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單位績效管理狀態與措施

時間:2022-03-14 04:14:00

導語:政府單位績效管理狀態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單位績效管理狀態與措施

近年以來,中央有關政策文件明確指出,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績效管理與評估,建設服務型政府部門,讓社會滿意,讓民眾滿意。那么加強政策績效管理與評估的意義何在?現在的績效管理存在什么問題?我們應當采取什么措施?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一、充分認識提高績效管理水平的重大意義

所謂政府績效管理,是指運用科學方法、標準與程序,對政府目標、達成目標的策略進行管理和評價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政府績效管理對于提高政府績效、改進政府工作、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實施政府績效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執行力,讓民生享受到政府的服務,可以提升政府管理的層次與質量。近年來,政府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動行政體制改革,成果不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要求還有很大距離為此,開展更為有效的政府績效管理,有利于形成對各級政府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政府執行力,真正把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下去。

二、當前政府部門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尚沒有更為科學地設定績效管理目標。績效管理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很多地方對此是模糊的。實際工作中,對不同的部門而言,職能各異,機構不同,績效目標也沒有相應的可比性。加上認識不同,觀念不同,指標不同,在目標設置上有高有低,沒有一個相對統一規范的框框,缺乏真正的激勵作用。

(二)不能更真實全面地反映績效管理結果。政府績效評估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單向評比一項,或者以偏概全,都是不成功的。特別是作為一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而言,在數據采集、指標計算、信息搜集、目標管理、實際落實等方面,必須把人為因素排除掉但是,實際操作中,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很多主觀因素摻雜在里面,指標采集難、彈性大,難以掌握,并不能合理地、真實地反映工作的實際表現,這也使得績效評估流于形式,并不能產生真正好的效果。

三、實現高標準高質量政府績效管理的路徑

(一)必須建立科學、全面、合理、公正的績效評估指標。從實踐來看,有效的績效評價標準,一是必須可信,公正,可靠,能夠得到社會和公眾的認可;二是必須有效,有益,有力,有利,就是要取得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評估標準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數量,這里面包括工作的時數、服務的公眾數、下和處理的文件數等;二是質量,這里面包括辦事的準確率、公眾的滿意率、公眾的投訴率、上級的表揚率等;三是成本,這里面包括投入的費用,成本,投入與產出的比率等;四是時限,包括工作的及時性,時效性,以及工作進度等。

(二)建議向政府部門引入現代企業績效管理。事實上,我國政府部門的績效管理,仍然停留在大學的課堂中,或偶爾掛在政府部門領導者的口頭上,并沒有真正像西方國家一樣展開或順利實施,也更沒有取得所謂的成果。原因是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有利于政府部門和政府部門組織機構實施績效管理的社會生態環境,更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現代企業績效管理實際上已經有一套科學完善有效的辦法,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如果將現代企業績效管理引人政府部門工作,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政府部門事業效益的最大化。在此我們主要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以成本效益為核心。必須強調政策、決策、規劃、項目的成本與效益關系,必須要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一個硬性指標。二是把服務對象是否滿意作為標準。強調對公眾負責,并以公眾的滿意程度作為衡量政府部門服務質量的標準。三是把市場競爭機制引人政府部門管理,在政府內部倡導爭先進,跨越趕超。

(三)強化常態化運作。就是把績效評估融入到各級各部門的日常工作之中,滲透到每一件事每一句話每一項工作中。時時強調這一思想,有助于推動真正的評估落到實處。第一,建立健全主要領導負責、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機制。績效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評估的范疇是一個政府的全面工作,因此,主要領導必須負第一責任,親自抓好管好,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也要配合一把手的工作,對本部門工作、對所承擔的任務具體負責,搞好評做。要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組織體系、工作推進體系、日常管理體系、監督檢查體系,一定要精心研究部署,周密組織實施,上下整體聯動,形成敢于爭先、善于創優,事事第一、行行一流的生動格局。第二,要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責任追究機制。要注重發揮效能“風向標”和評估“指揮棒”的作用,積極引導和鼓勵干部解放思想、追趕跨越,敢想敢拼敢贏。并通過簽訂責任書等途徑,督導他們對標定位,爭先創優,力爭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為評估打下堅實基礎。第三,建立健全績效評估工作定期例會制度。要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定期通報交流工作情況,對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開展自評、點評和綜評。通過這些措施,積極開展預警性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和困難。第四,向先進學習,及時掌握先進經驗和有關教訓,特別是要多學習發達縣市好的經驗作法,取長補短,為我所用,由此不斷改進評估內容和方法,豐富內涵生動的活動載體和爭創主題,使得取得真正的效果。

(四)最大力度地強化督查考核,力促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使得績效評估真正落實到位,真正取得成果,真正讓社會和民眾享受到成果。

首先,要建立常態性督查機制,出臺相應的督查政策和措施,予以強力保障。績效管理要做到年初有目標、結果有獎懲、過程有督導、成果有落實。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部門指標完成的結果,更要注重分析評判部門績效管理的過程,綜合分析部門目標實施的主觀能動性、團結協作性和工作創造性。要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不斷加大日常監督檢查的力度與深度,強化行政監察,做好明查暗訪、跟蹤問效、專項督查和過錯追究及限時整改工作。

第二,要恰當使用績效評估結果,用這些評估成果來增強大家的危機感和壓力感,從而更好推動下一輪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末位淘汰”、“一票否決”等措施,激勵大家。一方面,要和獎懲、告誡、警示等措施掛鉤,給評估對象以適當的壓力,使之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并把考評結果與年終評優評獎等對接,與今后升遷對接,對工作不落實導致考核指標不能完成、察訪核驗出現問題的,必須嚴肅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三,要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要對評估結果定期通報,要及時反饋,要認真分析,要科學總結,要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與舉報。要通過績效評估,解決大鍋飯的問題,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問題,以此推動政府績效的增長。

此外,要實現政府部門的績效管理的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還可以廣泛借鑒相關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現在流行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有目標管理理論與標桿管理理論,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平衡記分卡理論,關鍵績效指標與一般績效指標的績效指標設計理論,彈性績效框架理論,激勵理論和組織平衡理論等等。有關政府部門可以對此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運用于實踐,推動我國政府績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從而真正達到政府、社會、公眾三方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