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歧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01 05:24:00

導語:信貸歧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貸歧視研究論文

1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兩類: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可分為折舊和留存收益(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外部融資分為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其中前者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和民間借貸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資和民間聯合入股。中小企業由于底子薄,自有資金少,民間融資渠道和發行債券、股票渠道又不十分暢通,資金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金融機構信貸。在金融機構內部,國有商業銀行則占絕對優勢,以具有信用創造的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依然是中小企業的現實選擇。

2信貸市場中的歧視

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是由于存在來自商業銀行的需求導向型歧視和來自中小企業的供給導向型歧視,歧視的經濟效果是供給方和需求方效率的損失和交易成本的增加。一方面商業銀行花費更多的交易成本競爭大型企業和優質項目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將花費更多的交易成本尋求其他融資渠道,以滿足資金需求。

2.1商業銀行的需求導向型歧視分析

“需求導向型歧視”即主流地位利益集團對于某一特定人群或團體的傾向性看法,并且這種傾向性看法導致對這一特定群體的差別對待,這種差別對待就是設置更高的準入壁壘。

2.1.1存在需求導向型歧視的原因

(1)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在公司業務政策和風險監管防范措施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將激勵機制引入信貸管理,并依據客戶經理所負責的客戶所能帶來得資產類、負債類和中間類業務收入進行績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然而商業銀行的信貸責任終身追究制、不良貸款終生追究制和信貸資產的零風險制度,使處于營銷階段的客戶經理和審批階段的審批人員對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2)成本收益不對稱。在相關信貸業務審批通過之前,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均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對中小企業評估成本要比評估大企業高,但收益卻比大企業少。因此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會追逐優勢項目、國有大型企業,致使中小企業信貸資金供給短缺。

(3)信息不對稱。由于商業銀行信貸審批權力的上收,掌握企業軟信息(這些信息是從企業上下游客戶、主要經營者品行、供應商、顧客交易狀況等各種渠道獲得)的二級分行和支行沒有貸款權力,只有推薦權,一級分行憑借企業的硬信息(如財務報表、抵押擔保、信用記錄行業前景以及國家政策等)決定額度授信是否通過和貸款業務是否通過,上下級行的信息不對稱限制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4)風險收益不對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央行的貨幣政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窗口指導作用以及商業銀行的內部改革,使得信貸資源處于稀缺狀態。商業銀行在利用有限的信貸資源尋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求收益大于或者等于所承受的風險。由于中小企業的單位風險系數一般大于大型企業和優質項目的單位風險系數,因此在信貸資源稀缺和確保信貸資產質量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必然會偏愛低風險、高收益的項目和企業,致使中小企業融資出現困難。

2.1.2商業銀行存在歧視的具體表現

(1)行業、企業規模歧視。出于對信貸安全性的考慮,商業銀行將信貸資金投向所處行業前景良好(如:鐵路、交通、電力、石油、煙草等行業)、規模大的企業,而對行業不穩定和自身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惜貸”。

(2)地域歧視。目前商業銀行的審批決策權利機構在一級分行,而信貸的營銷大部分在二級分行和基層行。處于決策層的一級分行在分配有限的信貸資源時,必然會將信貸資金向位于大城市的大型企業傾斜。

(3)信用歧視。中小企業資信能力較差,缺乏信用擔保,信用識別難和信用水平低是商業銀行惜貸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小企業在商業銀行的信用等級偏低(大部分是A級和A級以下),而信用等級評定是辦理一切業務的前提,過低的信用等級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的可能性。

(4)審批附加條件的多元化歧視。部分中小企業在一般額度授信、貸款或其他業務審批通過時,一般附帶較多的審批條件,如:采用抵押、質押的方式以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單位結算率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上和貸款利率上浮、繳存一定量的存款保證金等,提高了中小企業信貸市場準入條件。有時也存在著由于貸款審批條件過于苛刻無法落實,而無法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現象。

2.2中小企業的供給導向型歧視

貝克爾認為經濟中存在歧視有時是由供給方引起的。在信貸資金市場上,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使得金融機構無法對有不良行為的經營者進行有效防范。為降低信貸資金風險,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申請貸款持審慎態度。中小企業自身不足表現在:

2.2.1中小企業的道德風險

所謂道德風險,就是人們利用市場的不成熟或者市場的被扭曲,進行背離道德準則的經營活動,從而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在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如抵押物不足和中小企業之間的關聯擔保)損害商業銀行利益,從而導致信貸風險;另外中小企業重大決策往往取決于領導者一人,管理者的個人素質和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信貸資產的質量。

2.2.2在擔保問題上固有的缺陷

中小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大量采取掛靠集體、合資合作經營等方式,在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所有權、房屋等不動產權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合法取得上仍然存在一定法律障礙,使得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實行抵押難以進行。

2.2.3信用等級偏低

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具體反映為財務報表真實性低,隨意性大,資產難以全面核實清楚。另外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企業抵抗風險能力低,脆弱性加大等,造成了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偏低,可供銀行選擇的客戶不多。

2.2.4信息不對稱

商業銀行根據信貸管理的需要,要求中小企業提供會計財務、投資決策、資本運作、管理策略等工作信息以做出客觀評價。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信息失真,降低了自身的誠信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做出客觀、公正地評價,相應也限制了自身的融資渠道。

2.2.5中小企業貸款案件難以判定和執行

產權關系的復雜使中小企業貸款案件難以判定,再加上對中小企業管理缺乏必要的監督,一旦貸款糾紛訴諸法庭,企業便通過各種手段抽逃資金,使案件即使勝訴也難以彌補商業銀行的損失,致使銀行缺乏處置不良貸款的有效手段。

2.2.6部分中小企業存在套取銀行資金和逃避銀行債務的動機

如:部分企業多頭開戶,多頭貸款,以套取銀行信貸資金;借改組轉制之機逃債、避債;經營資產和資金在關聯企業之間相互轉移,不配合銀行的監督檢查等。

3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措施和建議

3.1不斷加強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進程,完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和業務流程機制,消除對中小企業存在的歧視

(1)商業銀行應逐步完善企業信用等級評定體系和綜合授信制度,制定有別于大企業的授信標準,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允許企業在有效期內循環使用,以滿足中小企業對貸款的“快(業務辦理速度)、繁(業務辦理頻率)、小(單筆業務額度)”的要求。

(2)完善客戶經理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在確保貸款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客戶群體,強化激勵約束,充分調動客戶經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進一步完善貸款審批運行機制。在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對中小企業流資貸款的審批權限,下放全額存單質押貸款、全額保證金的承兌匯票和貼現業務的簽發權,提高商業銀行的資金配置效率。

(4)對中小企業進行篩選,加強對優質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客戶群體市場營銷,積極拓展服務范圍,創新業務品種。切實掌握中小企業需求的變化與發展,根據中小企業的需求和發展來設計開發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同時要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根據借款人的資信和綜合回報情況等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確定貸款利率,以利益推動引導而非行政干預推動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的投放力度。

3.2中小企業應致力于提高內部管理、完善內部財務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注重產品的開發與創新,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并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發展基礎差,經營機制落后,技術水平低下,人才缺乏、信用度下降和財務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因此中小企業不能一味抱怨在商業銀行融資困難,而應把精力放在自我發展的問題上。只有當企業具有增長潛力和發展后勁、品牌知名度提高之時,銀行自會主動為之服務,這也是部分中小企業引起國有銀行激烈競爭的原因所在。

(1)規范內部財務制度,健全內部財務監控制度,使財務報表能真實反映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贏利能力,為商業銀行做出客觀的評價做出可靠的依據。

(2)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領導人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現“內部人控制”的風險,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合法經營,規范管理。

(3)樹立現代營銷理念,為顧客提供一流服務,及時償還相關企業的貨款和貸款,在上下游客戶和銀行中保持良好的記錄,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

(4)大力發展技術創新,革新現有產品,創造差別化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產品的創新和更新換代,在提高市場份額和贏利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5)及時披露信息,努力建成一個公正、透明、可信和負責的治理結構,從而加大企業的社會影響。

參考文獻

1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經濟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斯蒂芬A·羅斯.公司理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吳曉求.現代金融理論探索與中國實踐[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盧周來.游戲著的經濟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5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6沈偉基,李國民.我國現行融資制度功能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4(10)

7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調查[J].金融與保險,2004(10)

摘要在我國改革開放中,中小企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分析了信貸市場中出現的供給導向型歧視和需求導向型歧視,并提出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貸市場需求導向型歧視供給導向型歧視