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創新授信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17 11:18:00

導語:大力創新授信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力創新授信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嚴的監管政策以及外資銀行的競爭壓力,我國商業銀行必須適應新的形勢,積極應對由此帶來的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更高要求,加快授信管理方式創新步伐,迅速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國內商業銀行應借鑒國際商業銀行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方式,從更新授信管理理念、完善授信管理體制機制、構建先進的授信管理技術平臺等方面加快授信管理方式的創新。

關鍵詞:信用風險授信管理體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770(2005)12-003-04

進入21世紀,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宏觀調控下經濟結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周期性特征,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綜合經營漸行漸近,商業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出現了新的特征。外資銀行加快在境內布局,給中資銀行帶來明顯的競爭壓力。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付諸實施對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資商業銀行必須適應形勢的變化,加快授信管理方式創新步伐,迅速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一、創新授信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是應對經營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

當前,宏觀調控下我國經濟增長轉入穩定期,部分前期過熱行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周期性調整態勢。受全球貿易增長放緩、人民幣升值和貿易摩擦加劇的影響,出口增長步伐放緩。經濟增長的理性回歸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必然使企業面臨新的經營風險,導致部分行業、企業的經營狀況發生波動,這意味著銀行正在面臨著新的信用風險。各國銀行業發展歷程表明,金融體系運營環境的自由化將使風險成倍放大,如果不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方式創新,銀行業就可能承受更大的信用風險。國內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管制正在逐步放開,商業銀行將逐漸地介入投資銀行、基金、信托、租賃、保險等金融服務領域。業務的拓展將增加銀行的交易對手,進而也將擴大信用風險的范圍。可見,無論是基于國內經濟轉型的挑戰還是金融管制放松的壓力,或是綜合經營帶來的新的風險,都要求中資商業銀行創新授信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二)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是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

近來國內商業銀行紛紛提出戰略轉型要求,落實到具體經營上,就是實現經營方式的轉變,從過分依重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經營模式,轉向強調風險控制前提下集約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而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則是轉變發展模式的重要環節。財務重組后國內銀行資產質量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這并不意味著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有了根本好轉。如果銀行不從轉變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從源頭上遏制信貸風險,那么隨著業務的發展,加之信用風險的“厚尾性”,即貸款巨額損益概率大于正態分布下損益概率,不良資產有可能會卷土重來,從而累積成銀行業的新的系統性風險,給國內金融安全留下隱患。商業銀行戰略轉型反映在業務結構上是表內業務向表內外業務并重轉變,其中表外資產中很大一部分屬于信貸產品。業務重心的轉變以及業務范圍的擴大,增加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范圍和強度,對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內部分商業銀行正致力于向國際公眾銀行轉型,這要求銀行的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充分,給予股東更豐厚的長遠回報。如果授信管理不力,將影響投資者的判斷,也會損害中資銀行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和價值。

(三)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是滿足銀行業監管要求的現實需要

2004年6月公布實施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秉承了以資本為核心的監管理念,允許管理水平較高的銀行采用內評法來進行風險評級,將資本充足率與信用風險的大小緊密結合起來,這將對全球范圍內的商業銀行風險監管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國內監管部門也對商業銀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提高了要求。2004年2月以來,銀監會先后頒布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商業銀行授信工作盡職指引》等一系列監管辦法。這些監管辦法的制定實施對國內商業銀行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強制性的要求,表明我國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理念、監管目標、監管制度等方面正在與國際逐步接軌,走在了國內許多商業銀行的前面,如果國內商業銀行不盡快轉變觀念,加快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就有可能落在監管政策的后面,難以滿足監管政策要求,因此,中資商業銀行應盡快改革現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以適應新的不斷提高的監管要求。

(四)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是應對外資銀行競爭的迫切要求

近幾年,外資銀行不斷加大在中國境內的業務拓展力度,貸款業務不斷擴大。以上海為例,1997年以來的8年間,各家外資銀行人民幣貸款增長了100倍,外匯貸款余額至今已超過了中資銀行。隨著信貸業務的快速發展,外資銀行憑借其先進的授信管理理念、體制機制、技術和工具,形成了一定的成本優勢和經營優勢。一方面,在提供相同授信額度時可以配置比較少的資本,使銀行最寶貴的資本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節約,降低授信業務的邊際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強化信用風險管理,減少風險對資本的損耗,節約風險成本。通過降低經營成本和較低的產品定價,外資銀行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給中資銀行帶來了明顯的經營壓力。為此,對于中資商業銀行來說,要提高與外資銀行同臺競爭的能力,就應該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創新授信管理方式,盡快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二、國際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特征

國際商業銀行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方式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逐步形成的,代表了現代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發展的主流成果。隨著我國融入全球經濟金融步伐的加快和國內監管方式逐漸與國際標準靠攏,國際商業銀行先進的授信管理方式對中資銀行的借鑒意義進一步顯現。在先進理念指導下的國際商業銀行的授信管理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注重股東風險偏好為特征的公司治理結構

在西方商業銀行現有公司治理結構下,股東和董事會對銀行的風險承擔最終責任,由其確定適度的風險承受水平,并注重既定政策和制度的嚴格執行。股東和董事會并不要求把授信業務控制在“零風險”水平,而是根據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原則在兩者之間尋找均衡點。匯豐和花旗銀行近年來不良資產率一般控制在1%和2%之間,既嚴格控制了風險承受程度,也不追求絕對的無風險,體現了效益、風險、成本之間有效平衡。股東和董事會按照自己的風險偏好,對銀行各級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引導經營管理人員按照既定風險偏好標準,確定目標市場、授信標準、信貸政策和程序,使授信業務不至于偏離預定目標。

(二)以降低成本為導向的授信管理組織架構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成本是指在委托關系中,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有可能損害委托人利益的行為所導致的機會成本。在總分行體制下,各分支行能夠充分發揮其對當地信息占有上的比較優勢,通過客戶的賬戶信息及時準確地掌握客戶的資信情況,使得銀行更接近市場。由于分行比總行更具信息優勢,這客觀上會促使分行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采取先動策略,以整體的利益為代價追求局部利益,放大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國際先進銀行普遍采取垂直型的授信報告體制和組織架構。在此體制下,總行(地區總部)通過各職能部門來實現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和控制,分行各職能部門直接向總行(地區總部)對應部門報告。分行行長往往只是分行某個部門的負責人,業務權限十分有限。在每個層次上,業務拓展部門和管理部門之間相互獨立,在分行層次上基本不存在業務擴展與風險控制的替換關系。依靠銀行內部的垂直報告和監控機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分行過度地當地化,在局部利益的方向上不至于走得過遠,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從國際商業銀行發展趨勢來看,垂直的報告和監控體制已經成為當前銀行授信管理組織架構的主流趨勢。

(三)科學有效的授信業務流程

按照達文波特(T.H.Davenport,1993)的觀點,業務流程是一組共同為顧客創造價值而又相互關聯的活動。銀行每一項業務都應帶來價值增值,授信業務流程也就成為一條價值鏈。西方商業銀行都比較重視授信業務流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注意兼顧風險控制的任務目標和為顧客服務,以提高授信業務效率,最大化授信服務的價值增值。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國際先進商業銀行往往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簡化授信業務流程,以減少流程運作成本。這些銀行的授信業務環節由有權審批人、盡職調查小組和信貸管理委員會等負責。有權審批人直接接觸市場和客戶,控制一線的風險,有權審批人在權限范圍內可以直接對授信與否發表意見,對于超權限的,直接上報到有權審批人或是信貸委員會審批,而不需要層層上報,最大限度地剔除了授信管理中的無效流程,提高了業務流程效率。盡職調查小組的運作具有獨立性、專業性和針對性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項目疑點進行深入調查,獨立提出專家意見,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保證授信業務流程的有效性。信貸管理委員會則是一個權威的專家審議機構,它不具有決策權,但對決策層的最終決策發揮重要的咨詢作用,對整體授信業務流程及其實施效果起評估把關的作用。

(四)強調“以人為本”的授信授權制度

大多數國際先進商業銀行的授信審批程序沒有集體評審的環節,一般由專業的信貸分析員根據全行統一的分析方法和標準,對授信風險做出獨立分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一般來說,只有主管某一區域的行政主管和副主管,如分行行長;主管某一行業的客戶關系經理和客戶經理;從總行自上而下委派的各級風險管理人員等人員才可獲信貸審批的授權。其它人員無論其行政級別有多高,若其工作分工不涉及信貸審批業務,均不能獲得授權。

“以人為本”的信貸授權制度,有助于明確責任,增強有權審批人員的責任心。同時,由于有權審批人專職負責授信風險分析,而不受業務指標完成與否的影響,因此能夠保持相對獨立性。當然強調“以人為本”的授信授權制度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突出地表現為個人權限過于集中將誘發道德風險,增加了銀行因內部人控制而侵害股東權益的可能性。同時,由于個人的能力技術有限,獨立決策過程中也存在出錯的可能。此外,個人負責制對有權審批人的專業要求較高,對商業銀行加強相關人才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工程化的信用風險管理技術

國際先進商業銀行普遍傾向于更多地采用計量模型,以量化的方法進行授信風險評估。目前主流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技術大多已進入以量化管理為特征的工程化階段,其核心是RAROC,即“風險調整后的資本收益”(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和內部評級法。RAROC在國際先進商業銀行授信管理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除了用以滿足股東風險偏好要求并確保風險偏好得以執行以外,RAROC還被普遍地運用于信貸風險管理,如果某項業務的RAROC的值低于銀行內設的基準,信貸人員可以提高服務或產品定價,以較高的收益來彌補風險成本。RAROC在激勵機制上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一些銀行規定在一定期限內虧損達到某一核定資本比例(比如說10%),必須暫停工作到下個月;如果一年內達到30%以上,則被勒令下崗。

國際先進商業銀行普遍重視信用風險評級體系的建設,大多建立并運用了代表先進水平的內部風險評級模型和技術。通過計算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敞口風險等在內的一系列風險指標,實現對信用風險的量化管理,從而大大提升銀行在授信審批、限額管理、風險預警、金融交易定價等方面的科學管理和決策水平,同時也為信貸政策的制定、經濟資本配置、確定貸款損失準備是否充足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提供了基礎。

(六)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對于分支機構眾多、業務結構復雜的大型銀行來說,全面、高質量的數據庫和統一的信息系統是衡量和控制授信風險的基礎。國際先進商業銀行大多建立了先進的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功能強大的管理信息系統,西方商業銀行能夠有效地完成各種信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對單筆授信風險和組合授信風險進行衡量與監測,實現授信的內部定價和資金的內部成本核算,并可以具體對每個部門或分行、每條產品線或每種產品、每個小組或每個崗位、每個客戶或每筆業務的成本收益進行核算等。因此,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是現代商業銀行提高授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信用風險的極其重要的基礎性設施。

三、中資商業銀行授信管理方式創新的主要方向

長期以來,授信業務一直是中資銀行最重要的業務,近年來發展依然十分迅速。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授信業務仍將在中資商業銀行經營業務中占據主要地位。為應對新的形勢,中資商業銀行必須高度重視并致力于加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從國際先進商業銀行授信管理方式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并結合國情,加快創新授信管理方式。近年來中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正在提高,授信管理的某些方面正在逐步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但從總體來看,中資銀行授信管理方式改革才剛剛起步,與國際先進商業銀行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未來在改進授信管理方式中還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要做。

(一)確立科學先進的授信管理理念

科學先進的授信管理理念是促進授信管理方式科學合理的認知基礎。為更好地應對環境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機遇和挑戰,中資商業銀行當務之急是摒棄原有割裂風險與收益之間關系的舊理念,建立崇尚風險與收益和諧統一、全面的授信管理新理念。一是必須確立授信管理是風險控制與價值增值內在統一的理念,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風險管理,并為之創造適當的管理環境,不斷地增強信用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的協調性。二是必須建立全面的授信風險管理理念。隨著中資商業銀行授信業務范圍的擴大,授信管理也應涵蓋更廣泛的內容,不僅包括表內信貸資產,也要包括表外信貸資產;不僅包括預期損失也要包括非預期損失;不僅包括單筆信貸資產也包括信貸資產組合,等等。三是必須確立量化管理的理念。摒棄一味依靠經驗積累和主觀判斷的做法,采取定量、科學、客觀的風險管理新思維,自覺主動地運用各種被國際銀行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量化工具和技術。四是必須注意將先進的授信管理理念充分地體現到授信管理工作的每一環節之中,包括授信管理組織分工、信用風險管理、授信隊伍建議等,使先進的理念能夠切實地落到實處。

(二)平衡風險與回報,形成適合銀行自身的風險取向

實現價值最大化是商業銀行重要的經營目標之一,中資商業銀行在面臨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的同時必須建立適應市場競爭、與自身管理能力相匹配、能夠體現風險與收益對應原則的科學合理的銀行風險取向。當前中資商業銀行確定風險戰略的首要任務是要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強化董事會職責,發揮股東、董事會對風險承擔的約束作用,由股東和董事會確定銀行愿意承受的最大風險值(即經濟資本值)。各級業務和管理人員在是否給予客戶授信額度時,應根據股東和董事會確定的風險承受水平,對比授信業務經風險調整后的綜合收益率,遵循“寧讓利不讓風險的原則”審慎做出授信決策。同時也要在既定的風險容忍度下,力爭獲取授信業務的最大回報,保證銀行風險取向能夠使股東偏好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嚴格的貫徹執行。

(三)積極推行垂直、獨立和專業的授信管理體制

完善的授信管理體制是加強授信管理的關鍵環節。中資商業銀行創新授信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結合國情以及銀行自身的實際情況,參考國際商業銀行主流模式,推行垂直、獨立、專業的授信管理制度安排。具體來說,一是推進授信集中審批,將授信審批權限逐步上收至一級分行和總行,加強總行對授信風險的集中統一管理。二是實行授信條線管理,地區總部、分支行的授信管理部門和授信管理人員以接受上級部門和人員的垂直管理為主,以分行橫向管理為輔,增強授信管理的垂直性和獨立性。三是逐步改變中資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的貸審會制度為主要審批制度的做法,適時引入專業審批人制度,并使兩者相結合。通過對專業審批人的管理,總行可以加強授信審批的集中、專業和統一管理。

(四)加快建設現代授信管理方式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統平臺

長期以來,中資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發展十分落后,表現為基礎數據普遍缺乏,信用風險程序化監控水平很低,等等。近年來,隨著各行普遍重視,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迄今為止IT系統的落后仍然是制約中資商業銀行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西方主流商業銀行的實踐證明,先進的授信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當今IT技術的優勢,在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節約人力成本、縮短業務流程的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風險管理的準確性,實現成本與效率的“雙贏”。因此,中資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加快信貸管理系統建設步伐,建立實時的風險鑒定、度量、分析和監控的系統和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為授信管理方式創新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五)推進內部信用評級體系的建設,逐步運用RAROC模型于信用風險管理和績效考核之中

目前中資商業銀行對分支機構的業績考核已開始放棄簡單的總量水平考核,逐步引入風險撥備的理念。盡管一些銀行宣稱實施了經濟資本考核,但在內部評級法未完成的情況下,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此,中資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尚不能完全地準確地暴露出來,這樣條件下的風險管理仍具有粗放的特征。中資商業銀行應加快內部評級法建設并在完成基礎上,盡快吸收并運用RAROC模型于信用風險管理和績效考核。一方面,通過RAROC對各地區、行業、部門、客戶等信用風險進行實時的測量和管理,一旦發現某筆貸款的RAROC低于銀行預定的標準,相關人員可立即采取措施,或者提高貸款定價,或者終止這筆貸款以及時控制信用風險。另一方面,用風險調整后的、反映長期穩定的收益來衡量業績。對于創造RAROC值大的信貸人員、分支行,可以在資源和分配上獲得傾斜和支持,反之則反是,以此引導各級機構和員工自覺追求信用風險可接受情況下長期收益的最大化。

一個時期以來,交通銀行始終致力于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注重加強授信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在創新授信管理方式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截止2004年,我行已將“世行項目”的主要成果推廣到所有分支行,建立了一套較為先進的信貸管理流程,并實行了信貸首席執行官制度。全行授信組織架構和職能、授信額度管理、風險評級管理、授信審批管理、貸后監控和問題類貸款管理都有了統一的規范。其中十級信貸評級體系的全面推廣,為內部評級法的開發提供了長期和大量的基礎數據支持。

在對國際先進商業銀行垂直化、集權化的風險管理主流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遵循銀監會的相關要求,我行于年初開始實質性地啟動授信授權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先總行后區域、先運行漸到位的原則,逐步設立總行審批中心和隸屬總行的區域審批中心。目前,總行授信審批中心已成立,區域審批中心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通過上述改革,我行將全行主要的授信授權納入總行的一體化管理,獨立、垂直、專業化的授信評審體系初步成形。

作為銀監會指定的建立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的內部評級體系試點銀行,我行內部評級法的建設正積極穩妥地推進,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經過多年的努力,我行在推進IT系統建設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其中,數據大集中信貸管理系統(CMIS)的目標在于實現跨地域信貸申報、審查和審批,并具有網上審查、貸后監控提醒、監控誤期額度清零等功能,真正做到授信管理全流程電子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從而成為我行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