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業務的邏輯思維和邏輯關系
時間:2022-10-23 03:11:54
導語:信貸業務的邏輯思維和邏輯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信貸業務審批的主體與客體(授信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商業銀行在向借款企業經營信貸業務過程中,商業銀行是授信主體而借款企業是授信客體,無論是授信主體與授信客體,還是信貸業務審批主體與信貸業務審批客體,他們的基本關系是合作和委托,借款企業利用商業銀行的低價資金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盈利數量;商業銀行則利用借款企業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把商業銀行依靠自身信用吸收的低價存款,委托借款企業經營,從而獲取差價(利差)。其基本關系體現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商業銀行向借款企業經營信貸業務過程,是商業銀行對借款企業進行一系列盡職調查的過程,包括:股東背景強弱、資產規模大小、擔保方式有效性、歷史信用記錄等調查。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審批模型確定這種調查的核心內容,在傳統的收益覆蓋風險審批模型下,“資產規模和抵押物價值大小”無疑是調查最核心的內容,它可以保障商業銀行資產的安全。第二,商業銀行向借款企業經營信貸業務過程,是商業銀行對借款企業進行一系列評估的過程,包括:市場份額變化、現金流變化、技術先進性等評估。在當代企業成長性審批模型下,“市場份額持續增加和現金流持續凈流入”無疑是評估最核心的內容,它可以促進商業銀行與企業共同發展。第三,商業銀行向借款企業經營信貸業務過程,是商業銀行對借款企業進行一系列選擇的過程,包括:盈利模式先進性、市場份額壟斷比例、關鍵技術先進性、股東背景強弱等選擇,在先進企業盈利模式審批模型下,“盈利模式必須同時具備成熟性和先進性、市場份額壟斷必須有技術保障”無疑是選擇的最重要條件,它可以讓商業銀行尋找到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第四,商業銀行向借款企業經營信貸業務的過程,是商業銀行對借款企業進行一系列承諾甄別的過程,包括:貸前落實條件、貸后持續條件、出現意外事件的補救措施、發生貸款處理辦法等,無論在傳統的收益覆蓋風險審批模型、還是當代企業成長性審批模型、或是先進企業盈利模式審批下,“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處置不良貸款承諾”無疑是一系列承諾甄別中最關鍵的。它可以讓商業銀行對發放的貸款沒有后顧之憂,可以讓商業銀行從不確定的貸后管理走向新型市場的開拓。
(二)信貸業務行業準入與客戶準入的關系
目前各商業銀行實施的信貸業務審批指引均存在行業準入嚴于客戶準入的不正常現象。“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這是被實踐檢驗了無數遍的真理。行業存在是以市場需求為前提條件的,只要有需求,行業就會存在,它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即是著名的“存在即合理”原理的印證。而企業的存在是與“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則密不可分的,優質企業的存在是以淘汰劣質企業為前提條件的。因此,信貸政策中對某些行業的過度限制,從小的方面講,屬于“粗放型”管理方式,把個別企業信貸質量的不理想夸大為整個行業的信貸風險,從而放棄該行業全部客戶;從中的方面講,屬于“管理信心”缺乏的表現,個別企業信貸質量不理想,不能等同于該行業所有企業的不理想,商業銀行應該從個別企業信貸質量不理想中尋找原因,特別要尋找到該行業特有的原因,對癥下藥,制定防范同類風險發生的管理措施;從大的方面講,屬于“缺乏競爭力”的表現,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個別企業存在信貸質量不理想屬于正常現象,發現風險,認識風險,緩釋風險,控制風險,轉嫁風險,這才是有競爭能力銀行的作為,把個別企業信貸質量不理想的風險,夸大為整個行業的信貸風險,從而放棄該行業全部客戶,等于將該行業全部客戶資源奉獻給競爭對手。主動放棄一個客戶、放棄一批客戶,可以理解為信貸戰略調整,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如果因為一個客戶或一批客戶信貸質量不理想,而放棄一個或多個行業,等于放棄商業銀行的未來,與“商業銀行為優質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基本邏輯背道而馳。
(三)信貸業務底線審批與市場規則審批的關系
信貸產品審批底線是商業銀行對某類信貸產品經營管理、風險管理、計劃財務管理的平衡點,因此,信貸產品審批底線取樣標準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應以某信貸產品所在行業的平均經濟、技術、質量數據為基礎;其次以商業銀行擬完成該信貸產品的計劃數量作為調節參數,當計劃數量較大時,以行業中等水平或平均水平數據為主,反之,當計劃數量較小時,以行業先進水平數據為主;再次以商業銀行對該類信貸產品風險計量結果,計算該信貸產品的收益覆蓋風險平衡點數據,作為信貸產品政策底線的樣板。例如:商用物業抵押貸款作為審慎支持和總量控制的信貸產品,我們在制定商用物業抵押貸款信貸政策底線時,應該以行業先進的經濟、技術、質量數據作為該信貸產品的準入指標;經濟適用房開發貸款作為優先支持和大力發展的行業,我們在制定經濟適用房開發貸款信貸政策底線時,應該以行業中等偏下的經濟、技術、質量數據作為該信貸產品的準入指標。我們要防止為追求信貸產品審批底線的“先進性”、“完美性”,用行業最先進的經濟、技術、質量數據作為信貸產品政策底線,導致信貸產品政策底線取樣標準過高,造成多數上報的信貸業務無法達到信貸產品審批底線的尷尬。比如:房地產企業自用商業房地產貸款或投資公司出租用辦公樓固定資產貸款信貸政策底線最長期限為十年,而投資商業房地產或辦公樓房地產的正常投資回報率在5-6%,投資回收期在14-16年,政策底線取樣標準明顯高于該行業實際投資回報標準和投資回收期回報標準,造成大部分經辦行在經營該類信貸業務時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表2某商業銀行2012年信貸政策-房地產類貸款準入標準同時我們要制止個別商業銀行信貸員在制定與執行信貸產品審批底線時采用偷梁換柱的做法,在制定信貸產品審批底線時,標準比較嚴格或比較先進(作表面文章),在具體信貸業務操作時,采用人工干預方法,強調信貸業務的特殊性,走信貸政策差別化,想方設法繞開信貸政策底線,甚至不執行信貸政策底線,把不符合信貸產品政策底線的業務做成符合信貸產品政策底線的業務,造成商業銀行無序、惡意的競爭。我們要避免在信貸審批中出現唯“標準化、模式化”的審批偏好,對于一些實質性風險可以控制,但與執行的信貸政策底線相沖突的業務,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讓有權部門進行差別化審批,確保商業銀行所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大于所承擔的綜合風險。
(四)信貸業務方案審批與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的關系
所謂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是指審批人對經營單位上報信貸業務經營方案的真實性、合規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指標進行直接評判,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對經營單位上報信貸業務經營方案做出“同意”、“續議”和“否決”審批結論的審批模式。拿到審批結論為“同意”的經營單位,可以按上報的經營方案與借款企業簽訂貸款合同并辦理放款手續;拿到審批結論為“續議”的經營單位,則需重新與借款企業討論新經營方案,并把新的經營方案重新上報審批部審批;拿到審批結論為“否決”的經營單位,則該信貸業務將被擱置半年。所謂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是指審批人對經營單位上報信貸業務經營方案的真實性、合規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指標進行評判的基礎后,審批人對無法直接獲得“同意”結論的信貸業務申報方案指出信貸申報方案不足、提出信貸申報方案改進建議,使信貸申報方案達到“同意”標準審批模式。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是對經信貸審批會審結論為“同意”的信貸業務申報方案的優化;對審批結論為“續議”的信貸業務申報方案的完善;是對審批結論為“否決”的信貸業務申報方案的重新設計。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與完善信貸方案審批模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是基礎,完善信貸審批方案審批模式升華;其次,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屬于靜態思考問題,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屬于動態思考問題或實事求是對待問題;再次,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只發揮審批人發現風險的特長,沒有發揮審批人解決風險的特長;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既發揮了審批人發現風險的長處,又發揮了審批人防范或化解風險的長處,才是真正的收益覆蓋風險審批模式;第四,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對審批結論為“非同意”的信貸業務方案,要實行二次申報,效率較低,情況嚴重的可能失去該業務,完善信貸業務方案審批模式只需一次作業,不僅提高了效率,更提高了競爭力。
(五)信貸業務形式審批與實質審批的關系
《商業銀行信貸產品審批底線》、《商業銀行年度信貸指引》是信貸經營條線和信貸審批條線開展信貸工作共同的依據。為了確保信貸審批的公平、公正,同時防止信貸審批中出現的腐敗,多數商業銀行實行審批獨立,審貸分離和審批人不見借款客戶的制度。借款企業或借款項目情況和材料均由信貸經營條線的客戶經理提供,該客戶經理對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審批人無須到借款企業了解情況,只對上報材料實施形式審批。信貸業務采用形式審批還是實質性審批,審批的質量和效率一定會存在差距,這是由實質性審批作為審批前提的性質所決定的。要在既定的信貸業務形式審批制度安排下,處理好形式審批與實質審批的關系,用形式審批手段達到實質審批的效果,提高信貸業務審批質量和效率。一要發揮審批人熟悉產品政策、行業常識的優勢,在信貸業務形式審批基礎上增加行業常識或行業規則的判別,審批人對客戶經理提供材料,除必須滿足產品信貸業務審批底線要求外,還必須符合該信貸產品行業常識和行業規則,確保上報材料與事實接近,對偏差較大的上報材料必須予以糾正,確保上報材料符合該信貸產品實際情況,使形式審批質量基本達到實質性審批質量。二要發揮審批人熟悉政府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核準、備案流程,以及審批人掌握固定資產投資運作基本流程的優勢,在信貸業務形式審批基礎上,增加對固定資產投資審批進程和固定資產投資運作進程的判別工作,對客戶經理上報審批人的固定資產審批進度或固定資產運作進度材料,進行真實性判別,確保上報固定資產項目審批進度或運作進程與實際進度基本一致。對申報材料弄虛做假行為予以及時制止,杜絕不良貸款的發生,提高形式審批的合規質量。以某商業銀行二級分行客戶經理把已經開工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項目,按土地儲備上報城鎮化貸款,以獲得金額更多、期限更長的貸款為例。審批人在政府網站調閱該項目信息后,發現該項目已獲得房地產開發項目所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指出該項目的性質屬于房地產開發貸款,不屬于城鎮化貸款支持對象。
(六)信貸業務相關關系審批與因果關系審批的關系
信貸業務相關關系審批是指審批人利用行業常識和大數據記錄結論,按相關關系數量上的依存關系和依存關系值不確定性的特點對信貸業務實施審批。相關關系審批集中用于對某類依存度較強情況的直接判斷,比如:有的商業銀行通過對全行十年不良貸款歸類統計,發現“生產能力過剩、產品價格波動巨大的行業,資產負債率較高、有不良信用(包括交叉違約)記錄、連續虧損二年的企業,環境保護評估不達標的項目”是不良貸款發生頻率最高的區域,所以該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受理環節,對上述行業、企業和項目直接不予受理,即不予準入。又比如:有的商業銀行通過對全行資產質量最好的1000家企業歸類統計,發現好企業擁有共同特點:即至少擁有“行業技術優勢、區域銷售優勢、股東資金優勢和股東資源優勢”等優勢中一項,所以該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受理環節,對只要擁有上述優勢的企業實施“快速受理、優惠利率”等差別化信貸政策。信貸業務因果關系審批是指審批人利用商業銀行歷史數據統計結論,按因果關系的客觀性、特定性和時間序列性的特點對信貸業務實施審批。因果關系審批中的客觀性主要表現為:客觀存在的固定資產投資或企業合法資金需求行為,引起經辦單位申報信貸業務;因果關系審批中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固定資產投資主體一定是固定資產貸款業務申報主體,貿易資金需求者一定是流動資金貸款業務申報主體,固定資產貸款的還款來源應該是固定資產項目產生的效益,流動資金貸款的還款來源應該是貿易收入;因果關系審批中的時間序列性主要表現為:政府批準投資者固定資產投資行為在先,投資者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建設行為在后,投資者資本金投入在前,商業銀行貸款資金投入在后。相關關系審批與因果關系審批的區別與聯系:相關關系審批是感性判斷,因果關系是理性判斷;相關關系審批是大數據概念,因果關系審批是全樣本概念;相關關系審批是大概率事件,因果關系是審批精準事件;相關關系審批是因果關系審批的基礎,因果關系審批是相關關系審批的精耕細作或提煉。因此信貸業務審批中相關關系審批應集中在對借款申請人能否成為借款人(即信貸業務準入資格)的判別,提高審批的效率;而信貸業務因果關系審批應集中在對借款人借款主體的合法性、借款用途真實性、合理性、還款來源的可靠性等方面判別,用收益覆蓋風險、企業成長模型和企業盈利模型等邏輯思維和邏輯關系進行操作,提高信貸審批質量和信貸資產質量。
(七)信貸業務底線審批與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的關系
信貸業務底線審批是指信貸業務經營的基本準入標準,基層經營單位上報的信貸業務申報材料基本內容,只要符合該產品信貸業務審批底線標準,該商業銀行的審批部門就要受理并批準該筆貸款業務。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是指個別貸款申請企業,在資產規模、財務數據、擔保方式等某一項指標不符合或達不到信貸業務審批底線基本準入標準,但該企業卻擁有行業先進的技術、擁有同類產品較大市場份額、擁有超強大的股東背景等優勢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指定或授權具有較高行政級別的行領導,對擁有某項特別優勢卻不符合某項審批底線的貸款實施特別審批程序,即對該企業調整或放松“資本金比例、信用等級、擔保方式、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的審批標準。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操作流程具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商業銀行不愿放棄“擁有行業先進的技術、擁有同類產品較大市場份額、擁有超強大的股東背景等優勢的借款企業”是原因、是理由,而指定或授權具有較高行政級別的行領導,對“擁有某項特別優勢卻不符合某項審批底線的貸款實施特別審批程序”是行動、是結果。對既不符合信貸業務底線審批、又沒有某項特別優勢的借款企業實施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屬于偷換概念,應予以杜絕;對擁有多項特別優勢,只有個別指標不符合信貸業務審批底線的企業,可以實施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對擁有特別優勢數量較少,卻有多個指標不符合信貸業務審批底線的企業,在申請實施信貸業務差別化審批時要格外謹慎,因為信貸業務底線審批指標是用真實數據計算得來的,是科學也是規律,誰不尊重科學、誰不尊重規律,一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八)信貸業務審批本質是管理還是經營的關系
很多人習慣把信貸業務審批理解為信貸管理,把信貸審批工作理解為核對人民銀行、銀監會、審計單位及上級行的信貸政策文件,或核對信貸產品審批底線。把信貸審批工作理解為核對工作,從淺的說是對信貸業務審批工作的誤解,從重的說是忽視了信貸審批工作的本質。從信貸審批的形式上看,信貸審批工作的本質是信貸經營活動的延續,是信貸經營工作的最后階段;從信貸審批內容上看,信貸審批工作的本質是判別每筆信貸業務綜合收益覆蓋風險的能力,并決定具體信貸經營活動是否延續,審批人是信貸經營活動的決策者;從信貸審批的目標看,信貸審批工作的本質是從具體信貸業務的客戶中,選擇能夠與商業銀行長期合作的伙伴,確保商業銀行資源在他們手中獲得長期穩定的低風險或無風險收益,維持商業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因此,信貸審批是信貸經營工作的最高級階段,信貸審批的本質是信貸經營。目前的信貸審批流程或審批模式,沒有把信貸審批“是信貸經營活動的延續、是判別信貸業務收益覆蓋風險能力、是選擇商業銀行長期合作伙伴”等信貸審批的本質充分體現出來,造成個別商業銀行把信貸審批部當風險管理部使用,承擔大量風險管理部職能,影響了信貸審批部的專業專注;個別商業銀行夸大了信貸審批的難度,或審批人員的工作強度,或審批人員的道德風險,在經營單位到審批人之間,增設了多道工序,在出現崗位重復、功能重復的同時,使信貸審批流程變長,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競爭能力。
作者:江明哲尤飛單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
- 上一篇:圖書館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 下一篇:信息時代檔案管理模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