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單位的績效管理思索
時間:2022-12-02 01:52:00
導語:科研單位的績效管理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績效管理是當前世界各國政府行政改革的潮流。科研績效管理不論從行業管理領域幻視具體的單位內部管理,都是涉及一個公共服務和管理的問題。績效管理本身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本身就是由許多要件、環節構成的體系。從科學的決策分析評價科研工作的績效,還必須能夠從實際出發,合理科學地分層次地進行。因此,加強科研工作績效管理研究,對于完善公共管理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關于科研績效管理的理解與認識
科研管理工作大到行業管理,小到具體的單位內部管理,都是以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基本特征的部門管理,從屬于公共服務部門的一個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務為目標,具有社會公益特點。
績效,又稱生產力、業績、作為等,指的是行為主體的工作和活動所取得的成就或者產生的積極效果,是對資源投入-產出行為效益的評價。針對農業科研工作來說,具體到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就是通過科研組織系統整合資源達成目標的行為,從全方位對科研工作績效進行監控、行為改進和評估,它主體功能是評估、衡量、追蹤,主要作用表現在:(1)對科研項目、科研工作的責任落實;(2)承擔工作利害關系人的期望;(3)科技成果、工作結果導向的強調;(4)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的雙重需要;(5)激發人們的工作熱情;(6)有效的管理工具與工作改進。
從管理學來講,績效管理是管理組織績效的實現過程,管理學界對績效管理的研究和認識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豐富而發展完善。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動態的改進公共績效果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單位內部它以單位的整體績效為分析單元,更加強調結果導向、戰略管理與系統管理,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單位的工作效益和業績、明確管理職責和任務,強化單位內部的激勵機制,優化單位內部的資源配置。
2當前我國科研工作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加快,績效管理作為一種新管理理念和實踐,在我國不少地區、單位進行的推廣應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科研工作特別是在農業科研單位中,績效管理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不夠完備,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1)科研工作的產出難以量化,運行的成本缺乏可比性
農業科研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一項受環境因素干擾較為嚴重的工作,特別是科研項目來源多元化、考核指標的多元化、考核過程的復雜化、科研工作量化的復雜性、考評標準的多元化等等,都決定了科研工作難以以正確測量技術進行度量或者量化。不同的項目來源責任方對項目績效目標要求也不盡相同,在同一個單位內部不同類項目之間目標考核的差異較為明顯,而對同類項目之間科研產出也難盡相同,不可類比。農業科研工作包括農業科研項目既要注重實效性又要注重時效性,更多地農業科研項目的投入更關注社會效益,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運算問題,因而無法取得比較可靠的比較成本和收益數據,在績效評價上造成困難。
(2)績效管理項目目標缺乏準確性
在公共部門的管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績效管理項目目標都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眾多的公共項目在管理的過程中都包含著許多價值判斷和政治因素,難以以數量或者正確定量定性表達,在社會成員中很難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者評價尺度,甚至在項目指標的設計上有一些長官意志,缺乏科學依據,與實際脫節;甚至在一些競爭性項目的申請上,申請者之間對同一項目的實施結果和效果相互攀比。而從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出發,農業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門更多地愿意把管理目標、工作目標用文字性語言修飾完滿、表述含糊,這樣為避免更多的社會責任而尋求突破口。
由于農業行業和產業的特殊性和特殊地位,農業科研不僅僅涉及農業生產活動,也涉及到農業產業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農業是一項涉及民生和社會長久穩定發展的公共事業。因此在農業科技項目績效管理目標中涉及眾多內容,在科研工作具體的管理和執行實踐中,同一類農業科研項目之間考核指標的定性和定量標準很難確定一致。由于農業生產活動有一定的特殊性,農業科研既需要實驗室工作,又需要更多地田間實驗實踐等等,因而農業科研工作的運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生產的實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難確定性,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實施剛性管理制度,更多地需要彈性和柔性管理。
(3)理論和實踐不足
從我國目前的績效評價的實踐來看,從參與績效評價的研究者本身講,要求要有多學科的知識背景,如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心理學、行政學、法學等,對研究人才的要求很高,而我國在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少。
從農業科研工作績效管理運行來看,特別是現實國情的制約、體制和傳統作風的影響,使得對績效管理的研究難、見效慢,同時績效評價過多地帶有行政色彩,也使得績效評價與一般工作考核差異不大。其次,由于農業科研項目的實施周期較長,特別是科研項目更注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這種效益的測算標準、方法還不健全和科學,從而使得農業科研工作的績效難以有統一的標準和方法。第三,績效評價針對的測評群體都是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知群體,在科研項目、科研工作管理的過程中,難以形成統一整合的量化行為標準,對人才考核的標準在不同的項目、工作領域不同。第四,在具體實踐方面,我國開展績效管理起步較晚,相關的理論研究不足,績效管理的制度基礎薄弱,績效管理較多地停留行政模式的基礎之上,在績效評價的指標設計以及評估方法的選擇上,受到局限,也使得績效管理的效用難以有效發揮,績效管理理論上有待于進一步深化,逐步建立和完善。
3完善我國農業科研工作績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1)積極培育績效管理的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農業科研工作推行績效管理之所以舉步維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利于主管部門和單位組織機構實施績效管理的社會生態環境。績效管理是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植根于發育良好的公共管理的土壤之中,也植根于社會這一更大的土壤之中。
農業科研績效管理涉及面廣、寬泛,我國的績效管理要能夠健康發展,并迎頭趕上國外先行國家的水平,現在就需要認真總結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科研工作的得失成敗,要審時度勢,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要善于抓住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機遇,加強農業科研績效管理的宣傳和理論研究,要增加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遵循農業科研工作規律,合理配置科技資源,加強單位內部組織文化建設,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在提供績效管理全面質量,積極改變不適應發展需要的考評制度,不斷探索和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為開展績效管理的發展提供條件,在全社會營造合理公平的環境,建立“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價值取向,以責任性、回應性、公平性、節約性、高效性為基本特征,積極推進科研工作績效管理工作。
(2)不斷完善績效管理的配套體系
一是要實現科學地評價公共管理部門的績效,需要建立一個規范的、合法的、真實的統計數據系統,逐步與國際接軌,建立科學的標價指標體系和科學的方法,采集真實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的出正確的結論。
二是要逐步建立導入基于績效的預算體系。要將加大對涉及公共事業運行成本的核算和監督,加強各級人大對政府預算審定和監督,努力構建完善的基于績效的公共預算體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而為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提供基礎。
三是要加強績效評估的后管理過程。要積極把績效評估的結果納入到日常的管理過程之中,讓參與者真正能正確認識到其有存有的價值,減少組織內部成員對自我評價偏失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動,把組織內部成員的獎金分配、職務升遷等與績效考評的結果聯系起來,發揮好績效管理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把績效評估的結果做好今后組織內部政策、制度等改進的依據。
(3)強化績效意識,促使績效改進
一是要積極改變績效意識,積極改變績效核算的方式和體系把績效評估納入管理成本效益的核算體系,建立公眾參與的評價方式方法,改變主管部門績效評估的方式。
二是要根據不同科研項目、科研工作的性質以及現實情況和階段發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制定靈活多樣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規劃。
三是要建立多重績效評估體制,特別是要積極改變以往單純靠農業科技主管部門評估的單一主體形式,逐步實現官方評估、民間評估、專家評估并或者多元化評估。
四是要建立全新的激勵機制。促使農業科技工作者,特別是科技項目的參與者、執行者以及相關的社會公眾,參與改進績效評估的方式方法,為科學評價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是要建立績效管理的誠信機制。把績效管理納入常規工作之中,建立一種相互之間的誠信機制,有效降低績效考核中隨機誤差,使考核的結果更能珍視與現實,實現績效管理的常態化和動態化管理。
(4)加強績效管理的制度化建設
從現實和可能的角度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改進農業科研工作績效評價或者績效審計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并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完善建章立制,使我國農業科研工作,特別是農業科研項目績效評估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的道路。
- 上一篇:團隊管理的素質探討
- 下一篇:當前通信企業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