,師生全員參與投票,通過評選的過程回顧一年成績、記載學校發展歷程,激發師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從2013年起舉辦年度“感動北服人物”評選,以優秀典型感召師生,弘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精心培育,創新特色學校文化平臺
第一,打造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學校在2003年,舉辦了第一個全校性節日活動―“科學?藝術?時尚節”,取“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打造現代服裝理念”之意,旨在集中展示辦學成果,凸顯學校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培育學校文化,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此活動將學術活動、作品展示、校企交流等集中推出,每屆圍繞一個主題,已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2003年,以“現代服裝―傳統與時代、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為主題,通過靜動態展示、論壇、展覽等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2004年,以“教育創造多彩校園”為主題,通過學生技能作品展示展賣一條街、“亮麗工作室”等突出學校特色;2006年,以“用知識服務社會”為主題,通過學生作品展示洽談(交易)會、教師服裝設計作品會等促進校企合作;2008年,以“創意編織奧運夢想”為主題,展示了奧運服裝設計團隊的工作過程及背后故事,彰顯北服創作實力;2009年,以“歷史成就今天”為主題,結合50周年校慶開展動靜態展示、學術交流等活動;2010年,以“傳承傳統文化 激揚時尚青春”為主題,把傳統文化元素和概念在時尚的舞臺上巧妙演繹;2012年,以“科學融合藝術,創意引領時尚”為主題,結合學校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的開園,緊密圍繞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舉辦紡織服裝材料高層論壇、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學校自主設計品牌會等,進一步彰顯學校特色和學術科研成就;2013年,以“發現?傳承?創新”為主題,與“垂衣裳―敦煌服飾藝術展”同時開幕,以多元立體方式展示敦煌藝術,開“敦煌服飾藝術”進校園之先河,調動了全校師生繼承、創新的積極性。“節”的舉辦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和文化建設,亦成為一年一度向社會集中展示北服的重要載體,受到社會各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在2004年舉辦的“大學生作品展示展賣一條街”的基礎上,學校在高校當中率先發起創意集市,并成為北京市教工委主辦的首屆“北京市大學生創意集市”的承辦單位,為推動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培養首都大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進一步促進首都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提升,引導青年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服講堂”是學校著力打造的又一文化建設品牌。每學期邀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為全校師生作報告,先后有吳建民、王民忠、高新民、孫建杭、孫機等名家做客學校,引導師生關注形勢、聚焦熱點、開闊視野、蕩滌心靈,在師生中引起很大反響。
第二,借力學校大事,做好文化“文章”。學校以2009年學校50周年校慶為契機,系統整合資源,梳理學校歷史和文化,結集成冊《北服50年簡史》、宣傳畫冊,舉辦校史展并利用校史展成果在新教師入職、新生入學之際開展校史宣講,進行學校文化認同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為迎接2014年學校建校55周年,學校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大規模校訓、校歌校內外征集活動,動員組織師生積極參與投票和創作。最終,隆重推出學校新校訓―“弘毅日新 衣錦天下”,凝練了學校精神,明確了奮斗愿景,激發了愛校熱情,增強了北服人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此外,還拍攝、制作了首部北服形象片―“印象北服”,進一步彰顯學校精神文化內涵,提升學校的品牌形象。
此外,還充分利用學校主辦、承辦重大教學、科研、文化活動的契機,如“新世紀的絲綢之路―中美大學生文化交流活動” “北服創新園”開園、“天工傳習館”開館、“垂衣裳―敦煌服飾藝術展”等,大力做好宣傳策劃和氛圍營造,邀請社會媒體參加,校內外宣傳報道形成聲勢,在傳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構建北服特色大學文化,并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潤物無聲地融入師生心田。
第三,完善文化“硬件”,構建多彩校園。學校統一規劃設計并大力推廣和使用本校專業教師設計的學校視覺識別系統(VI), 用于學校導視系統、宣傳材料、校院系旗、名片、門牌、班車、網站等處,新建筑落成后也都按照學校專業教師設計的學校視覺識別系統進行裝修,學校形象更加完整、和諧。學校規劃建造了具有歷史內涵和文化韻味、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校園景點設施,如中山裝雕塑廣場、雕塑花園、咖啡書屋等,皆已成為師生休閑留影的首選和畢業生對母校美好回憶之所在。學校還把民族服飾博物館搬到了網上,并建設北服特色資源庫,將資源共享于社會。北服特色學校文化在一系列固化的過程中加以完善和提升,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陶冶著一批又一批的北服人。
3.拓寬宣傳視角,創新工作載體
隨著門戶網站、微博、微信、飛信、QQ等強調互動性、超文本傳輸的新媒體興起,傳統的大學文化傳播路徑面對挑戰。學校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打造“紙媒、網媒、掌媒”三媒一體宣傳平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搜索,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創新。從四個著力點拓展文化建設的新陣地,用時尚的語言、全新的視角宣傳學校發展,引發師生共鳴。
第一,緊緊服務學校大事。結合校慶、主題教育活動、黨代會及校園品牌文化活動等學校大事,在學校官網及時、連續開展新聞報道,開設專題網站,策劃熱點選題,采訪相關師生,集中宣傳報道,深度剖析解讀,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言說方式,擴大文化育人覆蓋面,很好地營造了主流輿論氛圍。
第二,鏡頭對準基層師生。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之一,學校在官網、院報上開設北服人物、新聞追蹤等專欄,深入教研一線采訪,廣泛宣傳優秀師生的突出事跡,報道豐碩成果背后嚴謹治學的作風、求實創新的品格、刻苦鉆研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勇氣。2014年,學校共各類專訪百余篇,受到師生廣泛關注。
第三,打造“微”平臺,發掘校園亮點。開通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介入師生關心的輿論場。2012年,學校官方微博開通,用以學校資訊,利用轉發、評論、對話、私信等方式進行互動,展現校園風貌,傳遞精神理念,實現網上和網下教育的有機結合。2013年5月4日,學校官方微信上線,在欄目設置上下足功夫,先后開設了“北服要聞”“創意北服”“舌尖北服”“范兒?北服”等多個生動、亮眼的欄目,及時推送圖文并茂的學校要聞、資訊,“官微”關注量在短期內迅速攀升,僅“舌尖北服”第一期的閱讀量就達到日均7,000人。還積極進行“議題設置”,開展“北服故事”欄目征集,吸引師生、校友關注、參與。內容和時間上則充分考慮師生的瀏覽意愿和瀏覽時段,以便師生、校友、社會人士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學校的進步與發展,受眾在交流和溝通中達成共識,傳播實效在互動中得以實現。
第四,宣傳片直觀展現學校成就。宣傳片是展示學校成就的最直觀載體。近幾年來,先后制作校慶宣傳片《華彩50》、黨代會專題片《回眸?展望》、每年制作學?!笆笮侣劇苯視詫n}片以及“感動北服年度人物”揭曉專題片,全面生動地呈現了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各方面的成就,在校園電視及網絡平臺上滾動播放,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4.健全體制機制,建強創新隊伍
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既需要體制機制作為支撐,更離不開一支講政治、肯吃苦、高素質、肯創新、奮發有為的工作隊伍。學校組建了一支由黨委宣傳部和院系部處主管宣傳的負責人(處級)、宣傳委員(宣傳員)共同組成的專兼職宣傳工作隊伍,其中,基層的宣傳員也同時兼做部門的信息員、網絡監管員。還組建了學生記者團和信息員隊伍,學生記者實施派駐各部門制度和每周例會制度。宣傳部適時開展隊伍培訓,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創新意識和宣傳業務能力,并引入評優激勵機制,已經形成了領導重視、層層負責、廣泛關注的好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