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出版情況分析

時間:2022-04-09 11:31:35

導語: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出版情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出版情況分析

摘要:肺炎疫情發生后,廣大出版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充分發揮數字化產品的優勢,在短時間內策劃出版了一大批抗疫相關圖書,為助力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其中也存在選題同質化、出版生命周期短和傳播力度參差不齊的問題。出版機構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應未雨綢繆、抓住機遇,建立和健全應急出版機制,加快推進數字出版轉型,堅守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關鍵詞:肺炎;出版機構;應急出版

2020年新年伊始,始料未及的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洶涌而來。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通知,要求出版界要進一步加強出版服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疫情,我國出版界再一次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短時間內策劃出版了一系列抗疫相關圖書,構建起疫情阻擊戰的知識防線,為堅定人心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從抗擊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到抗擊肺炎,應急出版給出版企業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一、肺炎出版物概況

1.快速響應,高效出版。2020年1月23日,廣東科技出版社率先出版了全國第一本抗疫圖書《病毒感染防護》,從啟動出版流程到書籍付印只用了短短48小時。隨后,全國出版社紛紛發揮各自優勢,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截至2020年3月23日,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服務中心開設的“抗擊肺炎”專題數據顯示,與肺炎相關的圖書已出版244種。反觀SARS時期,2003年2月初SARS疫情在廣東省內全面暴發,而絕大多數SARS相關圖書集中出版于2003年四五月份。應該說對于本次肺炎疫情而言,廣大出版社的響應速度明顯加快,這與編印發等環節的技術進步以及媒介融合的助力有著密切的關系。2.線上發力,優勢凸顯。疫情使得各地印刷業、物流業延期復工,紙質圖書的印刷和發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大眾卻急需能為他們答疑解惑的圖書產品,這段足不出戶的“宅”時光正好也催生了大眾閱讀和學習的熱情。面對讀者的需求,數字化產品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不少出版社抓住機遇,轉為線上發力,創新出版形式,紛紛推出電子書、有聲書等圖、文、聲并茂的數字化產品,而且絕大多數以免費的形式。其中一批集權威性和科學性的科普作品,如上??茖W技術出版社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病毒》、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的《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實例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指南》等,經微信公眾號、各大網絡平臺和數字閱讀平臺廣泛傳播,社會反響熱烈。這與SARS相關圖書以紙質載體為主有著明顯的不同。3.種類繁多,亦好亦憂。筆者將已出版的244種肺炎出版物,按其內容類別大致分為七大類:第一類為面向普通大眾講述肺炎防護知識的圖書,主要是一些問答、手冊類圖書,占總數的35%;第二類為面向特殊人群(如兒童、老人)或特殊機構(如廠礦、學校)的防護知識類圖書,占19%;第三類為面向醫護人員,指導臨床診療的專業參考類圖書,占19%;第四類為講述疫情之下如何做好心理疏導的圖書,占15%;第五類為與肺炎相關的政策法規類圖書,占8%;第六類是反映抗疫一線英雄人物或感人事跡的紀實文學類圖書,占3%;第七類是與肺炎相關的食療保健類圖書,占1%。可謂種類繁多,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選題同質化。由于受到時效性的約束,筆者發現不少出版社在選題切入時未能適當拉開距離,以大眾疾病防護為主要內容的圖書占總數的1/3以上,例如《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手冊》《病毒肺炎防護100問》《病毒肺炎公眾防控指南》等,內容上未免交叉重復。二是出版生命周期短。一旦疫情過去,以疾病防護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書籍便逐漸失去了生命力;另外,對于疾病的認知也在不斷地修正和完善中,如書籍內容未能及時更新,其所傳播的知識便會被淘汰。三是傳播力度參差不齊。以國家知識服務平臺“可知”分平臺的閱讀點擊量為例,上線的65個品種(截至2020年3月23日)中,點擊量排名第一的達到8萬多,而有45本的點擊量都在1千以下。可見,不同出版社利用新媒體營銷的能力差距較大,有很多圖書并不能為大眾所熟知。

二、對出版機構應急出版的幾點建議

1.未雨綢繆,抓住機遇。公共突發事件容易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電視上每天滾動播報的新聞,大眾難免會對這些“信息轟炸”無所適從,甚至產生恐慌情緒,而相關的圖書則可以幫助大眾答疑解惑,對新聞報道進行深化、補充。所以,公共突發事件類圖書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是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時代背景下,基于大眾對信息更深層次需求的必然產物;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此類圖書的閱讀需求將會日益增長,對閱讀體驗的多元化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應急出版考驗的是一個出版機構的出版能力和水平,需要我們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預見性,要能未雨綢繆、提前謀劃、抓住機遇。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筆者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方面:第一,日常要注重開發一些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普適性圖書、長銷圖書。這類圖書的適用范圍廣、生命周期長,不會因為某一次突發事件的結束而降低銷售熱度。例如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災后社會心理支持核心信息卡》《心理危機干預》《嚴重創傷救治規范》等書籍,每次發生公共突發事件都能帶動其銷售量的增加。第二,應急出版就是要力求精準、快速。一旦公共突發事件演變為社會熱點,我們要能及時捕捉到出版商機。要善于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廣泛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哪些是大眾關切的問題?隨著事件的進展,大眾的關注點又發生了哪些轉移?事件帶給我們哪些認識和反思?能否從中提煉出一些著眼長遠、更有知識含量的選題?哪些思維視角是其他同類產品尚未涉及的“盲點”?在產品類型和閱讀服務上還能有哪些創新?思考這些問題,有助于更精準地進行選題策劃,避免選題內容同質化、淺層化。2.建立應急出版機制,固化、優化工作流程。為了確保應急出版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出版社要建立一套應急出版機制,并固化、優化工作流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日常要做好應急出版資源的儲備,臨陣磨槍是做不出高質量出版物的。一是作者隊伍的建設。平時要多和傳染病學、病毒學、免疫學、急診醫學、危重癥醫學、心理學、公共衛生學、災害醫學、災難救援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作家和科普作家建立聯系,尤其要爭取到各種學會、衛生行政部門的權威作者資源。二是做好應急出版隊伍的建設。出版社要培養一批能打“硬仗”的出版力量,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還要完善其道德修養,在緊急任務下達時能勇挑重擔、甘于奉獻;編輯人員要有意識地培養對熱點新聞的捕捉能力,注意學習有關的政策法規、領導講話精神,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對書稿中傳達的價值觀和導向性要能把好關。三是做好應急出版保障。出版社還要與那些能承接緊急任務、能保證印裝質量的印裝廠建立穩定聯系,并長期儲備一定數量和品種的紙張,以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合格出廠。第二,成立應急出版工作小組。以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為例,此次肺炎疫情發生后,該社第一時間成立了“肺炎應急出版”工作小組,由社長牽頭,小組成員由編輯室、總編室、排版部、印制部、市場部、電子部和發行部的骨干員工組成。組內成員各司其職:社長統籌安排,明確各成員工作職責;編輯室負責落實稿件編寫,把關質量,協調各環節,是出版全流程的樞紐和整合者;總編室負責書號和CIP加急報批;排版部按照責任編輯要求同步進行版式設計、封面設計和分批排版;印制部提前與印廠溝通,聯系紙張調度,做好隨時開印準備;市場部負責營銷文案策劃和媒體平臺對接,確保電子版及時上線;電子部負責社內微信平臺維護,確保服務器在海量訪問情況下能穩定運行;發行部確保發行、捐贈和運輸渠道通暢。第三,制定應急出版流程。出版社平時要制定特殊時期的應急出版流程,在環節流轉上打破常規,在不影響內容質量的情況下,簡化或合并部分環節,并能將應急流程固化下來,再不斷優化。例如,在選題策劃階段,由原先策劃編輯提出選題改為由社領導直接提出選題或指出選題方向,以減少選題論證的中間環節;啟動編寫后,作者可按章節陸續交付稿件;出版社收到稿件后,第一時間啟動由一位編輯總負責、多位編輯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每人負責一部分稿件,加快審讀速度;書稿加工的同時,錄排、封面設計同步進行。全部稿件實行邊寫、邊發、邊編、邊排、邊校的工作模式。以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為例,該社目前已策劃出版7本肺炎出版物,其中4本由來自抗疫一線的臨床專家編寫,他們在承擔著極為繁重的臨床工作的情況下,組建了強大的編寫團隊,身兼醫者和作者雙重身份,與編輯出版團隊密切配合、無縫對接,一個月內完成從確定選題、啟動編寫到稿件交付出版社、電子版上線的全部工作,高效和高質量地完成了應急出版任務,將來自抗疫臨床一線的寶貴診療經驗及時共享給廣大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這次應急出版的成功,得益于日常與作者的溝通形成的高度默契和信任;得益于一批學者型編輯和復合型編輯能在較短時間內,協助承擔起部分作者的工作,整合社內外資源;得益于科學合理、順暢快捷的應急出版流程;得益于成熟穩定的錄排、印制等合作方的有力保障。3.加快數字出版轉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可以說,是否具備數字出版能力,能否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營銷優勢,決定了一個出版企業能否在此次應急出版“戰疫”中脫穎而出、拔得先機。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也使出版人感受到了數字出版轉型的大勢所趨。筆者認為,出版機構除了做好傳統紙質出版外,要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創新出版形式,進一步加快對電子書、有聲書、音像制品、線上培訓課程等數字化產品的開拓和布局,以滿足讀者在不同條件和環境下的多樣化需求。尤其當特殊時期受眾獲取知識的渠道發生改變時,出版企業必須有能力進行多維度的內容供給。我們還可以看到,此次疫情使得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在線上課成為廣大師生“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主要手段。對于擁有優質內容資源和作者資源的出版社而言,在深耕教育類紙書出版的同時,與在線教育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將是大有可為的。另外,出版機構還要探索多元的、立體的、以讀者為中心的新媒體營銷模式,進一步融入互聯網和線上社群,加強與網絡出版傳播平臺的合作,充分發揮網絡傳播的優勢,加大推送力度,以更好地滿足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從而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公共突發事件下的應急出版就是應國家之急、應民族之急、應社會之急,廣大出版機構應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以讀者為中心的導向,明確公共突發事件的公益出版定位,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廣泛獲取信息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應急出版的快速反應機制,同時還要高瞻遠矚,及時調整業務模式和戰略布局,堅持深度融合發展,以提高抗擊困難和風險的能力。

作者:李娜 王鳳廷 單位:1.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編輯 2.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